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8篇

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8篇

发布时间:2022-12-06 08:05:05

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8篇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2010春季幼儿文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摇篮曲  2、婴幼儿散文8、张天翼  3、《五卷书》  4、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8篇,供大家参考。

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8篇

篇一: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2010春季幼儿文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摇篮曲

  2、婴幼儿散文8、张天翼

  3、《五卷书》

  4、叶圣陶

  5、题画诗

  6、动物故事

  7、《世界图解》

  9、木偶剧

  10、动画片

  11、谜语歌

  12、图画书

  二、简答(每题10分,共50分)

  1、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是什么?

  2、童话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3、举例说明图画书在婴幼儿成长阶段的作用。

  4、幼儿戏剧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婴幼儿生活故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6、简述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7、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是什么?

  8、婴幼儿故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9、婴幼儿散文有哪些基本特征?

  10、幼儿戏剧包括哪些主要类型?

  三、分析(20分)

  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改编幼儿戏剧应注意的问题。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如何创作富有现代气息的新型童话。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摇篮歌,古代称抚儿歌,是母亲或其他长辈哄孩子睡觉时所哼唱的儿歌。摇篮曲是婴幼儿最早接触的歌谣,它的主要作用是催眠,歌词浅显简单,讲究音韵节奏。

  2、婴幼儿散文是指以婴幼儿为接受主体,传达婴幼儿生活情趣及心灵感受,适合幼儿审美需求和欣赏水平的提升婴幼儿文学素养、语言能力的散文样式。婴幼儿散文可以通过某些片断的生活事件来表达一定的所思所感,欣赏对象主要是幼儿园中大班的四至六岁的幼儿。

  3、《五卷书》是印度寓言故事集,被认为是儿童喜爱的最早读物,源于民间口头创作,是为宫廷孩子阅读而采编的,大约成书于公元二世纪到八世纪。在艺术上对儿童文学发展影响极大。

  4、叶圣陶是“五四”以来最早从事童话创作的作家,1923年出版《稻草人》,这是我国第一部作家创作的童话集,为我国现代儿童文学奠定了基础。还出版过《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作品。

  5、题画诗是根据图画或摄影作品画面写的诗歌。幼儿题画诗的特点是来源于画面,但又不为画面所拘束,往往从画面的内容或其一点生发开去,敷衍成篇。它可以与画一起供幼儿欣赏,也可以脱离画面,作为一首独立的诗歌而存在。

  6、婴幼儿动物故事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故事。它的特点是以丰富的想象力、形象的故事情节和动物的典型形象,生动有趣地介绍动物的习性特点,或间接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孩子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从动物故事反映的内容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单纯地为写动物故事而写动物故事,另一类是借动物形象间接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体现人们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爱憎分明的观点。

  7、《世界图解》出版于1637年,作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书中用图画表现了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幼儿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儿童图画书。

  8、张天翼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成名作《大林和小林》奠定了中国长篇童话创作的基础。此外,他还著有《秃秃大王》、《搬家》等儿童文学作品。

  9、木偶剧是一种由表演者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表演动作,一边说台词或唱歌,通过木偶动作、语言塑造舞台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戏剧形式。根据木偶制作和操纵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三种。

  10、动画片(卡通)是幼儿戏剧文学艺术与美术和现代传媒技术相交融而形成的一种幼儿艺术形式。它擅长用紧张的情节、夸张的造型、幽默的语言和极富想象力的创意表现故事情节。代表作品有美国的《米老鼠和唐老鸭》、日本的《机器猫》等。

  11、谜语歌是以歌谣形式作谜面的谜语,属于儿歌范畴。对于其他形式的儿歌来说,它的特点在于“谜”,一般由谜面、、谜底和谜目三部分组成。谜语歌中的悬念设置符合婴幼儿好奇的心理,猜谜语对于婴幼儿认识事物、开发智力、提高辨别能力和联想能力等都很有益处。

  12、图画书也称图画读物,是以婴幼儿为主要对象,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艺术形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全部用图画表现故事内容。

  二、简答

  1、幼儿诗是以幼儿为主体接收对象,适合于幼儿听赏吟诵的自由体短诗。儿歌又称童谣,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收对象的歌谣。儿歌与幼儿诗从本质、形式到功能都是不同的。在思想内容上,儿歌比较单纯、直率,幼儿诗比较含蓄;在题材上,儿歌多从日常生活取材,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幼儿诗题材广阔,内容也更丰富深厚;在写法上,儿歌往往以叙述、白描、说明等方式描述事物现象,而幼儿诗更注重情感的抒发、意境的创造和表达的含蓄;在篇幅上,儿歌短小、结构简单,幼儿诗可长可短,结构较复杂;在韵律上,儿歌强调顺口、音韵和谐,幼儿诗的格式、语言韵律则可以更灵活自由。

  2、童话常用的表现手法包括拟人、夸张和象征。拟人是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诸于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表现手法,是童话表现幻想的最常见的艺术手法。夸张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扩大和强调所描写的对象的某些特征,并作必要的

  夸大或缩小,突出其本质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象征是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3、图画书是幼儿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是以婴幼儿为主要对象、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形式。图画书可以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发现事物,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孩子多元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图画书具有故事性的图画可以使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找到生动而有效的学习方式,细腻的笔法、丰富的色彩,还能建立幼儿视觉美感的基本经验,培养审美能力,激发情感,陶冶性情,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

  4、①主题鲜明、浅显,题材幼儿生活化。幼儿戏剧一般很少反映社会生活中重大、深刻的主题,较多选自幼儿所熟悉的社会生活题材,蕴含一个鲜明而浅显的道理,适合幼儿的欣赏水平和接收能力。

  ②戏剧冲突的趣味性和游戏性。幼儿戏剧的矛盾冲突是幼儿生活的反映,总是充满儿童情趣。

  ③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儿童化和口语化。幼儿戏剧语言以人物对话为主,叙述语言为辅。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都要具有动作性,追求“儿童化”,人物语言要自然、朴实、浅显,符合幼儿口吻。

  ④戏剧形式的丰富性和综合性。幼儿戏剧通常篇幅短小,主题、情节线索单纯。同时,它的形式又丰富多样,一出剧往往混合运用语言、音乐、舞蹈、木偶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具有综合性。

  5、婴幼儿生活故事是婴幼儿故事中的常见种类,它以现实的婴幼儿为主要角色,以他们的生活和活动为题材。

  ①认识功能。生活故事是婴幼儿生活的一面镜子,生活化艺术化的故事可以折射出孩子们生活的某些层面。

  ②教育功能。生活故事除了带给孩子情感愉悦,还可以引导婴幼儿熟悉和了解社会,促使他们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

  ③愉悦功能。生活故事往往采用巧妙的结构和诙谐幽默的语言,让婴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听赏中接受。

  6、①学前儿童文学的语言应浅显易懂。婴幼儿是靠听觉和视觉感受文学作品的,因此,学前儿童文学的语言应浅显,应具有口头文学的特点。

  ②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应生动有趣。婴幼儿对于故事性较强的作品比较感兴趣,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要单纯、生动、有趣。

  ③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结构应条理清楚。最好一条线索贯穿到底,要层次分明,情节安排要有头有尾。

  ④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应具有教育性。儿童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对婴幼儿的身心成长可以起到引导作用,所以,学前儿童文学的主题要有教育性,要有益于婴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

  7、传统童话是区别于作家创作的文学童话的一种经典性的口传文学形式,也称为古典童话。它的主要文学特征是:

  ①单纯明快的叙述模式。传统童话作为口头创作的古老的文体形式,在千百年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叙述方式,体现出单纯明快的特点,符合儿童尤其是幼儿的阅读心理。

  ②鲜明的主题。传统童话的主题是鲜明而直接的,表现人们对善良、正直、勤劳等品德的歌颂和对贪婪、自私、残暴等丑恶行为的批判,反映了善良的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③类型化的人物性格。传统童话强调传授人类千百年来累积的知识经验,因此童话的时代特征往往不明确,主人公常常是泛指的,故事更注重文化意义,演绎文化精神,人物塑造也体现了带有一定人类的共性和民族性的思想文化精神。

  8、婴幼儿故事是指适合婴幼儿欣赏的、篇幅短小、情节单纯、语言浅显的叙事性文学作品。读者对象是1—6岁的孩子。在主题、情节、表现手段和语言方面有自己的特点。

  ①主题集中而明确。婴幼儿故事的主题一般有很强的针对性。

  ②情节曲折而单纯。情节曲折是婴幼儿故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平铺直叙的故事不可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但这种曲折要与婴幼儿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③叙述明快而简洁。叙述是婴幼儿故事的主要表现手段,但婴幼儿故事一般不采用倒叙、插叙等方法,而应采用直叙方式。

  ④语言浅显、活泼而富有童趣。婴幼儿故事的总体风格应该朴素、浅显,而又不能呆板,应该活泼、明快和口语化。

  9、婴幼儿散文因读者对象的特殊性而具备自身的特点,表现出“散文化”和“幼儿化”的特征。

  ①跃动的童心和贯穿全篇的童趣。婴幼儿散文往往直接取材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真实的心灵,强调表现幼儿独有的心理和情趣。

  ②灵活自由、生动活泼的想象。婴幼儿散文中的形象生动活泼,具体逼真,这些活泼生动的形象充满了幼儿的想象。

  ③语言明丽清新,意境优美。婴幼儿散文追求优美的意境,即追求童话般的意境,契合了幼儿的身心特点。

  10、幼儿戏剧由于分类标准不同而有多种分类方法,从场幕结构上分,有多幕剧和独幕剧;从题材内容上分,有现实生活剧、童话剧、科幻剧和历史剧;从表演形式上分。可以分为幼儿话剧、幼儿歌舞剧、木偶剧、故事表演、皮影戏、幼儿动画片、亲子游戏等。

  三、分析

  1、幼儿戏剧的改编大致可以分为经典文本的改编和幼儿园教材的改编。改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选择适当的文学作品。作品应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兴趣,符合幼儿思维能力和心理特征。同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深对性较强的作品。作品要易于改编,并要适合于表演。

  ②进行再创作思维。改编时,要忠实原作,保留故事大致情节和主题,还要根据需要,适当删减情节与人物,添加情节的趣味性。还要改变文本样式,运用人物对话和综合艺术形式呈现故事情节,表现主题。

  ③让幼儿成为表演的主人。幼儿戏剧表演的丰富性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表达以及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2、传统的童话逻辑强调“物性”,童话创作中的幻想因素必须依照既定的逻辑规范。现代童话以全新的美学意识,摒弃了传统童话的主题、情节、结构与形象,打破了事物间正常的因果关系,颠覆了原有的逻辑规范,拓展了童话的想象空间,童话幻想的自由度大大扩展,人物性格突破单一模式,童话创作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现代童话打破了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界限,拓展了童话的审美天地。如美国作家乔治·塞尔登的《时代广场的蟋蟀》就把动物世界与现代

  都市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还有许多童话作品融入现代意识,展现科技幻想。这都使得现代童话与传统童话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色。

  

篇二: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幼儿文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一、幼儿、幼儿文学以及幼儿园语言教育三者间的关系

  1、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语言教育是以幼儿文学作品作为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使他们天生喜欢文学。幼儿对文学的需求呈主动状态,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朗诵儿歌和有趣的幼儿诗,喜欢看色彩鲜艳的图画故事。幼儿文学作品为幼儿打开了一扇窗,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文学是伴随、贯穿整个幼儿阶段的文学,它可以满足不同的年龄段的幼儿的阅读需要。文学的美质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词语的理解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播入他们的心田。

  2、幼儿文学自身的文学性和多元的教育功能,使之成为了幼儿园组织各种活动的最好帮手。幼儿文学以幻想、快乐、优美、荒诞等品质对幼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征服幼儿,使幼儿乐此不疲。幼儿文学还以其丰富、乐观向上的内容及繁复多样的样式带给幼儿优美的美感、美的享受。它稚拙的美、纯真的美、荒诞的美体现了幼儿纯真的心灵,带给幼儿轻松、快乐、滑稽、幽默等审美品质。这些特点都使幼儿文

  2

  学在进入语言活动时成为最被幼儿期盼、最受幼儿欢迎的内容。

  3、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决定幼儿文学作品成为幼儿语言成长的主要选择。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一般分为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早期阅读。幼儿园语言活动形式一般分为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形式所使用的材料中,就有大量的幼儿文学作品。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表明,儿童语言发展有赖于三种知识的整合习得:社会知识、认知知识、语言知识,而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语言知识的结合物,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好媒介。因此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幼儿文学作品被广泛运用。

