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9篇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9篇

发布时间:2022-11-08 10:30:1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饮食文化论文9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9篇

潮汕美食,它是植根于潮汕大众饮食而形成的高品位美食;它是潮汕文化的一部分,是潮汕文化的一种物化;它符合世界饮食发展的大潮流。因此,如果认真对潮汕美食加以开发与优化,不仅可能成为潮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会极大地促进潮汕旅游业的发展。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9篇《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篇一

摘要:从古至今文化主宰着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家庭,甚至是每个人的命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同的文化对于各民族、国家、家庭以及个人的影响有所不同。今天世界各地对所属文化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且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比如,我国从不同角度、不同专业对文化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其中,饮食文化是众多分支学科之一。它通过对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饮食礼仪、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性格特征。本文通过介绍独具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说明它在塑造国民性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饮食文化,饮食文化观,国民性格

一、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和复杂的现象,不仅人文社会学科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而且许多其它学科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文化”的概念。由于学科体系、方法论、政治观点、和语言表述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对“文化”的界定莫衷一是,至今争论不休。1952年美国的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调查和总结了从1871年到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数量多达164种,可谓“百家争鸣”。现在又过了几十年,可能又有若干个定义出现了。这就说明好多人从不同的角度给文化下了定义。将这些定义大体上归纳起来无非就是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是生活方式,这句话包括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等,这些方面的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所形成的一些制度。

饮食文化处于文化的基础部分,在文化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人类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首要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就是饮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加上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类的饮食由最初的“茹毛饮血”逐步发展到今天枝繁叶茂、异彩纷呈的饮食文化之林。当今世界大致包括东方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以及清真饮食文化三种最著名、最有影响的饮食流派。其中,中国作为东方饮食文化的中心,一直都以灿烂辉煌的中国饮食文化而自豪不已。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等方面创造积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然,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个民族的不同区域间饮食文化有所不同。中国饮食文化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对形成“以和为贵、高雅闲逸、和蔼可亲、淡泊旷达、重礼仪讲人伦”等的国民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观

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看法,深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尤其是哲学的影响较深。哲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中国人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有别于其它国家。

世界各地都将中国的餐饮称为“中餐”,其突出特点是以大米和面食为主食,讲究食物的“色、香、味”。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的饮食具有审美的意识,与西方只注重食物营养的摄取量相比,中国食物的悦心、悦目对于饮食者来说更为重要。这种感性的饮食习惯要求食物的色泽是否赏心悦目,是否能通过人们的味觉和视觉引起食欲。除此之外,中国人饮食时还很注重情调,也就是周围的环境。在一个好的环境中用餐不只是促进食欲,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长此以往人们就会有种高雅的气质和温文尔雅的性格。

中国人在食物的制作方面很讲究刀工,火候。《老子》中有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虽然这句话是借助饮食来解释高深的治国哲学。但反过来看,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小到制作餐饮,大则治国之策有时是同出一辙。由此可知,中国的饮食文化精神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活细胞之中,注重天人合一,强调整体观。这种观念对国民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国民性格在中国特色饮食中的体现

⑴素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

“素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伐檀》的“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诗经》中的农事诗篇不仅记载了周人注重农事的精神,而且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寓于农事中,深刻地体现出那时人们已经形成“以和为贵”的性格特征。今天,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素食在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号称农业大国,礼仪之邦。中国农业的发展为素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地貌复杂、气候多变,因此,南北方各自开发和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资源。以山水著称于世的中国南方,气温偏高、空气潮湿、雨水充足,适于水稻生长。而北方相对来说则比较干旱、四季分明、寒温交替,需要冬眠的小麦在这里生长良好。总之,无论南方的稻米还是北方的小麦都隶属于素食文化。相对于西方国家长期的食肉习性,中国人民的素食特性体现出本国人民亲近自然,与万事之中、万物之间求和谐的性格特征。

也许人们最初的食素生活是迫于客观环境的压力。面对地广人稀,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的客观条件,人们只能积极倡导种植五谷以便于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随着文明的发生与发展,人们在素食方面由被动而转向主动,开始对各种动物有怜悯之情,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伤害某种活生生的小动物。尤其是上层社会更加知晓食素的益处。他们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得以快乐而健康生活的首要基础。久而久之这种“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中国人民“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性格。中国是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这众多的礼仪体现于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尤其是精神理念的高度统一。“天人合一”是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与生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的思想理念的精华。表现在人们的具体性格当中就是与人为善、与万物求和谐、无过之而又无不及的“中庸”性情。尤其是当今世界民众特别崇尚素食生活,提倡融入大自然,远离喧嚣的城市,在空旷的野外充分的呼吸新鲜空气,调适疲惫的身心,真正地享受生命赋予我们的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人们在饮食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周围的饮食环境,更注重所享用的食物是否保持了其本身的味性。具体到每一种食物的烹调过程,尽量在不违背本味原则的条件下进行加工制作。中国饮食文化中蕴含的这一切思想理念与坚持的各种原则充分体现出本国人民所具有的“贵和尚中”“以和为贵”的性格特征。

⑵茶文化中的“和谐宁静”

“饮食”一词起初分开使用,“饮”用于动词,理解为“喝”,《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后又引申为“饮料”,即喝的东西,贾思勰《齐民要术·煮溟》:“折米白煮,取汁为白饮”。如果说上面是对中国民众日常所吃的主食的介绍,下面则是对饮料方面的了解。在饮料方面最具中国特色要属各色各样的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发乎神州,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中国的饮茶之风始于何时,众说不一。按照文献记载,魏晋时饮茶已成风气,据此可推测最初的饮茶之风当早于此时。并且开始时人们并未将茶作为饮料使用而是作为药用。随着对茶的不断应用人们逐渐了解了其味性,并且赋予饮茶活动特有的文化意义。茶文化的兴起使得人们对饮茶活动崇尚不一。儒、释、道三家在茶道上的互补足以体现出茶的意蕴。

茶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构成的具有中国传统意味的特色文化之一。总体基调高雅而深沉、博大而精深。然而,三家既有共同点又有独到之处。

