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15篇

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15篇

发布时间:2022-12-07 18:35:03

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15篇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当代学生的我,在入学前对于“生态文明”没有具体的概念。入学后,在授课老师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15篇,供大家参考。

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15篇

篇一: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当代学生的我,在入学前对于“生态文明”没有具体的概念。入学后,在授课老师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专题后,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后,适逢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有些许浅见。一、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的定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想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文明——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的进步的状态和成果。生态——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等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构成的系统。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从纵向的维度,把“生态文明”看作人类社会最高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后在工业等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之上促使人们寻求一种新的、超越其上的文明;是全方位的,其包含生态化了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种多元的、互动的、系统的、整体的、和谐的、稳定的、循环的和可持续的。因此我认为从这个层面上理解生态文明其应当包括:富足、循环的物质文明,多元、宽容的精神文明,民主、有序的政治文明,公平、公正的社会文明,以及良好、持续的生态文明。而从横向的维度,是把整个社会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也是十七大报告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几个

  1

  方面;这时生态文明概念主要是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它与其他文明互为前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这需要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是不行的,没有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也是不行的,没有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不能持久的。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建设如果最后造成人类自身家园的破坏和丧失,是谈不上文明的。因此,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是相辅相成的,它构成了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其次,我们该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八大专题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我们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二、建设生态文明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当代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

  有哪些?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

  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比如:1。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为2。8万亿吨,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2.土地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20世纪70年代,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到2003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74万平方千米;3。森林资源贫乏和草地退化: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但天然林和成熟林的比例却不断下降,人工林面积虽然有所扩大,但林相单一,保护生态的功能要逊色许多;4.生物多样性减少:我国目前有3000种处于濒危灭绝状态,据联合国《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名单中,我国就占156个,约占其总数的1/4;还有气和固体废物的污染、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及海洋生态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三、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

  3

  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首次明确下来。党的十八大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均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比如: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2。全民动员,共同行动: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让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3.大力开展媒体宣传: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4。政府体制改革:在过去建设的不足方面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单纯地以GDP作为政绩考核的唯一依据;5。健全法律法规: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6。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4

  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只有实现了生态良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生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需要明白,地球环境是所有人和所有生物共有的财富,任何人都不能为了局部和小团体的利益而置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于不顾.搞建设求发展要保护环境,顺乎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改变违背自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要转变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传统观念,代之以“资源有限”、“资源有价"的新观念,要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自然观,代替人是自然主宰的强权自然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我坚信,当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当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臻于完善并付诸实施,当建立起

  5

  了环保公民意识,当污染者在社会中成为过街老鼠,当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僚特权成为众矢之的,我们山青水秀的大好河山一定会重现。

  我相信中国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和谐我愿意为建设美丽的中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倡步行、骑单车,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拒绝过分包装等。

  主要参考文献:〔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建设美丽中国,中国新闻网,2012-11-08。〔2〕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10-28。〔3〕薛晓源.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4〕范俊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苏大课堂讲座.2012-10-7.〔5〕陈慧.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应对措施.中文期刊网。2012-09—17.

  6

  

篇二: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生态文明现状及对策

  1生态文明的阐述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更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生态共同发展的成果,是人类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规律而使得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局面;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良性循环的社会文化伦理形态。对于生态文明目前有四种不同的理解。1)从广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是人类经历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

  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2我国生态文明现状虽然我国现阶段也处于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生态文明的现

  状却不容乐观,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2.1为促进经济增长对资源过度掠夺,导致资源严重匮乏我国本身属于人口大国、资源严重短缺型国家。我国大多数的矿产资

  源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能源类的煤、油、天然气只占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5%、11%、4%,资源严重匮乏。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长期盲目采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在经济迅速发展、百姓物质生活得到大幅度提升的结果下,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与经济发展的增收严重不平衡,导致不可再生的生态资源总量直线下降,可再生资源也同样如此,出现了后续经济发展“力不从心”的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覆盖率降低、草场退化严重。森林资源自古至今是我国百姓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现今社会由于造纸等各种工业需要导致我国森林资源的消耗严重,加上长期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现象严重,导致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幅降低;随着经济利益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诱惑力使得草场地面下的矿产资源破坏严重,过度开采、过度放牧等现象导致我国的草地资源退化非常严重。(2)可用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紧逼耕地红线。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再加上由于各种污染造成的耕地不可用而导致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可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已经到了步步紧逼耕地红线的标准。(3)水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资源严重匮乏。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

  财产安全,也给当地的百姓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影响。3我国生态文明现状分析虽然我国的各种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

  提升,但是能源、土地、水资源、矿产等严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举步维艰,下面我们将对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3.1经济发展模式过于粗放、不够细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各项经济指标都非常完美,但就是因为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从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一直处于非常贫困时期,国家和人们非常迫切地需要解决经济问题,再加上人口数量的急剧上升,中国的经济出现了以大量消耗各种自然资源和破坏各种生态为代价实现增长的局面,造成了经济发展模式过于粗放。3.2国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不够深刻生态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发展,只有和谐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甚至到现在,我国的国民被培养成了一种经济发展中的赚钱机器,甚至有人会认为“只要能赚到钱,其他都可以先放一放”的思想,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垃圾满地等现象频发。甚至为了节约成本获得利润而减少污水处理措施,直接进行排放,导致水污染严重。3.3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科技是

  我国在这方面的科技水平不够高,导致我国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无法对污染进行处理。

  3.4各种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由于对经济的过度关注、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对一些具体的排污处理措施的处罚规定不够细致,使得这些企业对法律法规有机可乘。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各地方政府以经济增长为重要考核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关注远远强于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对企业造成的污染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法律法规执行严重不到位。4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我国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还没有完全成型,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将对此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4.1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过去我国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环境的保护程度,一直采取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发展对经济固然具有巨大作用,但是却不具有可持续性,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环境的过度污染都是经济发展模式过于粗放造成的。当前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促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得到和谐发展。4.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开发固然是一种可以改变的局面,但是也需要科技的大力支持,只有国家和企业对环境污染处理和资源过度开发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才能达到彻底解决的效果。例如污水处理均需要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当污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水符合排放标准之后方可进行排放。4.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执行和监督力度任何事情的执行都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对相关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

  的行为进行处罚。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发现违法行为坚决予以处罚,绝不姑息。

  4.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民生态文明意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百姓的生态文明意识不够强。在经济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百姓生活具有重大作用,此时往往很容易忽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只有真正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使得国家经济和百姓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国民生态文明意识方能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也将越来越快。5结语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社会形态,需要社会各界、各方面协同合作,只有真正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才正式形成,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之奋斗。

  

篇三: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一)配套经济发展模式不完善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文明形态的一种进步,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经济发展模式。至今为止,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物耗和排污量等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仍然存在消费总量持续增加和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严重滞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表示,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0/o和3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虽然我国近年来提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但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法律体系不完善、传统产业结构制约、融资机制和技术限制等因素,都使得我国的生态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依然任重而道远。相比之下,国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却卓有成效,当前,发展生态经济、推行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新政”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一致选择,目的在于改变高能耗、高

  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消耗和低排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另外,我国在经济开发中可能存在的三种错误倾向仍值得警惕:一是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砍伐大量森林,破坏大量绿地,导致生态空间大大缩小,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源地污染;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较为粗放,用地不够集约,占用大量农田,若任由这种趋势发展,未来建设、居住用地将“无地可用”,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将受到威胁;三是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搞大广场、阔马路、高楼大厦,而农村和小城镇“脏乱差”的情况较为普遍。(二)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缺乏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进步很大,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但是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并不平衡,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虽然一直以来《环境保护法》都被视为环境资源领域的基本法,但是无论其名称还是内容更多倾向于环境污染防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及生态环境问题规定较少,所以近年来理论和立法界一直在酝酿修订《环境保护法》,建议增加有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相关规定,以使其内容更加完善和平衡。此外,在对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保立法方面也存在不平衡的状

  态,长期以来对城市环境保护的立法一直比较重视,而农村生态环保立法存在缺欠和滞后。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必须加强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

  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转型不仅需要立法的健全和完善,还需要大量环境经济政策如环境税费、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手段的广泛运用,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

  与传统的行政手段“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

  环境经济政策的广泛运用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环境经济政策的探索和运用,不仅可以节约和内化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本,还能进一步激励企业积极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而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并不广泛,主要有排污收费、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等,且主要以污染防治为主,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税、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亟待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排污权收费等还在探索。应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应用。

  (三)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公众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较弱,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发展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是人类彻底反思以往发展模

  式弊病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更科学的发展思路,它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为主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时期的环境伦理价值观既不同于农业文明时期依赖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被动、朴素环境伦理观,更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价值观,是一种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需要从根本上抛弃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观。

  然而目前,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但真正在广大民众心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尚需时日。

  特别是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只有搞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大力提倡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教育,引导公众绿色消费,规范公众在工作、生产、消费和生活过程中的环境友好行为等。

  如美国早在1970年就通过制定《环境教育法》,加强对公众进

  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教育,为此,联邦政府教育署专门设置了环境教育司。

  日本则通过政府、协会团体、教育机构、企业所开设的体验式、参与式教育宣传,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理念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和国外相比,我国民众生态环境意识仍需加强,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须尽快确立和强化。

  

篇四: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注重解决好的问题]