  二、幼儿文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幼儿文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运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严重影响、阻碍幼儿语言成长。幼儿园新《纲要》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3

  问题一:幼儿文学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工具

  即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单纯的将幼儿文学当做幼儿语言教育的工具。其具体表现为将幼儿文学作品中的语句肢解成单个的字、词或句式,过分强调幼儿识字,认字,使幼儿的注意力只在汉字上。

  然而幼儿文学的本质是审美,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对这个美妙无比的艺术世界作过形象的描绘:“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有关文学教育和审美教育理论表明,幼儿文学作品是作者按照美的规律和审美理想,通过艺术语言塑造形象,描绘意境,表达感情来反映现实,反应社会,集中表现生活美,自然美与艺术美。幼儿文学的一切教育功能的实现都是建立在幼儿文学审美的基础之上的。

  问题二:幼儿文学沦为思想教育的工具

  儿童文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工具化由于儿童文学要顺应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这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4

  首先表现在幼儿文学教育的选材上,比如要孩子们懂得撒谎是不良的行为,便给他们讲述《狼来了》;要孩子们戒骄戒躁,《龟兔赛跑》便成为首选的作品。《三只蝴蝶》《金色的房子》之类的作品长盛不衰,而泰戈尔《新月集》中的散文、天才诗人杨唤的儿童诗之类的优秀幼儿文学作品都因没有明确的“教益性”就被排出了儿童文学的精品世界。

  其次表现在幼儿教师在幼儿文学作品的指导活动中。其侧重点多放在对作品进行实用的分析,把太多的道德劝诫、抽象理解贯穿于作品之中,将幼儿明白其中的思想道理作为主要目标,将幼儿文学作品做为承载道德训诫的器物。[1]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看来,教学生学会从形象中抽取主题和思想的文学教育是极端错误的。因为这种做法使得幼儿文学作品的内容枯燥、无趣、干瘪,致使幼儿对于幼儿文学阅读活动不感兴趣,忽略了幼儿文学的文学性和审美功能。进而影响到幼儿对幼儿文学作品中优美语言的感受和学习。著名学者郑荔也曾说过:“儿童文学其根本属性是文学,是艺术,它的最终归宿是文学性,将其视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工具和语言学习的工具,从根本上背离了儿童文学的文学属性。”

  问题三:幼儿文学作品选择受制于成人心理

  5

  在幼儿园文学教育受制于成人心理倾向,以幼儿文学欣赏课的选材为例,幼儿教师则侧重于选择幼儿诗和幼儿散文,这两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不太适合幼儿对幼儿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这是因为幼儿诗歌在所有幼儿文学体裁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最难理解的,它是用意象来表达思想感情,这是幼儿无法感知和体会的。而幼儿散文,它具有散文的本质特点即形散而神不散,幼儿的注意力本来就不容易集中,因此也根本不可能从看似散乱的文章内容中去归纳出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无疑幼儿老师之所以选择这两种体裁作文幼儿文学欣赏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喜好去选择的,是以成人的眼光来选择教材。这从根本就忽视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忽略了幼儿在文学作品欣赏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在分析和欣赏作品过程中,忽略幼儿感受,从成人角度确定幼儿的文学活动目标。

  三、幼儿文学在幼儿语言教育运用中的问题成因分析

  (一)传统文以载道思想的影响

  中国历来重视“训育”,自宋朝以来,《神童诗》广为流传,如“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6

  父母追求“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笃信“古有千古文,许之后学通”。在我国很长一段时期中,一直将幼儿文学的核心本质特征看成是“教育性”,认为幼儿文学教育就是教育幼儿的文学,将幼儿文学看成是因教育而存在,教育是幼儿文学艺术的原动力,将幼儿文学和幼儿教育的关系看成是一种从属关系。周作人先生(1923)在其著作《儿童的书》中说:“想来中国教育重在所谓经济,后来又中了实用主义的毒,对儿童讲一句话,眨一眨眼,都非含有意义不可,到了现在这种势力依然存在,许多人还把幼儿故事当作法句警喻看待。”20世纪60年代,文学的工具化地位被确立,文学开始完全沦为一种途径和手段,在这种大背景下,儿童文学教育也相应的成为语言学习的工具。[3]

  幼儿文学是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它具有的是儿童文学的一切属性和特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建构活动,与幼儿教育是两个平行的独立个体。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2004)也曾说过:“儿童文学虽然和儿童教育存在密切关系,但是两者在儿童文化的系统中却是两个平行的子系统,并不具有从属关系。”

  (二)幼教师资培养中课程设置的缺陷

  7

  从我国创立幼师课程体系起至今,幼师在文学方面的课程就一直没受到足够的重视。以20世纪80年代的幼师课程设置为例,20世纪80年代是中等幼儿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时期,这时期将幼师的文化基础课确定为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计算教学法”被重新列为一门课程与体育及体育教学法、美工及美工教学法、音乐及音乐教学法、语言及常识教学法构成“五法”。“三学”依然是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技能课把钢琴融入音乐课中,增加了舞蹈课,四年制的还增加了外语选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所设置的课程中并没有明确的提到幼儿文学,这是因为幼儿文学被包含在语文教育中,成为语文教育的附属课程,并且安排的课程量也只有一学期。

  (三)幼儿文学课程内容的缺陷

  后来在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幼儿文学课程的教授过程中,重幼儿文学史知识,轻对作品的品评能力。并且在各师范院校图书馆内的幼儿文学资料和图书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阅读量不足,自身文学素养不过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因为工作的压力和整体环境的影响,教师的阅读比较注重专业书籍,讲究实用性阅读,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幼儿文学作品的阅读就更加缺乏。再则许多老师

  8

  本身是从应试教育时代走过来的,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没有能够充分的享受儿童文学的滋养。传统的阅读习惯和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的缺乏,使教师面对教材时缺少良好的驾御与把握的能力。因而在幼儿文学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运用,几乎是跟着感觉走,没有明确的目标,根本不明白幼儿文学的本质和规律。使得文幼儿学在幼儿语言中的运用很狭窄,无法真正发挥其价值。

  “儿童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在身体、精神、社会方面均未成熟的儿童培养引导为健全的社会人”。这是幼儿文学最终的目的。

  9

  

篇三: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幼儿散文内容广阔日月星辰花鸟虫草无所不包可以帮助幼儿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幼儿散文讲求优美的意境蕴含着真挚浓烈的情感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使他们的情感受到没得熏陶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幼儿散文表现手法灵活语言精练规范对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示范作用

  第一章幼儿文学的特征什么是儿童文学?广义的儿童文学是指以3至15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而创作的适应儿童审美需要的文学。狭义的儿童文学三个层次中的“儿童文学”。什么是幼儿文学?幼儿文学是以3至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求的文学。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分成三大类唱诵类(儿歌,幼儿诗)讲述类(幼儿童话和寓言,幼儿故事,幼儿散文,幼儿科学文艺)综合类(图画故事和卡通,幼儿戏剧)幼儿的心理特征。答:作家在为这个阶段儿童创作时,必须照顾到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语言。幼儿审美意识的独特性。答:由于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决定了幼儿的审美意识有以下特点:1,、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2.审美意识任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形式。答:1.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2.感知型的接受方式3.带有游戏性质的自我幻化与精神扮演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答:1、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2、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3.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答:1.稚拙美2.纯真美3.荒诞美第二章幼儿文学的功能文学的功能?文学有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的功能。幼儿文学的功能?1、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2、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3、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4.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5.愉悦幼儿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第三章幼儿文学创作的特点,创作要求。答:1、审美感受能力、情感、想象力、传达技巧。2、题材、主题、情节、结构、形象、语言。中编第一章儿歌儿歌的概念?儿歌是一种适合年龄幼小的儿童念唱、欣赏的歌谣。儿歌在古代的名称?童谣儿歌的特点?1、内容浅显、单纯活泼2、篇幅短小、易记易诵3、节奏明朗、音韵和谐。我国儿歌的特殊形式?1、摇篮歌2、游戏歌3、数数歌4、谜语歌5、连锁调6、问答歌7、绕口令8、倾倒歌9、字头歌第二章幼儿诗幼儿诗的艺术特征?答:1、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2、活泼、生动的想象3、富于情趣的构思4、自然、明快的韵律。幼儿诗的类别?答:1、叙述诗2、童话诗3、抒情诗4、讽喻诗5.散文诗第三章幼儿童话1.童话的概念?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色彩的虚构故事。他是最切近儿童的心理,是儿童文学特有的体裁。世界上较早对童话进行改写的作家及童话集名称。答:夏尔·贝洛《鹅妈妈的故事》世界文学童话的奠基人答:安徒生我国创作童话出现的时代答:我国创作童话出现于“五四”前后。第一部创作童话集的名称和作者答:叶圣陶出版于1923年的童话结集《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

  2.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童话幻想的主要表现手法:夸张(艺术夸张是指借助想象,对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进行扩大或缩小,以强调、突出基本特质。增强艺术效果。象征(象征是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去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或他类事物。特点是利用象征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或联系,使被象征的内容得到鲜明,集中而又含蓄、形象的表现。拟人(拟人是指被赋予人类以外的种种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使之“人格化”。3、童话人物形象的三种类型:拟人形象,超人形象,常人形象。4、童话从作者、体裁、类容的不同来划分各有那些类别。答:从作者分,有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从体裁分,有童话故事,童话诗、童话剧。从篇幅长短分,有长篇童话,中篇童话,短篇童话。从内容分,有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5、童话对于儿童成长有哪些作用?答:1、帮助儿童明白事理,增长知识2、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和幻想能力3、能培养美感,陶冶情操4.童话具有很大的娱乐作用。幼儿童话特点?答:1、融进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2、以拟人为主体的童话形象3、单纯明快的叙事方式幼儿童话的改编?为幼儿改编童话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1、主题明确2、脉络清晰3、语言生动。什么是寓言?寓言是一种含有明显讽喻意义的短小故事。寓言的特点?寓言鲜明集中,是寓言的突出特点。运用比喻手法,是寓言的另一个特点。结构简单,语言精练,这是寓言的另一个特点。寓言在世界的三大发祥地:印度,希腊,中国。怎么样为幼儿改写寓言------增添形象、扩展情节、丰富原有形象、添加细节、改用浅显生动的语言。第四章幼儿生活故事幼儿生活故事概念?答:幼儿生活故事是幼儿故事体裁的一个大类,它是以现实的幼儿为只要人物,以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为题材的故事。幼儿生活故事的特点和创作要求?答:1、鲜明的现实性,针对性2、生动的故事性3、浓郁的趣味性。第五章幼儿图画和卡通读物幼儿图画书的概念?答:图画书是以幼儿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他的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学为辅,文字大都简短,浅显。幼儿图画书的常见种类?答:1、文学性的图画故事2、非文学性图画读物幼儿图画书的特征和作用?答:幼儿图画书的特征1、形象的直观性2、构图的连续性3、画面的趣味性。幼儿图画书的作用1、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发现事物,开拓眼界。增长知识、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3.激发情感,陶冶性情。4、培养阅读兴趣并进一步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5、建立幼儿的视觉美感的基本经验,培养审美能力。增长长幼两辈情感交流。幼儿图画书在文字和图画上的创编要求?答:文字要求:1、要有“可视感和动感”2、要有节奏感3、精准、准确、生动、有色彩。绘画要求:1、幼儿欣赏图画的特点(形象、画面、色彩)2、幼儿图画书的绘制要求(图画要富有儿童情趣、要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画面要有动感、画面要有细节、充分利用图画书翻页的欣赏方式、插图要有节奏感)幼儿卡通读物的概念,画面语言?答:卡通读物它通常是指有主题和情节,有连续性画面,有对话。旁白及音响符号的故事画。幼儿卡通读物的画面语言:分格、动感的营造、感情和心理描述、画面中的文字。第六章幼儿散文幼儿散文的概念?答:幼儿散文内容广阔,日月星辰,花鸟虫草,无所不包,可以帮助幼儿