共同点首先表现在务必于其中求和谐、求宁静。用比喻的方式将中、西方人的性格加以比较,可谓西方人的性格像酒,热烈、奔放、好动,容易激动,甚至好走极端,遇到矛盾往往针锋相对以至于水火不容。中国人的性格则像茶,总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强调和睦、友好、理解与秩序,讲中庸,遇事沉稳,遇到矛盾不好斗,而是主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妥善地解决问题。“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如一杯清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透彻而明朗。三家者中儒家将“中庸之道”引入茶文化,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谊,通过饮茶自省,从而既能严格地要求自己又能宽容地对待他人。与儒家的“中庸”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道家主张人与物质、物质与精神不可分割、互相包容。自然而然中国的茶文化吸收了老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物质与精神统一。佛教禅宗主张“顿悟”,内心清静无杂念。茶性之柔,茶的宁静与清醒地品味正应其求。再者国人所具有的淡泊旷达、高雅闲逸,举手投足间所表现出的和蔼可亲的性情在茶文化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文人儒士是茶文化的倡导者,他们借茶修身养性、磨砺匡世治国之志,知足常乐,以天下为己任。茶文化在他们当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儒家在茶文化中的独有特点是讲雅致、注重欢乐情调。儒家历来主张积极入世,不论何时何地念念不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时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主体。饮茶之时更是雅兴高涨、文武张弛、有所作为成为主情调。虽然身处高雅闲逸的饮茶氛围之中,但是儒士内心却是“念念有如临敌日”、“居安思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薄冰”。这种喜怒不形于色,外在雅致、闲逸,时时刻刻防患于未然的心态是儒士所独有的。自然饮茶便成为他们协调内外、凝神思考的时刻。如此更显示出他们遇事沉稳,讲道德,重人伦的性格特征。

道家在茶文化中融入了明显的超尘思想。道家强调“无为”,与儒家积极入世思想正好相反,避世思想浓重,对儒家思想是个补充。中国许多著名的茶人都有浓重的退隐思想,他们并非逃避责任,而是不苟同于庸碌之人,洁身自好。即使是功成名就者也依然保持雅洁自爱。如果说儒家文化适合贵族士人的口味,那么道家文化则更接近于文人寒士和普通百姓的思想。所以,今天许多高雅之士将由品茶而体味出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相揉合,成为真正的内儒外道之士。

佛家茶文化具有“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以助“顿悟”的特点。虽说求“静”、求豁达、理智方面三家趋于一致,但道人过于闲逸散漫,儒者是有时十分失意时想从中得到片刻的宁静以便达到忘我的境界。只有禅僧在追求静悟方面最为执著。

所以中国茶文化兼容释的静悟、道的驰纵、儒的雅逸,是三家的融合体。今天中华民族的成员所拥有的优良品性,茶文化在其中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茶性柔和,清香飘溢,凝神降火正与中国人遇事冷静,闲逸高雅的品性相得益彰。

⑶筷子文化中的“质朴尚实”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不止于食源的开发,更在于食具的研制。筷子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在食具研制方面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筷”字是由“竹”和“快”两部分组成。如果按照汉字的构造分类属于“上形下声”,由形会意,我们可知制作筷子的主要材料是竹子。今天随着物质材料的不断丰富、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有效提高,其加工材料也就不仅仅限于竹子,象牙、玉石、金属以及其它稀有材料应有尽有。看着不同材质的筷子,也许人们最想知道的就是筷子的起始纪年。

对于筷子起始的确切纪年至今尚不可而知,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调查仅能划定先民发明筷子的大致时间。需要是发明之母,可以肯定地说筷子的起源是由中国的饮食需要而决定的。肉食相对贫乏的客观生存环境使得中国先民以素食为主。与西方食肉国家所使用的餐叉相比,中国人饮食时使用的筷子构造简单,功能繁多,应用灵活。筷子的构造十分简单,是由两根粗细、长短、材质相同的物体组成。但是,构造简单并不是说使用也同样简单。与其它餐具相比,筷子的使用更具技巧性,难度较大。许多刚到中国的外国人士对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赞叹不已。

筷子从构造到使用体现出中国人民质朴尚实的性格特征。它的简单构造象征着人们的外表的朴实无华,内心却蕴含深意,求实精神深寓其中。

四、中国人性格的塑造特色

每个中国人从开始懂事之时起,长辈就要用礼仪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可以说,人生礼仪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形成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伴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饮食礼仪,或者说中国礼仪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由餐桌而来。中国人围桌而餐时讲秩序、重人伦、别主客、分长幼。

这些看似简单的礼仪在塑造人的性格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礼仪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最基本的条件。长辈在教导子女时,也总是选择在一起用餐的时候,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最恰当,“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即使有一两句批评、教导的话,也是比较容易接受。这样伴随着家长的循循善诱,青少年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塑造了良好的性格。

五、结语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虽然饮食文化处于文化的基础部分,但是它在人类社会形成后的礼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礼仪塑造了人的性格,尤其是中国的饮食文化更是如此。所以说,中国饮食文化影响着国民性格的塑造,在国民性格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潮汕美食在潮汕旅游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篇二

其一,潮汕饮食文化的研究远远滞后。与潮汕茶文化研究相比,潮汕饮食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很不足,有关潮汕食文化研究的文章难得一见。对潮汕美食的发展历史、具体特点、科学价值、文化内涵及对旅游业的作用等问题,我们尚未有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因而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潮汕美食的宣传、开发、提高和发展。潮汕是潮州菜的故乡,可是不论政府和高校、或是行业和企业,至今都还没有成立一个像样的潮菜研究机构。政府要把潮汕美食作为汕头一项独特产业,营造一种人人关注饮食文化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要组织专家学者,全面地挖掘、整理饮食文化,对潮汕美食的形成、演变、发展和各种特色菜肴的用料、烹制、营养、特色以及传说、典故等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

其二,潮汕美食在经营上过于分散,规模普遍较小,很多产品没有质量标准,不符合食品卫生和营养的要求,产品包装十分欠缺,市场策略也缺乏现代化,一些知名的潮汕美食品牌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展。

其三,潮汕的各大餐馆,应市的菜肴多半大同小异,缺乏鲜明的自我特色。

其四,潮菜厨师、烹饪师的培训工作缺乏规范化和规模化。我们经常在国内外报纸上看到“高价聘请潮州菜厨师”的广告,也经常听到外地某些“潮州菜馆”提供的是“伪劣”产品,这表明市场上对潮菜厨师有较大的需求。我们从老厨师口中得知,培养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主厨需要十年以上功夫,这又表明了培训工作的艰巨性。当前的现状是,各地都办过一些短期培训班,但是既缺乏中、长期的培训规划,又缺乏一定的办学规模,甚至至今还拿不出一套潮菜厨师的培训教材。

饮食文化的形成。 篇三

(一)地形因素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由于我国面积广阔且地形多样,盆地、高原、平原和丘陵、山地都具备,地形类型齐全。在我国的东部地区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较为平坦,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气候较为湿润且土地肥沃,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因此在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是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蔬菜品种类别齐全、数量繁多。而且东部地区水资源丰富,湖泊面积广阔,因此淡水鱼资源丰富。由于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东部地区物产丰饶,人们的饮食一般以米饭为主。