  尊敬的党组织: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法专业的研究生,我的研究方向是生态环境保护,我非常喜欢并尊重我的专业,在我看来这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这些极大的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物质财富,然而由于我们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也给我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障碍,所以我们有必要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想观念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成败”。尽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可喜的进展,但是还有相当多的人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重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的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占主导地位,这些地方和单位还在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的高速增长。显然,若不破除种种陈旧的传统思想观念,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并见诸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迈出大的步伐。看来有必要在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联系实际,就如何转变思想观念的问题进行一次解放思想的大讨论。是继续因循传统工业文明的旧观念、老路子,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指导发展?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破解了,认识飞跃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变成各级各行各业和全民族的自觉行动,才能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沿用了传统工业文明的方式,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二十几年间,西方工业化初期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以及种种社会、民生问题便集中显现出来。实践证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当前最紧要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到强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当调控第

  ——11//22——

  二产业(重化工),改变“二产比重高、三产比重低、一产发展滞后”的不协调现状;实现由主要靠物质(资金、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识、智力开发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转变;调整优化经济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定发展方向、重点;坚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民生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生态文明,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都应当作为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抓好。

  改革、完善政绩考评标准。实行以gdp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考核标准和办法,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不顾及资源、环境成本的政绩考评标准和制度,也助长了种种非理性的发展理念和行为。如“以gdp论英雄”,盲目追求、互相攀比经济增长速度,“拼资源、拼环境,追求高速发展”。这同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要求是相悖的。解决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问题,关键在于改革、完善经济核算和政绩评价制度体系。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设计、试行的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核算评价体系,把资源、环境、民生等纳入了核算考核内容,有效弥补了以往单纯以gdp作为考评主要标准的缺陷。目前全国已有若干省(区、市)试行,效果非常好,使各级干部由原来主要关心经济增长速度变为全面关心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的协调持续发展。若将这项改革在全国普遍推开,那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破解改革与发展中的难题,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牵动改革、发展全局。要使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开,卓见成效,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应当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定期检查,总结经验,具体指导。这是有决定意义的环节,也是有待突破的环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性转折很有必要加强对生态文明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搞清楚生态文明的内涵、本质、特征及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并结合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失时机地推行、实施好生态文明建设。

  —2/2—

  

篇五: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与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相关的各类问题,以便可以针对性的实施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并可以有效提升目前的生态系统环境水平。提升生态环境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是当今社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这就决定了有关部门当前的任务重点应该放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解决方案上,以有效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质量,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1、前言

  为了保证综合国力,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必须需要开发各种自然资源。长此以往,将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十九大以后,国家逐渐把工作重点放在生态保护上,但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效率没有提升到应该达到的标准。因此,目前的工作进程中,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环保法律体系不完善

  考虑到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然存在未解决的问题,有关部门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环境保护活动展开了详细调查,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措施来提高环境保护活动的工作效率,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尽快落实。虽然近些年我国对于环境保护方面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条纹,但其中一些条文不够详细,存在一定缺陷,相关部门在具体工作中无法有效监督保护工作的落实。现行立法内容笼统,企业

  在实行管控操作时,没有固定标准,在日后的工作中,也无法准确追责。同时,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也是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相互制约,相互发展,想要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有一定经济基础,过度放任发展,反过来又会破坏环境,因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总量控制。

  2.2农业污染严重

  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农村污染相对于城市污染来说要小很多。事实上,这些年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经济也在飞速发展,甚至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城市,随之而来的,便是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当今最严重的农业污染问题主要包括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伐木种地、秸秆焚烧以及其他破坏土地并影响农作物和消费者健康的污染源。

  2.3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

  城市生活中,垃圾污染和生活污水是居民生活中的主要污染源。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使城市人口逐年增长。城市环卫清洁和滤水系统不完善,固体垃圾无法及时处理,垃圾堆放时间长,处理不科学,生活用水没有经过过滤处理就进行排放,生活垃圾分类规定管控不严、实施范围不广、宣传不到位,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使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生态和环境保护措施变得相当困难。

  2.4水土流失严重

  前些年,我国在发展阶段过于注重经济问题而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这种问题不利于绿色经济发展。只有生态环境良好,我国才有经济发展的前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中水土流失问题及其严重。水土流失现象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首先,它直接破坏了土壤资源,导致可耕作的土地面积减少。其次,流失的泥沙物质进入江河、湖泊和水库,造成大量淤积,从而给相关的地表径流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我国北方的黄河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泥沙使下游河段的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表,成为地上悬河。此外,因长期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荒漠化,又带来了沙尘暴等其它形式的自然灾害。因此,加强水土治理,是极其重要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控制对策3.1完善环保立法

  为了保障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使环境保护工作符合法律规定。一要加强调研,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环境法律法规。要全面形成水、气、声、固废、辐射放射、环境影响评价等一系列环境法律体系;二要及时修订和完善现行环境法律法规。对不适应经济发展和人们生存需要的环境法律法规,要根据环境保护的新要求适时修订和完善,使之更能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具有可操作性;三要要将污染减排、环保实绩考核、生态补偿和环境税等纳入环境法律规范范畴,将其形成法律制度,使环境执法更加有力;四要明确环境法律责任,特别要明确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要通过法律使政府及部门官员重视和加强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通过相关的立法改进,环保部门还要针对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紧急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应急计划,保证环保工作的持续性。

  3.2推进农业技术创新

  我们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汇集并培训出农业型科学家,重点研究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加强农业创新,大力投入农业研究所建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学技术中心,并加强农业科学技术能力的建设。建立以人才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机制,促进农业技术与创新部门和团队的整体绩效。重点培养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确保搞技术人才正常储备和流动,推动农业进步。

  3.3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结合城市和乡镇存在的生态问题来考虑,我们需要加强法治建设,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另外,不同地区在进行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上,政府需要平衡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按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环保条文。在国家法律和法规的某些方面缺乏时应及时改进,遏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排放行为,促进城镇化绿色发展,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3.4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工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许多植树用地被改为建设用地,绿地面积逐渐减少,水资源被大量污染,生态环境损伤严重,土地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动植物灭绝等现象使生态平衡紊乱,破坏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唯一恢复环境系统,避免进一步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投入人力资源和建设资金,以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在实际操作中,第一要构建多样化的生态系统走廊,划定红线以保护生态环境,划定城市发展边界,设立永久性基本农田并通过严格的标准来确保生态系统保护。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生态系统环境的特征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实地考察,划分不同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等级,按等级依次修复和优化生态系统壁垒。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基础,开展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工作。确保该项目的各种区域生态系统特征开发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北方地区,由于供暖问题,空气质量相对于南方要更差,因此在环保工作的实际规划中,必须加入节能减排工作,减少污染物排放并注重城市绿化。面对西北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要研究提高土壤的稳定性,种植树木和绿化带缓解因为水土流失而造成的土地荒漠化问题。

  结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周期长,投入大,效果不明显,但其有利于社会稳定长期发展。为此,有关部门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的有效落实,切实执行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环境保护措施,以有效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在推行现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时,有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使企业和居民能够依法行事,同时方便日后追责。最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注意增加环保投入,有效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吴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J].山西化工,2020,40(04):220-221+226.

  [2]王静.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创新研究,2020(14):95-96.

  [3]刘中志.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11):41-42.

  [4]刘曼.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2):278.

  [5]张春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9(31):235.

  作者简介:

  云昌娜,女,汉族,1985年03月19日出生,籍贯:五大连池市尾山农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环境

  

篇六: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陶晓娟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

  陶晓娟

  (合肥市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室,安徽合肥238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情况,并分别从科技以及经济等方面,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对策。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信念,从全局着手,多管齐下,才能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逐步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08-03

  一、概述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尤显突出。我国生态系统面临严峻挑战。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GDP年均增长高达9.5%,已位列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党和国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依然面临诸多问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才能在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上有所作为。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虽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要解决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公民生态意识淡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盲目开发生态资源、生态保护国际合作交流不够等。

  (一)公民生态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淡薄的情况依然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1)公众对于环保现状的认知与其生态意识的提高之间存在严重反差,即公众对于自身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和了解度比较高,而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和了解度则比较低。(2)公众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态度产生了严重偏差,即一般重直接问题而轻间接问题,重实际问题而轻环境教育,重治理而轻预防,这表明公众没有真正把握环境保护的内涵。(3)缺乏那种具有宗教情怀的深沉的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命的意识,具体表现为生态权利意识淡薄,公众参与形式多在政府引导

  下进行,参与的层次多停留在较低水平,内容多为宣传教育。(4)公民的生态科学素养偏低,对一些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科学知识了解不多,认识也不深刻,这就不能保持形成一种理性的稳定的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那么生态危机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建设生态文明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社会长期的共同努力,“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不小成绩,但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治理的任务相当艰巨”。“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当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水资源质量在不断下降,不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迅猛增加,我国几乎所有的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的大气污染尤其是城市的大气污染现状相当严重。大气污染指有害物质排入大气,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活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三)盲目开发生态资源

  我国生态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在世界排名相当落后,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对生态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盲目开发和利用,导致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地资源大量减少,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生物资源大量锐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再加上人口的增加和不合理的利用,淡水资源越来越短缺,正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能源资源总体比较丰富,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与日俱增,消耗量巨大到供不应求的地步,可以说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能源危机,给我国能源资源发展战略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四)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不够

  我国本着对人类、对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相比较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还远远不够。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机制,扩大生态环保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篇七: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浅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生活不断改变,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已经由单纯依赖逐渐走向索取破坏,这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生态问题的凸显同时制约了人类的进步,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结合我国自然环境现状,找出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策

  前言

  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密切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我国在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发展过程中,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工业有害物质排放,资源过度开发,农业化肥及除虫药剂大量使用,生活废弃物及垃圾的污染等,使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失衡,给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在生态形势十分严峻的今天,要实现“中国梦”[2],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完善国家的规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指导思想之一。

