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14篇)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14篇)

发布时间:2022-12-08 19:05:08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14篇)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论文提纲  一、论文题目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二、论题观点来源:  阅读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余秋雨的《艺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14篇),供大家参考。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14篇)

篇一: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论文提纲

  一、论文题目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二、论题观点来源:

  阅读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余秋雨的《艺术创造工程》;花城出版社2000年杨长勋的《余秋雨的背影》;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余秋雨的《霜冷长河》。本人对余秋雨的散文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希望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呈献在大家面前。

  三、论文结构:

  (一)、内容摘要:

  (二)、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三)、余秋雨散文的美学特色

  四、结论: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内容摘要: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得到许多作家的好评,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余秋雨

  散文

  艺术

  美学特色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熔铸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1、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程式:

  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

  其二,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研读余秋雨散文,我们发现,这一特征在这位作家的文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比如其《白发苏州》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传统的写法,无非是先介绍苏州有哪些美好的景点,这些景点的美学特征,然后再抒发一点主体的感怀完事。然而,《白发苏州》的写法全不是这样。作者并没有介绍人们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苏州美景,“苏州”在作品中就是一个已经综括了全部苏州美景的情感符号,一个言说的起点,围绕着它,作者所着重强调的,是主体对这一人间之美的多维穿透。文本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将苏州摆放到世界背景上突出其过去的辉煌与今日的黯淡:“前些年,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前些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周年,海湾里千帆竞发,确实也激动人心。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城,却悄悄地过了自己2500周年的生日,时间之长,简直有点让人发晕。”第二部分作家笔锋一转,写到古代文人事成事败之后都愿来苏州走走,从而译解了苏州作为中国人心理深层的一个美好情结之谜:如果说京城是中国文化喧闹的“前台”的话,苏州则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尽管如此,苏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却不公平,“历来很有一些人,在这里吃饱了,玩足了,风雅

  够了,回去就写鄙薄苏州的文字”。第三部分状写苏州老百姓在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厮杀混战中的苦难命运。第四部分作家一反中国集体无意识中视苏州为阴柔之美的俗论,写出“柔婉的苏州人”在那场明末反抗魏忠贤阉党政治的斗争中搅起的风暴,它的五位被杀的普通市民;以及傲视大小官员,与统治者持不合作姿态的唐伯虎、金圣叹等,从而坦露了苏州阳刚之美的一面。最后作者漫步在苏州的小街小巷,感受着无数的门庭里藏匿着的“无数厚实的灵魂”,获得一种“奇特的经验”。上述五个方面分别以中外对比、文化界定、阶级压迫、美学梳理、个人观感等五种视角评说苏州,并最终渗透着或统一于历史追踪这一总的视角之中,诚可谓既“形不散神散”,又放得开,收得拢。再如《笔墨祭》,作者围绕着“笔墨”这一中国文人日常打交道的物体,广博而精练地征引了一切与笔墨有关的美学信息,多层次地勾勒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脉络,其中有文人工具史、书法兴衰史、文人心态史以及文化演进史等,充分展示了文本主旨的多元化与多维性。

  其三,以感性的意象衬托、推导象征性意象;

  其四,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淹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画卷。《道士塔》中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可以说纯粹是作家借助于史料虚拟的某种历史情境;《一个王朝的背影》浓墨重彩所编织的更是清王朝三百年历程中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灵秘史。如果说传统散文中的想象是一种技巧,想象的至多是一个场景,一两个细节,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

  一段历史运动轨迹的做法,在虽然可以接纳想象但决不能虚构的散文中还是不多见的。其五,从体裁上考察,余秋雨的散文无论是“苦旅”系列抑或是“山居”系列,均属于“游记”。“游记”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在古典时代,山水游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构成了那一文苑中极为光亮的一部分。然而,到了本世纪末期,山水游记却渐渐地趋向了黯淡,个中的原因当然也很复杂,最为表面的不外乎这样几种:

  (1)随着物质文明特别是摄影摄像技术的高度发展,影视、摄影已部分地取代了游记的职能;此外,交通的发达,也使世界的距离相对缩小,在古人那里很难亲历的自然风光在今天已如家门前的风景,唾手可得。

  (2)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同时而来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改造与征服已极尽最大限度,即大自然在今天基本上已是人化的自然,人们对之至少在心理上已不如过去那么陌生,而是相当熟悉。因此,古人在探索大自然奥秘时所特有的那份新鲜、惊奇、困惑、激动在今天基本上已不复存在。

  (3)游记偏重于临摹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再挤逼出一两点主体感悟的表达程式已相当陈旧,再也激不起读者的审美兴趣,等等。诸如此类,均使得今天的游记越来越不好写了。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而余秋雨的探索,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经验。这就是,突破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将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

  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比如《庐山》、《贵池滩》、《青云谱随想》,作家在这些地方的游览过程已不重要,也无意全面摹拟那里的具体风光、景点,而侧重关注那里的文化型态。

  2、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3、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

  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风雨天一阁》对天一阁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写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其人,写其超强的意志力与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从而显现天一阁本身的存在价值。

  4、作者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

  (1)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2)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传统的散文一般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顺序性,一般都是为了体现某一主题而截取某一故事片断,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之突现主题。而余秋雨的散文则不同,他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并且做得非常好。《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信客》、《柳侯祠》、《遥远的绝响曲》、《漂泊者们》、《华语情结》等篇也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生动的故事。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3)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散文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曾有人称之为“小品文”。写作学科给散文所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然而,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文化苦旅》31篇中,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而压卷之作《江南小镇》有9000余字,《风雨天一阁》有16000余字。其实,长篇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篇幅短小的文体规范极大地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使许多过程长的、容量大的、情节复杂的重大题材被排斥在外,只有长篇散文,才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林语堂曾指出:好散文必须具有容纳充分发挥才能的篇幅和轮廓,必须改变迫于生产力落后而形成的简约、削足适履的旧观念。可见,余秋雨散文的出现迎合了散文的发展趋势。

  另外,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

  的精神享受。如《阳关雪》中“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原……”“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正

  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二、美学特色

  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此一切散文文本。从意蕴上考察,余秋雨散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文化问题,因此其文本情感符号系统主要由下述三个方面构成:

  (1)、在蒙昧的历史途程中艰难跋涉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如李冰(《都江堰》)、柳宗元(《柳侯词》)、苏东坡(《苏东坡突围》)、朱喜、张械(《千年庭院》)、八大山人(《青云诺随想》)、被放逐的文人(《流放者归来》)、“酒公张先生”(《酒公墓》)、文学家陈旭麓教授(《家住龙华》)等。

  (2)、锈刻着无数历史人物的足迹与印记的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域场所等空间存在。如都江堰、柳州、黄州、海南岛、三峡、洞庭、庐山、西湖、苏州(《白发苏州》》、山西(《抱愧山西》)、周庄(《江南小镇》》、承德避暑山庄(《一个王朝的背影》)等。

  (3)、已经上升为某种象征符号,凝聚着厚重文化内涵的物象。如天一阁、道士塔、莫高窟、牌坊庙宇、笔墨、吴江船、废墟等。作

  家常常将上述三方面内容交错起来,扭结到若干著名或无名的人物活动轨迹中,通过他们的奋斗与失落,中兴与末路,得意与苍凉,质言之,通过他们的生命亮色划破历史隧道的黑暗,展现了一幅漫长的中国文化演进的巨幅面卷。

  一方面,其散文的美学蕴藉非常丰厚,譬如,他深刻地批判过封建社会的“贬官文化”、“隐逸文化”与“夜航船文化”(见《柳侯祠》、《西湖梦》、《夜航船》);他由衷地崇敬康熙大帝的雄才大略,愤怒其继承者的昏聩无能(《一个王朝的背影》);他惊讶、赞叹中国文化的异质因素“商业文化”的崛起,又满怀惋惜地勾勒了这种文化的没落、灰飞烟灭(《江南小镇》、《抱愧山西》);他思考过“美”这种似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东西在人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柳侯祠》、《夜雨诗意》);他为我们的祖先曾经作出过的成就自豪(《都江堰》),为他们呕心沥血地护卫民族的精神之火而折服(《风雨天一阁》),为一切曾经在冷漠、无序的社会人生与历史实践中贡献过绵薄之力的人、事树碑立传(《信客》、《庙宇》);他痛斥一切扼杀民族之魂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牢笼”(《流放者的土地》、《苏东坡突围》、《牌坊》);他忧惧文明之光的熄灭(《藏书忧》、《家住龙华》),但对那些曾经辉煌的“国粹”而今必然要遭到的淘汰命运并不遗憾(《笔墨祭》);他在苦苦追寻“强国梦”的同时,亦痴痴地关怀着适合人类灵魂栖居的“精神家园”(《道土塔》、《乡关何处》);等等。但在另一方面,余秋雨散文的主题似乎又并不复杂,他给我们的一个总体印象是,这是一个对于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人文遗产都曾经作过

  全方位地、深入地体察与辨识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学者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全部言说的内核一言以蔽之,就是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两千多年文明进程中的“文化苦旅”,他们的苦难、抗争、业绩与失败,在无情地解剖民族文化黑幕的同时,亦冷峻地反省了知识分子自身的不足、缺点,从而不仅为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而且为整个民族文化的悲剧唱了一曲无尽的挽歌。从艺术上考察,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对当代散文美学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

  (1)作者所选取的景观或物象都曾参与了作者主体的精神建构。比如“牌坊”、“庙宇”、“江南小镇”,《千年庭院》中的岳麓书院,《乡关何处》》中的河姆渡陶瓷碎片等,这些景观与物象都曾在作家的个人实践中起过重要作用,与作家主体独特的精神世界的形成大有关联。这就与17年时期散文作家们于走马观花中浮光掠影的景物速写大不相同,同时也与古典主体在个人生命之旅中主客体之间那种“随遇而感”式的取像区别开来。

  (2)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结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

  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比如《庐山》、《贵池滩》与《青云谱随想》,作家在这些地方的游览过程已不重要,也无意全面模拟那里的具体风光、景点,而侧重关注那里的文化型态、文化品位与文化贡献。

  (3)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掩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面卷。《道士塔》中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可以说纯粹是作家借助于历史史料虚拟的某种历史情境,《一个王朝的背影》浓墨重彩所编织的更是清王朝三百年历程中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灵秘史。如果说传统散文中的想象是一种技巧,想象的至多是一个场景,一两个细节,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一段历史运动的轨迹则不多见。

  (4)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余秋雨散文常常从感性叙述轻松自如地切换成理性评析,或从理性评析自然地转人感性叙述,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一种交融着感性与理性的具象式理论言说。充分显示了一个在理论研究、艺术鉴赏与创作中浸淫了多年的文化学者的优势,从而远远超出前此若干纯感性抒情、叙事或纯理性议论的文本,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新型的范例。

  余秋雨能将自己的散文写到了这个程度上,实在也是一个奇迹,靠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多年的思考、多年的积累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求,这不能不说跟他毕生的行走、思考有关,他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上,即使写点什么都能够随便写出点什么来,但是他通过散文,把自己塑造成了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形象,完全可以说是,被一些外在的东西逼出来的,被媒体和杂志逼出来的,是被他的朋友们推出来的,既可以说是被爱护他的师长朋友们推出来的,保护出来的,又可以说是被他的那些论敌满天飞的言论、无形的攻击和有形的言论逼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塑造人,有时就是这样,通过正反两