  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幼儿散文讲求优美的意境,蕴含着真挚浓烈的情感,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使他们的情感受到没得熏陶,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幼儿散文表现手法灵活,语言精练,规范,对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示范作用。幼儿散文常见种类及特点?答:1、抒情散文(抒情散文重在抒发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纯真美好的感情)2、叙事散文(贴近幼儿心灵)3、知识散文(这类作品篇幅小,语言浅显,写法灵活,不论是只是还是艺术传达,都能对幼儿产生吸引力)4、写景散文5、幻想散文。幼儿散文的特点:1、短小真实,贴近幼儿生活2、集体形象、易于幼儿接受3、意境优美,富于幼儿情趣。4、情感真挚,丰富幼儿心灵。第七章幼儿戏剧幼儿戏剧的特点,分类?答:特点:1.浓重的游戏性2、单纯而有趣的喜剧冲突3、形象化,动作化的语言。分类:1、幼儿歌舞剧2、幼儿话剧3、木偶剧4、故事表演第八章幼儿科学文艺科学文艺的涵义,功能,创作要求,主要体裁?答:1、科学文艺是指用艺术手法来描写科学。表现科学、普及科学这样一类于科学内容相关的作品的统称。科学文艺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把科学知识生动有趣地传授给读者。2、科学文艺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倡科学精神。激发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立志为科学献身的精神。3.、科学文艺创作的要求是:科学性、文艺性、思想性、趣味性。4、科学文艺主要体裁: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小品、科学诗、科学幻想小说、科学漫画。幼儿科学文艺的知识内容和主要形式?答:幼儿科学文艺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动植物的一般常识。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的常识。数理化的浅显常识。工农业,交通,医药学方面的实用常识。幼儿科学文艺的形式:幼儿科学童话、知识性儿歌和幼儿诗3、幼儿科学故事和科幻小故事。下编作家作品介绍

  

篇四: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谈一谈幼儿散文这种文体并说明原因

  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有利于幼儿认识世界的万事万物,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内容,对幼儿的心理活动也有启蒙引导作用。

  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因为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的,这就要求幼儿文学的语言必须明白浅显,在幼儿所能掌握的词语的范围内讲述。

  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曲折有趣的情节、天真稚拙的童真感染着孩子,带给他们无尽的快乐。有的作品并不蕴含着什么道理和深意,只是单纯地逗乐,在处理情节时非常讲究技巧。

  幼儿散文作为语言学习的范本,其丰富性能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增强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其艺术性能培养幼儿审美能力,激活儿童语言的潜能;利用幼儿散文文本指导幼儿进行读者再创作,组织朗诵与仿编说话创作,还能培养幼儿创造性想象力,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散文阅读提供了一种规范而充满诗意的艺术语境,有利于幼儿从学习口语到书面语的过渡,对促进幼儿综合语言能力与思维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五: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诗歌与散文的区别

  诗歌和散文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两种不同的体裁。虽然它们都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但是却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

  从创作的思维方式来看,诗歌讲究跳跃性,有句子内语言的跳跃,有意象的跳跃,还有诗歌结构的跳跃。而散文则是线性思维,它依照我们生活的思维习惯或表达感悟或述说心情或摹物写景。诗歌的创作还依赖于灵感,强调灵光乍现。黑格尔谈到诗人的创作说“诗人就象一个断了线的风筝,违反清醒的按部就班的知解力,趁着沉醉状态的灵感在高空飞转,仿佛被一种力量控制住,不由自主地被它的一股热风卷着走。”可见灵感对诗人创作的重要,而散文则不依赖于突如其来的灵感而更注重生活阅历的积累。

  同时,诗歌倾向于想象而散文贴近生活。余光中在《缪斯的左右手》说:“同为表情达意的文体,但诗凭藉想象,较具感情的价值,散文依据常识,较具实用的功能。”诗歌的跳跃性带来文本中大量的留白,而这些留白又启发了读者的想象。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诗中“夕阳”“断肠人”“天涯”的组合使一个伤心人流浪天涯的形象跃然纸上。想象赋予诗歌腾飞灵动的双翼,承载着诗歌的生命。散文则更为平实。作家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历对散文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是很难写出好散文的,如果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生活是散文创作的源泉,散文对生活的依赖性更强。韩愈在《祭十二郎文》悼念亡故的侄子,文中没有用华丽的修辞,只用平实的语言回忆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能深刻地感到韩愈的悲痛,这是散文的力量。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诗歌是凝练的,散文更接近于日常生活语言。诗歌用凝练的语言摹物写景表现丰富的内涵,这一点又与诗歌跳跃性的特征相关。像“春花秋月”“天上人间”“绿肥红瘦”等短语就是典型的诗歌语言。这也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特征的一种表现。散文的语言表达的方式接近于口语,如与老友促膝谈心一般,叙事写景抒情可以从容不迫地娓娓道来。有人称散文是一种没有坡度的大众文体,语言通俗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再则,诗歌更注重音乐美,而散文在这方面没有诗歌那么严格。古代诗歌要求押韵,甚至有平仄的限制,如绝句律诗。现代诗歌虽然没有严格的韵律限制,但还是追求押韵和节奏,如《再别康桥》《乡愁》等。散文没有过高的韵律要求,它注重内容的表现而不拘泥于形式。我们读诗则如听音乐,以欣赏美为最高目的。而读散文,像倾听智者谈话,希望领略人生画廊,感悟人生真谛。

  诗歌和散文虽是常见的文学形式,但是其美学表现却各有千

  秋:诗歌则像间歇式喷泉,喷一柱即止,强调含蓄与朦胧;而散文像小溪汩汩流淌,沿着既定的感情线索将事情说透,把感情抒畅。写诗则如制作盆景,以瑰奇绝美为上品。而写散文就如培植园林,讲究协调与完整。中学生弄清诗歌和散文不同的艺术特征,既能提高他们对诗歌散文的鉴赏水平,同时也能让他们触类旁通提升对其他文学形式的感悟能力。

  

篇六: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1.简述幼儿文学的教育功能。答:(1)引导幼儿学习生活常识,帮助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2)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3)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发展幼儿思维和想象力(4)培养美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5)愉悦身心,培养幼儿活泼、乐观的情感。举例说明幼儿文学的文化功能。幼儿文学的主要接收者是幼儿,但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常常会受到各个年龄段的读者的喜爱。在幼儿文学作品中,成人可以感受到幼儿的快乐和天真,可以暂时摆脱成人世界的纷扰和烦恼,可以净化被世俗污染的心灵.成人读者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阅读参与,一则可以给自身提供愉悦的心情,二则可以以成人的生活及审美阅历来审视评价作品,提高幼儿文学的艺术品质。幼儿文学可以改善幼儿的精神世界,从而改善幼儿所生活的文化生态环境。幼儿的世界是纯净的,充满美妙天真的幻想和想象。幼儿文学不仅可以净化心灵,而且会净化成人的精神世界和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环境。2、举例说明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1、稚拙美稚拙是幼儿的本色。幼儿的身心还没有发育健全,生活经验不足,对世间万物的理解只能依赖自己有限的体验,因此带有稚嫩、笨拙的特点。幼儿文学同样具有稚拙美。这种稚拙美主要体现在作品所表现的幼儿的童真、童趣中。这种童真、童趣是幼儿感情的最自然的流露。2、纯真美幼儿的心灵是纯洁的、真挚的,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热情,充满爱意,用稚嫩的眼光去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往往让成年人也受到感染和启迪。3、质朴美孩子的情感是质朴的、纯真的,不带一点矫饰。4、荒诞美荒诞美表现为儿童想象的奇异美。儿童作品的荒诞性反映了儿童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它是儿童的泛灵观念、人为观念、任意逻辑观念的一种反映。在儿童的想象世界中,怪异的、奇特的、夸张的、巧合的因素具有无穷的魅力.2。幼儿童话的分类。答:(1)根据童话的形成过程和作者,可分为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2)根据体裁,可分为童话故事、童话诗和童话剧.(3)根据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童话、中篇童话和短篇童话.(4)根据人物形象,可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5)根据童话内容,可分为文学童话和知识童话。3.幼儿戏剧主要有哪些特征?答:(1)具有游戏的娱乐性和集体的参与性(2)富有儿童情趣的戏剧冲突;(3)语言动作化、形象化(4)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紧凑、故事性强4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是什么?幼儿诗是以幼儿为主体接收对象,适合于幼儿听赏吟诵的自由体短诗.儿歌又称童谣,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收对象的歌谣。儿歌与幼儿诗从本质、形式到功能都是不同的。在思想内容上,儿歌比较单纯、直率,幼儿诗比较含蓄;在题材上,儿歌多从日常生活取材,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幼儿诗题材广阔,内容也更丰富深厚;在写法上,儿歌往往以叙述、白描、说明等方式描述事物现象,而幼儿诗更注重情感的抒发、意境的创造和表达的含蓄;在篇幅上,儿歌短小、结构简单,幼儿诗可长可短,结构较复杂;在韵律上,儿歌强调顺口、音韵和谐,幼儿诗的格式、语言韵律则可以更灵活自由。童话常用的表现手法包括拟人、夸张和象征。拟人是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诸于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表现手法,是童话表现幻想的最常见的艺术手法。夸张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扩大和强调所描写的对象的某些特征,并作必要的夸大或缩小,突出其本质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象征是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幼儿文学在情节设计上应注意什么?情节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活动及其组成的事件的进展过程。它是作品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中心环节。在幼儿文学作品中,有情节的占绝对优势.即使是抒情性比较强的幼儿诗和幼儿散文中,叙事成分也有一定比重。幼儿对情节性作品的偏爱,是由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意识所决定的。可以说,幼儿文学是行动的文学,没有行动,没有经由行动构成的情节,大多吸引不了小读者幼儿文学创作者在为幼儿设计作品的情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单纯,生动。幼儿文学的情节,应以单纯为主,因为情节复杂的作品头绪纷繁,关系复杂,多线索的交叉远远超出了幼儿的阅读承受能力.因此,在幼儿文学创作中,要尽量做到线索单纯,情节铺展顺畅②集中,完整.情节集中,不仅指情节发展连贯紧凑,还要求作品线索串起的每一细节生动、丰满。因此,在幼儿文学创作中,要特别重视细节描写的具体可感与丰富多彩。这是保证作品质量的关键之一。情节完整,要求幼儿文学作品不

  管篇幅长短,都要有头有尾,使作品成为完整的整体。这是与幼儿的接受心理紧密相连的。③富于想象力。幼儿文学的情节构思特别强调富于想象力。情节的奇幻怪诞、曲折热闹对幼儿更有吸引力简述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①学前儿童文学的语言应浅显易懂。婴幼儿是靠听觉和视觉感受文学作品的,因此,学前儿童文学的语言应浅显,应具有口头文学的特点。②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应生动有趣。婴幼儿对于故事性较强的作品比较感兴趣,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要单纯、生动、有趣。③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结构应条理清楚.最好一条线索贯穿到底,要层次分明,情节安排要有头有尾。④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应具有教育性。儿童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对婴幼儿的身心成长可以起到引导作用,所以,学前儿童文学的主题要有教育性,要有益于婴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幼儿文学作品语言的要求答:其一,是可接受性,即作品中的语言要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其二,是超前性,即作品中的语言要稍稍超出幼儿的实际理解能力,以不断提高他们的言语水平幼儿文学语言如何做到可接受性1、浅显.注意词汇的使用,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少用虚词;注意句型的使用,多用简单句少用复杂句,多用短句少用长句2、音乐性.文句有韵;使用象声词;押韵以增强音乐性效果;运用反复手法3、形象性。幼儿文学作品要尽可能地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包括声音、形状、色彩、动作等。具体手法:摹状、比喻、拟人、夸张4、动作性.运用一些表现心理状态的词;运用动词时,还要选择确切的词,注意变化;巧妙利用动词形象,重叠或重复运用幼儿生活故事的主题有:①引导幼儿分辨是非,领悟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行为;②引导幼儿向上、追求美好的事物③指出幼儿身上存在的缺点错误,启发他们改正科学故事是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去表达科学内容.它把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发明及其发展,常见自然现象的科学道理,动植物的生活习惯或其他物体的特点、性能等知识融汇于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之中.科学故事的创作,首先要求有较强的故事性,而且还要注意描写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活动幼儿童话的特点幼儿童话是童话之中比较浅近、适合于幼儿听赏的作品。幼儿童话具有一般童话的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一)融进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幻想自然是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幼儿童话的作者大多是成人,他们并非简单地再现幼儿的幻想,而是经过选择、加工、提炼,表达出幼儿纯真美好的感情,使作品富于美感,让幼儿在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操上受到陶冶二)以拟人为主体的童话形象。拟人是幼儿童话中使用最多的表现手法,拟人形象也是幼儿童话中最常见的艺术形象。幼儿之所以喜爱拟人手法,首先是因为它契合他们的心理.幼儿活动范围狭小,知识经验不多,他们接触得最多的是人,因而往往以人为度物。万物在幼儿眼中总涂上生命的色彩,他们自然希望童话中的种种形象都是活的物体。再次,拟人能把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这正适应了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三)单纯明快的叙事方式。童话是一种叙事的文体,其中对幻想形象的刻画,对幻想世界的构筑,都是通过所讲述的故事叙事表现出来的,基于幼儿智力水平和审美特点,幼儿童话的叙事方式一般都十分简洁、明快和富有趣昧,故事中涉及的人物、情节和背景都是较为单纯的.幼儿童话中的人物性格,往往是一种单纯的类型化的性格.幼儿童话的情节,也总是只作单纯的线索展开,情节生动有趣、但不复杂.幼儿童话的背景也很单纯,一般都是虚化的。儿童文学的两大特征答:儿童文学有两大特征:(1)它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对应于成人文学,它是文学,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2)它必须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幼儿审美意识有哪些特点?答:(1)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儿童意识中的世界是一个主客体不分的混沌世界。儿童物我未分,认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和人一样有感觉、有意识。(2)审美意识仍处于较低层次。对幼儿身心状态的大量研究表明,幼儿的审美意识是处在一种动物快感、生理快感的初级精神的愉悦阶段。幼儿接受文学的方式特点?答:(1)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2)感知型的接受方式;(3)带有游戏性质的自我幻化与精神扮演。试述幼儿心理特征与幼儿文学的关系。答:(1)3~6岁的儿童刚刚掌握语言,词汇还不丰富;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6岁左右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也刚刚发展,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性和理解事物的表面性特点非常突出。这就要求这一阶段的儿童文学创作,必须依照这一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2)幼儿感知事物尚处于迅速发展和完善的阶段之中。观察事物的特点是大轮廓、