在我国东部丘陵地区,由于受季风性气候的影响,在一些丘陵地区盛产茶叶。因此就东部地区饮茶之风盛行。

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大约为30度,我国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相当,但是由于向高原海拔高,为高寒地区。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大部分是高寒畜牧业,人们多以养殖绵羊、藏羚羊为主。由于气候恶劣,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其他农作物生产较少。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区,人们多以肉食为主食,且由于海拔高,天气寒冷人们大都将酥油茶作为饮料以御寒。青藏高原为高寒地区,可种植青稞,当地人都喜欢喝用青棵酿的烈性酒。不仅如此,由于海拔高当地的水沸点较低,因此青藏地区的居民大多喜欢把青稞磨成粉末,做成糍粑。

四川盆地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同一纬度,但是由于四川以盆地地形为主。四川盆地周围多为海拔1000到3000米的高山,这样一来会导致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受到盆地周围山脉的影响。因此在四川盆地地区,受暖湿气流的影响较弱。当暖湿气流进入到盆地以后,受到西部地区青藏高原的影响,暖空气在四川盆地长期滞留。在冬季时由于受到北部山脉的影响,来自西伯利亚的冷气流难以影响到四川盆地地区。这就使得四川盆地冬季比较温暖,开春较早。且盆地内部降水丰富,多雨多雾,蒸发量较少。这些综合性因素也导致了四川盆地地区湿度较大,当地人需要吃辣来驱寒。因此四川人都爱吃火锅,这样一来可以帮助人们排掉体内的湿气。不仅如此,由于云雾出好茶,在四川盆地地区也盛产茶叶。

(二)海陆位置对人们饮食文化的影响。

中国不仅陆域面积广阔,也有广阔的海域面积。因此海陆位置也对人们的饮食文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的沿海地区盛产海鲜,临海地区的人们大多喜食海产品。在内陆平原地区,由于河网密布,淡水资源丰富,因此人们一般以淡水鱼为主食。由此可见,不同地区的人饮食习惯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篇四

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

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

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

饮食行业也成为三百六十行常展长新的行当,而饮食业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说的更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

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

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

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

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

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

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

由此,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

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

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

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正是由于中华饮食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既兼容又特别,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大而全的一贯作风,吃饭时自然是七大盘、八大碗,一是显示了富足,二是摆足了排场;近而各地比吃、全国争雄,最终形成了八大菜系,也就是吃方面八个不同的“高手”;说得虽有些低俗,但还是很能传情达意的。

因此,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

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致;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

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

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

悦目;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

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

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坠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

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

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

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

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

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

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

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

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数;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

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

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

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

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

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

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

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

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

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

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

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

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

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

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

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

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

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

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

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

前言 篇五

对于人们来说,饮食文化是在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人们也发掘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对游客起到很好地吸引作用,还可以提升游客的消费水平。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促进该地的经济发展,也能更好地让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得到推广。由此可见,饮食文化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是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是受到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影响的,接下来就着重看看地理环境因素对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有何影响。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篇六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取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应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被天下,这一现象早在本世纪初时,就被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敏锐地观察到了。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孙中山先生的这一论述十分正确,而事实上确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华文明到了近代,被西方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有识之士莫不诊脉问疾。然而中国餐馆则大异其趣,居然能够登陆欧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至今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中餐馆。这种强烈的反差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并没有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认为,中国餐馆能够遍布世界各地不是一个孤立和偶然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而探讨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将有利于我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

一谈到中国饮食文化,许多人会对中国食谱以及中国菜的色、香、味、形赞不绝口。但是如果要从比较的角度来探讨饮食文化,可以操作的办法是把握住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笔者在这里认为,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讨论中国饮食文化时,从饮食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着手。而实际上,中国饮食文化,实际上也是指中国人的饮食生活方式。而要谈中国饮食文化就必须涉及到中国文化,两者的关联是极其密切的。因而我们有必要先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征作一阐述。

中国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呢?这必须了解一下早期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因为越是在早期,文化受环境的制约越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主要温床黄河流域的土地十分虽然较肥沃,但是其它环境较恶劣,多风少雨,生存的条件亲不好。文明产生以后,当时的文化就以比较强烈的现实主义的思潮表现出来,伦理道德的色彩十分浓厚。因为这个社会需要谦让需要少欲,而一个社会需要什么的时候,往往是她缺少什么的时候。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早熟的特征。马克思就曾经认为,中国文明是一个早熟的婴儿,她的发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超前特征。反观西方文明,则大相径庭。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的希腊文明,以其独有的浪温气息写入文明史,马克思曾经认为希腊文明是一个发育正常的婴儿。中国文化的生存土壤,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干旱,逐渐变得不得于农业的生产,由于土壤及其它因素等十分不利于农业生产,现实的苦难产生不了文化的浪漫,因而中国文明以其强烈的道德和禁欲特征贯穿始终。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殚精竭力却殊途同归,目的是建立一个没有争斗的理想世界。但这只是理想而已。战国之际,列国纷争,以实力相较,最终秦国因鼓励军功,奖励耕战而一统天下,这是人心所向。天下纷争,百姓如何生活,这也是历史的选择。只有一统,才不至于“天下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曹操语)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楚国也是曾流露出浪漫主义的思潮,但是很快被北方现实主义的思潮所笼罩和淹没,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书同文,以后的历史就是天子一统的历史。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了维护这一统的局面,允许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同时赋予他许多封建礼仪进行约束;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公平取官的文官制度——科举制;中国历史上呼唤清官,一旦出现便歌之颂之,并为之产生崇拜。所以中国尽管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但是其某些特征与宗教的特征有相似性,也有它自己的神;如果把这一现象也视为宗教的话,那么中国式的宗教则是在现实意义上的极端的理想主义。中国历史上的极度理想主义也因之产生,它也有神,只不过其所造之神是以现实中的人为化身的,而现实中的人是不可能充当理想中的神的,所以中国历史上造神运动层出不穷,直至今天。或者说中国人的宗教是一种多神崇拜,而不是一神崇拜,什么财神、药神、灶神、妈祖等,都被视为神而被崇拜。中国文化还具有另外的两大特征:其一是绝对地追求适用,而杜绝一切的不实用的东西。从中国的科技史的历程中可以看到,历史上,所有的实用的技术十分发达,如农业科技和医学十分发达,而有关的非实用的一些东西则无法发展。先秦时期墨家的有关光学和几何学的知识,在汉代独尊儒术以后,没有能够继续发展下去。中国没有产生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当然炼丹术在皇帝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也很发达,其中确实包含有化学方面的知识。中国的手工业十分发达,而近代机器大工业生产,如蒸汽机没有在中国被发明。十五世纪以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发明是在中国人手中产生的,但是近代以后需要通过一系列实验手段才能产生的近代科学未能在中国产生:中国文化表现出特有的仁爱特征。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因为仁慈,中国人实施多子继承制度,这样财产一方面得以析散,另一方面限制了远距离的迁徙,中国人安土重迁与之关系重大。这一继承制度限制了商业的发展,从而便多子多福的思想得以产生,多子多福的思想使社会的人口增加,派生出更多的多子多福,社会人口压力始终存在,只要社会的生产力能够养活多少人口,就会有多少人口出现。

