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9篇

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9篇

发布时间:2022-12-08 08:05:05

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9篇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  信访与舆情工作是银行发展的“灵魂”与动力,是推动金融银行业发展不可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9篇,供大家参考。

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9篇

篇一: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

  信访与舆情工作是银行发展的“灵魂”与动力,是推动金融银行业发展不可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银行信访和舆情专项排查报告篇1

  为建立健全我行舆情监测体系,有效保障我行声誉,消除负面舆情特别是网络负面舆情对我行的不良影响;及时收集民意及客户回馈,保障客户及我行、行内员工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益,我行自接到相关文件后,领导高度重视并在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如下工作

  一、明确我行舆情工作承责部门及联系人员

  为保证网络舆情监测及银行声誉风险排查的有效开展,经领导研究决定,我行的舆情监测部门有稽核监保部负责并由该部门指派相关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以及相关信息的上报、轮值监测等工作。

  二、开展行内自查工作

  为及时掌握行内员工的异常行为动向,及时防范员工参与非法集资或借用银行声誉从事违规违法行为,我行已在近期在行内组织开展员工的异常行为排查,排查事项涵盖工作中的异常行为表现、组织纪律方面的异常行为表现、个人行为方面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涉嫌“黄赌毒”等的九种人排查。并采取背向交互判断以及抽查谈话等方式确保信息来源的真实有效。经过此次排查,暂未发现有异常行为员工。

  三、建立与地方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的接访部门的信息交流渠道

  为了保证在第一时间获得群众、客户、员工的信息以及上访原由,直面问题,及时查找自身不足,我行积极与地方政府及监管机构的接访部门联络,确保出现相关信访问题后,及时接受信息,及时查找事由,接受监督。

  四、我行继续开放信函、电话、传真、直接来访、网络等形式的信访接待工作渠道

  及时接收信访信息,并保证每一个信访问题都得到及时、认真的回复。此外,我行不定期核查客户意见簿所登记的客户投诉及建议,并对异常情况实施问责制度。

  截至报告日,我行暂未发现行内、行外及网络负面舆情风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行将不断强化工作力度,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切实防范我行声誉风险。

  银行信访和舆情专项排查报告篇2

  为进一步规范信访基础业务工作,提升信访工作质量和水平,落实全国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工作及自治区、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我会信访基础业务工作实际,开展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自查、整改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切实抓好信访基础业务工作

  我会对信访工作十分重视,为了切实抓好信访基础业务工作,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主席宾琳同志为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1名副主席具体抓好信访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信访工作。

  (二)认真做好信访案件的处置工作。

  我会将信访案件处置、努力化解信访引起的矛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2016年下半年以来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案件5起,做到了件件回复或告知信访人。同时还按时、按质地办结上级妇联转来的案件,未出现任何拒办、拖办的情况。加强初信初访的排查调处工作,工作中,我们注重做好调查排处,摸清情况,掌握动态,及时发现信访苗头,及时处置,确保把问题化解在本范围之内,无一出现越级xx,重复xx的案件,做到了让群众满意,让社会认可,让领导放心。

  (三)完善工作制度

  一是完善了《信访工作制度》保证信访工作有章可循,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二是制定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定期对区进行排查;三是建立了工作报告制度。加强信访工作报告,特别是典型、重大的信访信息,力求做到不过夜。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对策

  一是经费落实不足。经费的缺乏,阻碍了信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对妇女信访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信访工作经费投入力度,从而改善接访工作环境。

  二是信访员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高素质的信访员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条件,我们将有计划的对信访员进行法律、信访接待、心理咨询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信访员接访水平。

  三是调查研究力度不够。不深入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将加大调研力度,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妇女群众最盼、最忧、最急的问题,不断完善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拓展代理范围,丰富帮办内容,深化帮办服务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为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不懈努力。

  银行信访和舆情专项排查报告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时期信访和舆情工作的通知》精神,充分加强党的“十八大”会议期间及双节期间XX分行的高度安全稳定,维护好金融秩序,营造稳定社会环境,分行党委、纪委高度重视信访和舆情工作,要求分行各部室、各支行要通过教育学习,进一步统一广大员工思想认识,确保思想上高度清醒、政治上特别坚定,扎实开展好

  我行信访和舆情工作,全面维护好我行“XXXXXX”的良好形象。“中秋”“国庆”双节长假即将结束,在此期间,XX分行全行员工在党委和纪委的统一领导与严密部署下,秉承了信访和舆情无小事的思想观念,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信访和舆情工作原则,大力开展了XX分行信访和舆情专项排查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作用,明确、细化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直以来,XX分行在信访和舆情工作方面,始终坚持党委统筹兼顾、纪委统一领导、部门多级联动、纪检条线监察的工作模式,成立了分行信访和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分行XXX行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信访与舆情排查统筹协调及任务安排;副行长、纪委书记XXX为第二责任人,负责主抓信访和舆情工作开展;纪检监察专员XXX为第三责任人,负责抓好分行信访和舆情工作,并检查、督导各部门及分(支)机构活动开展情况;各部室及分(支)机构负责人为部门第一责任人,负责推进党委、纪委关于信访和舆情工作相关指令、要求在部门内的坚决落实;另外,纪检监察部门为第一责任部门,全面负责信访和舆情工作各项制度及具体措施的落实。通过明确任务分工,逐(层)级抓好工作落实,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作用,为信访和舆情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增强全行员工,特别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事业心责任感。