  粗线条的,容易抓住作品中形象的外部特征。因此,幼儿文学作品应多着墨于人物外部形象的描绘。幼儿的空间知觉水平较低,深度视觉尚未发展,因此作品中的背景不能过于复杂,最好使用笼统的时问、地点词汇。(3)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对于鲜明、生动、具体形象、新奇的事物,易引起无意注意.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开门见山,尽早提出人物性质和行为发展线索;故事情节要生动、曲折、紧张、有趣.(4)幼儿的无意识记占优势,幼儿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大都是无意识记的结果。因此,语言合辙押韵、琅琅上口的幼儿诗歌,有生动活泼的形象、曲折情节的故事,富于幻想的童话,能帮助幼儿记忆。(5)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概括能力较低,不易掌握抽象概念.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的题材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为王,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塑造幼儿熟悉的形象,并构思富于幼儿情趣的情节.(6)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想象与现实常常分不清,想象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进行,在词语的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还很低.幼儿文学作品中,幻想、比喻、拟人、夸张、荒诞、变形等手法的运用,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7)幼儿期虽然是言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但言语发展的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对词义的理解还很肤浅,对代表抽象意义的词很难理解,对词的转义就更难理解.因此,幼儿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要求是力求生动、形象、口语化,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但也要稍稍超出幼儿的实际理解能力,以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试述格林童话的特色。答:格林童话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的故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神魔故事,这是为数最多的,如《灰姑娘》、《白雪公主》、《会开饭的桌子、会吐金子的驴子和自己会从袋子里出来的小棍子》、《六人走遍天下,万事如意》等。这些故事既有超人的仙人、精灵,也有神奇的宝物和变幻莫测的魔法,情节曲折、惊险、奇异。另一类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拟人童话,数量也不少,如《猫和老鼠做朋友》、《狼和狐狸》等,故事中的动物能说会道,既富人情,又具物性。再一类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故事,如《牧童》、《老祖父和孙子》等.格林童话来自民间,因此这些故事最直接地反映了人民的思想和愿望,体现了他们的是非善恶观念,大量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和下层人民。格林童话保持了民间文学生动、朴素的格调。故事的结构常采用三段式的反复和对比式、循环式、对照式,这正是幼儿文学最常用的结构方法.改编幼儿童话要注意(1)主题鲜明,简化主题,并使其单纯明确;(2)脉络清晰,删去过多枝节,紧缩结构;(3)语言生动。图画书的作用(1)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发现事物,开拓眼界,增长知识;(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3)激发情感,陶冶性情;(4)培养阅读兴趣并进一步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5)建立幼儿视觉美感的基本经验,培养审美能力。儿歌的主要特点内容浅近,单纯活泼。儿歌咏唱的内容都很浅显,并且十分贴近孩子的生活。一首儿歌往往单纯、集中地描述一件事物或某种现象,明白地表述一个意思或事理,让幼儿一听就懂,很快领悟到其中的内涵并且收到启迪2.篇幅短小,易记易诵。儿歌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精巧,往往是几个句子就描摹出一个现象,表达一个事理3.节奏明朗,音韵和谐.可唱可诵,显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是儿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儿歌的语言“自然合节”、琅琅上口。一般首句即入韵,或句句相押,一韵到底,或以小节为单位换韵,节奏明朗,常形成有规律的反复简述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1)融入幼儿心理特征的艺术幻想是幼儿童话的最基本特征(2)切合幼儿审美情趣的表现手法(3)人物形象以类型化人物形象为主且以拟人为主体(4)单纯明快而富有趣味的叙事方式试述幼儿图画书的特征答:幼儿图画书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形象的直观性。以文字为载体的幼儿文学故事虽然也具有形象性,但幼儿图画书更为形象直观.其中画面所展现的人物、动作及环境都是十分具体形象的,都能让幼儿感到逼真传神,生动有趣。图画书的图画作为艺术,应该受到高度重视,要有“创意的构想,趣味的情境,新颖的技法,和谐的版面,美感的造形,独特的风格,精巧的印刷配合等创作要素”。可见,图画书中的图画决不能因为读者对象是幼儿就降低了艺术标准,相反,需要更高的创作技巧图画书的图画要吸引幼儿,就应该具有“新”和“奇”的特点。在适合他们接受的前提下,要做到新颖、新奇、有趣。同时,适度的夸张、鲜艳的色彩、富于动感都是增强形象性的手段2.整体的传达性。图画书的图画要具有整体感,能够完整地表达故事的内容,做到小读者“看画就能明白故事”。图画书要发挥讲故事的

  作用,必须注意文字与画面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使之具有连续性,这种衔接起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由于故事所表现的时间、空间、人物变化等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画面来实现,如果画与画之间跳跃性太大,幼儿就很难看下去。3.画面的趣味性。以幼儿为主要读者的图画书,必须具有浓郁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就是幼儿情趣视觉化的艺术表现,画面应让幼儿感到亲切。图画书的趣味性主要通过画面来表现,色彩、线条、构图的各个环节都应符合幼儿的审美需求。这种趣味性有时并不需要通过夸张的造型和浓烈的色彩来表现,优秀的图画书有许多都是具有素描写实风格的。常以“甜、俗、浅、陋”来表现图画书内容的作者,实际上并未真正了解幼儿的审美能力试述幼儿故事的特征答:幼儿生活故事的特点和创作要求有以下四个方面1.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幼儿生活故事主要是表现幼儿自己的生活,是幼儿生活的真实写照.幼儿生活故事大多取材于学龄前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内外的生活,有的甚至直接以真人真事为原型,运用写实的手法,逼真地描绘幼儿情感、思想、行为和性格,因此,使幼儿有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能够比较直接地引导幼儿对照自己的思想行为,认识和思考自己的生活2.故事生动,情节单纯而略有曲折.由于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平淡无味的故事情节很难把他们带进作品的情境中去,因此幼儿生活故事要求情节生动曲折,要有悬念,有波澜,精心组织结构,还要写活人物和细节,才能吸引幼儿,牵动他们的心。但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生活经验不足,因而故事又讲究线索单一,即情节沿着一条线索发展,并贯穿到底,一般没有倒叙、插叙,也少有枝节藤蔓。3.浓郁的幼儿生活情趣。幼儿生活故事的趣味来自于幼儿充满情趣的生活,主要蕴藏在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描述里。这类故事中,着重显现的是幼儿天真的想象、稚气的思考和他们特有的行为动作4.语言口语化。幼儿故事以叙事为主,叙述是其主要的表达方式;同时,它又常常是用给声绘色的讲述形式传达给听众的.所以它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口语化,即通俗、明快、质朴,句式较短,没有生僻的词语,表现力强,幼儿生活气息浓郁.幼儿的注意与文学的关系: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对于鲜明、生动、具体形象,有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幼儿注意的稳定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适应幼儿的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的开头尽量简短,尽早提出人物性格和行为得发展线索;故事情节要生动、曲折、紧张、有趣;篇幅不宜过长儿歌的功能增添幼儿生活的乐趣2陶冶幼儿的性情3、开启幼儿的心智4、培养幼儿的语言婴幼儿生活故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婴幼儿生活故事是婴幼儿故事中的常见种类,它以现实的婴幼儿为主要角色,以他们的生活和活动为题材.①认识功能。生活故事是婴幼儿生活的一面镜子,生活化艺术化的故事可以折射出孩子们生活的某些层面.②教育功能。生活故事除了带给孩子情感愉悦,还可以引导婴幼儿熟悉和了解社会,促使他们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③愉悦功能。生活故事往往采用巧妙的结构和诙谐幽默的语言,让婴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听赏中接受幼儿文学作者的修养答:①爱心和童心。幼儿是人类的希望,幼儿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因此,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文学事业是幼儿文学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品格。也只有热爱幼儿,才会去接近幼儿,了解幼儿,才会把爱心与培养幼儿健全人格、发展他们文明素质的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起来,赤诚的为幼儿去创作。还要有一颗不老的童心,包括童真童趣以及强烈的正义感、深厚的同情心,对名人英雄的羡慕和钦佩;要善于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幼儿的眼光去看,特别是以幼儿的心灵去体会.②丰富的知识储备.文学创作是对创作者各种知识储备的检验与调动.幼儿文学创作者要掌握一般的文学常识和幼儿文学常识,还应不断学习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现代技术知识及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③厚实的生活积累。幼儿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必须真实而客观的反应生活。这就需要幼儿文学创作者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头脑中有一个丰富的“材料仓库",要深入幼儿现实生活,认真的体验、观察、思考,熟悉、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他们的思想感情、内心世界、生活情趣、爱好,以及语言、动作的特点等。同时还要了解幼儿的心灵世界。幼儿文学作者如何加强自身艺术修养1、作家要大力培养自身审美感受能力,对接触的各种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和敏锐的感觉,并对事物的细节具有突出的甚至惊人的精细观察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能迅速而准确地摄取事物的各种特征,并把它们保留在记忆中,形成创作时的具体素材。2、作家要对培养对儿童的爱心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创作.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是“以情动人”,没有爱心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幼儿文学作家