  方面的力量把你塑造出来。有了这样正反两方面的力量,还得靠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性的思想去完成自己,塑造自己;如果没有自己足够的力量,你早就被打倒了。假如没有自身强大的思想力量和一手绝活,那么你也很难完成这个任务;而一旦有之,则会水涨船高,风浪行舟而不沦。我们由此可以看见,余秋雨他在这样的过程中,实在也是自己把自己的才力逼发出来了,所以他的散文风行天下,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总之,余秋雨的散文以他的思想作后盾,以他的才华作支撑,对这些众多的文化现象、文明现象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思考,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需求和必然。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参考文献:

  (1)余秋雨

  《艺术创造工程》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2)杨长勋

  《余秋雨的背影》

  花城出版社2000年

  (3)余秋雨

  (4)余秋雨

  (5)余秋雨

  《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霜冷长河》

  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年

  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

篇二: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论余秋雨散文都江堰的文化意蕴

  论余秋雨散文《都江堰》的文化意蕴

  运营四班-江涛

  学号2摘要: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是其文化散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全文表达了作者对都江堰的深情赞美以及由此引发对于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读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关键词:余秋雨

  都江堰

  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在散文文学史上来说算是独树一帜的,而《都江堰》在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余秋雨带着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思考,去寻找中国文化的根,找寻历代文人雅士的足迹,在《都江堰中,作者从自己浏览的经历,从人与水相辅相成的关系表达了自己对道的感想: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这便是道

  (一)在对比中凸显都江堰的文化意蕴

  本文《都江堰》深厚的文化意蕴是,作者用较多笔墨在社会功用方面比较长城与都江堰两大工程,令人信服的表达了“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的文化感受。

  作者认为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为了更生动清晰的说明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手法是必要的,这就需要选择同样称得上伟大的工程来作参照物。选择长城,不仅因为它的修建时间与都江堰相近,而且更因为长城的知名度高于都江堰。在一般人看来,长城无论如果都要比都江堰有价值的多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作者却慧眼独具的认为,都江堰才是中国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其实,作为同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长城与都江堰各有其独到的美感和风采,各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似乎很难进行价值上的优劣判断。而作者却发前人之所发,以独特的视野对两者进行令人信服的比较。文章认为: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占据了邈远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已经废弃,都江堰为老百姓输送清流的能力保留至今;长城追求夸饰和炫耀,都江堰毫无所求只知奉献;长城讲排场,都江堰求低调等到。通过对两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对比,作者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都江堰的赞赏之前和对长城的贬低之意

  (二)文章由物及人,表达人文情怀

  文章全篇都有刻画到李冰父子的无私奉献的形象,作者由对都江堰的关注自然推进到对工程建造者李冰形象的描写。作者通过对李冰“以使命为学校”、以实际为基点、质朴务实、无私奉献。“大智”“大巧”的形象和性格的描写,高度评价其“既具体又质朴”的政治实践是中国别具一格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并通过他对“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的复杂命运的揭示,表现了作者对立足实际的真学问,真人格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对李冰的“伟大精魂”的褒扬和对李冰精神的赞美在实质上是一脉相通的,都表现了作者对淳朴务实、含蓄内敛的美学境界和精神追求的肯定

  作者从都江堰想到李冰,想到李冰所象征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想到李冰的治水哲学体现出的文化观念,想到李冰的澄明的智慧境界。李冰的治水哲学泽备后人的水利事业,甚至作者从人们对李冰的膜拜中产生了一种乐观情绪: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魄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李冰父子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普遍的价值标准。文章中最后一节,表达了作者所认同的一种强烈的社会文化理念,这就是“厚生爱民”。在作者饱满沉实的文字中,让人民再次感受到都江堰所承载的文化重量。

  1/2论余秋雨散文都江堰的文化意蕴

  (三)文章寄托了作者的现实关怀

  本文看起来为山水游记,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一般山水游记的“游玩山水”的自然层面,而是把对山水的感情延伸到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挖掘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如作者由一位市长与众不同的名片就能联想到历史人物李冰,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的精彩对联而向现代官员们提出了“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的严肃命题,这都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使命意识。

  山海关,八达岭是中外旅游者登临长城的首选,作者对此不以为然,认为“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以及没有什么味道,倒是在甘肃,内蒙古等地区的“残垣断壁”感觉文化古韵更加深厚,味道更浓郁。另外,作者还通过对长城与都江堰的比较,表达了作者的想法,提出: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颇具哲理性的观点,给人深刻的启迪

  文章多处都表达了作者一直贯穿全文的观点:到底什么才是我们苦苦追寻着的文化?作者通过着重对李冰父子的描写讽刺了现代官场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给读者带来了深入的思考,同时也发出了渴望现代能拥有“冰清玉洁的政治”的一种渴望

  结论

  余秋雨认为自己的散文是“个人与山水的周旋”。山水建筑只不过是引发背后更深层次思考的一种直观的意象,余秋雨的散文并没有把文章简单的写出是“文化加山水”,而是强调自己的文化思考和个人体验相结合,和对于山水人物现实景观的渗入和穿透。本文《都江堰》一文其实并没有描写到都江堰的实际情貌,只是通过写都江堰两侧水的不同态势来对都江堰进行虚写,重点则是在于刻画都江堰所代表的文化的体验的感悟上,从而将人、建筑与历史有机地混合在一起。人观照山水建筑,从山水建筑中感悟历史文化,最后通过感慨、赞赏、希冀,为这种苍生的文化招魂。这就构成了这篇《都江堰》的特殊魅力

  2/2

篇三: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导语: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

  一、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熔铸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程式: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其二,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研读余秋雨散文,我们发现,这一特征在这位作家的文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

  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同时而来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改造与征服已尽最大限度,即大自然在今天基本上已是人化的自然,人们对之至少在心理上已不如过去那么陌生,而是相当熟悉。因此,古人在探索大自然奥秘时所特有的那份新鲜、惊奇、困惑、激动在今天基本上已不复存在。

  游记偏重于临摹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再挤逼出一两点主体感悟的表达程式已相当陈旧,再也激不起读者的审美兴趣,等等。诸如此类,均使得今天的游记越来越不好写了。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而余秋雨的探索,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经验。这就是,突破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将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

  另外,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二、美学特色

  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此一切散文文本。从意蕴上考察,余秋雨散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文化问题,因此其文本情感符号系统主要由下述三个方面构成:一、在蒙昧的历史途程中艰难跋涉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二、镌刻着无数历史人物的足迹与印记的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域场所等空间存在。三、已经上升为某种象征符号,凝聚着厚重文化内涵的物象。作家常常将上述三方面内容交错

  起来,扭结到若干著名或无名的人物活动轨迹中,通过他们的奋斗与失落,中兴与末路,得意与苍凉,质言之,通过他们的生命亮色划破历史隧道的黑暗,展现了一幅漫长的中国文化演进的巨幅面卷。

  从艺术上考察,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对当代散文美学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第一、作者所选取的景观或物象都曾参与了作者主体的精神建构。第二、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结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第三、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掩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面卷。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一段历史运动的轨迹则不多见。第四、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余秋雨散文常常从感性叙述轻松自如地切换成理性评析,或从理性评析自然地转人感性叙述,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一种交融着感性与理性的具象式理论言说。充分显示了一个在理论研究、艺术鉴赏与创作中浸淫了多年的文化学者的优势,从而远远超出前此若干纯感性抒情、叙事或纯理性议论的文本,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新型的范例。

  余秋雨能将自己的散文写到了这个程度上,实在也是一个奇迹,靠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多年的思考、多年的积累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求,这不能不说跟他毕生的行走、思考有关,他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上,即使写点什么都能够随便写出点什么来,但是他通过散文,把自己塑造成了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形象,完全可以说是,被一些外在的东西逼出来的,被媒体和杂志逼出来的,是被他的朋友们推出来的,既可以说是被爱护他的师长朋友们推出来的,保护出来的,又可以说是被他的那些论敌满天飞的言论、无形的攻击和有形的言论逼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塑造人,有时就是这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力量把你塑造出来。有了这样正反两方面的力量,还得靠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性的思想去完成自己,塑造自己;如果没有自己足够的力量,你早就被打倒了。假如没有自身强大的思想力量和一手绝活,那么你也很难完成这个任务;而一旦有之,则会水涨船高,风浪行舟而

  不沦。我们由此可以看见,余秋雨他在这样的过程中,实在也是自己把自己的才力逼发出来了,所以他的散文风行天下,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余秋雨的散文以他的思想作后盾,以他的才华作支撑,对这些众多的文化现象、文明现象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思考,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需求和必然。如果没有余秋雨呢?那么会不会也有别的人来代替和弥补这个空缺?我不知道。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是可能的,是存在的,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余秋雨出现了,实在也是一种文化的必然。因为他刚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适合了这样的需要,做出了这样的成绩,因此无论什么人反对他都无法回避他的存在了。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篇四: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作者:胡宁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10期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文化苦旅》横空出世打破了散文界的靡靡之音,以一种大气磅礴的姿态开创了当代散文的新范例。身为学者的余秋雨所尝试的游记散文,与其说是对山水的探寻,不如说是对文化的探寻。《文化苦旅》中的山水是文化品位上的山水,对我国当代散文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苦旅》

  余秋雨

  语言文化

  引言

  典雅精利的语言锤炼、气势磅礴的行文气势、半谐半庄的哲学思辨、多种修辞雕砌的绚丽描绘,让《文化苦旅》一经面世就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坛引起了极大轰动,有些学者甚至把这部作品放在当代文学史上相当显要的位置上,成为当代散文史上的扛鼎之作。随后,举国上下更是掀起了不可思议的“文化散文热”,一时间形成了人人写散文,人人读散文的局面。《文化苦旅》究竟有何种魅力吸引着各阶层读者的眼光,将旅游散文与学者散文相融合而成为当代散文作品中的典范呢?

  一、《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

  散文是语言的艺术。与小说和戏剧相比,散文的成功更依赖于语言的技巧,因此在散文写作中开启新颖的、独特的语言范式显得格外重要。余秋雨正是将他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到散文的语言中,形成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艺术。

  (一)诗韵谐美

  余秋雨沾着绚丽诗意的墨汁,用雍容典雅、笔法细腻的语言来描绘祖国壮丽的山河,表达对历史的喟叹,这在以往散文家的作品中并不多见。我们来讨论他的语言是如何充满诗韵之美的。

  我国文学向来注重节奏美,无论是律诗绝句还是骈文辞赋,都借助节奏来完成更深一层的情感表达。深受古典文化熏陶的余秋雨也是深谙节奏的妙用的。如在《阳关雪》中,作者写“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几个句子并无音韵,也无平仄,但是连续铺排的五个三个音

篇五: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浅谈余秋雨的文化散文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当代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

  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

  要:

  本文从探讨余秋雨先生生平出发,详细阐述了余秋雨先生到目前为止经典的著作和写作历程。接着笔者又深入分析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特点和艺术特色。最后,结合多年工作研究经验,笔者做了启示性论述。

  关键词:余秋雨;生平;散文特色;启示

  一、余秋雨先生生平分析

  著名的作家余秋雨出身学者,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游历经验,他的足迹遍布华夏的大地,并且还走遍了欧亚的大陆。他写的散文主要依托于游记,有叙事有写景,并且把文化与历史渗透其中,将现代与传统进行了整合,不但蕴涵了丰富的情感,而且还充满理性,借助于山水风物对民族的文化进行探求,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地表现出来。余秋雨运用华丽的语言、优美的风光、非常生动的故事

  以及充满风趣的议论把厚重的历史包装了起来,成为销售量最大的文化食品,受到文学

  界的一致好评,并且深受人们喜爱。余秋雨的每一首散文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其中都有很多创新的路子,给当代散文的创作作品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关于余秋雨的散文特色的具体分析