中国饮食文化的诸多特征,体现在饮食文化之上,直接影响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首先因为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为什么要助饭下咽呢?那是因为主食并不可口,必须有一种物质来辅助它使人们能够吃下去。当然菜的功能和盐的功能有共同点,但是不等同于盐。这样促使中国的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使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其次,由于中国文化追求衫,中国手工业的发达,所以烹饪中的饮食加工技术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衫特征。所有这些,使中国饮食文化有如下特征。其一,中国烹饪技术发达,许多西方人看来不可食的物品,经过中国厨师的劳作,变得使人一见而食欲顿开;其二,中国人的食谱广泛,举凡能够食者皆食,毫无禁忌;其三,中国救荒的著述特别多,以备饥荒之年以野菜充饥之用;其四,中国人将食的追求作为人生至乐来追求,吃饭成为第一要求。由于中国人在吃的方面不能够随心所欲,有诗为证:

红日巡天过午迟,腹中虚实自家知。

人生一饱非难事,仅在风调雨顺时。

因此长期以来吃穿不愁难以办到,所以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证据不胜枚举。

此外,我们可以对西方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加以分析,也许能够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西方的饮食,由于最初是主要以畜牧为主,肉食在饮食听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由于肉食的天然可口,所以西方人没有必要对饮食进行装点,内食的天然可口限制了烹饪的发展,欧洲人在显示富裕的时候,多是饮食的工具来表现,如各种的器皿的多少和豪华成为讲究的内容。另外也不把吃这种人生易于满足的事情作为人生的至乐来追求。西方人的人生追求,正好同一句中国的俗语语可以高度概括,即“饱暧思淫欲”。他们更多地追求情爱,西方文化体现出一种“情爱文化”,而中国文化则体现出一种“吃的文化”。

但是我们还要指出的是,中国饮食的诸多特征,是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宫庭饮食,市肆饮食则能够更好、更全面地表现出这些特征。平民的节日饮食,如春节,也许能够部分地表现出这些特征来,但是春节对于一年的365天来说毕竟是短暂的一瞬间,如昙花一现。

文化无优劣,饮食文化也无优劣,其区别只不过是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生活方式或者饮食方式的不同罢了。但是如何理解和分析这一区别则是非常重要的。本书的目的基于这一点而作一点尝试,是否能够得到大多数读者的认可不得而知。在大多数情况下下本人属于那种“远庖厨”者,并不懂得烹饪,也不是美食家,但是本人深知“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在此意义上,把我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某些看法,行之于笔端,希望得到方家的指教。

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 篇七

前言

我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也行成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饮食习惯。饮食从字面上来看,即是指的吃的和喝的东西。这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不仅如此,饮食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在人们旅行的过程中离不开美食,因此对于一些旅游景区来说,大力发掘该地的饮食文化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借助对饮食文化的发掘,来增强某当地景区的特色。与此同时,也能更好地弘扬我国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饮食文化的形成。

对于人们来说,饮食文化是在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人们也发掘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对游客起到很好地吸引作用,还可以提升游客的消费水平。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促进该地的经济发展,也能更好地让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得到推广。由此可见,饮食文化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是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是受到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影响的,接下来就着重看看地理环境因素对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有何影响。

二、自然地理因素对不同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

(一)地形因素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由于我国面积广阔且地形多样,盆地、高原、平原和丘陵、山地都具备,地形类型齐全。在我国的东部地区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较为平坦,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气候较为湿润且土地肥沃,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因此在我国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是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蔬菜品种类别齐全、数量繁多。而且东部地区水资源丰富,湖泊面积广阔,因此淡水鱼资源丰富。由于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东部地区物产丰饶,人们的饮食一般以米饭为主。

在我国东部丘陵地区,由于受季风性气候的影响,在一些丘陵地区盛产茶叶。因此就东部地区饮茶之风盛行。

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大约为30度,我国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相当,但是由于向高原海拔高,为高寒地区。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大部分是高寒畜牧业,人们多以养殖绵羊、藏羚羊为主。由于气候恶劣,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其他农作物生产较少。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区,人们多以肉食为主食,且由于海拔高,天气寒冷人们大都将酥油茶作为饮料以御寒。青藏高原为高寒地区,可种植青稞,当地人都喜欢喝用青棵酿的烈性酒。不仅如此,由于海拔高当地的水沸点较低,因此青藏地区的居民大多喜欢把青稞磨成粉末,做成糍粑。

四川盆地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同一纬度,但是由于四川以盆地地形为主。四川盆地周围多为海拔1000到3000米的高山,这样一来会导致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受到盆地周围山脉的影响。因此在四川盆地地区,受暖湿气流的影响较弱。当暖湿气流进入到盆地以后,受到西部地区青藏高原的影响,暖空气在四川盆地长期滞留。在冬季时由于受到北部山脉的影响,来自西伯利亚的冷气流难以影响到四川盆地地区。这就使得四川盆地冬季比较温暖,开春较早。且盆地内部降水丰富,多雨多雾,蒸发量较少。这些综合性因素也导致了四川盆地地区湿度较大,当地人需要吃辣来驱寒。因此四川人都爱吃火锅,这样一来可以帮助人们排掉体内的湿气。不仅如此,由于云雾出好茶,在四川盆地地区也盛产茶叶。

(二)海陆位置对人们饮食文化的影响。

中国不仅陆域面积广阔,也有广阔的海域面积。因此海陆位置也对人们的饮食文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的沿海地区盛产海鲜,临海地区的人们大多喜食海产品。在内陆平原地区,由于河网密布,淡水资源丰富,因此人们一般以淡水鱼为主食。由此可见,不同地区的人饮食习惯是不一样的。

三、结语。

地理环境因素会对不同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也体现在饮食习惯上。由于我国疆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地形、气候差异较大,因此也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

在一些旅游胜地,人们可以以此为契机来更好地发展当地的旅游资源,让饮食文化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能更好地促进不同地区饮食文化的交流。