  的.幼儿文学作家把对幼儿的爱心融化到他的作品中,他的作品才可称得上是幼儿文学,才能受到幼儿的喜爱,才有益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3、作家要丰富自己艺术想象,善于构思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的形象和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新奇有趣的想象最易得到幼儿的共鸣。4、作家努力提高自身传达技巧。幼儿文学作品的传达技巧,直接显示着作家才能智慧的高低和创造能力的大小,影响着整个作品美的构成.传达技巧表现在幼儿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例如语言的运用,布局结构,表现手法,形象塑造等。幼儿文学的创作之难,很大程度上在于要用幼儿能理解的文字来表达作家的审美意识。那种因为幼儿文学浅显,就以为创作幼儿文学不需过多技巧的观点是一种偏见。这首南阳儿歌属于儿歌中的颠倒歌。颠倒歌又称倒唱歌、古怪歌、滑稽歌。它通过大胆的夸张,故意将事物的正常关系和自身的特征加以颠倒,达到以反衬正的目的。(1)这首颠倒歌集中体现了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之一——荒诞美.幼儿的思维特征是“自我中心”的,这种特征的“泛灵论”是拟人手法表现的基础,幼儿作品的荒诞美正是由他们任意结合的逻辑思维“创造”的。所谓荒诞美,是指作品中用看起来神奇怪异的自然组合和违情悖理的艺术逻辑来构筑作品瑰丽的艺术境界,表达作品内在意蕴的美学风格。(2)颠倒歌把不可能出现的事物现象(如作品中的“人咬狗”、“狗砸砖”、“布袋驮驴"等)描写得绘声绘色,让人产生一种反常、奇特、滑稽的感觉。在引发孩子们的好奇之后,促使他们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辨别事物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幽默感。这首南阳儿歌是首谜语歌.所谓谜语歌,即是用儿歌形式表述谜面的谜语。谜语歌对于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的辨别和联想能力很有益处。这首谜语歌采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浅近明了地表述了谜面,明确的描述中包含着谜底“红萝卜".这首谜语歌篇幅短小,易记易诵;内容浅近,单纯活泼;节奏明朗,音韵和谐。采用“三、三、七”句式,明快、工整、流畅。“红”、“绿”二字的运用,使得全歌语言色彩浓烈、鲜明.动词“扎”用得准确、生动、形象,把事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所有这些,都符合幼儿文学的特征和要求,具备儿歌的众多优点.因此说,这是一首成功的谜语歌,一首优秀的儿歌。佟希仁的幼儿诗《春天来了》的突出艺术特点,是诗歌具有自然明快的韵律和明朗的节奏。诗行由重叠的二字和三字句以及简单的五字句组成,反复使用所描摹的几种景物的自然音响,读起来顺畅,听起来悦耳,表现了万物复苏,欢唱喜悦的热闹景象分析《春娃》的艺术特色答:幼儿散文中包含着各种知识,但幼儿获取知识的最佳方式是通过生动的形象。鲁兵的《春娃》正是用具体生动、活泼有趣的形象告诉了幼儿难以理解的知识.季节的概念对幼儿来说不易理解,作者将春天比喻成一个天真活泼的娃娃,在塑造“春娃”这个活泼有趣的艺术形象的同时描绘出了春天的特征,可以说达到了知识性和形象性的自然交融,易于幼儿接受。(如从表现幼儿的童心、童趣等方面再展开进一步分析,)你认为幼儿文学是不是快乐的文学?答: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享受快乐是幼儿的专利。幼儿的快乐来自游戏,幼儿的生活以游戏为主,那么反映幼儿生活的幼儿文学必然具有很强的游戏性。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往往能为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提供蓝本,或在内容上注入游戏的因素,使幼儿在美的欣赏活动中手、脑、口并用,在快乐的美的享受中得到启蒙。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充满天真活泼的情趣,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幼儿文学作品的美好的主题、有趣的题材、生动的情节、鲜明的形象、活泼的语言、巧妙的结构形式和出奇的表现手法,无不体现了幼儿文学这种快乐的特性。幼儿文学的基调一般是欢快明朗的,结局一般是圆满的。即使少数带有悲剧色彩的作品,它的基调也是美好的,它总能给幼儿以安慰和希望,让幼儿愉快地做梦。总之,给幼儿带来快乐是幼儿文学的第一任务,幼儿文学是快乐的文学。

  

篇七: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如何分析儿童散文散文诗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语言被人们所喜爱是幼儿园语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这种成熟的语言样本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幼儿的多种感官增加幼儿经验烘托散文意境运用多种方法让幼儿有所听有所看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感受语言带来的享受在其过程中丰富词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事物之间的美好关系发展幼儿的语言创编能力

  如何分析儿童散文

  【篇一:如何分析儿童散文】

  【学海导航】[知识收获]通过本章学习,你将会掌握儿童散文的概念;了解儿童散文的特征;熟悉儿童散文的文学艺术类型以及阅读欣赏儿童散文的方法。[技能提升]通过本章学习,培养和提高大家阅读鉴赏儿童散文的能力、创编能力以及表达技巧。【知识导图】儿童散文的特征儿童散文的特征熟悉艺术类型散文各种艺术形式儿童散文的精髓:贴近生活,描写真切欣赏儿童散文儿童散文审美标准:是否有童真、童趣从儿童角度确定内容儿童散文的创作用儿童的心理切入作品尊儿童的水平落笔成句导读儿童散文作品导读及表达练习指导的方法指导【学前引路】秋姐姐写信(杨瑛主编《帮我早读书》⑤教育科学出版社)秋天到了,好心的秋姐姐摘下树叶忙着写信。第一封信写给大雁,提醒大雁快启程飞向南方。第二封信写给松鼠,提醒松鼠准备过冬的粮食。第三封信写给黑熊,提醒黑熊快寻找冬眠的树洞。第四封信写给小朋友,提醒小朋友注意增添衣服,别着凉。………..她写了一封又一封,所有的树叶都被她写光了。问题:1、如何欣赏该散文,理解其内容,感受散文中形象化的语言和整齐的句式2、如何引导幼儿体验文学活动的快感第一节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内容提要儿童散文的概念儿童散文的特征儿童散文的类型第一节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散文(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的所有作品)散文现代散文(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

  对散文概念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传记文学、报告文学、随笔、游记、杂文、文艺通讯等在内的一切用散文语言形式写作的文章体裁。?狭义的散文:专指以记叙和抒情为主、语言自由、形式灵活的文学体裁。第一节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一、儿童散文的特征儿童散文有自身特有的审美品格——“儿童化”和“散文化”。“儿童化”即用儿童的思维去认知探索世界。“散文化”即儿童散文可以像诗歌那样抒情写意,但不用讲究音律节奏,也可以像童话、故事一样记人记事,但又不用拘泥于情节结构的完整。(一)贴近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二)形象刻画,展现童心童趣(三)巧妙构思,充满自由想象(四)语言清纯,渗透儿童情趣第一节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一)贴近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太阳公公生病了安武林太阳公公生病了。瞧,他原来红彤彤的脸,变得灰乎乎的,多难看。小喜鹊把消息传给大家,啄木鸟医生连忙赶来了。啄木鸟医生看了看说:“太阳公公你感冒了,要盖上被子捂一捂。”到哪儿找一床能盖太阳公公的大被子呢?风姑姑吹呀,吹呀,吹来好多好多云彩,厚厚的云彩盖住了太阳公公。太阳公公在云彩里捂呀,捂呀,捂得汗水哗哗地流下来。云散了,天晴了,太阳公公病好了,他的脸红彤彤的,放着明亮的光芒。第一节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二)形象刻画,展现童心童趣如:一朵会说会笑的山菊花孩子和妈妈在树林里捉迷藏。两只粉红色的蝴蝶从妈妈身边飞走,追着扑楞楞的小辫儿,飘进花丛里不见了。“妈妈,你找呀,看我藏在哪?”妈妈故意不往花丛那边看,却向一棵大树走去。树儿轻轻摇,发出哗啦啦、哗啦啦的响声,一簇簇小蘑菇,擎着伞儿站树下。

  “妈妈,别到大树后面找,那里有小鸟,别吓飞了它!”妈妈停住了,还是不往花丛那边望,却故意用手拨开草丛。一只大肚蝈蝈被惊动了,一个高儿蹦到草尖上,悠悠打起了秋千。“妈妈,别到草棵里找,那里有小兔,别吓跑了它!”这时,妈妈踮起脚尖儿,一步步向花丛走去。孩子闭着眼,格格笑着。突然,妈妈一下把孩子抱住孩子仰着脸儿,不明白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我藏在花里呀?”妈妈甜甜地说:“我的小妞妞,是朵会说会笑的山菊花!”滕毓旭第一节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三)巧妙构思,充满自由想象如:我是一只海船鲁兵早晨有雾,很浓很浓。我在田野里走着,像在航海。我是一只海船啊!叫什么名字呢?——就叫“冰儿号”吧。我是眉毛浓黑的船长,又是胳膊粗壮的水手。有几千万小旅客,在我的心里,不,在这只海船上。小心,小心,前面有礁岩了。小心,小心!飓风卷着大浪扑来了。宽阔的海,叫人迷路的海,到处埋伏着摧残和陷害的海!但是,我要走完这段航程。看,大陆的影子出现了!我用双手做成一副望远镜,凑在眼睛上,是的,是的,大陆近了!“呜呜——呜呜——”我鼓着腮帮呼叫,把自己停泊在阳光的岸边。这里,树木,麦田,远山,都非常明亮。第一节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四)语言清纯,渗透儿童情趣如:春雨的色彩楼飞甫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儿绿了……”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儿红了……”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儿也黄了……”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

  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能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第一节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二、儿童散文的类型:儿童叙事散文儿童抒情散文儿童童话散文儿童写景散文儿童知识散文第一节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一)儿童叙事散文从儿童现实生活中取材,以叙述事件为主要目的,它不像小说那样必须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或事件的全过程,它可以叙述完整的一件事,也可以写一个生活片段,体现出以情驭事、融情于事的特点。题材非常广泛,凡适合儿童接受的生活情景皆可入题。如:《小太阳》望安姥姥病刚好,我陪姥姥晒太阳,太阳暖洋洋。我给姥姥变魔术,一变变出个小橘子,圆圆的橘子红彤彤,就像个小太阳。“来,姥姥,姥姥,我剥橘子咱俩吃。你一瓣,我一瓣,你一瓣,我一瓣。”姥姥吃的甜蜜蜜,甜到心里暖洋洋。姥姥吃完了,我说:“小太阳变没了!”姥姥搂着我,亲亲我的红脸蛋儿,对我说:“这才是我的小太阳。”第一节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二)儿童抒情散文用强烈的情感、情绪,主观意识去创造诗化、情感化的艺术空间,它以抒发儿童内心情感世界对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景物的纯真美好的感情为主要目的,将儿童感知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等都展现出来,以激发起他们对大自然、对生活、对社会的热爱。如:小河金波叮咚的小河悦耳动听,美妙的声音总是奔流不息,穿过了故乡那片古老的森林,为那些林中歌唱的鸟儿们伴奏出音乐;走过了林边那片拖拉机歌唱的田园,勾画出春耕忙碌的景象。然后又向那茫茫的原野进发。随着小河歌声的飘荡,引来了徐徐春风,吹拂着已经绽放的报春花,小小的花朵摇曳美丽身姿,不知是想邀约我和它一起跳舞,还是在告诉我春天还在前头。于是,我跟着小河在茫茫的原野上走啊走,可不知小河究竟还要流向何处?困极的我被小河抛下了,待我在温暖的阳光小憩过后,小河已流到原野的尽头。

  我渴求知道小河的归宿,刻意来到原野上牧羊的老人身旁,牧羊老人告诉我:“小河已经流进了诗人的笔筒,小河还流进了画家的颜料盒……”第一节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三)儿童童话散文是用散文的形式来写童话,它是散文与童话的结合,用散文的语言、形式借助童话的想象与幻想,描写拟人化的童话形象。散文里的情节比童话故事中的情节淡化、意境优美、童趣更浓郁、审美价值也很高。如:《春娃》鲁兵春天是个娃娃,喜欢图画,又喜欢音乐。他走过树林,给树林涂上嫩绿色;走过小溪,教会小河唱歌。今年,春娃来了,看见我们,高兴极了。他说:你们都长高了。我们问:是吗?他说:“真的,真的。你们比去年高多了!明年我来的时候,你们一定长得更高了。哎呀,十年以后,你们都是小伙子、大姑娘了。可是我,还是个娃娃。”第一节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四)儿童写景散文侧重描绘自然风景、季节变换特征,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起孩子们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融入生活趣味,聚焦于小景点,注重把孩子们隐约感知到的自然美显现出来,从中去挖掘诗情画意,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学艺术的美。如:《夏天》望安夏天的雨是金色的。不信,你看:场院里,脱粒机扬洒着麦粒,千颗,万颗,连成金色的雨。夏天的风是喷香的。不信,你闻:村子里,家家户户磨了面,在蒸甜糕,飘出一阵阵香味。夏天的路爱唱歌。不信,你听:小路“吐吐吐”,大路“嘀嘀嘀”,拖拉机、大卡车,一辆接一辆,忙着去卖粮。第一节儿童散文的特征、类型(五)儿童知识散文以向孩子们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结合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寓知识于形象的描述之中的散文。它的写法灵活,语言生动活泼,借