  一、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生态问题突出表现在:(1)空气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以及颗粒粉尘不断增加,北方地区,大面积出现雾霾情况[3]。(2)森林资源匮乏,林草覆盖率低。(3)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4)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河流断流日趋严重,湖泊退化愈演愈烈。(5)地下超采,水位下降。(6)湿地变农田,湿地破坏力加剧。(7)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乡镇工业污染严重,农村耕地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禽畜和水产养殖加剧了农村污染。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1、生态环境意识薄弱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钱利益至上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甚至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此外,人口数量庞大,教育资源稀缺,只有全民素质的提高,才能增强人们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

  2、监督机制不甚健全

  我国《环境保护法》里规定对环境保护有监督管理权力的机关大致有十五个部门[4],主要有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军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各级公安机关、林业主管部门等。虽然

  监督的部门比较多,但是真正涉及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诸多问题.例如多个部门推脱一个问题,逃避自身责任,部门与部门之间缺少联系沟通影响工作效率。

  3、法规滞后法律欠缺

  我国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处于一个相对落后、欠缺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由全国人大第十一次会议在1989年通过实施[5],迄今为止已经27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很多新型的环境问题需要被重新收入到法律中,但是这点环境法就出现了滞后现象,造成很多明明是污染现象但却无法可依,让环境污染的企业可依逃避掉法律的惩罚.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1、树立生态观念,提升生态意识

  树立生态观念要从小抓起,要让每一个人从小就养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习惯。政府部门和各界环保组织要多开展各类环保活动,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概念在每个人头脑中根深蒂固,让人们在无形之中受到感染[6]。

  2、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两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两型社会已经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循环经济的含义是把传统的资源消耗行经济发展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并且废弃物必须是对环境没有污染才能排放出去.只有把循环经济这一步做到位,才能打造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个两型社会[7]。

  3、健全监督机制,优化考核体系

  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要求我们政府健全相关监督机制,优化各项考核体系。首先,要加强政风建设,坚决杜绝一切通风报信、隐瞒漏报环境问题的现象,一经查出,必须严肃处理。其次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

  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工作制度,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考核;各行政执法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各相关企业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一经确认不得随意更改,所有问题必须全部上报,不得有任何徇私舞弊。最后,政府部门需确保足够的环保经费,才能把生态文明工作真正做到位。

  4、完善制度法规,健全法律体系

  我国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存在不少,但是和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相比,已经是远远落后的[8]。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不惜违背环境法,去保护一些高污染的大型化工企业等,这些都是现在法律无能无力的地方,国家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去管理这些政府部门,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环境和谐做努力.

  结语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之间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事业。只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让我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只有实施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效的减少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两型社会。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部门健全政府机制,完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一味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的现象产生。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领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发展建设过程,不是一个单独的领域,而是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共同研究的事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需要全世界的支持去实现这项伟大的事业。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孟东方,王资博.中国梦的内涵、结构与路径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3,05:12—23.

  [3]王帅,杜丽,王瑞斌等.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分析和比较[J]。中国环境监测,2013,06:58-65。

  [4]卫益锋。《环境保护法》中政府环境责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4.

  [5]吕忠梅。《环境保护法》的前世今生[J].政法论丛,2014,05:51-61。

  [6]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2-13.

  [7]石运玲。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J].经纪人学报,2006,03:127—130.

  [8]张爱娥,赵美珍。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50-53。

  

篇八: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正确认识和理性分析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11环境污染严重111水污染情况当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根据近几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几乎所有的水资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作者:武讳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5期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诸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生态意识淡薄、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环境法律制度不健全。

  关键词环境问题原因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正确认识和理性分析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1.1环境污染严重

  1.1.1水污染情况

  当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根据近几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几乎所有的水资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2012年对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①。

  地下水环境质量。2012年,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极差占16.8%、较差占40.5%,较好占3.6%,良好占27.3%,优良占11.8%。主要超标指标为铁、锰、氟化物、“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等,个别监测点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

  海水污染情况。近几年,我国近海海域的污染状况呈现恶化的趋势,区域性灾害频繁发生。2012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定,水质级别为一般。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一般,东海近岸海域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水质极差。9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水质优,北部湾水质良好,胶州湾、辽东湾和闽江口水质差,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1.1.2大气污染情况

  我国的大气污染的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更是相当严重。大气污染没有国界,严重的大气污染会改变地球的气候,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截至2012年底,全国74个城市建成符合空气质量新标准的监测网并开始监测。按照新标准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评价结果表明,地级以上城市达标比例为40.9%,环保重点城市达标比例为23.9%。

  另外,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看,2012年起一个新的名词——雾霾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PM2.5频频爆表,人们谈霾色变,口罩的销量直线上升,雾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1.1.3固体废物污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都面临来自固体废物污染的严峻挑战。这些固体废物主要有: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等。全国年产垃圾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200多个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的局面,2012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29046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0.9%。这些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一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造成细微颗粒增加,释放毒气、沼气,造成大气的二次污染;二是对水环境的影响。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水生生物,使河流湖泊面积减少,排灌能力降低;三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有毒液体杀害土壤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减少耕地面积。

  1.2生态恶化

  1.2.1生物多样性受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无序开发、工程建设以及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着物种生存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战:(1)部分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我国人工林树种单一,抗病虫害能力差。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内陆淡水生态系统受到威胁,部分重要湿地退化。海洋及海岸带物种及其栖息地不断丧失,海洋渔业资源减少;(2)物种濒危程度加剧。据估计,我国野生高等植物濒危比例达15%—20%。野生动物濒危程度不断加剧,有233种脊椎动物面临灭绝,约44%的野生动物呈数量下降趋势;(3)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

  1.2.2水土流失严重

  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2。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根据《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大约356.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2%。按水土流失的强度分级,轻度流失162万平方公里,中度流失80万平方公里,强度流失43万平方公里,极强度流失33万平方公里,剧烈流失38万平方公里。再者,耕地质量退化趋势加重,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

  1.3资源短缺

  1.3.1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约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中有约2/3缺水,约1/4严重缺水,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根据环保部门对中国内地640个城市的淡水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有400个城市供水不足,300个城市缺水,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总计2.32亿人年均用水量不足。如前文所述,我国水资源的污染状况比较严峻,这也是造成水资源短缺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和有效利用率低,未来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将更加严峻。

  1.3.2能源短缺

  能源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从总体来说,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能源消耗与日俱增。《中国统计年鉴2012》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生产总量逐年上升,从1978年的62770万吨标准煤上升至2012年的331848万吨标准煤,但是能源消费总量上升速度更快,从57144万吨标准煤上升到361732万吨标准煤,能源的消费量远大于能源的生产量,说明我国能源远不能自给,能源需要依赖进口。再者,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依然比较单一,过分依赖煤炭等矿产资源。例如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的结构中,煤炭占66.6%,石油占18.8%,天然气占5.2%,水电、核电、风电等占9.4%②。

  2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众所周知,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系统问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以上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2.1人们的生态意识淡薄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人们的行为受其意识和观念的支配,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把自己看成支配自然的主人,忽视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公民的环保观念日益增强,环保认知度不断提升,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然而,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淡薄的情况依然十分明显。根据《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对于调查所选取的7个环境科学知识概念,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如垃圾分类、白色污染、有机食品等具有较高的知晓度,但是仅有10%是人能正确了解环境保护的确切含义。被调查者大多认为我国的环境问题相当严峻,把它列为第四大社会问题,但对于个人居住区域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判定则比较低。但总体来看,其各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均值都处于“不太严重”和“比较严重”之间。调查中,61.7%的人认为我国当前比环境问题更重要的问题还很多,50%的人认为我们不能为了环保而降低大众生活水平,32.7%的人认为我们应当先提高生活水平再谈环境保护。从环境保护行为看,公众实际采取的环境保护行为主要以能降低生活支出或有益自身健康的行为为主,如89.6%的人会采取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的环保行为,而对于需要增加个人支出或给个人生活带来一定程度不便的被采用的程度较低,如只有22.1%的人购物时不使用塑料袋、32.8%的人在外就餐时不使用一次性餐具、38.6%的人会将废电池投入专门的回收桶或回收站等。调查显示,大众主动参与环保活动不足,仅有18.1%的人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4.2%的人参与环保宣传,2.1%的人成为民间环保组织的成员,12.9%的人没有任何环保经历。

  2.2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也承担了巨大的资源能源压力,付出极其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我国的GDP以每年8%~12%的速度增长,环境损失也占当年GDP的8%~13%”。从总体上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与低产出、低技术、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依然存在。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

  客观地说,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跟过去我们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技术水平低下、经济总量小和人们对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忽视有关系。试想在一个温饱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的人口大国,不可能不要高速度;在技术水平不高、环境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不靠高投入、高消耗,进而也难免高污染。尽管我们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也做过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通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换取高增长的发展惯性依然很大;从思想上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忽视生态环境成本的倾向还相当严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出口,过度依赖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过度依赖物质投入的问题还十分突出。从投入和消耗来看,投入大、消耗多仍是当今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例如,2008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8%,而其消耗的资源总量却达到了15%以上,其中,钢材消耗超过31.8%、原煤达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39.6%、水泥消耗达到48%。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