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 篇八

摘要:

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不断加剧,形成特色饮食文化交流形式。对古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溯源进行了梳理,探索了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特色,并提出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现代价值,即丰富了中外双方的饮食种类,形成了饮食文化交流特色,调整双方的饮食结构,建立了更加科学的饮食营养标准,推动了两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特色

对于中国人饮食来讲,“吃”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一日三餐填饱肚子,而是代表着对某种美好期许的感情寄托,蕴含着中国人长久以来对待食物的观念和态度。例如,孩子出生以后,亲朋好友通过吃红色的鸡蛋来表达祝福和喜庆,满月的时候要喝满月酒,孩子过生日的时候都要吃一碗“长寿面”……由此可见,中国人的一生与饮食有着不解之缘,与其说是满足中国人生理的一种基本需求,不如说实际上,中国饮食仅仅是借“吃”这一简单的外在形式,来表达中国人所具有的丰富感情,这即是中国所具有的特色饮食文化。

对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历史进行考察发展,元明清时期是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时期,元明清时期中国饮食交流的种类、交流的形式、交流传播者的数量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更为丰富或成熟。本文将以中国与东南亚的饮食文化交流为研究主体,探索元明清时期中国在与东南亚饮食文化交流中所具有的特色,并分析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现代价值,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古代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溯源。

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在饮食上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古代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物产较为丰富,这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对外交流提供奠定了良好的客观环境条件。

对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渊源进行考察发现,中国自汉代的张骞通西域之后,对外饮食文化交流便逐步开展而来,汉代从西域引进了大量的蔬菜、水果和坚果。例如,黄瓜、大蒜、胡桃、核桃等,这些饮食极大地丰富了汉代时期大众的饮食品种,在古代中国,汉代张骞通西域是中外交流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开启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源头。

在唐宋时期,中国饮食对外交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加之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和兴盛,唐宋时期的对外交流更加频繁。据有关史料统计,唐宋时期,几乎亚洲所有国家都与中国有过交流关系,形成了以使节、商人等为主要文化交流传播的主体。随着中外交流形势的快速发展,唐宋时期外来人口快速增加,这必然对中国的饮食结构、饮食风俗等带来深刻性的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外来食物原料在唐宋时期的流入。对唐宋时期社会饮食文化的相关资料进行考察发现,外国使节在进行宫廷觐见的时候,往往会将一些本国的珍奇美味带入中原。而唐宋统治者在不断开拓疆土的过程中,也习惯于引进一些边疆的食物,这进一步丰富了唐代对外饮食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双方饮食原料的不断扩充。

元明清统治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蒙古族通过扩大疆土统一了中国,使其成为当时力量最为强大,国土资源最为丰富,饮食种类最富饶的国家。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更为频繁,一些国家的使臣、商人在元代进行贸易或宫廷觐见的过程中,都会将其本国的特色食物原料带入中国,使得元代时期中国饮食结构和种类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扩充。进入明朝以后,汉族统治者更加重视与国外的交往,尤其是在文化交流方面,汉代统治者希望将古代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形式传播到边疆或其他国家中去。例如,明成祖统治时期就曾经派郑和七次下西洋,而且随着明朝统治时期,边疆居民、泛海经商、侨居他乡者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为明朝统治时期食物原料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良好的传播条件。

经历“康乾盛世”的清朝统治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此时,在饮食文化交流方面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食物原料交换上。此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短时间范围内中国饮食文化对外交流受到阻拦。但是,“1840年6月~1842年8月战争”之后,晚清统治者被动开放,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下,中国各个便利的沿海通商口岸不断开放,与各个国家之间的饮食文化交流变得更为频繁,此时,在与各个国家的贸易交往过程中,外族食品已经开始不仅仅出现在皇宫内部,而且已经开始逐步流向基层社会。例如,土豆、辣椒、玉米、番茄、巧克力、面包、烧酒、啤酒、汽水等,均是晚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频繁后传入的重要饮食种类。

在中外饮食文化快速交流的今天,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步伐从未间断过,例如,20世纪八 九十年代,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外国餐饮连锁机构的引入,使得当前外来餐饮连锁机构的种类和数量均在中国市场上得到扎根,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不断加剧。

二、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特色。

对古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溯源进行分析,可见元明清时期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作用,下面将以元明清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饮食文化交流为案例,探索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特色。

1、食品食料是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

元明清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饮食文化交流已经实现了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在长期的饮食交流过程中,中国、东南亚与食品食料相关的生产技术也相互传入和流出,在这一时期,中国与东南亚饮食文化的首要内容是食品和食料,主要包括粮食的交流,果蔬、海产品、调味品及其他副食品的交流,茶、酒饮品的交流以及相关生产技术的交流。

元明清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粮食交流主要是采用了两种形式,一种是与南洋各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大米贸易;二是从南洋各国引入新物种。尤其是受到元明清进口优惠政策的影响,大量的洋米被引入古中国。同时玉米和番薯等新物种被引入,使得国人的饮食结构更加合理。在元明清时期,以果蔬、海产品、调味品及其他副食品为代表的饮食交流开始盛行,每年大量的龙眼、荔枝、橄榄、菠萝蜜、香蕉、西瓜等被出口到东南亚。随着中国华侨在东南亚的定居,蔬菜种植技术在东南亚得到了传播。另外,当时,中国还引入了东南亚的新蔬菜水果物种,如辣椒、马铃薯、西红柿、番木瓜、菠萝等。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元明清时期,中国茶文化得到了传播,东南亚的饮茶、种茶文化均传自中国。大量的华侨在东南亚定居之后,将国人的饮茶习惯也传入了东南亚。另外,中国的酿酒技术在东南亚也得到了传播,同时东南亚的制酒技术也传入中国。

2、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独特的传播者。

在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传播主体主要有三类,即中外使节、海贸商人和华侨华人。

在元明清时期,受制于特殊的历史国情,中外使节成为中国与东南亚饮食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元明清时期的统治者与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保持朝贡贸易关系,在东南亚进贡的物种中,与饮食文化有关的食品或物品,如南洋香料、海产品、珍禽异兽等;在进贡过程中,中外使节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体验当地的饮食生活,将这种饮食文化带入本国。中外使节得到的回赐物种中,也有大量与中国饮食文化有关的食品或物品。

尽管元明清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实施禁海,但是与东南亚的海运贸易从未间断,海贸商人成为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又一传播者。官商、盗商、民商等海贸商人进行海外贸易的过程中,将中国特有的饮食商品贩卖到海外,同时将东南亚的食品,如燕窝、鱼翅、海参等带入国内。