  第一,我们国家的历史主题都非常鲜明,余秋雨的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主题鲜明,无论是我们国家的历史,还是文化的追溯,主题都非常的鲜明,他的散文创造性非常强,并且把历史与文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对文化那些沉重的反思与文化古迹的沧桑以及山水的艺术融合起来,例如余秋雨开始在甘肃就创作出文

  化苦旅-莫高窟、文化苦旅-道士塔、文化苦旅-阳前雪,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余秋雨对文化、历史、人物以及山水的反思,以及所表达的文化感受,包括他对我们国家传统历史以及文化的一些思考。所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不但是鲜的,而且也是活的,并且深深的扎根在人们的心里。

  第二,文化的内涵非常的深刻,通过余秋雨的众多的散文,可以看出他思考了几大文明,虽然没有超出众多的哲人的思考,但是,他用自己的笔传达着自己的思考,文明是怎样衰落的,文明是否能够重新更生,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文明,我们中华文明是怎样对别的文明进行参考的等等,余秋雨接触的人格、文化、民族、历史以及文明等主题,在现代的社会里都是需要重新建设、重新神视的,余秋雨在这样重建与审视中运用散文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期待建立的文化人格更加健全。

  第三,“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这是散文创作所极力追求的,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可以说是这一方面的典范。从“形散”一面说,余秋雨的散文想象丰富、说理畅达、冲谈平和,这些因素构成放纵的张力,使他的笔如同奔马,纵横驰骋,叙事、联想显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表现出情溢于言,理胜于辞的文章气势;从“神聚”一面说,他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总是贯串着在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中。在题材的剪裁、缝合和表现主题的过程中,散文的线索成为内在的凝聚力,使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归一,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在他的每一篇散文中,都叙述着鲜为人知的掌故、轶闻、趣事、传说、故事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境界的开拓,同时又在大的背景里把主题收束在历史范围内。第四,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余秋雨的叙述风格具有一种诗意,通过对议论、描写以及抒情等各种表达的方式的综合运用进行创作,除此之外,还运用了戏剧笔法、小说

  笔法以及故事的传奇等手法,这些写作的手法对于主题的烘托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他的散文不但好读,而且又非常的耐读。例如在《文化苦旅·三峡》中,用的是全景描绘法,从白帝城开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一道来,重笔渲染神女峰,轻轻带过王昭君家乡和屈原故里,让读者对三峡有个全景的感观。

  三、笔者多年来研究余秋雨散文的启示

  余秋雨创作的每一篇散文都非常受大家的欢迎,销量迅速上涨,并且引来了很多的评论,在文坛中形成一种在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特点的现象,他的散文为何会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又为何会招来很多的非议,从文字的角度来看,进行正面与反面的经验分享,能够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首先来看一下他的散文到底是哪里与众不同,因为有很多人都喜欢文学,尤其是青年的学子们,要想这个谜团得到解决,就要逐层的深入,那么先来看首层就是关于他的内容与选材,一部能够

  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选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一部陌生的作品要引起读者的关注,第一步就是要看他的内容。余秋雨的散文,表面上看上去都是山水游记,出发点是作者亲自经历的世界的每一个地方,例如西湖梦就是通过西湖来对对象进行感叹,我们先不说他的感想怎样,仅仅山水这一方面就能吸引很多读者的目光,大家可以想想,世界这么大,人生又是这么短暂,世界上那么多的名胜古迹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亲临游览的,所以,虽然我们不能前往,但是心可以向往,通过阅读名人的游记就可以使这样的遗憾得到弥补,并且,这是一条很好的捷径。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总结出,余秋雨的文学散文,已经不再是单纯一种的文学,它已经走向了文化的领域。他的散文在当代的散文领域中不断得到拓宽,在审美形态方面得到不断的创造,在散文的河流中改变了它流动的方向,他的散文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深刻的思考着人文的精神,寻找着意味中的世界,考察并构建起民族文化的人才,追求着现实的文学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他的思想在不断地变化,他的作品在不断地创新,他的情感与智慧在不断地与文学作品融合在一起,才成就了具有历史性的文化散文。另外,他的许多散文也深深地影响着一代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影响着当代人文的精神,他是历史与人民群众间的一座桥梁,把历史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他的作品可以把我国深沉的历史文化推向民间,并且推向全社会。

篇六: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创作风格

  作者:王颖琪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3期

  摘

  要: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以井喷式的创作态势连续出版了《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多部散文集,一经面世就盛行一时,成为文坛一大热点。余秋雨散文是一种文化散文和学者散文,其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在文化意蕴上,余秋雨散文一直都有一个鲜明的贯穿始终的主题,即对历史文化的反思、文化人格的重建等;在创作风格上,余秋雨散文和普通的传统散文不一样,它突破理论以往散文文体的约束,应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独到运用自己的创作风格使之突破传统散文的框架,发展了语言特色和新的结构模式和表现手法。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化意蕴;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01引言:

  当代中国文坛有一类“余秋雨现象”,不难理解,即是一种创作现象,这种独特景观在文坛是一枝独秀的。对历史文化的反思所形成的文化意蕴是鲜明的,是具有独特审美视角的,这个文化意蕴的创造是一个大的突破,引领了一代学者散文的新文风。“余秋雨现象”受到文学界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其新的架构和手法,而许多围绕余秋雨散文的評论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滋长,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学者在长时间内如此关注余秋雨散文,不论是褒或贬,这对于一个作家,一个作品,对散文研究来说都是幸事,在繁多的评论中,本文试图从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创作风格入手,对已有评论加以概括梳理,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发现余秋雨散文的价值,更好地了解这两方面的研究现状。

  一、对余秋雨散文文化意蕴的探讨

  余秋雨散文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鲜明的主旨是文化,这个主旨决定了研究者的目光着重放在对散文的文化意蕴的研究上,论者们研究的主要方面有:华夏历史文化、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对民族未来的关注以及对人格的健全重铸。

  余秋雨本人认为,文明是克服了愚昧和野蛮之后达到的境界,是对前者的摆脱,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在重复上演这个过程,总体的人类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还是在于愚昧和野蛮作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文明有多么珍贵就可想而知了。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文化需要公开,文化需要透明,文化需要传播,文化需要共享,文化需要化解,文化需要沟通,文化要发挥自己真正的作用,就要能够克服障碍,只要能够跨越

篇七: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谈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谈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摘要:余秋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他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散文集,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和好评。本文拟从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出发,对其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进行分析,同时也参阅了诸多的材料,主要先从总体上浅谈一下他散文写作风格,再从他表达的主题、语言的特色、表达的方式等方面分述,继而体会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余雨秋;语言特色;表达方式;

  一、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主要内容

  余秋雨的散文开始“提及一些重大的事情”,在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历史是走向未来的阶梯,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了

  二、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余秋雨的[2]余秋雨.余秋雨简要读本.文化苦旅序〔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年9月第2版

  [4]余秋雨散文创作

篇八: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特点

  余秋雨的散文特点

  余秋雨散文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有着异常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这一组熠熠闪光的系列散文中,有两个“新质”尤为引人注目:“无疆”的行走文化和历史遗迹中的废墟文化。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余秋雨的散文特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余秋雨的散文特点

  一、余秋雨先生生平分析

  著名的作家余秋雨出身学者,并且具有非常丰富的游历经验,他的足迹遍布华夏的大地,并且还走遍了欧亚的大陆。他写的散文主要依托于游记,有叙事有写景,并且把文化与历史渗透其中,将现代与传统进行了整合,不但蕴涵了丰富的情感,而且还充满理性,借助于山水风物对民族的文化进行探求,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地表现出来。余秋雨运用华丽的语言、优美的风光、非常生动的故事以及充满风趣的议论把厚重的历史包装了起来,成为销售量最大的文化食品,受到文学界的一致好评,并且深受人们喜爱。余秋雨的每一首散文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其中都有很多创新的路子,给当代散文的创作作品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关于余秋雨的散文特色的具体分析

  第一,我们国家的历史主题都非常鲜明,余秋雨的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主题鲜明,无论是我们国家的历史,还是文化的追溯,主题都非常的鲜明,他的散文创造性非常强,并且把历史与文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对文化那些沉重的反思与文化古迹的沧桑以及山水的艺术融合起来,例如余秋雨开始在甘肃就创作出文化苦旅-莫高窟、文化苦旅-道士塔、文化苦旅-阳前雪,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余秋雨对文化、历史、人物以及山水的反思,以及所表达的文化感受,包括他对我们国家传统历史以及文化的一些思考。所以,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不但是鲜的,而且也是活的,并且深深的"扎根在人们的心里。

  第二,文化的内涵非常的深刻,通过余秋雨的众多的散文,可以看出他思考了几大文明,虽然没有超出众多的哲人的思考,但是,他用自己的笔传达着自己的思考,文明是怎样衰落的,文明是否能够重新更生,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文明,我们中华文明是怎样对别的文明进行参考的等等,余秋雨接触的人格、文化、民族、历史以及文明等主题,在现代的社会里都是需要重新建设、重新神视的,余秋雨在这样重建与审视中运用散文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期待建立的文化人格更加健全。

  第三,“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这是散文创作所极力追求的,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可以说是这一方面的典范。从“形散”一面说,余秋雨的散文想象丰富、说理畅达、冲谈平和,这些因素构成放纵的张力,使他的笔如同奔马,纵横驰骋,叙事、联想显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表现出情溢于言,理胜于辞的文章气势;从“神聚”一面说,他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总是贯串着在低徊、感伤的历史氛围中。在题材的剪裁、缝合和表现主题的过程中,散文的线索成为内在的凝聚力,使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归一,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在他的每一篇散文中,都叙述着鲜为人知的掌故、轶闻、趣事、传说、故事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境界的开拓,同时又在大的背景里把主题收束在历史范围内。第四,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余秋雨的叙述风格具有一种诗意,通过对议论、描写以及抒情等各种表达的方式的综合运用进行创作,除此之外,还运用了戏剧笔法、小说笔法以及故事的传奇等手法,这些写作的手法对于主题的烘托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他的散文不但好读,而且又非常的耐读。例如在《文化苦旅·三峡》中,用的是全景描绘法,从白帝城开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一道来,重笔渲染神女峰,轻轻带过王昭君家乡和屈原故里,让读者对三峡有个全景的感观。

  三、笔者多年来研究余秋雨散文的启示

  余秋雨创作的每一篇散文都非常受大家的欢迎,销量迅速上涨,并且引来了很多的评论,在文坛中形成一种在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特点的现象,他的散文为何会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又为何会招来很多的非议,从文字的角度来看,进行正面与反面的经验分享,能够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首先来看一下他的散文到底是哪里与众不同,因为有很多人都喜欢文学,尤其是青年的学子们,要想这个谜团得到解决,就要逐层的深入,那么先来看首层就是关于他的内容与选材,一部能够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选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一部陌生的作品要引起读者的关注,第一步就是要看他的内容。余秋雨的散文,表面上看上去都是山水游记,出发点是作者亲自经历的世界的每一个地方,例如西湖梦就是通过西湖来对对象进行感叹,我们先不说他的感想怎样,仅仅山水这一方面就能吸引很多读者的目光,大家可以想想,世界这么大,人生又是这么短暂,世界上那么多的名胜古迹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亲临游览的,所以,虽然我们不能前往,但是心可以向往,通过阅读名人的游记就可以使这样的遗憾得到弥补,并且,这是一条很好的捷径。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总结出,余秋雨的文学散文,已经不再是单纯一种的文学,它已经走向了文化的领域。他的散文在当代的散文领域中不断得到拓宽,在审美形态方面得到不断的创造,在散文的河流中改变了它流动的方向,他的散文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深刻的思考着人文的精神,寻找着意味中的世界,考察并构建起民族文化的人才,追求着现实的文学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他的思想在不断地变化,他的作品在不断地创新,他的情感与智慧在不断地与文学作品融合在一起,才成就了具有历史性的文化散文。另外,他的许多散文也深深地影响着一代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影响着当代人文的精神,他是历史与人民群众间的一座桥梁,把历史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他的作品可以把我国深沉的历史文化推向民间,并且推向全社会。

篇九: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问世以来,受到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好评和关注,他相继又推出了《出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文明的碎片》,创造了“文化散文”这一全新的形式,从而形成了“秋雨文化”现象。与此同时,他散文中的文化批评、人文反思、人性溯源也引起了文化学术界的批评和讨论,见仁见智,葆贬皆有。那么余秋雨散文的文化魅力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他的散文是什么原因如此引人关注和思考呢?