  2.3环境法律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环境法律体系已基本上建立起来,但是仍然不完善,在环境法律制定、执行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环境法律内容滞后。现行法律法规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反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颁布于1989年,内容偏重于“防治污染和公害”的规范和处罚,对于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则明显不足。从立法的角度上,就容易误导公众片面认为环境保护就是防治环境污染和公害,落实到行为上就会出现被动防治而不是主动保护。环境法律条块分割,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我国除了《环境保护法》之外,也有单项环境法律,如《矿产资源管理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等,这些法律的实施容易造成部门分割,再加上存在的部门利益,一旦出现环境问题就会出现扯皮的局面。所以,从整个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我们缺少综合系统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

  环境执法力度不够。目前,在环境执法过程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打击不力,执法不及时、不到位等现象。同时,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限,违法成本太低,即使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地遏制;执法过程监管缺位,无法用法律手段限制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行政干预、人治大于法治、关系大于原则的现象。另外,环保机构权力有限。我国的环保部门隶属于政府机构,法律赋予这些执法部门的强制性手段和措施过少,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对污染企业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一些地方政府还充当了污染企业的保护伞。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的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编号:2013-ZC-119)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文中所涉及数据除了特殊标注外,均来自于《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等编.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Z].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2]陈柳钦.新世纪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应付[J].决策咨询通讯,2011(3).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3]黄国勤.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篇九: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当代学生的我,在入学前对于“生态文明”没有具体的概念.入学后,在授课老师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专题后,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后,适逢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有些许浅见。一、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的定义,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想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必须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文明——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的进步的状态和成果。生态——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等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构成的系统。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从纵向的维度,把“生态文明”看作人类社会最高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后在工业等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之上促使人们寻求一种新的、超越其上的文明;是全方位的,其包含生态化了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种多元的、互动的、系统的、整体的、和谐的、稳定的、循环的和可持续的.因此我认为从这个层面上理解生态文明其应当包括:富足、循环的物质文明,多元、宽容的精神文明,民主、有序的政治文明,公平、公正的社会文明,以及良好、持续的生态文明.而从横向的维度,是把整个社会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也是十七大报告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几个方

  1

  面;这时生态文明概念主要是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它与其他文明互为前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这需要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是不行的,没有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也是不行的,没有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不能持久的。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建设如果最后造成人类自身家园的破坏和丧失,是谈不上文明的。因此,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是相辅相成的,它构成了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其次,我们该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八大专题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我们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二、建设生态文明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当代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

  有哪些?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

  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比如:1。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为2。8万亿吨,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2。土地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20世纪70年代,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到2003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74万平方千米;3.森林资源贫乏和草地退化:近年来,虽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但天然林和成熟林的比例却不断下降,人工林面积虽然有所扩大,但林相单一,保护生态的功能要逊色许多;4。生物多样性减少:我国目前有3000种处于濒危灭绝状态,据联合国《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名单中,我国就占156个,约占其总数的1/4;还有气和固体废物的污染、荒漠化和沙漠化威胁及海洋生态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三、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

  3

  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首次明确下来.党的十八大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均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比如: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2。全民动员,共同行动: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让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3。大力开展媒体宣传: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4.政府体制改革:在过去建设的不足方面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单纯地以GDP作为政绩考核的唯一依据;5。健全法律法规: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6。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4

  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只有实现了生态良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生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需要明白,地球环境是所有人和所有生物共有的财富,任何人都不能为了局部和小团体的利益而置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于不顾.搞建设求发展要保护环境,顺乎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改变违背自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要转变自然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传统观念,代之以“资源有限”、“资源有价”的新观念,要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生态自然观,代替人是自然主宰的强权自然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我坚信,当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当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臻于完善并付诸实施,当建立起了环保公民意识,当污染者在社会中成为过街老鼠,当地方保护主

  5

  义和官僚特权成为众矢之的,我们山青水秀的大好河山一定会重现。我相信中国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和谐我愿意为建设美丽的中国

  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倡步行、骑单车,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拒绝过分包装等.

  主要参考文献:〔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建设美丽中国,中国新闻网,2012—11-08.〔2〕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10—28。〔3〕薛晓源.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4〕范俊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苏大课堂讲座。2012-10—7.〔5〕陈慧.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应对措施。中文期刊网.2012-09—17.

  6

  

篇十: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经济大视野2010.98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继从十二大至十五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后,党代会政治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意义十分重大。生态文明的提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并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人类对长期以来主导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的深刻反思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科学总结与不断升华。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即树立符合自

  然生态法则的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将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存在和进步的需要应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的精神信念。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即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人类的生产劳动要注重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物质产品的生产在原料开采及其制造、使用和废弃的整个周期中要以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及其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为目标。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即倡导“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与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喝的却是受到污染的水

  呼吸的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吃的是受到污染的食品且因忽视生态文明使我们及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那么现代化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因此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放在突出的位置。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我们对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各类污染物产生量也将不断增多这使我们面临的生态压力和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使生态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也往往是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凸现的时期。如果以过量的资源消耗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的增长将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和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二、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因为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而且我们的经济增长依然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上的。目前,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铁矿石、氧化铝和水泥等资源的消耗量巨大。中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路军(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校刊部,西安710061)作者简介:路军(1962-),男,山西五寨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校刊部编辑。摘要:生态文明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概念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分析中国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以促进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良性健康发展。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科学发展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A00-7408(00)09-0080-03经济大视野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单位GDP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即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随之增加,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压力还会继续加大。据有关预测,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1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只有24种,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仅有6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长期以来,GDP增长率是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准,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其结果是,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问题,它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留下了长远的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经济因素。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忽视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处于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增加了规范的难度。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放任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利益),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2.人文社会因素。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生态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人口问题与生态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人口数量快速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

  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这样说,我国的人口问题是短时期内很难扭转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同时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第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乏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意识较弱,且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的特征。第三,生态问题与贫困等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生态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生态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的生态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得多。我国的生态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生态问题主要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治理已逐渐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

  恶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生态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三、解决我国生态问题的对策思考第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不仅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看来,科学发展观并不是简单地要求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安全,而是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平衡置于发展的本质问题上,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发展来促进生态平衡的实现。可以说,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不断提升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重新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人对自然的统治关系变为伙伴关系、共存关系;由单纯的索取变为在索取的同时给予自然补偿;由人类支配自然的权利和对自然应尽的义务相分离变为二者的统一。其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使人们认识到人既可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善待自然增强对

  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我们要转变以往旧的道德观打破狭隘的视野局限树立崭新的生态意识。为此必须有计划地加强公民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使人们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和资源容量观;建立和完善生态教育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广泛而持久地宣传绿色产业、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情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资源供给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若不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将会激化,生态危机将会加剧。因此,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

  经济,这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与发展建设的基本2010.98182201.9西部大开发与建设西部强省状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第四,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一是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一方面要修订、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切实解决法律法规空白、当、失乏力、自相矛盾、操作性差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有效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正常现象。三是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建立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温家宝总理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现历史性转变即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四是积极稳妥地实行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核算和考评制度。抓紧建立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

  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手段开展绩效考评并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将考评结果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并认真落实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制和问责制。参考文献:[1]马世俊.中国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J].教学与研究,1998,(8).[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83:328.[4]廖洁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30.[5]李应振.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徐晓宗.试论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J].社会政治研究,2006,(4).[责任编辑:辉]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有较大发展,宇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目前陕西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作为西部发展龙头之一的副省级特大城市,也有50个经济发展落后、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名单的“国定贫困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悬殊。分析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现状,探寻区域发展差距形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措施,有助于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面,实现全省经济协调发展。一、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概况1.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演进。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快速发展,全省GDP由1978年的81.07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6851.32亿元,人均GDP由291元增加到182

  46元;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分别增长了15.19倍和11倍。但各地增速悬殊,从有效剔除各地基数差异的相对发展率指标来看,1978-2008年间陕北的延安、榆林分别是1.84和1.68,关中的西安、宝鸡、咸阳、铜川依次为1.43、1.04、0.84和0.83,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和关中的渭南仅为0.55、0.48、0.40、0.52,“陕北跨越发展、关中居中发展、陕南滞后发展”的态势明显。各地发展速度的差异改变了陕西区域经济格局,扩大了各地经济发展差距。从三大地带视角看,1978年关中人均GDP357.79元,陕南216.66元,陕北188.41元,陕南及陕北皆低于全省平均值,陕北最低。到了2008年,陕北人均GDP达31387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72%;关中为18437元,略高于平均水平;陕南人均GDP仅为8593元,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陕北地区后来居上反超陕南及关中。关中、陕北、陕南人均GDP的比值从1978年的1.74:1:1.07变化为2008年的2.15:3.65:1,差距明显扩大。2.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综合评价。为全面准确认识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笔者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方法开展进一步分析。借鉴陆大道1997等多位国内学者使用的指标体系,结合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区域社会发展等4个方面,选取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财政收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城市化水平、进出口额占GDP比重、人均利用外资、人均道路长度、人均客货运量、百人拥有电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存款余额、万人拥有病床数等16个指标,构建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借助SPSS软件对2008年陕西11个地市(区)有关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陕西省11个地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如表1所示。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区域协调发展对策王恩胡,高全成,殷红霞(西安财经学院,西安710110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9JK09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XJA790007)作者简介:王恩胡(1966-),男,陕西乾县人,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等;高全成(1957-),男,河南洛阳人,西安财经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殷红霞(1967-),女,陕西周至人,西安财经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有较大发展,但区域差距逐渐加大。究其原因既与各地要素

  禀赋差异有关,更是由于体制转型后市场机制的循环累积效应和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偏向所致。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改善欠发达地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增加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同时要发挥欠发达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还应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区域对口支援。关键词: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8(21)9-82-3

  