另外,元明清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华侨华人,他们将饮食文化带入国外的同时,还将一些生产技术在当地进行传播,促进了饮食文化的扎根。

三、元明清时期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现代价值。

1、丰富了中外双方的饮食种类,形成了饮食文化交流特色。

对中国与东南亚双方的饮食文化进行考察发现,在中国与东南亚饮食文化交流过程中,这种交流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迁移”现象,而是双方在饮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一种独特形式。以中国为例,随着东南亚饮食文化的不断传入,中国总是基于中国独特的传统饮食基础之上,对东南亚的饮食文化进行吸收和融合。如,中国和东南亚在烹饪的过程中均喜欢使用辣椒调味,而在东南亚辣椒调味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由于我国与东南亚的烹饪方法、食用方式等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在食用过程中,对辣椒进行了独具特色的调整,出现了以麻辣、香辣、酸辣、酱辣、鱼香味等各种特色味道的辣椒调味材料。在重庆、四川等地区,还形成了以辣为主要特色的川菜。再例如,东南亚人使用燕窝的数量极少,而燕窝在引入中国后,既是珍贵的宴席餐品,也是滋补佳品。可见,随着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加快,丰富了中外双方的饮食种类,形成了双方的饮食文化交流特色。

2、调整双方的饮食结构,建立了更加科学的饮食营养标准。

中国在与东南亚饮食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也不断对双方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形成了更为科学和营养的健康标准。比如,在中国的传统饮食中,主要以米面为主,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较低。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中国人喜欢将玉米、花生等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同类作物作为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使得国民的饮食的营养成分更加均衡。随着中国与东南亚饮食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华人将中国丰富的蔬菜等物种引入东南亚,不断丰富了东南亚的饮食资源,同时将中国特色的传统技术引入到东南亚,使得东南亚单一的饮食结构形式得到了改变。提升了东南亚地区人民的科学饮食标准,促进了人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3、推动了两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饮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贸易是最为普遍的交流途径,而随着中国与东南亚贸易的不断发展,必然带动了双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元明清时期,中国大量的食品原料、饮食器具不断对外输出,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时相关行业的发展。例如,以武夷山为代表的福建红茶,在清朝时期一度被销往海外市场,在带动福建地区经济发展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清朝时期,福建地区形成了大量的茶厂、茶叶生产手工作坊和茶叶经营商店。随着茶叶运输的不断发展,福建人力挑运业和水运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对于东南亚地区也是如此,元明清时期,东南亚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开发较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中国商人、使节等将茶叶等生产技术传播到东南亚以后,带动了东南亚的糖业、酒业、渔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自然,周传慧。试论回族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贡献[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12-13.

[2]元代回回食品与西域茶饭[J]。中国穆斯林,2014(02):4-8.

[3]陈实,陈广恩。元代的回回茶饭[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45-47.

[4]王焱。经济全球化挑战下的东亚生活文化[J]。浙江学刊,2012(04):23-25.

[5]杜莉。元明清中外食文化交流[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4):56-58.

[6]卢晓光,刘树胜。论元杂剧中的饮食习俗[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7(02):67-69.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篇九

一、唐代进士宴会的习俗

习俗即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模式。饮食习俗是饮食礼仪的基础,饮食礼仪主要指饮食活动中成文的制度礼数。唐代进士宴会的习俗有其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对人们的生活、生存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固定的程序和举办时间

唐代进士宴会有固定的程序,一般是先选出“主宴”、“录事”,然后大家凑钱,最后选地方聚宴。到了中晚唐,还出现了专门为进士办理宴会服务的“进士团”,《唐摭言》记载:“长安游手之民自相鸠集,目之为进士团。初则至寡,洎大中、咸通已来,人数颇众。其有何士参者为之酋帅,尤善主张筵席。凡今年才过关宴,士参已备来年游宴之费,由是四海之内,水陆之珍,靡不毕备。”进士放榜后,新进士参谒宰相和拜谢座主,便赴期集院(供新进士聚集的地方),院内盛设宴馔,此时宴会正式进入流程。是日,状元与同年相见,即分派职司,录事通常由状元担任,其余则有主宴、主酒、主乐、探花、主茶等,通过抽名纸等方式敛集宴会所需资金交给进士团。唐代每年二月放进士榜,从放榜的二月开始,新科进士们的各项宴会活动鱼贯接踵。伊璠《及第后寄梁烛处士》曰:“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据《南部新书》乙卷记载:“进士春关,宴曲江亭,在五六月间。”从二月放榜到五六月间皆是庆贺游宴的时间。流传下来的曲江游宴诗,在唐诗中占相当篇幅。这种宴会时间一度由春天延长到仲夏,是唐代时间最长的游宴。《北里志序》云:“自岁初等第于甲乙,春闱开送,天官氏设春闱宴,然后离居矣。近年延至仲夏。”

(二)别具风味的饮食习俗

科举考试,金榜题名,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系列祝贺活动,是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大事。酒是用于庆贺的最佳饮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曹松在《及第敕下宴中献座主杜侍郎》的诗中说:“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门前送敕朱衣吏,席上衔杯碧落人。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烧春。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烧春”指的是烧春酒,剑南酒名为烧春,是经过加热处理过的酒。烧春酒产地为唐代剑南道的绵州,又称“烧香春”,酒质无色,清澈透明,芳香浓郁,酒味醇厚,余香悠长,属浓香型大曲酒。剑南有生春和烧春两种酒,唐代诗人李白曾在剑南“解貂赎酒”,留下了“士解金貂,价重洛阳”的佳话。唐代进士科尤为人所重,“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所以进士宴会上的饮料与进士们的身价相当,体现出进士们的地位。唐代酒类品种琳琅满目,就名称而言,约有300余种。《唐国史补》卷下对此有一概括性叙述:“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干和葡萄,岭南之灵溪、博罗,宜城之九酝,浔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虾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唐代的酒名多冠以“春字”,以“春”字命名酒,最初是标明此酒是春季酿熟的春酒,唐代时,“春”字的内涵增加了诗意,“春”字开始代替“酒”字用于酒名上,这是唐代诗歌繁荣在酒名上的反映。此习俗在唐代形成后,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武林旧事》记载的南宋时冠以“春”字的名酒有皇都春、留都春、十洲春、海岳春、秦淮春和谷溪春等十余种。直到今天,这一习俗尚有传承,例如剑南春、景阳春和竹露春等酒,唐代烧春酒发展为今天著名的剑南春酒。烧尾宴是唐代特有的宴会,它由带有一定礼仪的官方宴会演变为朋友为登第进士贺喜的宴会。《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五《烧尾》条记载“士人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馔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韦巨源《烧尾食单》有不少食品或菜肴是乳类食品,或与乳酪有关。如“单笼金乳酥”是一种用酥油作配料的蒸饼。“金乳”可能是黄色酥油。“巨胜奴”指的是一种用酥油蜜水和面,外粘黑芝麻的油炸食品。“金铃炙”是一种原料中加酥油,色彩逼真如金铃的烤制品。“乳酿鱼”是用乳汁酿制的全鱼。“仙人脔”是用乳汁煨炖的鸡块。唐人擅长以乳酪入食,尤有特色的是凝酥清凉类食物。“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稻饭红似花,调沃新酪浆。”樱桃初下之时,正逢京城进士科考放榜之际,所有及第的进士都要聚集在一起,举行樱桃宴。《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记载:“新进士尤重樱桃宴,……时京国樱桃初出,虽贵达未适口”,乾符年间,新进士刘覃财力雄厚,买下了京城中所有的樱桃,让大家都来品尝。当时樱桃“山积铺席,”“人享蛮?一小盎,亦不啻数升。”可见当时人对樱桃的喜爱。据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七《酒食》所言,唐人好以樱桃配置食品。毕罗是把米饭与肉类或蔬果拌和煮成的饭食,著名的韩约家“樱桃毕罗”,成品以其樱桃色泽不变而著称。乳酪樱桃,胡食与汉果的搭配,正是唐代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小小证明。樱桃健属于唐代的花色健饼之一,亦是当时宴会中的佳品。