  一、对散文传统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2、从形式上,理性与抒情相结合;从内容上,诗化的语言和理性的思考相结合。他说:“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①客观地说,从写作手法上,秋雨散文的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有机融合,使文章的议论灵动起来,富有情趣,如《莫高窟》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苏东坡突围》“请允许我在这里把笔停一下,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颤栗,中国几千年间有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这些典雅抒情又充满睿智的文字描写,使读者在理性的思考上获得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从心底反思:中国文化的历史定位是什么?中国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什么?可以说,余秋雨散文中的亮点不是生动细腻或大气磅礴的场面描写,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和议论。

  3、余秋雨散文创作中的“余氏两难结构”。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体验到的是一种人类精神的超越、是一种内心而发的思考,这种思考带给读者的是心灵深处的震撼,而这种心灵震撼的效果,来自于作者内心深处“两难境地”的宣泄。余秋雨在谈到“两难结构”时,以话剧《曹操与杨修》结尾为例,说“如果你写大的东西的时候,要表述出你无法找出结论,但又牵动你感情的部位,不仅牵动你的感情,根据你的体验也能牵动广大读者的感情,但是简单的结论是没有的。”②如在《道士塔》中,他写到:“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又如《白发苏州》“我突然有些害怕,怕那个门庭打开,涌出来几个人:再是长髯老者,我会既满意又悲凉,若是时髦青年,我会既高兴又遗憾。该是什么样的人?我一时找不到答案。”

  《道士塔》揭示了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作者告诉我们“家天下”的制度是民族悲剧的必然产生的现实因素,文化认知意识的落后则是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本性动因。而《白发苏州》中作者在思考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何去何从,在历史紧要关头的回放中,如何抉择,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如何面对?这种两难选择绝不是简单的是非曲直,而是复杂曲折的,是难于下结论

  的。“余氏两难结构”,既是他对于人生态度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同时也给读者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唤醒了潜藏于中国人心中的民族意识和人文神经,激起了强烈的文化共鸣。

  二、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

  贯穿余秋雨散文的主题是:对文明的召唤和呼喊。“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地为它呼喊几声。”①可见其散文的主题和题材并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深广。他的散文主题和题材的扩展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2、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3、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4、重建评判坐标

  为什么我们阅读余秋雨鸿篇巨制的散文不会觉得枯燥,相反,会爱不释手呢?我认为,这跟他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不无关系。读他的散文,你会觉得你同时也在享受一篇小说,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的散文一般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顺序性,一般都是为了体现某一主题而截取某一故事片断,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之突现主题。而余秋雨的散文则不同,他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并且做得非常好。《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

  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信客》、《柳侯祠》、《遥远的绝响曲》、《漂泊者们》、《华语情结》等篇也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生动的故事。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

  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四、散文创作中的“戏剧表现”

  余秋雨文化散文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式,对此,我把它概括为“戏剧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戏剧形态与散文形态的相互融合

  余秋雨文化散文具有戏剧的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散文与戏剧的特点相结合,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有连续性、完整性、生动性的特点。而传统散文为了体现主题只是截取一个历史事件或某一场景,用以凸现主题。如《风雨天一阁》给我们讲述了天一阁作为文化象征传承流转的整个过程。如创始人范钦在为官生涯中如何费尽心力地收集书籍孤本,对于天一阁的文化传承如何处心积虑,清代姑娘钱绣芸为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范家;而同时对范钦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阁对《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贡献,以及民国初年遭到盗毁的打击等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对于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的情节塑造,非常到位。特别是生动的细节描写:“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这些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如倒叙式、细节性描写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悬念设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2、丰富的想象和悲悯的人文情怀

  运用合理的想象和小说式的虚拟手法,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苏东坡突围》中,描写苏东坡被押解的场景:“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等等,时空阻隔,我们都没有身临其境,也不知道苏东坡当时遭流放时的真实场景,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擦一把脸、喘一口气”,但通过作者合理的想象,细腻传神的描写,让历史再现,使我们更深刻地贴近到苏东坡尴尬的境地和孤苦的内心世界,更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和内心感受。

  作品中还充溢着悲悯的人文情怀。《风雨天一阁》中描写清代女子钱绣芸嫁到范家,却没有看到天一阁的任何一本书,带着遗憾逝去了。作者写道:“今天,当我抬起头来,仰望天一阁这栋楼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钱绣芸忧郁的目光……而是写在那很少有人文气息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姑娘的生命如何强韧而又脆弱的与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在天一阁的整个鸿篇巨制中,作者特意将笔墨濡染了一个

  封建时代女子的文化渴求,并给予深切的同情和关注,这反映了余秋雨悲悯的人文情怀,使人读了仿佛也感觉到了钱绣芸那哀婉的目光,并为之感动、为之叹息,这种悲悯的情怀不仅突出了天一阁的文化价值,而且也增添了作品的人文色彩。

  五、强调“崇高”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崇高”也是其一真被强调的对象。这与他平时注重对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是分不开的,在涉及到美的崇高的问题时,庄子说:“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这种“大”就是美的一种崇高形态。在他的作品中这种美的观念从较多角度被体现了出来。

  第一、从文章的题目中便可见一斑。譬如“《莫高窟》、《都江堰》、《三峡》”等,众所周知,这些著名景点作为一种人文构建,既可以使人从视觉的角度来感受其宏伟、高大之美,也可以使人从文化的角度来感受到洪厚、庄严之美。这些人文景观以其特殊的文化地位和实用性为世人所瞩目,它们是独具特色的景观,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一种豪放的雄伟、是一种奔腾的力量。他们可因其“大”而振奋人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第二,余秋雨的散文是情与景的交融,灵与肉的碰撞,而使的艺术审美者在体味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的同时,也会明显的受到他思想的浸润与牵制,你会一起和他感同身受到好与恶、荣与辱,血与泪的情感宣泄,这是一种共鸣现象,这期间除了倾听到作者的痛苦,激荡、欣喜的心声之外,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震荡感。而这些情感的波动也正源于对崇高的体验。这是美的升华。在《道士塔》中,我们一方面为道士王圆篆因愚昧和贪婪而使莫高窟中的经文、锦帛流失海外而对其切齿。一方面又因清朝官吏只注重贪图个人享受而对莫高窟不管不顾、听之任知,而对其痛恨有加。现实丑已成为即定的历史,任何人也回天乏力。直面历史百感交集,然而在痛定思痛后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被空前强化了,崇高的历史使命感袭上心头,以至于使艺术的审美者脸红心跳、热血沸腾,这时在其意识形态当中个人的得失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升腾了民族大义、民族气节。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余秋雨的散文集于史学、哲学、美学于一身,把高深的历史文化问题融入世俗,开辟了中国文化的新纪元。

篇十: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倾向

  导语:的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他的很多散文貌似游记,实则包含了对人文内涵的独特思考,给喧嚣浮躁的浮世众生注入了一种静默、安详、理性和深沉的品质。他的散文秉持高度的理性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细致的审视和反思,同时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给予借鉴,热烈呼唤健全的民族文化人格。他的散文融理性与感性、哲思与诗情于一炉,将当代散文推向辉煌。

  纵观当代散文创作,余秋雨的作品可谓独具特色。他跋山涉水,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又从中国迈向了世界,走笔文化、历史、人生三大命题,以深邃独特的思想、博大丰厚的学养、纵横捭阖的心态、吞吐古今的气势、汪洋恣肆的文笔令读者折服。既提升了读者的欣赏品位,又扩展了读者的知识面;既开启了读者的心智,又陶冶了读者的情操。在此,以文化倾向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对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进行解读。

  一、理性的回归

  恢复理性精神、弘扬理性精神是新时期文化思潮的一个重要特点。20年前发生的那场惊天动地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至今仍回响不休。余秋雨的系列文化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就是在继承传统散文“文以载道”的基础上,张扬起理性的大旗,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姿态直指未来,从而博得了众多读者的心理认同和回应,成为余秋雨笔下“精神道场”的第一乐章。

  在《文化苦旅》专栏的序中,作者说:“这是一个极为苦涩的旅程。”这既指旅途中鞍马舟车的劳顿之苦,也有对传统文化清醒的理性认识的思索之苦。苦旅之苦,更多来源于作者“时时总想远离什么,又不知走向何处”的思索。于是,在余秋雨的笔下,从大西北的敦煌起步,转到大西南的柳侯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的落脚点竟是南洋的垒垒丛冢。一番巡天入地的遥看和近观,一任唐朝的风沙宋朝的烟尘的扑打,一路探寻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的苏生力量和文化更新的新鲜血脉,面对自然、山水、风物,面对一堆堆文化的断壁残垣,余秋雨生出了苍凉的人生浩叹。在《柳候祠》中,作者说他是梦中应的邀请而去凭吊的。世人皆醉,唯余独醒,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走入散文世界,形成了对文化进行理性思索的特点。

  《山居笔记》使余秋雨成为真正的余秋雨。《文化苦旅》已是卓尔不群,而更为高峰的是《山居笔记》诸篇。如果说《文化苦旅》诸篇的理性思考仍被文中的自然景观和游记色彩所掩抑的话,那么《山居笔记》诸篇中理性的思辨已形成不可阻遏之势,借着“散文表述”的载体,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回到了文字叙述的空间。女作家王安忆准确地指出,余秋雨散文承载了同时代散文无法负担的“重大心灵情节”,[1]:162这一心灵情节的核心就是崇尚理性,并且以一种可贵的激情去护卫它,这正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精神的重要层面。

  我们且看《一个王朝的》,这篇散文一洗传统散文的格调,自创了长调式的散文风格,洋洋洒洒万言,写尽了对有清一代的复杂感情,作者开篇就是振聋发聩的议论:

  在我们中国,许多情绪化的社会批判规范,虽然堂而皇之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性,我们缺少人类普遍意义的价值启蒙,因此,这些情绪化的社会批判规范大多是从封建正统观念延伸出来的,带有很多盲目性。

  在这里,抛弃情绪化、张扬理性、护卫理性的观点已见端倪,这种新颖而又坚实的观念放射着一种光华和文明的魅力。呼唤人们(读者)的理性,让人们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进行冷峻思考和重新审度,这些正是余秋雨系列文化散文所引人入胜的地方。

  又如《十万进士》,更是体现余秋雨散文中理性精神的典型之作,人们谈起古代科举制度,往往把它作为一堆文化垃圾来对待,往往想到可悲的范进和孔乙己,但是余秋雨以大量学者型的研究成果为出发点,对史实进行了全面而冷静的分析,给我们画出了一幅如此重大的影响了我们民族文化心理和古代知识分子道路、乃至历代王朝政治命运的科举制度新面貌,给予了富于创见的文化新结论,认为中国的科举选拔了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并且是用文化素养来决定官吏,今天想来都是很温暖的事情。