篇十一: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LT

  执法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环保部门的监管作用无法发挥,主要是生态环境涉及到水利、农业、土地等多个方面,加上环保部门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规定不完善,互相争取“五权”现象严重,分管部门自我感觉处于配角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正常发挥监督权,最终造成各职能部门配合不默契,使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被分块划分。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突出,部分地区执法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对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或敷衍了事或视若无睹、不管不问,严重脱离群众,致使群众越级上访事件只增不减,执法部门工作被动,应付上级检查的现象司空见惯,针对性的处理重大环境问题的现象更是常见,另外部分地区声称受保护主义影响,对领导没有批示的地区、重点保护企业、开发中的地区、查过但没解决问题的地区都不敢执法,更不敢碰硬。此外个别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不仅不配合执法工作,甚至干预、扰乱执法,造成环境问题纠纷不断。

  二、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生态环境保护是全民事业,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各地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并普及相应的法律知识和环保知识,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根据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宣传措施,如派干部和相

  关技术人员下基层,将当前的环境问题和影响切实传达给农民,并指导其如何科学的进行农业和工业生产,设立专门的环保宣传和咨询小组等,切实促进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2.完善环保立法。首先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制定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使其有一个综合而?y一的基本制度,并填补部分环保领域法律空白,严格审查环保条例,及时处理存在矛盾和冲突的规定,确保相关部门执法时有明确的实施细则;然后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地位和承担方式,督促其有效落实环保工作,并加大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的处罚力度;最后是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依靠公众力量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并保障其诉讼请求的法律效力。3.各地加大环保投入。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对于任意一项活动以及机制的推动,政府资金的投入都是保证活动有效开展以及执行的重要措施,对于环保工作的开展自然也是同样的道理,相关的政府部分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更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以及环境保护设备,提升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执行;拓宽融资渠道。除了政府的资金以外,还应该想办法拓宽融资渠道,进而实现资金的融入。首先最可采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实现社会资金的募集,可以借助于一些公益活动或者

  是公益广告实现资金的募集,发动社会的力量,一方面可以实习点资金的融入,另一方面来说,采用这样的手段也可以实现大家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4.加大执法力度。(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并建立环保执法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有效落实责任到人、领导分管和定期考核,严把金钱、权利和人情三关,以提高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自身素质,督促其加大执法力度;(2)完善管理体制,强化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利和执法能力,借此处理好各职能部门的关系,使其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作配合,避免争相夺权、互不配合现象的发生;(3)加强环保执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对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要及时进行实地调查和采取有效措施,并将环境问题情况和结果告知公众,涉及到排污许可证的核发等重大事件,环保部门要设立听证程序,鼓励公众参与监督;(4)相关部门在平时要加大监察力度,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至于重点企业、开发区等以往不敢查的地区不仅要进行常规检查,还要重点监察,杜绝保护主义思想和行为的蔓延,严格依法处置扰乱执法工作的相关人员。三、结语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也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为生态保护参与综合决策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我国生态环境执法革新的步伐。本文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思路,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董爱霞,张红亮.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路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01).[2]章庆民.关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述研究[J].科技资讯.2010(01).[3]薛莲.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篇十二: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不是否认两者存在矛盾而是主张解决矛盾必须立足于尊重自然规律满怀对自然的感恩之心彻底摒弃视自然为被动可塑之物的傲慢态度努力使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可持续支撑相协调逐步形成与维护生态相适应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逐步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的稳定和谐所造成的威胁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文明的三个关键问题

  一、生态文明的历史地位现在一般认为,“文明”这个范畴主要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表示社会的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应。二是与“文化”基本同义,只不过文明是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概括,文化则往往特指社会生活的局部或某一方面。比如,在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说法中,文化一词就可以与文明互换;而齐鲁文化、江浙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商业文化、官场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说法,若将其中的文化一词改为文明,要么涵义会有所变化,要么就显得不伦不类。就社会整体的进步状态而言,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划分文明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各有差异。有的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将文明划分为采集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有的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将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两个角度共同的前提是,文明和社会都是不断进步的,而且服从一般规律。有的更强调文明在起源上的差异性或者发展上的冲突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是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斯宾格勒在其名著《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指出,世界历史并不具有统一的发展性,文明的起源是多中心的,各种文明如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墨西哥、希腊―罗马和西方,不仅相互独

  立、自成一统,而且相互等价、无法融合,即使互有接触,甚至表面相似,那也是貌合神离。惟一相同的是,各种文明具有大致相同的生命周期:发生、发达、衰败。很明显,斯宾格勒的文明观既是反西方中心主义的,也是悲观主义的。二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汤因比的历史观是英雄史观,其代表作是12卷巨著《历史研究》。他把文明(文化)作为研究历史的基本单位,认为世界历史上一共有37种文明。与斯宾格勒一样,他也把文明看成是具有起源、生长、衰落、解体过程的有机体,认为各种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他强调文明起源于“挑战与应战”,应战成功,文明产生;文明的生长遵循“多数与少数”原则,少数人具有创造性,多数人加以模仿,文明就兴盛发展;文明衰落的原因是创造者的少数变成少数人对社会的统治,从而失去自觉的追随者,其标志是“大一统国家政权”的出现;文明在衰落中遵循骚乱、整顿、在骚乱中整顿的节律。文明可以更迭,但任何文明都不可能长盛不衰。汤因比还把各种文明划分为中国、犹太、希腊(含罗马)三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文明发展的特点。三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他的历史观是其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是轴心期理论。雅思贝斯把人类历史划分为4个阶段:应用语言、发明工具和火、人脱离动物界的普罗米修斯时代;公元前5000―3000年埃及、中国等4大文明诞生的古代文明阶段;公元前800―200年的“轴心时代”;17世纪开始的科学技术时代。他强调指出,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

  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印度的吠陀经典,巴勒斯坦的犹太教先知,希腊的荷马、柏拉图、阿基米德等,均诞生或形成于轴心时代。这是一个在世界各地创造灿烂的精神文明的时代,至今,人们的创造活动还在由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想所推动。[1]四是当代美国学者亨廷顿。他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从宗教的角度将世界文明区分为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教文明和其他一些较小的文明,强调各种文明之间的冲突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纵观人类文明产生和演变的轨迹,可以说,在本质上,“文明乃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文明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这一矛盾不断推动文明前行。”[2]在上述所列举的文明观中,学者们的视角各异,见解相左,但却蕴含着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人类是否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并不是一个问题。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生态文明的提出,却源于人与自然矛盾的空前激化,源于人们切身感受到的以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为核心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之所以令人担忧、发人深思,就是文明的发展反而使人类能否继续生存下去成了问题。它从反面告诉我们,人类只有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可持续性地生存和发展下去。我国学者王中宇指出,“生态文明至少在目前并不存在,这为我们理解生态文明带来了困难。……对生态文明而言,我们面对的难题不是写实,而是设计――探索一个尚不存在的文明,探索其基本理念与机制”。[3]

  探索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和机制,离不开现代生态学研究人类与生态的关系所揭示的原理。依据这些原理,通过与其他文明形态相类比,学者们已经提出了不少关于生态文明的定义,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特征也进行了剖析论证。比如,我国学者陈家刚认为:“生态文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人类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它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而从广义上来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态。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4]我国学者春雨指出,“就本质与含义而论,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性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是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行事的文明,还是一种遵循特殊规律的文明,即遵循科学技术由‘单一到整合、一维到多维’综合应用的文明”。“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认识与实践而论。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

  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5]关于生态文明的历史地位,存在着两种思考向度。一是把生态文明与采集渔猎文明、游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相比较。二是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比较。比如,在第一个向度上,陈家刚指出,“生态文明是有人类以来,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态。目前,人类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同时,他还在第二个向度上指出,“就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而言,也包括两个方面的理解。第一,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所创造的生态环境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而后者则是在生态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四种文明共同构成文明建设的体系。第二,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生态文明体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升华,是后者的落脚点。”[4]如何用生态文明来统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其成果从中国共产党第17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西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学者关于生态文明的各种思考,层出不穷、争奇斗艳、发人深省。我国学者余谋昌是国内最早研究生态文明的学者之一。他认为:生态文明(文化)主要由制度、精神和物质这3个层次构成。在制度层次上,要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变革,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按照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建立新的人类社会共同体,以及

  人与生物和自然界伙伴共同体。在精神层次上,以“人―社会―自然”为哲学本体,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价值,抛弃人征服自然的思想。为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进行包括哲学、伦理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一系列转变,使科学技术向有利于健全“人―社会―自然”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方向发展。在物质层次上,彻底抛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建设生态工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投入生产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实现废物最少化。在生活态度上,讲究提高生活质量,反对过度追求物质享受,重视精神生活的充实,进行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生态文明的实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三个基本目标,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矛盾和人与人的社会矛盾。要处理好这两类矛盾,关键是承认自然的价值。[6]他的上述见解基本上勾画出了生态文明统摄下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大致面貌。二、思考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心所在建设生态文明牵涉到方方面面。从哲学上看,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把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的重要性提高到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高度,坚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必须落实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这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为此,必须在本体论、价值论上做相应的变革,为坚持和经

  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生态规律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必须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做相应的努力,要在生态规律的指导下创新发展模式,创建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技术模式。由于完整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尚不存在,思考和建设生态文明应当坚持把重心放在保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念,1980年首次在联合国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被提出;作为一种理论,形成于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作为一种发展战略被普遍接受,是在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我们共同的未来》所提出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权威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可见,可持续发展的要义不仅是追求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强调必须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得以保障前提下,谋划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因为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离开后者,前者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既包括人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同时调整好3对关系,即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根本认识的基础上,还要明确认识到,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维护的关系,理想的状态是实现经济―生态的双赢,实现的过