  信访与舆情工作是银行发展的“灵魂”与动力,是推动金融银行业发展不可不考虑的重要因素。这项工作抓好了,便能够为银行的发展注入鲜活的“灵魂”,带来源源不竭的动力,反之,就可能给发展带来一定的障碍和阻力。因此,在抓信访与舆情工作方面,我们严格按照总行相关指示精神及分行党委、纪委相关要求,重点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员工充分认清信访与舆情工作在分行事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分行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员工的教育上,我行采取了随机教育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行政例会等有利时机,加强了对我行员工的思想教育,要求广大员工在对待社会上对“十八大”及我行的负面舆论问题上,一定要认清形势、理智面对,不要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要正确、理性地看待问题,自觉维护好党的“十八大”及我行自身的良好形象。

  (三)把信访与舆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安全形势分析重要内容,进一步找准信访和舆情工作的共性,实现信访和舆情工作的有机结合。

  信访和舆情工作表面看来是两个独立的整体,不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实则不然,信访与舆情工作其实存在许多相互促进、相互兼容的地方,两项工作虽属性不同,但既可以单独处理又可以相互融合,因此,二则之间存在诸多的共同点。

  一是“殊途同归”。两项工作都是围绕实现银行业健康发展的目标任务开展,通过模式不同但方法路径相通的措施和手段,达成最终的奋斗目标—维护我行“XXXX、XXXX”的良好形象,推进我行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信访工作应该坚持把社会对我行良好的评价“迎进来”的战略,舆情工作应该坚持把我行良好形象“推出去”的战略。所以在路线方面两项工作是相反的,但最终的目标就应该是树立我行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是“相互促进”。信访和舆情工作相互促进、互相依存,抓好了信访工作,舆情工作的开展就会“一马**”,达到维护银行业良好形象的目的;搞好舆情工作,信访工作便能够开展的“顺风顺水

  ”,为银行的事业发展铺平道路。

  三是“风险相通”。信访和舆情工作都存在员工道德防范方面的风险,因此,必须确保信访和舆情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统筹兼顾而不能顾此失彼。比如在信贷、产品销售、资金使用等方面,如果不能按照总行相关要求抓好正面宣传、避免负面效应,那么,势必会加剧信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阻力;反之,如果信访工作抓不好,也势必会在舆情方面破坏我行一直以来的良好形象。两项工作相辅相承、紧密相联,任何一项工作抓不好都有可能导致我行面临业务拓展、自身形象维护方面的风险。

  综上,XX分行在做好信访和舆情专项排查工作方面,努力做到了统筹兼顾,不仅对两项工作不同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排查,而且更对两项工作存在的共同风险点进行了分析、比对,对于好的方面要求全行员工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存在的不足和安全隐患责成相关部门限期整改,初步实现了信访和舆情工作的有机结合,确保了我行各项工作的高度安全稳定。

  (四)加大纪检监察检查、监督力度,从源头控制并协调好不稳定因素。

  在纪委书记XXX指示要求下,双节期间,我行纪检监察工作也加强了监督与检查力度,对分(支)行各部室进行了节前大检查,要求各分支机构对存在员工存在的异常行为情况进行了排查、汇总。另外,纪检监察专员XXX严格落实总行指示要求,带领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及分行安全保卫部相关人员每日坚持对互联网负面信息及社会舆情进行排查、监控和整理,确保

  “及早发现、及早处置、及时引导”在员工道德风险防范、人员异常行为、信访及舆情工作等方面可能发生的问题。

  (五)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管理制度,强化8小时以外人员跟踪管理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员工对信访和舆情工作的风险隐患认识。

  不管哪一项工作,任何一种事业,仅靠课堂上的诲人不倦、会议上的循循善诱、机制上的监督检查,甚至制度上的约束和管理,唯独缺少员工的积极参与、廉洁自律,想要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是很难的,成功的机率也是很低的。因此,我行

  不仅在用人方面严把准入关口,而且在员工的教育方面充分加大了力度,灵活了方式方法,并多次组织全行员工开展了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警示教育系列配合活动,多法并举、多管齐下,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进一步树立了“行兴我荣、行衰我耻”的主人翁思想,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时刻以“主人翁”的精神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个人的思想认识、自律意识等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另外,我行在安全相关工作中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尤其是加大了对员工“8小时”以外行为的跟踪管理,充分强化了值班人员责任意识,提高了广大员工八小时外的信访和舆情风险隐患认识。

  二、存在不足

  (一)XX分行成立时间不长,在信访和舆情工作方面经验相对不足,信访和舆情工作的方式方法还需要在成长壮大中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二)信访和舆情工作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需要在不断地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建立健全。特别是在舆情预警方面还存在机制不够健全,措施和手段不够有力的问题。