  如此种种崭新的叙述和文化认同,加上余秋雨以一种学者精神的激情融入其中,这种富于激情的理性精神就产生了一种美学上的张力。

  二、传统的汰选

  余秋雨先生在《山居笔记可怜的正本》一文中说:“其实我是在选择走路”,“这些年我还把较多的精力花费在促进中华文化不同方位的相互认同、相互理解上,这是很多朋友都知道的,这也是一个逐步明确的文化选择。”[2]13民族文化的伟大精髓在于它的凝聚力,余秋雨的散文处处显示着对这种凝聚力的追询。《乡关何处》一篇从古人充满宇宙意识的超验之问起笔,落脚在散文的抒情主体对故乡――人生归途的探询。以吞古纳今之势,领殊启一之方对民族的“故乡情节”进行了一次充满感情的梳理。但这民族的“乡关”既不在那一重名山大川,更不在那一重城镇宫殿,而是落在了以河姆渡人、阳明、朱舜水、黄宗羲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人中,余秋雨笔下的这些文化大师们争相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人欲想达到而人人无法完全达到,形成了那个既遥远又切近,既身在其中而又无法完全进入的“乡关”。《笔墨祭》《风雨天一阁》《千年庭院》等篇都明确涵示了这一观念。

  对于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包容性、多样性,余秋雨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千年庭院》《狼山脚下》《寂寞天柱山》等篇什一起汇成了这样一个命题,在传统中国,真正富有活力的文化尤其是学术文化往往是非官方性的。中国的学术文化,似乎总是在轮回中发展,富有生命力的学术文化产生于官方以外,官方先是压抑摧残,既而认识到其“实用价值”,便取来为己用,但不久便使其僵化乃至断气,只好再由其他官方的学术文化补充养分甚至取而代之,中国文化的这种运作机理给传统文人以中国式的悲剧定位,朱熹及其学生之死便是典型的例子,但这也正给传统文人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和广阔的历史舞台,并由此建构起他们真正的文人品格。余秋雨正是通过对朱熹类型传统文人的赞扬,肯定了这一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文化命运机理的合理成分,并进而为困惑的现代文人寻找心理支点。

  余秋雨对传统文化的汰选,不仅是在可爱的传统中检示如此之多的可信之处,而且冷峻的理性告诉余秋雨,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暗昧色彩是阻障民族进步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夜航船》一篇中余秋雨作了理性的反思。余说中国文人“谈知识,无关眼下”,“谈历史,拒绝反思。十年寒窗,竟在相互争胜间消耗……”在《夜航船》的结尾,余把张岱百科全书式的《夜航船》和产生于同一时代的法国狄德罗的百科全书进行了比较,这一比较是极具象征意味的,象征着对传统文化汰选的.开放胸怀。正是余秋雨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和自我汰选,构筑了余秋雨笔下“精神道场”的第二乐章。

  三、人格的重塑

  余秋雨曾云:“改变文化就要从改变人格开始,而目的也是为塑造健康完备的人格,因而起点和终点都是人格。”审视余秋雨系列文化散文,不乏对人类文明易碎的忧虑,对创造了精神文化的天才、精英人物命运的遭际的同情,以及珍视和爱护文化、重塑健康完备的现实文化人格的呼唤。

  在余秋雨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集中体现是传统文人的品格,而传统文化的品格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集结。在这个集结中,传统文人首先是作为知识集团所操纵的棋盘中的一粒棋子出现的。《十万进士》令人信服地揭示出科举时代文人的既定命运,但更为重要的是造就附庸人格的并不是附庸人格的实质。科举制度的文化本质是要求士子与统治者以“道”相结合。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本质,科举制度才能除附带造就一批屈服于“正统”的平庸官僚之外,更造就了一批以“道统”自任的文化名人,如《柳侯祠》中的柳宗元,《洞庭一角》的范仲淹,《西湖梦》和《苏东坡突围》中的和苏东坡以及《十万进士》中特意列出的那些人。可惜的是,以“道统”自任的传统文化人往往不能与统治者的“道”相结合,成为统治者的“弃子”,由“弃子”而产生了中国独特的贬官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品格的最常见也是最好的表现形式,传统文人的文化生命因贬官而受到了猛烈的挤压,由挤压而得到生命的激扬,在被贬的处境中,传统文人才能摆脱喧嚣与虚浮的生命状态,“才能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以探讨生命的底蕴。余秋雨的散文如《十万进士》《苏东坡突围》《西湖梦》《柳侯祠》《流放者的土地》等以深沉的理性之光照见了传统文人由入仕而致平庸的无奈和想象,照见了官格与文格的严重背离,同时也以无限的深情歌颂了那些因遭贬而创造出丰富的精神价值的文化名人。这种对传统文化人格的观照为当代文人走出迷乱的困境、实现人格的重构提供了范例。

  同时,理性的余秋雨笔下又表达出一种沉重的文化状态,滋润着一种历史性的忧郁之情。《遥远的绝响》中晋魏文士们的心态为什么引起余秋雨那么强烈的探索兴趣?《苏东坡突围》中,苏东坡在“乌台诗案”中的人生遭际为什么使余秋雨那么激动不安?《千年庭院》中朱熹的讲学以及他们命运的浮沉为什么使余秋雨感叹万千?《流放者的土地》中东北的流放者的苦痛为什么使余秋雨如此痛心不已……因为他们是一种人类文化命运的象征,代表着一种文化人格的失落和沉沦。余秋雨在这里落笔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命脉,关心当代中国健全文化人格的重塑,因为余秋雨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一个长时间攻读人类文化思想史的学人,我对文化批评所能产生的无序杀伤力,并不陌生”。[3]97余秋雨期待的是当代中国人文化人格的自我觉醒和自我重塑。

  尤为可贵的是,在漫长的文化苦旅和山居冥思中,余秋雨找到了“响亮而健全”的人格。如苏东坡、柳宗元、朱熹、李冰,乃至朱耷、徐渭等人。但同时他又发现,完美意义上的自身健全是无法获得的,这不仅是因为知识的深邃与躯体的快逸永远处于互为异化的状态中,更重要的是缘于历史现实和历史现实中的人格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余秋雨在一次与学生的对话中认为:看任何事情,都会有悖论的一面,这需要挖掘,挖掘得越深,就越让你怦然心动。人生亦是如此,从事亦是如此,当余秋雨带着这种无可奈何无从选择的清醒的理性认识和悲剧意识转回现实中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也许正在趋于自身的健全和重塑。这也许就是余秋雨系列文化散文所倡导的“精神道场”的终点。

篇十一: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余秋雨散文赏析

  发布日期:2013-06-2215:23来源:oldq.com.cn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本文试就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讨。

  一、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

  贯穿余秋雨散文的主题是:对文明的召唤和呼喊。“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地为它呼喊几声。”①可见其散文的主题和题材并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深广。他的散文主题和题材的扩展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②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风雨天一阁》对天一阁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写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其人,写其超强的意志力与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从而显现天一阁本身的存在价值。

  2、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烂的文明之花。《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3、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4、重建评判坐标

  在对中国文明历程的展示中,价值观念不受民族、政治、地域的功利局限,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以一种公平的视野去鸟瞰中国发展的历史。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深刻地批判了姓氏正统论和民族正统论,“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人特别需寻找人类历史的整体坐标,以人类历史作为价值坐标去分析看到的各种文化现象。”

  对待历史人物,用诚实的理性的态度去对待,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秦桧是南宋的奸臣,人们都痛恨他咒骂他,没有人会为他说话,但余秋雨还是客观地理性地留出空间让他申辩。而对于苏东坡的好友沈括,也不避揭露其短,他曾因妒忌而陷害过苏东坡,他所检举的诗句,正是苏东坡分别时送给他的诗句。秋雨散文不同于以往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理性审美意识所支撑起的恢弘气度。

  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

  为什么我们阅读余秋雨鸿篇巨制的散文不会觉得枯燥,相反,会爱不释手呢?我认为,这跟他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不无关系。读他的散文,你会觉得你同时也在享受一篇小说,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传统的散文一般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顺序性,一般都是为了体现某一主题而截取某一故事片断,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之突现主题。而余秋雨的散文则不同,他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并且做得非常好。《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信客》、《柳侯祠》、《遥远的绝响曲》、《漂泊者们》、《华语情结》等篇也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生动的故事。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三、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散文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曾有人称之为“小品文”。写作学科给散文所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然而,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文化苦旅》31篇中,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而压卷之作《江南小镇》有9000余字,《风雨天一阁》有16000余字。其实,长篇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篇幅短小的文体规范极大地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使许多过程长的、容量大的、情节复杂的重大题材被排斥在外,只有长篇散文,才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林语堂曾指出:好散文必须具有容纳充分发挥才能的篇幅和轮廓,必须改变迫于生产力落后而形成的简约、削足适履的旧观念。可见,余秋雨散文的出现迎合了散文的发展趋势。

  另外,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如《阳关雪》中“即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只供学习与交流

篇十二: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

  喀什广播电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毕

  业

  论

  文

  题

  目:艺术与美学

  .--论余秋雨散文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形

  式:

  学

  号:

  姓

  名: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艺术与美学--论余秋雨散文

  内容摘要: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得到许多作家的好评,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同时也开创的新时代散文的大门,让更多的人会来喜欢和阅读他的散文。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余秋雨

  散文

  艺术

  美学特色

  .

  .孰不知余秋雨,余先生散文迷更是遍天下。从小看余先生的文章,就有种逸群脱俗的意味,加之先生的艺术方面的造诣,其散文更是充满了艺术魅力。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熔铸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1、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程式。

  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

  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其二,本世纪末期散.

  .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研读余秋雨散文,我们发现,这一特征在这位作家的文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比如其《白发苏州》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传统的写法,无非是先介绍苏州有哪些美好的景点,这些景点的美学特征,然后再抒发一点主体的感怀完事。然而,《白发苏州》的写法全不是这样。作者并没有介绍人们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苏州美景,“苏州”在作品中就是一个已经综括了全部苏州美景的情感符号,一个言说的起点,围绕着它,作者所着重强调的,是主体对这一人间之美的多维穿透。文本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将苏州摆放到世界背景上突出其过去的辉煌与今日的黯淡:“前些年,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前些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周年,海湾里千帆竞发,确实也激动人心。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城,却悄悄地过了自己2500周年的生日,时间之长,简直有点让人发晕。”第二部分作家笔锋一转,写到古代文人事成事败之后都愿来苏州走走,从而译解了苏州作为中国人心理深层的一个美好情结之谜:如果说京城是中国文化喧闹的“前台”的话,苏州则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尽管如此,苏州在中国文.

  .化史上的地位却不公平,“历来很有一些人,在这里吃饱了,玩足了,风雅够了,回去就写鄙薄苏州的文字”。第三部分状写苏州老百姓在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厮杀混战中的苦难命运。第四部分作家一反中国集体无意识中视苏州为阴柔之美的俗论,写出“柔婉的苏州人”在那场明末反抗魏忠贤阉党政治的斗争中搅起的风暴,它的五位被杀的普通市民;以及傲视大小官员,与统治者持不合作姿态的唐伯虎、金圣叹等,从而坦露了苏州阳刚之美的一面。最后作者漫步在苏州的小街小巷,感受着无数的门庭里藏匿着的“无数厚实的灵魂”,获得一种“奇特的经验”。上述五个方面分别以中外对比、文化界定、阶级压迫、美学梳理、个人观感等五种视角评说苏州,并最终渗透着或统一于历史追踪这一总的视角之中,诚可谓既“形不散神散”,又放得开,收得拢。再如《笔墨祭》,作者围绕着“笔墨”这一中国文人日常打交道的物体,广博而精练地征引了一切与笔墨有关的美学信息,多层次地勾勒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脉络,其中有文人工具史、书法兴衰史、文人心态史以及文化演进史等,充分展示了文本主旨的多元化与多维性。其三,以感性的意象衬托、推导象征性意象;其四,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淹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画卷。《道士塔》中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可以说纯粹是作家借助于史料虚拟的某种历史情境;《一个王朝的背影》浓墨重彩所编织的更是清王朝三百年历程中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灵秘史。如果说传统散文中的想象是一种技.