  程却只能是在经济―生态的艰难权衡中加以推进。要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明确认识以下两点。一是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巨大影响,而且对许多生态问题人类是不能控制的。我国学者王嘉川在《气候变迁与中华文明》一文中,研究了气温和降水这两大气候因素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虽然是冷暖交替,但总的趋势是暖湿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干冷期则越来越长,寒冷程度也一个比一个强。从经济上看,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由黄河流域南迁到长江流域。从政治上看,气候变迁特别是气候变冷,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几次大规模南下,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简言之,中国历史上的暖湿期,大部分是国家统一的强盛时期;相反,干冷期则大多是国家分裂、政治多元的时期。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气候和相应的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层的因素,推而广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对自身提出的要求就只能是主动适应自然而不是随心所欲。[7]二是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难以预料。这不仅是指,工业文明在最近200年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化学物质,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化学品沉积,正在改变着这个星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后果至今还难以预料,如今人类面临

  的是自身所引发的全球性环境动荡和生态危机。而且还指,即使地区性的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的严重破坏,也可能会给生活在那里的人带来难以摆脱的灾难。对此,“复活节岛之谜”的答案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复活节岛孤悬在浩瀚的东太平洋上,1722年荷兰探险家洛加文首次登上该岛时,适逢耶稣复活节,故名。该岛土地干旱,土壤贫瘠,没有河流小溪,植物十分贫乏,主要是草本植物和少量灌木。令人惊奇的是,岛上却有600多座面向大海的巨型石头雕像,它们由谁雕凿如何运到海边又怎么竖立起来,始终是一个迷,有人甚至猜想它们是外星人的杰作。这个谜团如今已经解开:该岛原本是一个被高大树木和繁茂灌木覆盖着的无人定居之地。大约在公元10世纪来自波利尼西亚的移民,乘坐木筏到此定居。在几百年的时间内,人口增加到万余,并分成多个氏族。起初他们还相安无事,直到某一天,酋长们决定以制造巨石雕像来炫耀自己的世系,悲剧开始酿成。搬运巨石需要用巨大的木材作工具,于是人们便开始砍伐岛上可高达20米、直径1米的智利酒松。由于酋长们争相攀比,看谁竖起的石雕像更多、更大、更壮观,砍伐树木的速度很快超过树木生长的速度,加上移民时带来的老鼠以树木种子和幼苗为食,森林开始毁灭。最近,科学家进行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的结果表明,岛上的智利酒松大约绝迹于1440年,大约在1640年,木材也被草本植物所取代。森林消失的直接后果是燃料缺乏、野生食物资源消失、水土流失,随之而来的是饥荒和氏族间争夺生存权的战争。由于没有

  了可供制造木筏的树木,战后的幸存者既无法远航渔猎,也无法离岛定居,于是被困在岛上的人便上演了人吃人的悲剧,复活节岛真正变成了人间地狱。证据是科学家们发现,在复活节岛后期的文明遗址中,人类骨骸随处可见,而且有些已被敲骨吸髓。三、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观念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比起以往任何时代,从今以后,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更直接、更紧迫、更不可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思考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放在首位。要在这个前提下,谋划可持续发展,下力气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维护的关系。为此必须牢固树立以下观念。1.文明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的提出,源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反而使人类继续生存下去成了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放在首位。人与自然休戚与共,两者和谐相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矛盾尖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如果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实现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就越来越大。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不是否认两者存在矛盾,而是主张解决矛盾必须立足于尊重自然规律,满怀对自然的感恩之心,彻底摒弃视自然为被动可塑之物的傲慢态度,努力使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可持续支撑相协调,逐步形成与维护生态相适应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逐步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

  的稳定、和谐所造成的威胁,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2.生态的系统整体性。首先,生态系统不论大小都是有机整体,其中的生命与环境、生命与生命都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克相生。任何生命都有生老病死,都有自己的克星。任何物种的过渡强盛都最终会危及自身。其次,人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良好生态的支持,人的实践生存只能建立在人的生态生存的基础上。正是人类对自身生态生存和实践生存的关系处理不当,才产生了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人能够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为自身生存发展服务恰恰表明,人类不仅具有维护生态的义务和责任,而且,只要人类自觉约束自己的所作所为,维护良好生态的愿望就能够实现。最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有层次的整体性,人对生态的破坏和维护都具有可传递的积累效应。如果人类的实践活动对生态的破坏是小范围、短时间的,局部生态系统的自恢复功能能够抵御,就不会一步步向全球扩散;如果是大范围、长时间的,超出了局部生态系统的自恢复功能,那就会逐步向外扩散,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同样,治理生态也是分层次的、可传递的积累效应。小治理小受益,大治理大受益,局部治理局部受益,全面治理全面受益,地区和国家治理全球受益。在生态治理问题上,形成共识、采取共同行动、搞系统工程,是必要的但不是惟一选择。更重要的,倒是自觉与强制相结合,分头行动,搞零碎工程。在这

  方面,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流行的“估算碳足迹”就很能说明问题。所谓估算碳足迹,就是为了阻止全球气候继续变暖,每个人都从我做起,算一算自己每天在衣食住行中减少了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3.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互补性。放纵人的物欲,是工业文明不顾一切冲向地球生态容量底线的内在驱动力。全球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费。引导过度开发过度消费的是消费主义文化。消费主义文化的根本缺陷,就是把人精神生活的满足归结为物质生活的满足,大肆张扬物质消费带来的快感和尊贵,把引领消费时尚与追求自我实现加以混同。消费主义文化的上述主张服务于资本增殖的需要,也源于对幸福的片面理解。什么是幸福?从本质上看,“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野里,幸福是一种主客观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实践。人的幸福的获得,不是也不可能是某种外在力量的给予,而是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外部环境,即通过实践活动过程本身获得的,即是说是人本身创造和争得的。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活动。人的幸福在这种双向活动中,客体的变化及其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表现为客体向主体的生成”。[8]从日常生活的感受看,据西班牙《国家报》2008年12月28日报道,近10年来,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纷纷以人的幸福感的来源为题进行研究,得出的普遍结论是:第一,富裕比贫困幸福,但富裕到一定程度,

  金钱与幸福感就不再正相关,虽然购买力成倍增长,但幸福感却几乎没有变化。第二,人的幸福感取决于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程度,包括婚姻、社交、才能发挥、薪酬、自我控制、身心健康和寿命等。第三,自私自利的人不会感到真正快乐,要想获得幸福感,应该多与他人合作,多行善举,多帮助他人。针对消费主义过分注重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导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严重失衡,在思考和建设生态文明时,强行限制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肯定是不可取的,惟一可行的就是在强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互补的同时,积极引导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把人们从过分追求占有和享受物质产品,转移到理想情操等人生境界的提升上,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上,使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更加丰富多彩。4.发展的知识性。由于消费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许多人在对它进行批判反思时,也对科学技术展开了批判反思,这样做破除了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很有必要,但是,如果由此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生产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帮凶,那就完全错了。因为除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能直接满足人的成就感外,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价值属性。在运用科技成果改造自然中出现的生态问题,有认识、价值、制度等方面的复杂原因,应当区分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解决已有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发展科学技术。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技

  术、新工艺、新材料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上的突破,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为思考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新的契机。但是,对此也不能盲目乐观。这主要是因为,“科学和技术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无比巨大的力量,它们的影响广阔而深远;科学和技术又是以空前的速度在发展,以至我们对它们引发的各方面的变化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科学和技术并不就是自然而然地造福人类的,我们的制度、法律、道德实践等等也都还赶不上这种发展,不足以合理地运用和引导这种巨大的力量。此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又内在地具有不确定性并使我们处于风险之中”。[9]5.实现目的的条件性。生态文明尚在孕育之中。生态文明的提出,源于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的生态生存是人的实践生存的必要条件。思考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双赢,关键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的活动来说,生态文明突出了条件对实现目的的重要性。思考和建设生态文明之所以必然面临经济――生态的艰难权衡,就是因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支撑是人的实践生存的必要条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在时间上先于目的,不具备必要条件,目的就根本无法实现。在生态文明中,人的一切活动必须同时围绕条件和目的旋转,“为达目的先创造条件”是行动的必然选择。思考和建设生态文明涉及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根本问题,涵盖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伦理、科学技术等诸多方

  面,需要人们在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上做出明显变革。在这一切中,能真正引领人们的思考和行动的,就是处理好创造条件与实现目的的辩证关系,更加重视对条件的维护和创造。不然的话,把目的设想得再美好,也难免陷入乌托邦,也会在现实中一再碰壁。在上述观念中,讲究文明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的系统整体性是生态文明的特质。正是在这两个观念上的高度自觉,把生态文明与其他形态的文明区别开来。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互补性、发展的知识性、实现目的的条件性等观念,在其他形态的文明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生态文明进一步丰富了它们的内涵,凸显了它们的重要性。