  用抒情的笔调,描写的可以是新奇有趣的知识、可以是儿童身边的事物、可以是最新的科技信息等。如:《小树叶》邓小秋风儿,从北方飞来,捎来了秋姑姑的口信:“天气要凉啦,告诉小树叶了么,该多添件衣服啦!”“知道啦!知道啦!”小树叶们坐在树杈杈上,都忙着穿起了金黄色的新衣服。果然,天气渐渐地凉了。风儿,又从老远老远的北方,带来了冬伯伯出发的好消息。小树叶们头靠着头,“窸窸窣窣”,商量了好一阵子:“天气要凉啦,可别让大地妈妈冻着啦!”于是,她们争先恐后地飘了下来。第二节儿童散文的鉴赏鉴赏婴幼儿散文时,必须以婴幼儿散文的特点作为标准和尺度,看婴幼儿散文语言是否清新明丽,是否对孩子书面语言有熏陶和训练的作用;意境是否优美;形象是否活泼、生动、富于幼儿想象;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否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是否契合幼儿的欣赏水平,从而提升幼儿的审美水平。一句话,就是是否充盈着“童心”,溢满了“童趣”,作为我们鉴赏婴幼儿散文的标准。第二节儿童散文的鉴赏【作品鉴赏】小种子徐青山滴答、滴答,小雨点不停的下着。小种子们睡在泥土里,都给小雨点吵醒啦!他们看见水,高兴极了,一颗颗都张开小嘴,吱吱吱!拼命地喝。喝呀,喝呀,干巴巴的小种子,都变成了小胖子,再也闷不住了,他们一颗颗都伸出脚,探出头来了。你瞧,你瞧,小小的、白白的,多么小的嫩芽呀!每枝小嫩芽的头上,还戴着一顶帽子哩。雨停了,天晴了。小嫩芽的帽子也摘掉了。暖合的太阳照着它们,轻轻的春风吹着它们,小嫩芽长得真快呀,没有几天,它们全都抽出碧绿的叶子来啦!第二节儿童散文的鉴赏【作品鉴赏】小池塘经邵珍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了。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第三节儿童散文创作创作儿童散文必须考虑到特殊的欣赏对象即儿童的心理、认知等各方面的需求特点。只要为儿童创作散文就必须转换立足点,打破成人的思维定势,满怀一颗“童心”,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从儿童的视角去体验生活,认识社会和人生,特别是要用儿童的心灵去感悟、去体会;采用儿童喜欢的艺术表达形式展示出孩子们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自己生活的喜怒哀乐、感悟生活的真谛。第三节儿童散文创作儿童散文创作,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怀真挚情感,感受生活,从儿童的角度确定内容二、创优美意境,巧妙构思,用儿童的心理切入作品三、用精美语言,字斟酌句,遵儿童的水平落笔成文第四节儿童散文作品导读及表达练习指导作为未来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只有把握好作品的表达技巧,熟记儿童散文的各种作品,练习表达,才能为今后的教学提前做准备。下面就儿童散文的表达练习指导做简单介绍。春娃鲁兵春天//是个娃娃,喜欢图画,又喜欢音乐。他走过树林,给树林涂上嫩//绿色;走过小溪,教会小河//唱歌。今年,春娃来了,看见我们,高兴极了。他说:“你们都长高了。”我们问:“是吗?”他说:“真的,真的。你们比去年//高多了!明年我来的时候,你们一定长得//更高了。哎呀,十年以后,你们都是小伙子、大姑娘了(欣喜地语言表情)我的洗脸盆王勤我的洗脸盆里,有鱼,有虾,还有一只船↗呢。要知道,他们可不是脸

  (表情充满自傲)盆上的画,全是真的呢!我天天拿一条毛巾,在脸盆里洗手洗脸,里面的水(表情神秘、骄傲)怎么也不会浑浊,总是清清的。(远望)

  【篇二:如何分析儿童散文】

  【摘要】散文诗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语言被人们所喜爱,是幼儿园语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这种成熟的语言样本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幼儿的多种感官,增加幼儿经验,烘托散文意境,运用多种方法,让幼儿有所听,有所看,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感受语言带来的享受,在其过程中丰富词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事物之间的美好关系,发展幼儿的语言创编能力。中国论文网/9/view-6931007.htm【关键词】散文诗;经验;意境;理解交流;丰富语词;理解创编【中图分类号】g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2散文诗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幼儿散文诗是以幼儿为主体接受对象的适合幼儿欣赏的也是幼儿比较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以其洋溢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凝练、优美、生动的语言,被人们所喜爱,她短小精悍、又富有诗情画意,读起来朗朗上口,被幼儿所接受,对幼儿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及审美思维的形成能起到独特的作用。《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散文诗作为一种成熟的语言样本,其精炼的句式,同时蕴含着丰富的语词和深刻的哲理,对于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发展幼儿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受力及对自然、人、事物之间美好的关系的感悟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这种成熟的语言样本,对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他们眼里很多语词就是抽象的符号,优美的意境他们也很难体会,其中的关系也难以理解。怎样将这些抽象的符号升华为幼儿的体验,再结合自己的经验,欣赏、热爱、创造诗化的语言,产生情感的共鸣?一、从生活入手,积累经验

  幼儿的学习兴趣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验,脱离生活的学习内容即使再美,幼儿也不会喜欢,爱由心生,连爱都谈不上,怎么会有感悟呢?因此经验的铺垫,亲身的体验是幼儿学习散文诗的基础。(一)注重平日经验的积累。散文诗的很多内容来自自然,赞赏大自然的美,如四季、雨露、植物等。这些内容需要天公做美,幼儿才能去感受,有一定的时节性。这些就需要教师注重平日的积累,如春天下小雨时,带领孩子去感受春雨绵绵的感觉;秋天落叶时,和孩子一起捡树叶;冬天下雪时,和孩子一起玩雪,体会下雪的快乐,或在天气允许时去观察云、捕捉风等等,幼儿在经验积累的同时,也是情感的陶冶与积蓄,这样再与散文诗碰撞时,很容易摩擦出情感,产生共鸣。(二)针对散文内容有意识的铺垫。散文诗的内容并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描述,其中蕴涵着事物间的美好关系,事物的变化,对于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思维单一的幼儿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这时就需要根据内容有意识的铺垫,引导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如散文诗《芽》,也许很多幼儿只注重参天的大树、美丽的玫瑰、丰硕的果实,不了解这些都是由不起眼弱小的芽开始的,诗中恰好向幼儿展示了这一过程。因此学习前带领幼儿去观察小芽、亲近小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他们强大的生命力,对于理解散文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二、创设意境,整体感受意境,就是文学艺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幼儿的思维直观、具体、形象,活动带有较强的情绪色彩,在散文诗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让幼儿学习掌握优美的词句,幼儿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我们将重点放在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上。散文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人以美的想象,是一个由感受到感动的过程,是一个以情激人、以情感人的过程,但这些意境有时很难言传,只能意会,教师只有创设相关情境让幼儿只有反复感知才能与散文诗中蕴含的情感、情绪、心灵感受、生命体验产生共鸣,才能去触摸散文诗中内涵的美。因此这就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与散文内容相吻的情境,让幼儿在整体的感受中渐渐走入其中。(一)综合利用各种教具,注重细节的感受。散文诗中的的教具对于幼儿情感的铺垫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要求与内容相符,更在于赏心悦目,它不仅能服务于内容,而且能牵动心幼小的心弦,调动

  幼儿想听、想说、想象的欲望,紧紧地吸引幼儿。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如幻灯片、视频的运用恰好能达到耳有所闻、目有所染的效果。如《小雪花》用多媒体播放雪花纷飞,雪中嬉戏的情景将幼儿已有的冬天下雪、玩雪的记忆打开,极大地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另外,根据需要教师可自制教具或利用实物。教师自制教具不仅能服务活动,而且能锻炼与展示教师的基本功。利用实物,既方便省时,又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何乐而不为?(二)音乐烘托,提升感受。有人说“音乐是人类心灵深处情感的溪流”,她或柔美安静,或活泼可爱,或慷慨激昂,或伤感悲痛,或幽默风趣,这正与不同散文诗的情感、内容相映成趣,如《春雨的色彩》,恰当的配上班得瑞的钢琴曲《春野》,就好比柔顺剂一样,散发出阵阵清香,能让散文的内容缓缓的流入幼儿的心中,荡起无限的遐想。(三)情绪渲染,调节感受。有人说,教师的情绪影响幼儿的感知。散文诗中和谐的声韵,优美的语言,表达的情感,渲染的情境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这些都是通过教师传达给幼儿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在示范朗诵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并溢于言表,通过语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甚至肢体语言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的情感投入,推动幼儿对散文诗意境的感受。(四)游戏玩耍,激发感受。散文诗总是给以人静、美的感觉,但这并不排除可以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的情趣,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如散文诗《捉迷藏》活动中,可以用捉迷藏游戏导入活动,让幼儿直接感受捉迷藏的快乐与神秘,孩子们的这种亲身经验正是散文诗中的情趣所在,在游戏中、在玩耍中激发了幼儿的情趣进而学习散文诗。三、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交流散文有了经验的铺垫,有了整体的感受,接下来的是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学习其精彩的语词,优美的句式,这是散文诗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幼儿的学习以无意注意为主,耐性差,自控能力差,如果将散文诗的内容生搬硬套的灌输给幼儿,那既打碎了散文诗本身的美,也抹杀了幼儿学习的欲望。《纲要》中也指出“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幼儿学习的持久性是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与操作中实现的,因此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幼

  儿在交流中、在体验中、在游戏中学习交流,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体验。(一)灵活有效地运用提问,促进幼儿理解散文诗。散文诗中不仅有优美的意境,丰富的语言,细细品味,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丰富的理性成分,不同的散文诗也有不同的结构句式,这对思维单一,经验尚不丰富的幼儿来说是难点,怎样让幼儿去探究感悟又不乏趣味呢?这就要从提问入手,注意提问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启发性,既要根据教学重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展现教学内容,又要通过提问,诱导幼儿去想、去思、去说。如《小雪花》中的句式是“我落满---,---变成什么样子”,描写的场景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比喻成的物品也是从薄的轻纱到后的能摸到的地毯,活动前教师必须分析其句式及语言的逻辑性,然后有针对性的提问,不仅要提问“小雪花落满了那里?”学会句式,而且要提问“小雪花先落满了哪儿,最后又落到了哪里?”理解其中的逻辑性。有时教师还要根据情况进行追问、质疑,引导幼儿在讨论中获得进一步理解、体验,诗歌的内容在师幼的碰撞摩擦中不知不觉溶解了。(二)情趣表演,引导幼儿感受散文。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一味的听说,幼儿势必会疲倦,让幼儿根据散文内容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理解,既是情感的释放,也是情感的提升。如散文诗《芽》中,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让幼儿表演,幼儿用小手当小芽,双膝跪在地板上,经过“太阳”、“风”和“雨露”磨练与鼓励,幼儿慢慢的站起,有些幼儿还会用扭动的身子表现小芽用力勇敢的生长,用张开的双臂表现小芽长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自然融进自己的情感,同时通过表演进一步升华对作品的理解。(三)因势利导,处理难点。散文诗中诗化的语言,拟人、排比等句式,能打动人的心弦,让人感想颇深,然而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却不以为然,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理解的词句,这就需要教师恰到好处的进行处理。一方面可以在不变动作品内涵的基础上,对作品内容稍加修改,使其简单易懂,又不乏韵味。另一方面可以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创设情境,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在进入其中。再者,我们可以忽略作品中的难点,即将作品中难理解的语言作为隐性的教育内容,只需让他们欣赏感受。(四)激发联想,创编散文诗。《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因此散文诗中丰富的语词,固有的句式,需要幼儿在不

  断的运用中才能融会贯通,才能不断提高语言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散文诗原有的情境,营造新意境,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迁移作品中的句式结构,套用或仿用原作品中的排比、韵律,个性化描绘新内容,表达新情感。如在散文诗《小雪花》中,雪花飘落下来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有雪的印记,呈现出不同的风景,激发幼儿不同的联想,幼儿可能表达不出心中的感受,但是散文诗的创编,恰好给幼儿创造了自己的空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创编,表达自己的想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以幼儿为中心,潜心钻研教材,深入浅出,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其各种感官去听、去感受,去表达,认真倾听其真实的感受,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去表达,幼儿才会从一篇篇优美的散文诗中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受人、事、自然的美好关系,不仅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也有助于增加幼儿的内涵,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参考文献[1]对幼儿园大班散文诗教学活动的几点思考---新课程(下)2012年06期[2]散文诗教学的理、裁、寻、顺---《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年04期[3]《给幼儿园教师的建议》朱家雄、张亚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6出版)[4]《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王化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出版)[5]《给幼儿教师的101条建议:语言教育》孔起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出版)

  

篇八: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幼儿散文教学

  散文教学是很有魅力的一种教学体裁,而教育教学方法又别出心裁,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一

  摘要

  目前,幼儿散文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幼儿难学、教师难教的状况;散文教学中也出现了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如何改进这种现象呢?本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通过观察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点,分析幼儿学习散文的特点,形象生动的总结了幼儿散文学习五步曲:1从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2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3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4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5在简单的迁移中创编散文。在这个五步曲中,强调了散文教学活动要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重视文学作品的本身魅力,重视幼儿的感知学习,重视幼儿的体验行为,重视幼儿的审美情趣等。