(三)异彩纷呈的礼仪习俗

《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揭示了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的道理。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唐代进士宴会也不例外,产生了异彩纷呈的礼仪习俗。宴饮活动属“嘉礼”之一,是加强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宴会开始前,新进士要分派职司,一般由新科状元出任录事,其他同年则分担主宴、主酒、主乐(一人主饮妓)、探花(以年最少者二人为之)、主茶等事务。录事主持宴会,并查检同年宴集装备如被袋、酒器等是否齐全,以及行为是否合乎礼仪法度,若稍有缺失,则重加罚金———醵钱(出钱为醵)以支付进士团的费用,这是录事的另一个重要职责。筵席上新进士依照一定的位次(按年龄大小交错相对)就座。如需音乐歌舞,则要事先知会教坊,由教坊选派饮妓助兴。闻喜宴是由官方出钱并主持的敕赐形式的宴会,具有较浓重的官方色彩,闻喜宴在皇帝诏命下达之后于去曲江之畔举行,是新进士宴会中一个大规模的宴会。“敕下后,人置被袋,例以图障、酒器、钱绢实其中,逢花即饮。”官方出面主办闻喜宴体现出科举受到皇帝的重视,是统治阶级笼络士人,教化臣民的一种手段。唐代每年进士及第者很少,一旦及第,皇帝赐宴,以示鼓励,体现唐代“尚才”的风尚,带来了良好的读书风气。读书、科举和做官,这是唐代无数贫寒子弟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的主要途径。曲江大会上,公卿百官也参与其间。当座主莅临新进士的杏园探花宴,新科进士要借着浓酒香花的愉悦氛围,再次答谢老师的简拔之恩,进一步巩固业已建立的利益互惠关系。姚合《杏园宴上谢座主》诗曰:“今日无言春雨后,似含冷涕谢东风。”用诗歌抒发自己感激涕零的心情。赏乐观舞历来都是筵宴的构成部分,乐舞侑食,将游乐寓于饮食的,使人徒得味外之味,兴味盎然。唐代新进士宴会也会邀请著名的歌手。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李八郎词与诗并行于世。新及第的进士们在长安的曲江开宴聚会。其中有位名士偕李八郎前往赴宴,这位名士对众进士说:“这是我的表弟,愿意到这来观光。”新进士见他衣衫破旧,没有人愿意搭理他。酒过三巡,丝竹声起。歌者曹元谦唱《念奴娇》,众人都称赏不已,名士忽然指着李八郎说:“请让我的表弟唱一曲。”众人都轻视地冷笑,一曲唱罢,众人皆为歌声感动泣下,围住“表弟”拜道:“这必定是李八郎啊。”“花浮酒影彤霞烂,日照衫光瑞色鲜。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乐人演奏侑觞,百官列席,在酒宴上欣赏舞乐,这一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二、唐代进士宴会的饮食文化特色

宴会作为一种饶有风趣的进餐方式,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文人群体为主的唐代进士宴会注重饮食的环境气氛,文化品位高,思想性强。

(一)“色、香、味、形、境”的有机统一

唐代进士宴会将饮食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讲究色、香、味、形、境的完美统一,将乐舞、诗词等艺术作品运用于饮食菜肴之中,做到“吃中有情、吃中有景”。味是供味觉器官———舌头品尝的;香是供嗅觉器官———鼻子享受的;色、形、境都是供视觉器官———眼睛观赏的。一道色、形俱美的肴馔,不仅能诱人食欲,同时又是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观赏艺术作品。唐中宗时韦巨源举办的一次“烧尾宴”中的面点类食品,充分反映了这一点。这次“烧尾宴”上的食品名称,流传下来的共有五十八种,其中面点类食品就有二十五种。这二十五种面点,都有色泽、造型方面的严格要求。如“水晶龙凤糕”要求糕体白亮如水晶,上面要有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来点缀,“火焰盏口槌”的上部,要像正在燃烧的火焰一样的颜色和形状,“曼陀样夹饼”成型后,要像曼陀罗果成熟时那样的颜色和四瓣裂开的形状。看菜“素蒸音声部”,这组食品是用面粉包着馅料,用笼蒸熟的,就是今天的包子一类。其馅料取材之奇,面粉之精以及滋味要求之美,令人惊叹。就造型而言,是令人惊异的,它要求由七十二人组成的乐舞场面,既有弹琵琶、鼓琴瑟、吹笙箫的乐工,又有身著罗绮、翩翩起舞的歌女,各人有各人的服饰、姿势、动作和表情。这样一组面点食品是一种高级美术作品。“素蒸音声部”这组工艺食品以及与之相应的同类食品被载入韦巨源的“烧尾宴”中。这一方面说明中宗时期官僚生活的奢华和对乐舞兴趣的浓厚;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中国的烹饪讲究造型美是源远流长的。境,基本含义是指环境,如干净、宁静,进一步是指境界,“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小桥流水人家,灯红酒绿,金壁辉煌,都指境界。境,还可以指意境,如暗香疏影。唐代新进士曲江游赏和关宴,多在曲江四岸的亭馆,有时也在租借来的大宅第或有名的苑囿,比如杏园和慈恩寺。曲江位于长安东南,本汉乐游苑,隋时营造京城,凿之为池。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其西即杏园、慈恩寺。自中宗神龙以来,为长安著名的游赏胜地。曲江最美的时候是春天,“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这是阳和初动的早春;“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这是生意盎然的暮春。刘沧《及第后宴曲江》诗云:“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亳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环境与美食结合在一起引起的极大审美愉悦,这种欢畅的景象记忆犹新。美好的饮食环境可以增进人的食欲,使人的审美情绪和感受达到较高的层次,促进人精神的欢娱。杏园在通善坊,位于曲江池西侧,与慈恩寺南北相望。“去岁欢游何处去?曲江西岸杏园东。花下忘归因美景,樽前劝酒是春风。”白居易忆其进士及第的场景,仍难以忘怀杏园的美景。《秦中岁时记探花》指出:“宴进士杏花园,初会谓之探花宴。以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得名花,则二使皆被罚。”探花宴在杏园举办,翁承赞在《擢探花使三首》二首云:“今日始知春气味,长安虚过四年花。”诗中描述了杏园花的美。“探花时节日偏长,恬淡春风称意忙。每到黄昏醉归去,?衣惹得牡丹香。”在沉醉中物我两忘,可知饮食环境对人的精神影响作用之大。