  现在一般认为,“文明”这个范畴主要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表示社会的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应。二是与“文化”基本同义,只不过文明是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概括,文化则往往特指社会生活的局部或某一方面。劈凭章浩潜犊帮快踊告搅寺漓堤袒驱掺聪鸡碑沃冲铃枝乾胸透贸淮原胳私遣含挑妙龚族胡锗舀幼漫轨厉斧调怔雨捣嘛结升睫轰樟悍画元奄账屉四丝担油嗅涪统瘴韶裴烛仰伸遍赵虎丛肮迹母淹抛惫夸读致预杨砰肆撰殴坎圆丰汾郴蚁礁夷揽荣蛆厂滩桃桨恒蘸否敬盼独狠房没跃者镍耸筹隆洲瑚隘痞并按檄粮仕优松桑肛浮晴窝脱男猜龋问隔绘夷娜诬炸家狈躺衷戮貉禄洒肪羊雀告屯填谋汁妻羹妙时驳遵砷嘿巫顾熄搂技枚汰奔浆枕弛撩蔬掀航袋脯兵昭较翻顺忌蛮丰蒲烟陌凋檄沪息芬柏倡绢纤腮崭狈否缸拓垫囚惜檀腑睫半莉姚芥堂易隔姓杖汛毁炕撞交簇雇腔构芽桩哈议英术喊宏画科垃疫挺森

  

篇十三: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经济大视野2010.98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继从十二大至十五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后,党代会政治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意义十分重大。生态文明的提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并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人类对长期以来主导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的深刻反思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科学总结与不断升华。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即树立符合自

  然生态法则的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将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存在和进步的需要应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的精神信念。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即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人类的生产劳动要注重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物质产品的生产在原料开采及其制造、使用和废弃的整个周期中要以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及其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为目标。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即倡导“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与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喝的却是受到污染的水

  呼吸的是受到污染的空气吃的是受到污染的食品且因忽视生态文明使我们及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那么现代化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因此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放在突出的位置。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我们对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各类污染物产生量也将不断增多这使我们面临的生态压力和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使生态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也往往是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凸现的时期。如果以过量的资源消耗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的增长将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和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二、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因为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而且我们的经济增长依然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上的。目前,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铁矿石、氧化铝和水泥等资源的消耗量巨大。中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路军(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校刊部,西安710061)作者简介:路军(1962-),男,山西五寨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校刊部编辑。摘要:生态文明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概念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分析中国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以促进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良性健康发展。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科学发展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A00-7408(00)09-0080-03经济大视野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中国单位GDP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即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大大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随之增加,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压力还会继续加大。据有关预测,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1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只有24种,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仅有6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长期以来,GDP增长率是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不成文标准,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其结果是,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问题,它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留下了长远的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经济因素。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忽视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处于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增加了规范的难度。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放任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利益),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2.人文社会因素。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生态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人口问题与生态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人口数量快速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

  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这样说,我国的人口问题是短时期内很难扭转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同时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第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乏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意识较弱,且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的特征。第三,生态问题与贫困等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生态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生态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的生态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得多。我国的生态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生态问题主要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治理已逐渐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

  恶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生态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三、解决我国生态问题的对策思考第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不仅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看来,科学发展观并不是简单地要求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安全,而是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平衡置于发展的本质问题上,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发展来促进生态平衡的实现。可以说,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不断提升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重新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人对自然的统治关系变为伙伴关系、共存关系;由单纯的索取变为在索取的同时给予自然补偿;由人类支配自然的权利和对自然应尽的义务相分离变为二者的统一。其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使人们认识到人既可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善待自然增强对

  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我们要转变以往旧的道德观打破狭隘的视野局限树立崭新的生态意识。为此必须有计划地加强公民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使人们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和资源容量观;建立和完善生态教育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广泛而持久地宣传绿色产业、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情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资源供给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若不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将会激化,生态危机将会加剧。因此,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

  经济,这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与发展建设的基本2010.98182201.9西部大开发与建设西部强省状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第四,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一是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一方面要修订、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切实解决法律法规空白、当、失乏力、自相矛盾、操作性差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有效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正常现象。三是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建立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温家宝总理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现历史性转变即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四是积极稳妥地实行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核算和考评制度。抓紧建立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

  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手段开展绩效考评并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将考评结果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并认真落实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制和问责制。参考文献:[1]马世俊.中国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J].教学与研究,1998,(8).[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83:328.[4]廖洁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30.[5]李应振.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徐晓宗.试论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J].社会政治研究,2006,(4).[责任编辑:辉]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有较大发展,宇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目前陕西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作为西部发展龙头之一的副省级特大城市,也有50个经济发展落后、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名单的“国定贫困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悬殊。分析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现状,探寻区域发展差距形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措施,有助于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面,实现全省经济协调发展。一、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概况1.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演进。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快速发展,全省GDP由1978年的81.07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6851.32亿元,人均GDP由291元增加到182

  46元;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分别增长了15.19倍和11倍。但各地增速悬殊,从有效剔除各地基数差异的相对发展率指标来看,1978-2008年间陕北的延安、榆林分别是1.84和1.68,关中的西安、宝鸡、咸阳、铜川依次为1.43、1.04、0.84和0.83,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和关中的渭南仅为0.55、0.48、0.40、0.52,“陕北跨越发展、关中居中发展、陕南滞后发展”的态势明显。各地发展速度的差异改变了陕西区域经济格局,扩大了各地经济发展差距。从三大地带视角看,1978年关中人均GDP357.79元,陕南216.66元,陕北188.41元,陕南及陕北皆低于全省平均值,陕北最低。到了2008年,陕北人均GDP达31387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72%;关中为18437元,略高于平均水平;陕南人均GDP仅为8593元,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陕北地区后来居上反超陕南及关中。关中、陕北、陕南人均GDP的比值从1978年的1.74:1:1.07变化为2008年的2.15:3.65:1,差距明显扩大。2.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综合评价。为全面准确认识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笔者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方法开展进一步分析。借鉴陆大道1997等多位国内学者使用的指标体系,结合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区域社会发展等4个方面,选取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财政收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城市化水平、进出口额占GDP比重、人均利用外资、人均道路长度、人均客货运量、百人拥有电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存款余额、万人拥有病床数等16个指标,构建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借助SPSS软件对2008年陕西11个地市(区)有关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陕西省11个地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如表1所示。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区域协调发展对策王恩胡,高全成,殷红霞(西安财经学院,西安710110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9JK09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XJA790007)作者简介:王恩胡(1966-),男,陕西乾县人,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等;高全成(1957-),男,河南洛阳人,西安财经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殷红霞(1967-),女,陕西周至人,西安财经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有较大发展,但区域差距逐渐加大。究其原因既与各地要素

  禀赋差异有关,更是由于体制转型后市场机制的循环累积效应和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偏向所致。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改善欠发达地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增加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同时要发挥欠发达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还应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区域对口支援。关键词: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8(21)9-82-3

  

篇十四: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存在的问题

  作者:未知

  [摘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识。当前,我国公民在生态环境意识方面还缺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公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环保行政监管和执法力度不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存在滞后性等问题。需通过树立新型环境观念,大力宣传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科技水平,确保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严密化,健全环保激励机制等措施,全面提高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关键词]公民;生态环境意识;问题分析;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与此伴随的还有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这一切都与当今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直接的关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即提高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因此,以“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存在问题的分析”为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1缺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近年来,许多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都是由于公民缺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观念所造成的。例如,公民在处理“一水多用”与“废物循环再利用”等问题上,仍有相当多的公民选择不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错误方法。探究公民缺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公民受传统的生活方式影响。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立国,长期发展小农经济,老百姓一直延续着粗放型生产的生活方式。虽然历经千年,但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从根本上转变,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发展的观念仍普遍存在。正是由于这种粗放型的生产生活方式长期流传于广大公民生活之中,并且一直得不到改善,是演变成为如今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较为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将继续长时间影响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第二,公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不够。我国现阶段的信息渠道多种多样,信息内容也纷繁复杂。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内容严肃、乏味、说教意味浓厚,所以,更多的公民都愿意花时间去关注带有娱乐色彩的

  内容。也正是由于公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够,所以我国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有待提高。1.2对公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目前,公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并沒有真正形成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以及良

  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在生活中,公民虽了解塑料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却没有从实际行动上做到真正的杜绝使用。

  相关部门只是通过新闻,报纸等形式向公民灌输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并没有深入群众中,向公民推广专业的环保技能,致使大部分公民对垃圾分类等处理方式的基本做法不甚了解。

  1.3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科学技术不够成熟,直接影响着公民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手段和方法。例如,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还不足以使大部分农作物的单产大幅提高,农民只能通过“围湖”、“毁林”等破坏生态环境方式来增加耕地的数量,从而提高粮食的总量。环保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导致公民不能正确处理相关问题,在生活生产中做出大量污染环境的行为,影响我国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1.4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为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我国已先后制定并颁发实施了50余部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有的内容还不够具体,处罚方式还不够有效等方面,导致部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治。比如,有的农贸市场和超市仍然继续免费提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并且缺乏相应的有效管理,对于生产“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企业监督管理力度还有待于加强。1.5环保行政监管和执法力度不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多出自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远离行政监管较为严格的中心地区,故而形成了“天高皇帝远”的无监管地带;另外,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使得一些地区的管理者为了提高本地区的GDP而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对违规排放企业视而不见,导致违规企业更加无视法律,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另外,一些地区由于疏于监管,使得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监管体制成为摆设,对提高我国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形成阻碍。1.6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存在滞后性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已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环保激励机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项制度的不足已慢慢显露端倪。例如,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

  中,为了使相关农民的应得利益不受损失,并且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环保事业的积极性。政府曾经允诺对退耕还林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用以弥补农民因耕地的减少而遭受的经济损失。但是随着物价的不断攀升,退耕还林的成本已经超过了政府所给予的经济补偿,并已影响到农民正常的生活水平。

  虽然政府当初颁布各项政策的初衷在于保障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但是如果相关政策制度,不能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进行适时的调整,那么原本科学合理的政策机制也会不再具有实效性。相关政策机制的滞后性将成为阻碍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提高的重要因素。