  关键词幼儿散文学习方法教学

  幼儿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供幼儿学习叙事、

  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幼儿散文可以通过某些片断的生活事件来表达一定的所思所感,一人、一事、一草、一木均可成为散文的题材。当前,幼儿散文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幼儿难学、教师难教的状况。散文教学也走入了种种误区:如:片面强调幼儿会读会背,然而散文抽象概括的语言要背就必然会抹杀幼儿的兴趣;又如片面强调散文中词汇的丰富,然而散文中的词汇更多的是朦胧的、可意会而不可解释的,往往会让你越教越糊涂……

  如何改进这种现象?新《纲要》理念指导我们要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幼儿如何来学,我们从观察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点、分析幼儿学习散文的特点出发,进行了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形象生动的总结了幼儿散文学习五步曲。

  一、从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

  散文活动会把幼儿一开始就带入到一个抽象的概括的语言环境中,而与幼儿的经验是不相符合的。幼儿的经验来自生活,而直观的生活经验更能让幼儿与散文产生共鸣,更容易让幼儿有话可讲,有兴趣来讲。因此,我们必须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让幼儿在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这是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那么怎么来帮助幼儿从直观的经验进入散文呢,这就需要老师来观察、来了解幼儿已经具备哪些经验,还不具备哪些经验,并且能根据散文内容的需要来做细致的分析,作出对应的铺垫。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1、散文内容描写的对象幼儿是否有经验。在散文学习前,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对散文内容描写的人物或事物是否有经验,如果没有经验,那么我们就应该作好铺垫。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动《芽》中,活动前,我们先试探一下幼儿对芽这个事物是否熟悉,结果发现大部分人不清楚,有的幼儿甚至认为芽是指的牙齿。我们就在课前做了经验的铺垫,带孩子来到花园里找嫩芽儿。结果孩子一下就来了兴趣,很快的就进入了散文的学习。

  2、散文中新词汇的量是否适合幼儿接受。有的散文中,新词汇量很多,如果一下子要让孩子接触那么多新词汇,又要帮助幼儿理解,幼儿会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老师一个一个做解释,那会破坏散文的整体感受,影响幼儿的学习。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做词汇的前期丰富,对于幼儿来说,一个活动中,能接触三~四个新词汇就已经足够,那么教师就要选择那些不一定要在集体活动中学习的新词汇在课前提前丰富。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动《芽》中,出现了5个新词汇,其中有一个词语“雨露”,我们就放到了早晨来园后教师有意的带孩子观察树叶上的露水,解释阳光雨露是促进植物生长的关键。幼儿很容易就掌握了,如果在课堂中又讲不清楚。这样不仅化解了散文学习的难度,也便于让幼儿理解散文。

  3、散文中游戏是否是幼儿熟悉。我们常会设计不同的游戏让幼儿来反复感知、体验、跟诵散文。这些游戏如果都是幼儿不熟悉的,那么不但不能给幼儿的学习带来乐趣,相反会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尽可能选择幼儿熟悉的游戏。这样可以把重点关注到散文上,而不是游戏规则上。

  在幼儿学习散文前,根据不同的需要做好经验的铺垫,帮助幼儿从直观的经验进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

  散文有一种特殊的美,能让读者从其有限的篇幅里体味出言尽意远、耐人寻味的美丽情愫。幼儿必须通过反复感知才能与作者的情感、情绪、心灵感受、生命体验产生共鸣,产生对话,由此接受和喜爱。众所周知,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性思维,因此直观具体的情境刺激更能吸引幼儿,把幼儿带入散文所要表达的情境之中,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因此,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是幼儿进入散文后的第一感觉,也是一种直觉,是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二步。我们知道,散文所承载的很多信息,不是靠教师直接的“告诉”幼儿或理性的讲解,而更为主要的是以情激情,以情感人,让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感悟、体会。此时,教师如能创设一个有音乐、有朗诵、有画面的动感情境,把孩子带入散文的意境中,让孩子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散文,让幼儿的原有经验和文学作品碰撞,获得自己的理解,产生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师急于走过程,而不能让幼儿反复的、充分的感知的话,往往孩子的主动学习的兴致就会被破坏,起不到相应的效

  果。

  例如:大班散文诗《夏天》:树叶打着卷儿……风来了,雨来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了!……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诗人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抒发在炎热的夏天里微生物对风、雨的渴望。

  我们把优美的散文绘制成色彩鲜艳的投影片、多媒体课件、录制成配乐散文录音,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一下子就让幼儿带着愉悦、好奇之心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之中,为幼儿感知散文提供了多方位的刺激。

  三、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

  通过反复感知,幼儿对散文有了自己的初步感受,然而要对作品进一步理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幼儿学习散文的第三步就是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这里的交流可以说是教师引导下的交流,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关键问题,或者关键词抛出来让幼儿展开讨论,帮助幼儿正确的理解散文所要表达的意义。

  例如:在中班散文活动《芽》中,我们首先设计了这样2个关键词:“胆怯”“勇敢”,让幼儿来交流、模仿自己对这2个词的理解,最后老师抛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芽会从胆怯的小姑娘变成勇敢的小女孩呢?”每个孩子生活经验不同,你一句我一句,通过相互交流很快就理解

  了散文所表达的情感,就是阳光、春风、雨露帮助芽勇敢长大。

  这里还强调了宽松的交流氛围,因为散文中有些词语很难用语言来直接描述,我们一定要放宽要求,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用动作,用比喻来说出自己的理解,只要意思接近,不可强求统一。例如:刚才提到交流“胆怯”一词,一个女孩就做出一个胆怯的表情,非常容易意会。因此,宽松的交流环境可以释放孩子的紧张心理,让孩子放松的表达,更加深了对散文的理解。

  四、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

  语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在言语训练中让幼儿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从而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因此,散文学习要引导幼儿通过语感实践反复朗读,反复体会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从而懂得这样运用的“所以然”。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我们认为幼儿散文学习中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是最适合幼儿语言训练的一个步骤。《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在散文跟诵方面我们尝试游戏化教学。根据每个具体的作品内容设置相应的游戏情境和游戏情节,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跟诵作品,学习词汇,达到活动目标。

  例如:在大班散文诗《雪花》活动中,我们设计了“高山、房顶、大地”的场景,让幼儿扮演高山、房顶、大地的角色,随着音乐的伴奏下,

  用动作、体态自由表现,自然的跟诵。又如:在散文诗《芽》中,我们设计让幼儿分别表演太阳、春风、雨露、芽等角色,分别跟诵对话语言,幼儿完全置身于角色游戏当中,丝毫不觉得跟诵是件枯燥的事情。

  跟诵散文一定要以游戏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充分发展。千万不可教师读一遍,幼儿跟读一遍,这样只会让孩子学的无味,教师教的很累。

  五、在简单的迁移中创编散文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散文学习有创编要求,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如:小班学习创编词,中班学习创编句子,大班可以学习创编段等。在幼儿欣赏、理解、熟悉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参照散文作品的框架结构,在保留个另段落的基础上,利用迁移性的原则,调动幼儿个人的经验进行扩展想象,依照散文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迁移,创编出自己的散文词、句、段等,拓展原作品意境。可以说,在简单的迁移中创编散文是幼儿散文学习的第五步,是拓展、提升的环节。在这一步中,我们觉得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散文结构是否适合幼儿创编。哪一个地方可以创编,可以创编到什么程度,等,教师都要做好一定的了解,对幼儿创编能达到的效果要有一个心理预期,不是说拿到什么散文都要求有这个环节,应该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创编。

  例如:中班的散文《芽》,整个散文优美,词句精练,并且有角色的互动,适合让幼儿感受欣赏,就不适合幼儿创编,教师不能强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增加这个环节,否则只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

  其次,创编内容是否简单。是否是幼儿通过简单的迁移就能够做到的,孩子的经验是有限的,直观的,因此教师选用的创编点应该是简单的,由简单入手,适当累加,便于引导孩子进行经验的迁移,帮助幼儿获得成功感。

  例如:散文诗《绿色的眼镜》,《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等,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幼儿通过自己简单的迁移就可以达成,容易获得满足。

  最后,已有框架结构是否熟练。幼儿创编散文必须建立在对已有结构熟悉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对创编结构已经达到熟练程度,那么就可以引导孩子迁移经验,进行创编。但如果原有的节奏没有掌握,那么就谈不上还能举一反三,进行迁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一个散文活动还没有让幼儿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就让幼儿仿编,导致无效,只能起到形式主义的反作用。我们说,一节课不求完整,但求有效,教师一定要让幼儿在熟悉样本的基础上,帮助拓展,展开创编环节。

  例如:在大班散文《蒲公英》教学中,教师如果整堂课只给幼儿欣赏了2遍,没有跟诵环节,也没有一个示范,就要求按照图谱提示来又画又

  编,最终导致幼儿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我不会”。

  幼儿散文学习五步曲,它只是我们进行散文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和思考,它并不是一种模式,我们觉得教师更需要灵活的取舍,灵活的运用。在幼儿学习散文的五步曲中,我们更强调的是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重视文学作品的本身魅力,重视幼儿的感知学习,重视幼儿的体验行为,重视幼儿的审美情趣等。如果你把握好了这些,我想,也就解决了散文教学中的“幼儿难学、教师难教”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黄云生.儿童文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莉娅.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幼儿园指导纲要

  二

  通过集体研讨和调研,我们在本学期初将小组研修专题确定为《幼儿散文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经过近半年的研讨和实践,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欣赏文学作品是感知理解文学作品,并尝试艺术地构建语言方式的行为。培养幼儿较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构成,就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幼儿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供幼儿学习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在组织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教师往往喜欢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散文作品来组织教学,让幼儿欣赏。然而,在组织散文欣赏教学时,我们大多采用套用故事、童话的教学模式。随着《纲要》与《指南》的深入实施,解读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思考这样的问题:散文教学到底有哪些独特的规律?如何从幼儿对理解散文的认识水平出发,在逐渐提高要求的前提下,帮助幼儿欣赏这种文学作品?如何从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观点出发,鼓励幼儿将欣赏活动中所学到的各种知识结合起来,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幼儿散文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专题教学研究。

  二、专题研究的意义

  幼儿散文是以幼儿为主体接受对象的适合幼儿欣赏要求的提升幼儿

  文学素养的特殊散文。幼儿散文对幼儿语言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1.通过散文欣赏教学活动过程的研究,探索发现散文教学的独特规律。

  2.通过散文欣赏教学活动过程的研究,使教师走出在组织幼儿欣赏时套用故事、通话的教学模式的困境。

  3.通过散文欣赏教学活动过程的研究,鼓励幼儿将教学活动中所学到的各种知识结合起来,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三、专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儿童文学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创造艺术美,通过美的艺术形象可以达到以美启智,以美育德,以美寄情,以美健体。优秀的儿童文学是由作品的情感打动儿童的心灵、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体验、情感转移,从而体验作品的内在意蕴,作为儿童文学之一的幼儿散文以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等特殊的艺术魅力,给幼儿以强烈的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启迪。它有一种特殊的美,它介于叙事体故事和抒情体诗歌之间,让作者从其有限的篇幅里体味出言尽意远,耐人寻味的美丽情愫,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性思维,因此直观具体的情境刺激更能吸引幼儿,而幼儿散文以优美、形象化的语言,精美的语句、动态的描述,丰富幼儿的直觉表象,并通过联想、想象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完整再现,使幼儿在感受散文再现情境同时唤起自身的经验从而融入自己的情感,展现出一幅幅富有色彩、音响和流动感的画面,散文教学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起到重要作品。

  四、专题研究的目标

  1.从幼儿理解散文的认识水平出发,在逐步提高要求的前提下,引导幼儿积极有效地学习散文,促进幼儿语言能力方面的发展。

  2.探索发现散文欣赏教学的独特规律,提高教师设计、组织散文欣赏活动的能力。

  3.通过开展散文欣赏活动,培养美感,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4.编写各年龄版散文欣赏活动素材库。

  五、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幼儿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供幼儿学习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在组织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教师往往喜欢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散文作品来组织教学,让幼儿欣赏。打破原有组织散文欣赏教学套用故事、通话的教学模式,把握散文教学独特的规律。结合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从幼儿的认识水平出发,在逐渐提高要求的前提下,帮助幼儿欣赏这种文学作品,将欣赏活动中所学到的各种知识结合起来,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教师在设计、组织散文欣赏活动的能力,还需再进一步探索散文欣赏教学的独特规律。开展《幼儿散文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专题研究。