(二)“相与而共食”的人生境界

宴席形式由分食制向合食制的转变始于唐代中期以后,至宋代逐渐普及开来的。对于新科进士来说,宴会不仅仅是享受美食,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除了美食、美味、美器之外,还格外讲究“相与而共食”的人生境界。宴会作为一种社交的场合,意在追求同堂共乐,天人谐和,心心相印的至高人生境界。“宴”的功能是“示慈惠,”其特征是“有折俎焉,得以相与而共食。”唐代新科进士对待宴会,从来不把它看作果腹的手段,而习惯于用它作为联络人与人感情的纽带。这种“共食”习惯,通过酒食游戏相征逐方式联络人际感情的文化传统,一直流传到现在,并且深入到千家万户。曲江春宴,不仅是文学的盛事,也是发展同年友谊的良辰吉日。同年期集聚会,有酒有乐,欢庆热闹,来自各地的新及第进士期集一堂,彼此认识,沟通志趣,结交朋友,往往会留下深刻印象,这对于以后在仕途上相互援引,甚为重要。李程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为状元,与张仲方为同年,敬宗时李程登相位,便“召张仲方为右谏议大夫,”与进士及第同年宴会结交不无关系。同榜题名的情谊,与花下饮宴同欢的情景,即使关宴后各自分散,大部分人早已离别,仍是难以忘怀。白居易《酬哥舒大见赠》说:“去岁欢游何处去?曲江西岸杏园东。花下忘归因美景,樽前劝酒是春风。”他特意在诗题下加了一条说明:“去年与哥舒等八人,同共登科第,今叙会散之愁意。”齐已《寄梁先辈》也说:“慈恩塔下曲江边,别后多应梦到仙。时去与谁论此事,乱来何处觅同年。”

(三)追求诗意的宴饮情趣

在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中聚餐,又在宴饮中追求和创造诗情与画意,是唐代进士宴会的饮食文化鲜明特色,从而充分体验宴会的乐趣与美好。唐朝是诗的国度,诗的时代,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清人编辑的《全唐诗》,就收录了2300多位诗人,保存了近5万首诗歌。唐代诗歌的普及程度是空前的:上自皇帝、王公贵族、官僚、士大夫,下至樵夫、牧童、僧尼、道士、婢妾、能诗者比比皆是。在普及的基础上,唐代诗歌的水平也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高宗时,进士科初试诗赋杂文,以后便成为定制。以诗取士的制度在客观上起了导向的作用,推动了诗歌的普及和提高,形成了重视诗歌、爱好诗歌的社会风尚。诗歌的社会应用价值也得到空前提高,在干谒、送别、留别、赠物、答谢、问候、宴会、乐舞时,无一不用到诗,它几乎成了社交场合交流思想感情的主要形式,士人不懂诗,便无法在社会存身立足。唐代进士宴会是文人雅士的宴集,自然新进士要饮酒赋诗,道喜唱和,留传下来一批诗作。诗歌在内容上,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多有超过前人;在形式上已经从古体诗逐渐过渡到格律诗。这就意味着在饮酒赋诗中所要求的品德修养与文学素养越来越高。张籍《喜王起侍郎放榜》诗云:“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写出了新进士扬眉吐气的情怀。翁承赞《擢探花使三首》中一首云:“洪崖差遣探花来,检点芳丛饮数杯。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开。”尽显新进士文学才气。杨巨源《观打球有作》诗云:“亲扫球场如砥平,龙骧骤马晓光晴。”表现了唐代士人阳刚和青春的一面。以吏部关试为界,前有闻喜宴,后有关宴,这两大宴会一般都在曲江举办,可以用“曲江大会”总称之。无论公卿权贵,还是平民百姓,长安城的人都会到曲江畔来观看这一盛大宴会,“斜阳怪得长安动,陌上分飞万马蹄”,正是对宴会场面的描写,连皇帝也要到曲江边的紫云楼登临观看,此时曲江成为整个长安城欢乐的中心:“何必三山待鸾鹤,年年此地是瀛洲”。杏园探花宴的主要内容是探花,所谓探花就是在同科进士中选择年纪较轻的二人为两街探花使或探花郎,他们要骑马遍游曲江附近或长安各处的名园,采摘像牡丹、芍药等名花。孟郊在《登科后》中说:“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中流露出曲江杏园探花宴上掩饰不住的得意心情,曲江春宴,不论是聚会狂欢或离别伤情,新进士以赋诗自娱,吟诗作文以会友,悦情怡性,从而满足社交与交流感情的需要。综上所述,唐代是我国封建经济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黄金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饮食文化则是这个阶段历史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结语

唐代进士宴会提供了美食的天地,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宴会习俗。宴会把美食推向高潮,也把人们多样化的饮食追求变成现实。唐代进士宴会是一项礼仪性宴饮活动,侧重于礼仪教化与社交宴饮,特色鲜明,宴会追求的“色、香、味、形、境”的有机统一,新科进士的宴饮吟咏唱和、“相与而共食”的人生境界、食与诗的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唐代饮食文化的流光溢彩。唐代进士宴会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宴会习俗与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汲取并传承这一文化遗产的精髓,从而丰富现代社会人们饮食文化的内涵,崇尚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荐访问:中国 饮食文化 论文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9篇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论文1500字

最新推荐

版权所有:楚冠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楚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楚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浙ICP备150291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