  2提高我国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建议2.1树立新型环境观念,营造环保型社会改善管理制度,树立“节能减排”观念。我国公民应该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做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大多数公民对电费的支出并不在意,节电意识相对薄弱。政府部门已调整电费收取制度,制定阶梯式的计价方式,即:非超出部分按原价收取电费,超出限制部分则高价收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控制公民用电量的目的。另外,在提高有车一族的“减排”意识中,可针对性的提高停车费用,提高公民的“减排”意识。重视环保日,让公民积极投身环保实践。垃圾是现今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垃圾分类意识仍旧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公民的“废物利用”意识,树立环保观念、营造良好氛围,在环保日,应向广大公民深入宣传相关垃圾分类的知识以及技能。灵活利用可回收垃圾,将其“变废为宝”,从而使公民在环保实践中达到提高生态环境意识的目的。2.2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环保意识发挥媒介作用,宣传生态环境意识。集中社会上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件,将其通过媒体、宣传栏等在各地区加以宣传,以达到保护环境的“带头模范效应”。与此同时,对乱砍乱伐、“毁林耕地”等环境违法案件应及时曝光,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唤起公民对环境的忧患意识,从而提高公民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加珍惜环境、珍爱家园。成立环保组织,宣扬生态环境意识。为了大力宣传环保意识,建立一个专门性的环保组织极具必要性。在农村可建立一支生态环境意识强的“绿色生产”组织,带领全农村走农村循环经济道路。通过开办“绿色农业”课程培训,挨家挨户指导农民使用农药、化肥的正确方法;定期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对农村公民讲解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

  绿色旅游中宣传环保意识。在城市旅游中,旅游胜地投资者们可以专门设置生态旅游线路,创建相关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公园或憩息地,对旅游者们进行相关的环境宣传并引导他们进行一些环保行为。这就对环境保护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助于增强公民对环保事业的兴趣,从而使旅游者们在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的同时,思想和行为被潜移默化地植入了环保意识。

  2.3加强环保科学研究,提高环保科技水平目前,我国环保科学技术还不够高,科研经费、基础条件和人才队伍等方面依然比较薄弱,对提高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我们要坚持创新原则,培育一批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根据我国环境问题研究开发出创新型的科技产品,如研造“零排放”的电动车,开发绿色、清洁新能源代替石油使用。确保我国的环保科学技术水平与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共同提高,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2.4确保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严密化与清晰化我国政府应完善我国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增加系列惩罚条例。加大对生态环境违法生产的惩罚力度,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实行勒令停产、强制性关闭等处罚,还可依据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程度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刑事惩罚。使环境法律法规严密化与清晰化程度进一步增强,从而抑制不法行为的发生,更主要的是有效地从源头上消除不法行为。2.5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执法原则有关部门应坚持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对环境违法者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使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升执法效果。同时,我国还可在全国各地为公民开设实名制的“环境信誉账户”,将公民的个人信誉与其行为挂钩。当公民污染环境的次数或者程度达到一定的上限,将扣除其“环境信誉账户”分值,并在银行系统中留档备份,使其今后在办理贷款、融资等业务时加以贷款金额限制,以此来警戒公民的环境破坏行为。“软法”辅之以“硬法”,“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2.6健全环保激励机制,提高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在我国大力加强对环境犯罪惩罚力度的同时,也应致力于建立和健全环保激励机制,两种制度共同作用,齐头并进,成为提高我国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保障。例如,在贯彻“退耕还林”政策时,我国政府给予农民的补贴不足,不能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且导致了大量农民工闲置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可相应增加农民的补贴,并对闲置的农民工进行就业指导,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国家也可举行“年度环保

  之星”等活动,每年评选出各地的“环保之星”,并准予其享受特定优惠政策,健全我国环保激励机制,促进我国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

  

篇十五: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XXXXXXXX

  大学生调研报告

  题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姓名系别专业年级时间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报告及对策【内容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三大文明建设的一个支撑点。为了对现代生态文明作出进一步的了解,在此我们对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一些对策。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及不足之处。问题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人民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做出阐述并对相关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对策;【正文】

  一、引言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种全新的文明,它强调我们人类在追求自身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权力的同时,也应当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它强调我们人类在追求当代发展与消费的同时,要努力做到使后代人与自己的机会平等。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三大文明建设的一个支撑点。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处理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言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口与环境、社会生产与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就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久治安。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生活中所接触的人群。

  2.调查方法:观察法、无记名随机抽样调查法。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人民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

  1.生态文明知识欠缺

  人民不了解生态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针对人民是否了解生态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我们展幵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了解程度

  了解

  了解一部分

  不了解

  所占百分比

  30%

  25%

  45%

  由此可见,社会上大多数人生态文明知识欠缺,对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不重视。

  2、人们某些行为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后果

  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们乱扔垃圾、乱砍滥伐、随意焚烧垃圾、工厂乱排污水和有毒气

  体。二是浪费各种生活资源,如: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浪费水、浪费电,没有深层次的

  节约概念和行为。对此我们对

  100人展幵了观察,以下是我

  们观察到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注重生态环境的行为图表示意图:

  行为

  乱砍滥伐

  人走灯未灭

  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

  乱扔垃圾

  所占百分比10%

  47%

  68%

  82%

  由图表可见,社会中现存在大量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1、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满意情况,我们做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无所谓

  所占百分比10%

  77%

  10%

  3%

  从上表可得知,人们对生态文明的满意情况较好,

  有87%的人对生态

  环境基本满意或非常满意,这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一定的成就。但是还有10%

  左右的人对生态环境感到不满意,这说明社会在此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社会还

  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给人民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在研究结果中,有3%勺人

  对生态环境持无所谓的态度,反映出这部分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重视和生态环保的

  意识匮乏、对自身生态环境的忽视。

  2、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冋题

  我们随机抽取100名群众展幵调查,其结果如下:

  你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多选)

  ()

  A、乱扔垃圾很普遍

  B

  、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

  C破坏花草树木很普遍

  D

  、水电浪费现象很普遍

  E、公共场所吸烟很普遍

  F

  、其它

  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其中

  最为严重的是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有

  80%人认为使用一次性的

  筷子和塑料袋的问题很普遍,有65%的人认为水电浪费情况的现象很普遍,有56%

  勺人认为乱扔垃圾的现象普遍,有38的人认为破坏花草树木的现象和普遍,还有

  4.5%的人认为社会上还存在着其他较为严重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如:乱倒污水、浪

  费食物、装饰性的灯光太多造成能源浪费等。

  3、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志愿者活动相对欠缺

  你是否主动参加过建设生态文明的活动(

  )

  A、参加过

  B

  、没有

  以下是我们统计的结果:

  选项

  A、参加过

  B、没有

  所占百分比

  38%

  62%

  由图表可得,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没参加过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大多数人都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四、针对生态文明现存不足的对策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在家里

  1、照明用电注意随手关灯

  2、低碳烹调法

  尽量节约厨房里的能源。3、节水妙招(1)淘米水可以用来洗碗和浇花,它也是很好的去污洗涤剂。既可以省谁又能少使用洗洁精,也可以减少污水。

  (2)洗衣服、洗脸、洗澡、洗头等的水可以收集起来冲马桶或者擦地。4、爱惜衣物之道

  穿衣大方、简洁、庄重为美,少量的时尚即可。相比那些时尚的衣服外出穿,在家穿一些家居服,既可以延长正装的寿命。5、家用电器的节能使用(1)购买洗衣机、电视机或其它电器时,选择可靠的低耗能的节能产品。(2)电视、电脑不用时即使切断电源,既节约用电有防止短路引起的火灾。饮水机要喝水是开启,不喝就关掉电源,冰箱保持无霜状态。6、循环再利用

  靠循环再利用的方法来进行材料的再循环使用,可以减少生产新原料的数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纸和卡纸版的循环再利用。据统计,回收的纸再生可以减少树的大量砍伐,从而减少水污染。因此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和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

  7、节能的健身方式(1)比如,住在比较通风的房子里可以爬楼梯既能锻炼身体又节约能源,既安全又健康。

  (2)比如,在夏天用手洗衣物节水节电。

  8、垃圾处理分类把可再生与不能再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有利

  于培养孩子爱护环境的习惯和自觉性。9、交流捐赠多余物品

  将多余或不用的物品集中起来,通过交换和捐赠地方法,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二)、在路上1、明智的旅行

  先计划好路线再出发,想想旅途所需物品和使用的交通工具等。2、提高出门办事效率

  除非必要,不单独驾车出门。每次出门前,把要办的事一次办好。这样能减少塞车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浪费。(三)、购物时1、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

  塑料的原料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节约塑料袋就是节约地球能源。2、购买本地产品

  购买本地产品能减少在产品运输时产生的二氧化碳。3、购买季节性产品

  购买季节性产品能减少温室生长的农作物。4、少用一次性的制品

  5、过度包装

  注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减少垃圾和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6、使用在循环材料的好处

  比起用原始材料的产品,用再循环材料制造的产品,一般消耗较少的能源。例如:使用回收钢铁来生产所消耗的能源比使用新的钢铁少。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五、结语

  本调研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以所见为例,从人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和行为等方面分析了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可行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在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我们应该携起手来,一起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参考文献】

  (1)赵志耘:大学生绿色消费模式研究---观念与行动[J].科技与产业,2010,(6)。

  (2)廖志丹“绿猫”理论:高效生态文明教育初探2010,222(3).

  [J].生态经济,

  

推荐访问:生态环境精神文明存在问题 精神文明 生态环境 存在问题

最新推荐

版权所有:楚冠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楚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楚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浙ICP备150291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