  .巧,想象的至多是一个场景,一两个细节,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一段历史运动轨迹的做法,在虽然可以接纳想象但决不能虚构的散文中还是不多见的。其五,从体裁上考察,余秋雨的散文无论是“苦旅”系列抑或是“山居”系列,均属于“游记”。“游记”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在古典时代,山水游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构成了那一文苑中极为光亮的一部分。然而,到了本世纪末期,山水游记却渐渐地趋向了黯淡,个中的原因当然也很复杂,最为表面的不外乎这样几种:

  1)随着物质文明特别是摄影摄像技术的高度发展,影视、摄影已部分地取代了游记的职能;此外,交通的发达,也使世界的距离相对缩小,在古人那里很难亲历的自然风光在今天已如家门前的风景,唾手可得。

  2)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同时而来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改造与征服已极尽最大限度,即大自然在今天基本上已是人化的自然,人们对之至少在心理上已不如过去那么陌生,而是相当熟悉。因此,古人在探索大自然奥秘时所特有的那份新鲜、惊奇、困惑、激动在今天基本上已不复存在。

  3)游记偏重于临摹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再挤逼出一两点主体感悟的表达程式已相当陈旧,再也激不起读者的审美兴趣,等等。诸如此类,均使得今天的游记越来越不好写了。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而余秋雨的探索,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经验。这就是,突破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

  .将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比如《庐山》、《贵池滩》、《青云谱随想》,作家在这些地方的游览过程已不重要,也无意全面摹拟那里的具体风光、景点,而侧重关注那里的文化型态。

  2、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好像是余先生的语言之间有着很悲惨的世界,但又是不是悲惨,而是,有种历史的沉淀的厚重。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

  .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3、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风雨天一阁》对天一阁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写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其人,写其超强的意志力与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从而显现天一阁本身的存在价值。

  4、作者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

  .

  .(1)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2)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传统的散文一般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顺序性,一般都是为了体现某一主题而截取某一故事片断,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之突现主题。而余秋雨的散文则不同,他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并且做得非常好。《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

  .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信客》、《柳侯祠》、《遥远的绝响曲》、《漂泊者们》、《华语情结》等篇也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生动的故事。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3)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散文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曾有人称之为“小品文”。写作学科给散文所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然而,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文化苦旅》31篇中,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而压卷之作《江南小镇》有9000余字,《风雨天一阁》有16000余字。其实,长篇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篇幅短小的文体规范极大地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使许多过程长的、容量大的、情节复杂的重大题材被排斥在外,只有长篇散文,才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林语堂曾指出:好散文必须具有容纳充分发挥才能的篇幅和轮廓,必须改变迫于生产力落后而形成的简约、削足适履的旧观念。可见,余秋雨散文的出现迎合了散文的发展趋势。

  另外,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

  .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如《阳关雪》中“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原……”“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二、美学特色

  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此一切散文文本。从意蕴上考察,余秋雨散文集中探讨的是中国文化问题,因此其文本情感符号系统主要由下述三个方面构成:一、在蒙昧的历史途程中艰难跋涉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如李冰(《都江堰》)、柳宗元(《柳侯词》)、苏东坡(《苏东坡突围》)、朱喜、张械(《千年庭院》)、八大山人(《青云诺随想》)、被放逐的文人(《流放者归来》)、“酒公张先生”(《酒公墓》)、文学家陈旭麓教授(《家住.

  .龙华》)等,二、锈刻着无数历史人物的足迹与印记的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域场所等空间存在。如都江堰、柳州、黄州、海南岛、三峡、洞庭、庐山、西湖、苏州(《白发苏州》》、山西(《抱愧山西》)、周庄(《江南小镇》》、承德避暑山庄(《一个王朝的背影》)等。三、已经上升为某种象征符号,凝聚着厚重文化内涵的物象。如天一阁、道士塔、莫高窟、牌坊庙宇、笔墨、吴江船、废墟等。作家常常将上述三方面内容交错起来,扭结到若干著名或无名的人物活动轨迹中,通过他们的奋斗与失落,中兴与末路,得意与苍凉,质言之,通过他们的生命亮色划破历史隧道的黑暗,展现了一幅漫长的中国文化演进的巨幅面卷。

  贯穿余秋雨散文的主题是:对文明的召唤和呼喊。“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地为它呼喊几声。”①可见其散文的主题和题材并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深广。他的散文主题和题材的扩展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其散文的美学蕴藉非常丰厚,譬如,他深刻地批判过封建社会的“贬官文化”、“隐逸文化”与“夜航船文化”(见《柳侯祠》、《西湖梦》、《夜航船》);他由衷地崇敬康熙大帝的雄才大略,愤怒其继承者的昏聩无能(《一个王朝的背影》);他惊讶、赞叹中国文化的异质因素“商业文化”的崛起,又满怀惋惜地勾勒了这种文化的没落、灰飞烟灭(《江南小镇》、《抱愧山西》);.

  .他思考过“美”这种似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东西在人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柳侯祠》、《夜雨诗意》);他为我们的祖先曾经作出过的成就自豪(《都江堰》),为他们呕心沥血地护卫民族的精神之火而折服(《风雨天一阁》),为一切曾经在冷漠、无序的社会人生与历史实践中贡献过绵薄之力的人、事树碑立传(《信客》、《庙宇》);他痛斥一切扼杀民族之魂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牢笼”(《流放者的土地》、《苏东坡突围》、《牌坊》);他忧惧文明之光的熄灭(《藏书忧》、《家住龙华》),但对那些曾经辉煌的“国粹”而今必然要遭到的淘汰命运并不遗憾(《笔墨祭》);他在苦苦追寻“强国梦”的同时,亦痴痴地关怀着适合人类灵魂栖居的“精神家园”(《道土塔》、《乡关何处》);等等。但在另一方面,余秋雨散文的主题似乎又并不复杂,他给我们的一个总体印象是,这是一个对于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人文遗产都曾经作过全方位地、深入地体察与辨识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学者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全部言说的内核一言以蔽之,就是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两千多年文明进程中的“文化苦旅”,他们的苦难、抗争、业绩与失败,在无情地解剖民族文化黑幕的同时,亦冷峻地反省了知识分子自身的不足、缺点,从而不仅为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而且为整个民族文化的悲剧唱了一曲无尽的挽歌。从艺术上考察,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对当代散文美学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

  (1)作者所选取的景观或物象都曾参与了作者主体的精神建.

  .构。比如“牌坊”、“庙宇”、“江南小镇”,《千年庭院》中的岳麓书院,《乡关何处》》中的河姆渡陶瓷碎片等,这些景观与物象都曾在作家的个人实践中起过重要作用,与作家主体独特的精神世界的形成大有关联。这就与17年时期散文作家们于走马观花中浮光掠影的景物速写大不相同,同时也与古典主体在个人生命之旅中主客体之间那种“随遇而感”式的取像区别开来。

  (2)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结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比如《庐山》、《贵池滩》与《青云谱随想》,作家在这些地方的游览过程已不重要,也无意全面模拟那里的具体风光、景点,而侧重关注那里的文化型态、文化品位与文化贡献。

  (3)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掩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面卷。《道士塔》中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可以说纯粹是作家借助于历史史料虚拟的某种历史情境,《一个王朝的背影》浓墨重彩所编织的更是清王朝三百年历程中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灵秘史。如果说传统散文中的想象是一种技巧,想象的至多是一个场景,一两个细节,像余秋雨这种大规模地、整体地运用想象修复一段历史运动的轨迹则不多见。

  (4)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余秋雨散文常常从感性叙述轻松自如地切换成理性评析,或从理性评析自然地转人感性叙述,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一种交融着感性与理性的具象.

  .式理论言说。充分显示了一个在理论研究、艺术鉴赏与创作中浸淫了多年的文化学者的优势,从而远远超出前此若干纯感性抒情、叙事或纯理性议论的文本,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新型的范例。

  余秋雨能将自己的散文写到了这个程度上,实在也是一个奇迹,靠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多年的思考、多年的积累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求,这不能不说跟他毕生的行走、思考有关,他已经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上,即使写点什么都能够随便写出点什么来,但是他通过散文,把自己塑造成了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形象,完全可以说是,被一些外在的东西逼出来的,被媒体和杂志逼出来的,是被他的朋友们推出来的,既可以说是被爱护他的师长朋友们推出来的,保护出来的,又可以说是被他的那些论敌满天飞的言论、无形的攻击和有形的言论逼出来的。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塑造人,有时就是这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力量把你塑造出来。有了这样正反两方面的力量,还得靠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性的思想去完成自己,塑造自己;如果没有自己足够的力量,你早就被打倒了。假如没有自身强大的思想力量和一手绝活,那么你也很难完成这个任务;而一旦有之,则会水涨船高,风浪行舟而不沦。我们由此可以看见,余秋雨他在这样的过程中,实在也是自己把自己的才力逼发出来了,所以他的散文风行天下,并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余秋雨的成就不仅在于散文,在于他的艺术造诣,在于他对.

  .生活的深刻的解析和历练,在几十年的人生中,他对自童年来的所见和所感,我是异常的深刻。他的母亲是来自上海的有知识的妇女,母亲对他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还有是他的外公,虽然他的外公有着余先生不大欣赏的地方,但是还是对晚年的外公充满了种种的思考。再者就是他的上海戏剧学院的领导的工作经历,好像是他对这个工作的态度还有其他的思考。从学院的改革和在学院碰见的人和事,对他今后的人生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总之,余秋雨的散文以他的思想作后盾,以他的才华作支撑,对这些众多的文化现象、文明现象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思考,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需求和必然。如果没有余秋雨呢?那么会不会也有别的人来代替和弥补这个空缺?我不知道。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是可能的,是存在的,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余秋雨出现了,实在也是一种文化的必然。因为他刚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适合了这样的需要,做出了这样的成绩,因此无论什么人反对他都无法回避他的存在了。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

  .参考文献:

  (1)余秋雨

  《艺术创造工程》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2)杨长勋《余秋雨的背影》

  花城出版社2000年

  (3)余秋雨

  《文化苦旅》

  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年

  (4)余秋雨

  《山居笔记》

  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年

  (5)余秋雨

  .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

  《霜冷长河》

  .

  .

篇十三: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余秋雨“大文化”散文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内容之美、手法之美、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和意蕴之美。其史学意义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史学价值;二是为大众学习和了解历史打开窗口;三是为史学研究添加新动力。

  关键词:余秋雨

  “大文化”散文

  审美价值

  史学意义

  Ontheaestheticvalueandhistoricalsignificanceof

  YuQiuyu"sGreatCulturalProse

  Abstract:

  theaestheticvalueofYuQiuyu"sGreatCultureProseismainlyreflectedinthebeautyofthecontent,

  theexpressions,thelanguage,thestructureandthebeautyofmeaning.Itshistoricalsignificancemainlydisplaysinthesethreeaspects:first,ithasthehistoricalvaluewhichcannotbeignored;thetwoistoopenthewindowforthepublictolearnandunderstandthehistory;thethreeistoaddnewimpetustothestudyofhistory.