  六、专题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七、专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实践时间:2013年9月至2013年1月

  二研究、实践对象:幼儿园大、中、小三个班

  三研究、实践的过程

  准备阶段:明确研究总目标。课题组分析制定各年龄版的教学目标。

  教学实践阶段:

  1.根据目标搜集散文欣赏教学活动的作品。

  2.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讨论的方法,构思散文教学活动。

  3.运用新的教学途径,开展每班每周一到两次的散文欣赏教学活动,进一步发现散文欣赏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把握散文教学的脉络,探索散文欣赏教学的新思路。

  4.效果分析。

  整理教育教学笔记、编写出各年龄班散文欣赏活动素材库,教学资料。

  八、专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根据目标搜集散文欣赏教学活动的作品。

  我们根据语言领域的目标所选择和实施的教材大多数是各种幼儿园

  教材以及各种幼儿教育刊物中发表的合适内容,如《春天来了》、《春雨的色彩》、《春雨沙沙》、《花花绿绿的贝壳》、《芽》、《秋天的雨》、《落叶》、《蒲公英》、《我多想》、《冬天》等。在选定教材以后,教师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了深入的欣赏,全面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风格、语言和意境。在分析每篇散文时,美味老师先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分析语言,然后大家交流讨论进行小结,是意见达成一致。

  二运用新的教学途径,开展每班每周一到两次的散文欣赏教学活动,进一步发现散文欣赏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把握散文教学的脉络,探索散文欣赏教学的新思路。

  1.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在创设的环境中自然、快乐地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健康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里所指的环境当然也包括丰富健康

  的教学环境。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我们都会为孩子们创设丰富的,有益于幼儿更快乐地学习的教学环境。比如,在组织中班幼儿欣赏散文诗《春天的朋友》时。首先,我们及时置换了教室的小专题墙饰,让幼儿能够置身其中。

  2.结合散文内容的特点,开展游戏化教学。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醋精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以《纲要》为指导,我们在散文教学方面也尝试了游戏化教学。根据每个具体的作品内容设置相应的游戏情境和游戏情节,加入一些音乐律动,角色扮演,动作模仿等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走入作品,理解做平,体验作品,学习词汇,达到活动目标。如散文《风儿也想有个家》,在欣赏中加入音乐律动,在欣赏后又用画一画,说一说的游戏,让孩子们快乐体验作品,表达自己的理解。在欣赏散文诗的过程中,首先让幼儿整首欣赏,我们在幼儿欣赏时边放录音边出示图画,图画生动形象,意境优美,很好的表现了散文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表达了自己的理解,有效地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了散文诗的内容。让幼儿分段欣赏散文诗,我们意在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语言及意境。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幼儿散文欣赏教学。

  《纲要》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是幼儿园欣赏散文教学活动的重要活动,也是深层学习的前提。但由于一些作品文体结构与内容的局限,使其具有抽象与跳跃的特点,幼儿难以理解,为此买我们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像、声音、视频,能同步设置的优势来处理作品,使文本具有可视又可动,新颖又独特的特点,以此来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帮助他们进入作品中较难想的情境,凸显作品中的重要细节和时空跨越上的大开大合,为幼儿多角度的感受理解作品提供条件。例如,散文《秋天的雨》,课件的运用使幼儿非常容易的理解了作品,感受到了作品中多彩的画面和生动的语言,体验到散文中的喜悦,优美的意境,在散文《秋天的树叶》中运用了图表的方式,把散文的结构分割的非常清晰,为幼儿在理解与创编的过程做了良好的铺垫。

  4.在组织幼儿欣赏散文时要注重提问的技巧

  传统的散文欣赏往往是老三遍:第一遍欣赏,提问散文的名称和主要角色内容;第二遍欣赏,提问一些具体情节;第三遍欣赏,提问“听后感”。但从实际情况看,中班幼儿的记忆力发展还不完善,欣赏三遍还不能让幼儿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师的提问也多遇到障碍。因此,在欣赏和提问的安排,首先我们先让幼儿多听,整体欣赏和部分欣赏交替,让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体味散文无处不在的美。在组织欣赏时,我们注意把握每一篇散文的特色、特点,每一遍欣赏后,不一定都提问,多欣赏几遍以后提问,这样就满足了幼儿听的需要,幼儿回答时也有信心,

  积极性高。

  5.引导幼儿拓展思维,想象孩子的想象

  一首优秀的散文作品就好像一幅美好的画卷,适当的空白可流出作品自身的韵味和灵气,留给孩子一片自由想象的天空,在面对散文作品中的空白,组织教学时,我们注重鼓励幼儿积极主动的对原作品进行构建,展开想象,扩展思维,如散文《我多想》的教学活动,当孩子们欣赏完之后,意犹未尽,教师及时引导幼儿展开想象,使幼儿投入到空白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原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又使原作品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奠定了幼儿个体对散文作品的一种积极态度。

  6.深入探索尝试进行诗歌的创办,表达孩子的表达

  当幼儿对散文作品的学习、理解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创设机会,让幼儿拓展自己的想象,创造性的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对作品进行仿编,如散文《回家》,作品用一种通俗流畅的语言,固定重复的结构,天马行空的想象吸引着幼儿,用一种帮助别人的幸福感激励着幼儿。于是,在活动的最后,我们立足于原作品和幼儿经验,请幼儿开展想象创编:风雨就要来临,猜猜还有谁没有回家,为什么没有回家呢,孩子们生动有趣的表达,创编跳出了原作品,但幼儿却在仿编中通过对原作品结构的模仿,语言的运用,意蕴的揣摩,使其更贴近原作品的神韵,是一种创造性的深层次的学习。

  九、专题研究效果

  通过研究与实践,普遍提高了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能力。散文作为艺术的结构语言的产物,为孩子学习语言提供了成熟的语言样本,它首先表现在丰富多彩的句法结构方面。而幼儿语言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理解复杂的语言句法结构和熟练地适用这些句法结构。其次,幼儿对倾听形象化的语言的兴趣和能力显著提高。通过散文欣赏教学,幼儿善于倾听,有意识的倾听能力增强了,每个年龄班的幼儿在任何活动中都能安静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并听清语意。散文欣赏实验教学,还扩展了幼儿的词汇量,并培养了他们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说什么样的话,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大胆与人交往,并且在不同环境中运用不同的语言,还提高了对语言游戏的兴趣。最后,教师对散文欣赏教学有了独特的理解,不再套用故事、通话教学的旧模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集操作、游戏、环境于一体的、体现幼儿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本专题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有两位骨干教师参加“滨海新区第二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一等奖,两个获奖活动均为语言领域活动,这是在此专题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同时,我们每一位研究小组的成员均撰写了相关论文。

  三

  一、转变观念,散文教材内容要感动自己。

  1.重视散文的教育价值。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更愿意教故事、儿童诗、古诗等文学体裁的教学内容,当然包括我也没能例外。因为故事、儿童诗、古诗等文学体裁能够被幼儿很好的理解的同时,幼儿也能够很快的将内容学会,并掌握。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故事、儿童诗、古诗等文学体裁内容很清晰、情节简单、易于幼儿理解,教师教起来也显得很好把握。还有另一原因就是家长也比较喜欢孩子回家背背儿歌、讲讲故事等、古诗这样体裁的文学,这样觉得孩子收获了、学会了。可是散文教学也是一个更重要教育体裁,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散文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的文学

  样式,尤其在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方面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他为幼儿语汇的积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所以幼儿教师首先自己要提高认识,不要轻看散文的教育价值。认真挖掘散文所固有的教育语汇和情感,从中找出教育的最佳契机。

  2.着重挖掘感动语汇,欲感动幼儿先感动教师。

  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孩子,不要担心孩子会学不会散文,造成教师没有信心教,孩子就更没有信心学的后果,这样的一节散文教学活动就是自告奋勇的失败了。所以教师在对散文的教学过程中自己要有信心,认真挖掘教材内容,做到深入浅出,按照幼儿的心理特点,将抽象的东西变

  成具体可感的内容,将繁荣的句子变成简短的语汇等这样幼儿就会一点点的将难的东西学会了,然而这其中的转化过程的重点注意抓住散文的散光点也就是感动语汇,一切难题就都得以解决了。如:在中班《我多想》这篇散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注重“我多想”这个教学题目来问幼儿,现在你们都想做些什么事情呢?激发幼儿的对成人生活的渴望,从孩子的需要出发,来理解这篇散文。如:有的孩子说:“我多想帮妈妈买量车,这样妈妈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的走路了,”等等,孩子们把自己的心声都说出来,还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里的我多想实际上就是感动语汇,当然这个题目也感动了老师自己。通过实践证明,通过上述的方法不管有多么枯燥的内容都会被幼儿所体会、所接受、所吸收。教师就不用担心、畏惧散文孩子会觉得枯燥、学不会等问题。可见“以情促教”教学魅力。

  二、注重钻研,散文教学要挖掘感动因素。

  成功的一节教学活动都要经过教师的精心钻研和精心打造,这才是教师的一节美妙杰作,而对幼儿来说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和陶冶,所以一节成功的散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的首要任务就要先去挖掘散文中最动情的地方,也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内容,教师抓住幼儿最容易动情的契机之后,教育教学活动也就很好开展了。如在中班《春天的色彩》一文中,我注意从散文中的春雨的意境入手,先从散文的整体发现散文的意境美,然后具体找出小雨滴,小白鸽、小黄莺、小燕子、柳树等幼儿感兴趣的形象来让幼儿感知其中散文人物与整个散文意境的关系,理解春雨本身是无色的,但会使草地、柳树变绿,杏花、桃花变红,油菜花,蒲公英花开放、变黄,

  春雨能使大地变得万紫千红,然后把这些具体的形象在回归到散文当中来,这样幼儿对这个散文所表达的情怀就更加深刻了,原来春雨是这样的美丽,能力带给大地这么多关怀,这样孩子就理解这首抒情、达意的散文了。而孩子也能够把自己的变成了一只自己喜欢的小麻雀、或者小黄莺、或者柳树,充分参与到散文的学习中,他们把自己变成了散文里的人物,他们仿佛在听着、看着、体会着自己的事情,充分满足幼儿泛灵的心理。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散文中另幼儿感动的形象、意境等感动因素来促进幼儿对散文的学习。

  三、形式多样,激发幼儿移情的意识。

  散文教学活动的方法是多样的,在散文教学活动中,其实我们老师可以将故事教学的有效经验可以嫁接在散文教学中,从而进行有效合理的运用,幼儿处于这个年龄阶段有一种角色体验的需要,更有一种泛灵性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抓住幼儿的这一心理需要来进行散文教学不同的散文风格就要求教师有不同的视角来看散文的文体风格,所以要求教师在散文教学活动中形式多样,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将散文的任何形象都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生活化,让孩子明确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被写成了很好的散文,孩子觉得是在写我们自己,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有一种可接受性的因素,孩子的情感因素就被调动起来了,而对散文的学习过程中就更愿意去了解、去思索、去关注散文的结果,体会三散文所要传达的境界和思想。如在《四月真美》这个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是谁让四月变得如此美丽,知道是春雨、水珠、花、小草等让四月变得美丽,小朋友也能够进行

  移情并感知四月的种种变化和美丽,并且有的幼儿还想着把自己也变成一朵朵美丽的小花,把四月打扮的更加美丽。在这个环节中有的幼儿还发挥想象我要变成小水珠让四月变得更加美丽,还有的幼儿说我要变成玉兰花让四月更漂亮,还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

  四、玄机重重,情系散文的各个脉络。

  其实,在我们的散文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能够像故事那样将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那么该怎样进行划分呢?散文俗称形散而神不散,那么我们就从散文的神入手来进行梳理和分段,将散文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感情进行分段,将开头的情找出来,然后给幼儿一个脉络,让幼儿在这样一个脉络的和源头的牵引下主动去划破玄机,揭发真相,这样幼儿就关注了散文的内容,轻松进入散文课堂,岂不更好。

  总之,散文教学是很有魅力的一种教学体裁,而教育教学方法又别出心裁,相信在老师的智慧的发现下还会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让大家共同学习和借鉴,本文阐述的教学方法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点经验,希望为幼儿的散文学习提供更多行之有效的办法。

  

推荐访问:分析幼儿散文与幼儿诗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幼儿 不同之处 散文

最新推荐

版权所有:楚冠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楚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楚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浙ICP备150291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