  Keywords:

  YuQiuyu

  GreatCultureProse

  Aestheticvalue

  Historicalsignificance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余秋雨凭借其“大文化”散文初露头角,其《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山居笔记》等散文集在短期内即获得了国内外众多读者的青睐,并长期在现代文艺界占有一席之地,影响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让人瞩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荣誉教授高希均说:“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变成了余先生诠释中华文化的读者和听众。”[1]

  与一般散文不同的是,“大文化”散文是立足于宏大的历史背景的散文,它追溯历史,拷问心灵,表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具有审美性、历史性和哲理性的统一。台湾作家白先勇说:”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或者说,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2]

  “大文化”散文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与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其审美价值、史学意义是非常有意义的。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余秋雨“大文化”散文(以下简称余文)的研究内容广泛且具有深度,其中对其审美价值的研究甚广,总体上主要从内容、主题、形式三个方面来论述。部分内容笔者深有同感。此外,余秋雨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积淀,实地考察的求实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使其作品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史学研究价值。联合国中文组组长何勇称赞余秋雨为:“引领读者泛舟世界文明长河的引路人。”[3]余秋雨在文化散文中对历史、对自身经历认真的反思精神与负责的观照态度,对促使大众自觉思考历史走向、生命意义具有推动作用,为人们反思历史、反思当下人文现状、增强对文化的忧患意识,积极探索文化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精神指导。在有关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除了广大的称赞声之外,也有少部分批评的语调。这些批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有些做作。比如有部分学者撰文认为其文化散文太过“煽情”,字里行间有博取读者眼泪之嫌,如朱国华《别一种媚俗》里认为余秋雨文化散文达到了“滥情和矫情的程度”[4]。而奇怪的是,也有不少学者发文称其内容太过“理性”,过多的“说教”充斥其间,影响了散文本身的审美价值。葛卉在《论余秋雨散文的审美超越》中认为其“对理性思辨的过分强调影响了文章情感的丰富性,一定程度上导致文章灵性的缺失。”[5]二是认为其文化散文存在部分历史错误,给大众的史学认知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拟根据个人阅读体会,结合当前研究状况,对其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并进一步补充完善。

  一、审美价值

  (一)内容美

  余文选材丰富,为读者展现了纷繁绮丽、真实可感的异域画卷和人物群像。文章所描绘的环境,从西北大漠到江南一叶,从黄土高坡到东北平原,从爱琴摇篮到恒河两畔,从文明起源到近代风云,其地理范围之广,历史跨度之长让人惊叹。所述人物有钱镠、康熙、居鲁士这样的帝王;有骆宾王、李白、柳宗元这样的文人墨客;有李冰、苏轼、张謇这样的实干家;有苏小小、白素贞、秋瑾这样的传奇女子;还有莫高窟直接罪人王道士这样的边缘人物。这些在历史文化的长河里身份特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余秋雨的笔下熠熠闪光。每个人物,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抹独特色彩。王汉英在《余秋雨散文文化的特质》中这样感慨道:“读余秋雨的散文,我会不自觉地惊叹余秋雨敏锐的洞察力,感慨自己何以不是那‘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会不由自主地被余秋雨文中的激情与叹息所裹卷,却不能‘吞吐千年’。”[6]

  其次,余文内容具有宏伟大气、充实饱满的特征。作者善于渲染时代背景的风格特色,并将一段特定的历史和当下联系在一起,进行反思和追问。而这样一来,每一篇故事就不再是历史上一个孤立的点,而是一座跨越古今或中外的桥梁。许多篇目具有数种表达方式,即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方式兼具。多样的表达方式熔于一炉,使得散文整体的知识性与抒情性,艺术性与可读性得到了提升。

  此外,散文的选材角度新颖独到。余秋雨善于跳出传统的圈子,从新颖独到的角度挖掘地方特色和人物亮点。如在《文化苦旅:杭州宣言》一章中,作者有意把人们对杭州的主观印象点出。人们认为杭州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人间胜境,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实际上,杭州处于钱塘江的入海口杭州湾处,其自然条件注定了这是一个水灾频发、土壤流失严重的地区。这种独特的选材角度往往能成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它展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杭州。不是富饶的杭州,也不是美丽的杭州,而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杭州。而接下来,作者开始引出主要人物——吴越王钱镠和苏轼时,同样挖掘出了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对于吴越王钱镠,许多人并不熟悉,最多也只是知道他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帝王——吴越国的开国皇帝,而作者避开了他的政治地位和开国伟绩,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心系民生福祉的衣食父母形象。余秋雨笔下的吴越王钱镠的形象,跳出了中华传统

  的历史观念,摆脱了以抗敌名将、文学泰斗、学哲圣贤等身份来归功论名的桎梏,从独特的角度展现出了其大放光彩的其他身份:他是一位务实苦干的实业家,也是一位心系民生的父母官,还是一位目光深远的低调王者。同样,余秋雨在此篇目中也暂时收起了苏轼大文豪、大学者的刻板形象,而对于历史有关苏轼在杭州兴修水利、整顿西湖的记载进行了深入地论述。无论是一座城市,还是一个人物,余文新颖的选材角度总让人眼前一亮。

  (二)手法美

  首先,余文想象内容往往跨越时空。余秋雨丰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时空,使得文章具有生动性与趣味性,并充满感染力。不同于一般的单个层次、单独画面的想象,他的想象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多层次的场景累加中肆意驰骋,给人变动画册一样的视觉冲击力。在《文化苦旅:莫高窟》一章中,这种想象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余秋雨把白天看到的莫高窟壁画和雕塑进行了大幅、连贯的描写,让这些艺术品的颜色、线条等实景蜕变成自己想象的画面,顿时所有的文物都活了。余秋雨看到北魏的壁画时,似乎也置身于那个动乱的年代中,感受到了浓烈的北疆豪情:“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7]如此一来,作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幅壁画和雕塑,而是无数勇士征战的背影,一个少数民族王朝的兴衰。接着,余秋雨还不满于此,他跳出这幅壁画,又联想到了处于同一时代的陶渊明,他正身处南方混乱的政权漩涡中,面容憔悴、郁郁寡欢,“在破残的家园里喝着闷酒。”[8]这种多层次的想象,摆脱了实物的束缚,给人一种汪洋恣肆的壮观之感,让读者的心灵跟随作者自在驰骋。而更加精彩的,是余秋雨将接下来几个朝代的想象进行连接,不让想象出现断层的情况。他把北魏、隋、唐、宋等王朝的壁画和塑像,通过画风转变的描述予以自然地过渡,从粗犷到柔美,从柔美到奔放,从奔放到精细,从精细到灰暗。。。。。。这些描绘融入想象的漩涡,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美感,让人觉得生动而精彩、真切而自然。此外,他还善于运用古今对话、生死对话的方式发挥想象,让自身“穿越”到历史中与逝者对话。时空屏障的突破让作者的情感如泄洪一般涌流出来,让人为之动容。在《文化苦旅:道士塔》一章中,作者想象了自己阻止王道士的情景。他穿越时空,来到王道士的面前。他试图对正要糟践文物的王道士发出愤怒的呼喊,却换来王道士漠然的面孔。这段跨时空的想象让人身临其境。读者虽然不是作者,但足以感同身受,既能感

  受到作者保护文物的急切和忧心,又能感受到他内心夹杂的那种左右为难、独木难支、回天无力的纠结、无奈和痛苦。

  其次,文章中的对比运用鲜明而真切。余秋雨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追寻一段历史,因此他往往会将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抚今追昔,既反思历史、又拷问当下,表现出诚恳的反思态度和无私的人文关怀。葛卉在《论余秋雨散文的审美超越》评价道:“他超越了现实时空,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历史,而他又不拘泥于历史,再次超越历史时空,让目光重新回到现实。”[9]在《文化苦旅:江南小镇》一章中,余秋雨简要回顾了苏州同里退思园曾经的主人任兰生回乡隐退、建园长住的故事,对比当下中国文人在拥挤的大都市择地而居、饱受嘈杂喧嚣“倾轧”的现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他希望中国文人能够真正回归人文气息浓厚、清静幽雅类似江南小镇一样的居住环境,也希望这些地区因文人的驻足迸发出更多的生机。这其中,既有对江南小镇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欣赏,对任兰生建园退思、远离尘嚣行为的认同,又有对当今文人、江南小镇现状的一种期盼:期盼文人能够回归宁静中进行文学创作,在静谧优雅的环境中实现心灵上的自由与解脱,也期盼着当下的江南小镇能够因文人墨客的驻足而显现出更加充实的人文底蕴。除了纵向对比外,横向对比也经常出现。如《千年一叹:面向自然》一章,作者面对一个没有自己独立文明的国家——尼泊尔,面对它不曾被近现代工业文明所污染的居住环境与慢节奏的生活情调,对比国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现状,由此余秋雨说道:“我们正在庆幸中华文明延绵千年而未曾断绝,但也应看到,正是这个优势带来了更沉重的累赞,好事在这里变成了坏事,荣耀在这里走向了负面。”[10]中国与尼泊尔,文化积淀如此悬殊,但对比之下,余秋雨却更偏爱尼泊尔那“回归自然的文明”,并站在老庄哲学的角度上提出自然是文明的唯一之道,中国文化想要达到最高层面,就要做减法,像尼泊尔一样回归简单与自然。余文中的这些纵向、横向的对比,总是特征鲜明,又发人深思。

  此外,余秋雨善用留白的手法。文章在倾诉内心的同时注重留白,善于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使文章意蕴深厚的同时余味无穷。在《文化苦旅:道士塔》中,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将屈辱化为力量,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钻研着敦煌学。一位日本学者曾在国际学术讨论会中激动地提出“敦煌学在中国”这样的观点,对此,中国的专家们却没有激动,只是不声不响地离开,走到了王道士的圆寂塔前。中国专家们为什么会这样反应?他们来到王道士的塔前,内心在想

  些什么?作者此时又作何感想?其中蕴含的韵味,作者没有过多地去解读,只是忽然停下了笔,留下了一片供读者想象的空间。文物失落之罪,究竟该归咎于谁,人们又应该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一切问题都好像埋进了读者的心里,等待着破土的时刻,虽意犹未尽,却使人欲罢不能。《文化苦旅:风雨天一阁》以几个问句做结尾,对像天一阁和范氏家族这样的文化研究进展发出问询,表现出作者对于世族大家人文历史研究前景的期待和持续关注态度。至于未来将如何发展,作者十分期待,但心里并不确定,只好抛出问题留给读者,留给中国的文学艺术家们。这样的结尾也颇有一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风味。

  (三)语言美

  余文遣词造句精炼简洁。余秋雨的许多散文集都展示了他炉火纯青的遣词造句水平。他惜字如金,总是用最为精简的文字最大程度地表达他想传达的意思,他的文字倾向于不着痕迹地做到既把意思点到为止,引人入胜,又能发人深省,读起来余味无穷。正如李瑞龙在《论余秋雨的散文艺术》所言:“他的语言言简意赅,字约意丰。。。。。。从简单又简约的普通文字中发掘出他人无可比拟的独到品质,构造他特有的语言品味,他是书写得如此轻松与自如,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毫无做作穷尽之感。”[11]如《文化苦旅:阳关雪》的开头:“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12]短短十二个字便把作者对中国古代文人的身份看法表现了出来。许多人心目中,在中国古代,文人应该是饱受尊敬和崇拜的,他们的一笔一墨,一言一行随时都可以成为跨越历史的名篇、佳话。可作者在开头却说出了这番独特的话语,这不能不引人深思。阳关一行让作者想起唐朝许多文学艺术方面的泰斗,而当他又想起唐朝的封建统治者们把文学艺术当成一种玩乐、消遣的时候,他是这样讽刺的:“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小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进入,去制造一点娱乐。”[13]这短短的一句,看似不痛不痒,却轻描淡写地道出了现实,既巧妙地刻画出统治阶级愚昧无知、附庸风雅的丑态,又表现出文人所处环境的尴尬,内心的酸涩与无奈。

  语言风格朴实恬淡。余秋雨的语言风格朴实而不寡淡、深刻而不晦涩、平易而不庸俗。他总是能以自然、质朴的语言将或生涩或遥远的事物叙述得浅显而生动。《文化苦旅:都江堰》在引出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的时候,这样描述道:“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提供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保收的四川平原成为天府

  之国,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了一个稳定的后方。”[14]没有华丽的藻饰,没有生涩的词语,作者站在了一个常见的、宏观的、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描述了都江堰所带来的贡献。天府之国、诸葛亮、刘备、抗日战争。。。。。。作者善于选用为人所亲近的辞藻,勾画出一个个容易引发想象与共鸣的图景。这种朴实恬淡的句子读起来很容易被接受。

  (四)结构美

  散文每一段都被严格控制了字数,长段较少,小段林立,且长段短段往往交替出现,读起来较为轻松,没有冗长拖沓之感。对于稍长一些的文章,作者分别进行了分节处理,使文章整体具有散而不乱、长而不冗、淡而不寡、醇而不陈的审美特征。如《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由于文章比较长,作者把它分成了许多小段,又根据它们的内容总括成五个小节。第一节是在阐述自己写避暑山庄的原因,第二节描绘了避暑山庄的景色,回顾了康熙帝的丰功伟绩,第三节写了汉人对清朝态度变化以及康熙之后几任帝王的功过。第四节交代了落日余晖下的清朝态势。第五节以国学大师王国维之死引发对清王朝的感叹。文章整体结构划分得很有条理,脉络结构易于把握,便于阅读、理解和思考。此外,余文中经常出现现代诗、古诗、词赋等自成一段的情况,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段落结构形式,还给文章增添了许多古色古香的人文气息。

  (五)意蕴美

  余文体现了无私的人文关怀。

  余秋雨始终保持着对历史文化积极严谨的探索精神与深入认真的反思态度,表现一种对个人、对全人类文明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他为莫高窟藏经洞失落的文物痛惜过,对避暑山庄所承载的清史留恋过,对惨遭流放、扎根异乡的志士仁人同情过、钦佩过,对范氏家族保护天一阁的历史肯定过,在克里特岛上为米诺斯王朝的荣光叹服过,在伊朗的居鲁士大帝的陵寝前赞叹过。。。。。。他深入历史的洞穴寻找真相,他俯视历史的湖面反思当下,最后在历史的荒原中抬头仰望苍穹,面向未来。作者对于历史、对自身经历认真的反思精神与负责的观照态度,无疑对促使大众自觉思考历史走向、生命意义与价值具有推动作用,为人们反思历史、反思当下人文现状、增强对文化的忧患意识,积极探索文化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精神指导。

  余文适度理性的情感基调,体现出作者豁达超然的胸怀气度。

  余文始终保

  持着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愤而不怨的情感基调。也就是说,文中没有过分的悲喜,也没有过激的怨愤。许多人撰文直指其文章“滥情”或是“过度理性”,实际上并非如此。余秋雨是善于把控情感收放的。余秋雨在行文时始终能够保持一种适度理性的情感基调,保持一种豁达、超然的胸怀气度。当他表达喜悦的时候,他那喜悦的情感里往往带有一种忧患意识,当他表达哀怨的时候,他在哀怨的基调中总会怀有一份慰藉与希望。余秋雨善于表达自己的真性情,却不会任其横冲直撞,而是用理性、矛盾的态度和观点分析问题。这种热情与稳重并存的情感模式在为文章的情感表达增色的同时,还增添了文章的哲理性。在《山居笔记:遥远的绝响》中,谈到中国古代政治风云中文人的坎坷命运,余秋雨既为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充当牺牲品的文人感到痛心,为有幸苟全性命于乱世却挫败了心志、败坏了品格的文人感到悲哀,也为不同于二者的另一批恢复思考能力、重新审视现状的文人的存在感到欣慰。尽管前进的道路上随时都会有腥风血雨,但因为有了第三种人的存在,“一种独特的人生风范,总能够在黑暗、混乱、血腥的挤压中飘然而出。”[15]余秋雨沉痛的情感夜路里,这第三种文人的存在就像头顶的月光,轻轻驱散眼前的一小片黑暗,让他在黑暗中不至于迷失了方向。这是余秋雨自己寻找到的一束“月光”,它其实就藏在他的心里,是作者理性态度、超然态度的影子。

  二、史学意义

  (一)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学研究价值

  余秋雨在实地考察、严谨求实的基础上,既善于从历史长河中挖掘被人遗忘的角落并加以放大,也善于从众所周知的历史中挖掘它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种从平面和立体上双管齐下的历史研究切入点,具有不可忽视的史学研究价值,并将进一步激发史学和文化散文研究热潮。在他的笔下,一个多灾多难的“人间天堂”——杭州展现在我们眼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王圆箓、李冰、康熙、钱镠、居鲁士大帝露出帷幕后的面容;一个个充满争议的王朝——清朝、波斯、米诺斯王朝呈现了本色;一个个遥远而陌生的名字——天一阁、喀什、宁古塔、渤海国等纷纷撩起埋藏千百年的历史面纱。这些名字在历史上,要么鲜为人知,要么误会、争议纷纷,要么疑点重重,均具有相当程度的历史研究价值。它们在

  余秋雨的笔下得到了更为广泛与深入的传播,无疑,这也将掀起大众、史学爱好者和甚至专业研究者的兴趣,而这些历史文化内容也通过文化媒介得以广泛而深入的传播、研究,甚至开发和保护。

  (二)为大众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打开了亲近的窗口

  作家一样细腻丰富的情感、高度的审美水平,历史学家一般实地考察的求实精神、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在余秋雨笔下得到了跨学科的结合与运用。既有不可忽视的史学研究价值,也为史学外其他领域的人群接触历史、了解历史、反思历史打开了一个亲近大众的窗口,提供了一个史实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对于世界性和地方性人文、宏观全景与微观特写、理智与情感相结合的中外文明史认知框架雏形。有助于帮助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明、体味文化,加深对世界文明的理解,增添对自身文明认同感与归属感。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学者对余文中历史真实性的解读持否定态度,列出证据并指其过于随意解读历史,甚至误导读者。对此争议,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认为:“余秋雨的散文,即使里面引了许多史料,谈了很多学问,但仍然不是学术著作而是文学作品。而对学术著作与对文学作品,应该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16]王彬彬这个观点是比较中肯的。以史学的标准来要求文学作品的确是不太合适的。学习历史,尤其是严谨的历史学,应首选史学专用文献,文学作品提供的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极大地帮助大众快速解读历史内涵。因此,一方面,余文中所涉及的史实的确应避免错误产生,另一方面,外界也不应因其中的部分差错就直接否定其带来的史学价值。

  (三)为史学研究增添新动力

  感性的人文追溯情怀和理性的求实精神相结合的方式为史学研究拓宽情感入门。其中既有史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不乏文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文化即人化,它蕴含在历史与当下两个时间维度之中。而作者通过对历史中有关人的物理、心理痕迹的追寻,从历史中挖掘人性之光、人性之耻,从而也在追寻文化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个人对历史的心灵之旅。这场涉足历史的文化旅行,为当下人们以史为鉴、以人为镜给予了点拨和警醒,为寻找民族之魂、发扬民族之光给予了导向和启迪。带着一种感性的人文追溯情怀并坚持严谨治学的态度去研究历

  史,将为史学研究的起因和目的增添新的审美动力、责任动力与求真动力。余秋雨虽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但其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素养、实地考察的行动、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史学研究依旧具有正面导向作用

  结语

  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在内容、手法、语言、结构、意蕴上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足以带领读者云游异国他乡、历史长河;其巧妙多样的艺术手法,足以让读者在无尽的畅想中放飞心灵,自由驰骋;其凝练质朴的语言风格、精简华美的结构形式足以让人产生轻松自如的阅读体验。而散文的意蕴、哲理无不体现作者无私的人文情怀、豁达乐观的情感态度、严肃认真的理性精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与作者严谨认真的探究态度为地区、为大众、为文学家甚至是史学家们都搭建了一个足够饱览一处独特风景的平台。余秋雨为大众寻找到了一个文学与历史的新的契合点,举办了一场集审美、历史与哲理三合一的阅读盛宴。它影响的不仅仅是一群人,它的光彩足以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甚至世界。他作为艺术家的感性、史学家的严谨、社会学家的洞察力、炎黄子孙的荣誉感与使命感、世界公民的责任意识,都在诉说着:这些文字不仅仅写给自己,写给读者,还写给整个中国,写给世界,写给现在,也写给过去和未来。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372[2]余秋雨.文化苦旅[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372[3]余秋雨.文化苦旅[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372[4]朱国华.别一种媚俗——《文化苦旅》论[J].当代作家评论,1995.2:34[5]葛卉.论余秋雨散文的审美超越[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4[6]王汉英.余秋雨散文文化的特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4.5:10[7]余秋雨.文化苦旅:莫高窟[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12[8]余秋雨.文化苦旅:莫高窟[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12[9]葛卉.论余秋雨散文的审美超越[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0]余秋雨.千年一叹:面向自然[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11:326[11]李瑞龙.论余秋雨的散文艺术[D].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7.12:34[12]余秋雨.文化苦旅:阳关雪[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24[13]余秋雨.文化苦旅:阳关雪[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24[14]余秋雨.文化苦旅:都江堰[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45[15]余秋雨.山居笔记:遥远的绝响[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11:143[16]陈淡宁.

  20世纪90年代,《文化苦旅》

  取材于历史的“小说化散文”[N].钱江晚报,2015.5.24

篇十四: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FromtheEyesofthePeopleintheEyesoftheHumanities--theCulturalImplicationandArtisticCharmofYuQiuyu'

  sProse

  作者:王春梅

  作者机构: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辽宁阜新123000出版物刊名:理论界

  页码:115-123页

  年卷期:2015年

  第8期

  主题词:余秋雨散文

  眼中山水

  心中人文

  文化意蕴

  艺术魅力

  摘要: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以井喷式的创作态势连续出版了《文化苦旅》《行者无疆》等多部散文集,而且一经面世就风行一时,成为文坛一大热点。当然也同时引起了“有很多历史知识错误”等非议。经过了近十年的冷却,作为普通读者,仍然有绝大部分深深受到其散文人文魅力、艺术魅力的吸引。通过全景式扫描余秋雨山水游记散文,可以发现,其散文的文化内涵,可以用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说参禅三境界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概括;其艺术魅力可以说是通俗而不流俗;而余秋雨现象的文化含义则可以用“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来形容。“看山不是山”的人文魅力主要体现在文化意蕴、历史哲思和现实批判等方面,其艺术上的通俗而不流俗主要体现在文字通俗易懂,易轻松阅读;题材宽泛深广,易引起共鸣;交融知性与感性等方面。而余秋雨散文的文化现象之所以说是“看山仍是山”,乃在于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散文创作内容、方式,是他洞悉生命、世事之后主动选择的对自

  己生命感悟力的解放,并以此对大众文化普及的担当。

推荐访问: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 意蕴 秋雨 散文

最新推荐

版权所有:楚冠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楚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楚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浙ICP备150291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