  (三)对舆情的调查了解也还只是停留在手工操作方面,对社会各种舆情信息的掌握也只是靠调查、走访来获得,没有相关成套、科学的舆情监测手段作为有力的技术支撑。

篇二: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

  银行信访和舆情专项排查报告篇3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WTT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银行信访和舆情专项排查报告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行信访和舆情专项排查报告篇

  根据市行关于开展风险排查活动的通知要求,我行立即组织开展全辖业务经营风险点排查活动,制定方案、组织力量从1月x日开始,对公司业务进行了全面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司业务排查情况

  (一)公司业务账户排查

  我行公司业务部共开立对公账户户,其中基本存款账户户,专用账户户,临时存款账户验资需要开立的户。不存在同一营业机构为同一存款人开立多个基本账户和一般账户及同一证明文件为存款人开立多个专用存款账户;单位开立账户使用的名称符合规定;不存在开户资料未经有权人审查并签署意见而开户的问题。坚持记账与对账分离原则,会计主管按月检查往来对账、银企对账情况,对未达账进行跟踪核对。

  在公司业务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过程中不存在一般存款账户办理现金支取业务问题。基本户等其他专用存款账户的现金支取符合规定。临时存款账户不存在超过有效使用期限仍办理资金收付业务的问题。注册验资账户在验资期间不存在办理对外支付业务问题,注册验资的资金汇缴人与出资人名称一致。

  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与撤销。存款人变更账户名称、法定代表人等开户信息资料出具申请及有关部门的证明文件;及时修改客户信息;存款人的印鉴做相应变更。存款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申请经会计主管或主管审批,检查销户前存款人贷款、应收利息、结算费用等应收款项结清。存款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时缴回未用重要空白凭证、结算凭证和开户登记证;柜员审核无误并将重要票据作作废处理。在办理单位银行账户撤销手续时,在其基本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上注明销户日期并签章;于账户撤销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向人民银行报告。无频繁开、销户,通过虚假交易进行洗钱活动。对已转入“久悬未取专户”的款项,存款人要求支取原账户款项时,提供了合法拥有账户支配权的证明文件,并经过有关负责人审核后列支。

  银行结算账户重要资料的管理。建立了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档案,并按会计档案进行管理。预留签章为该单位的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加其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单位结算账户印鉴卡片的管理安全、完整,不存在有账户无印鉴卡片、有印鉴卡片无账户问题。对印鉴卡丢失的账户,要求客户提供印鉴卡丢失证明,防范账户风险。

  (二)大额资金支付管理情况排查

  大额资金支付管理。设立了相应的岗位,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对于大额资金支付交易的报告范围符合文件规定,不存在随意扩大或缩小范围的现象;大额资金的支付交易的报告程序符合有关规定要求,不存在漏报等现象;对开户单位建立客户身份登记制度;办理大额资金支付,有合法的支付凭证;对开户单位大额支付资金的特点、来源与其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等进行分析监测。

  大额现金支取管理。对开户单位基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及临时存款账户,或个人结算账户的大额现金支付建立分级审批制度;建立了大额现金支付台账制度和月度统计分析制度;针对现金活期存款存入超过20万元及现金活期存款支取超过5万元的用户,以月报的形式在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备案。由于反洗钱还是一项较为陌生的工作,基层从业人员对反洗钱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足够的实践经验,有待进一步提高辨别可疑支付交易的判断能力。

  (三)重要空白凭证管理情况排查

  重要空白凭证入库管理。重要空白凭证按种类分类管理;从上级行领用的重要空白凭证入库填制记账凭证及时入账,重要空白凭证入库数与入库的重要空白凭证实物一致;指定专人管理库房重要空白凭证;柜员领用的重要空白凭证因故未用交回的,凭证管库员作入库处理。

  重要空白凭证出库管理。重要空白凭证出库时,出库手续符合制度规定;出库的重要空白凭证实物与出库单数相符;柜员领用重要空白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经有权人审批后,交凭证管库员办理出库手续;重要空白凭证出售管理。客户购买重要空白凭证时,填制“领用凭证”,并加盖单位预留银行印鉴;预留印鉴核对一致;柜员及时选择相关交易,录入领用单位账号、凭证种类和凭证号码;出售给客户的重要空白凭证加盖领用单位账号、开户银行名称戳记。

  二、公司业务排查活动的收效

  (一)帐户管理方面。

  账户的管理,对公存款账户的开立、使用、变更与撤销、资料的管理以及基本制度的落实情况、企业和银行的对账,重点是对账和开户制度执行情况。一是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开户资料要素是否齐全,是否有开户许可证;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是否通过该账户办理。二是一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存款人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该账户是否只办理现金缴存,不办理现金支取。三是专用存款账户用于办理各项专用资金的收付。单位银行卡账户的资金是否由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该账户是否不办理现金收付业务。财政预算外资金专用存款账户是否不能支取现金。四是临时存款账户用于办理临时机构以及存款人临时经营活动发生的资金收付。临时存款账户的有效期最长是否未超过2年。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在验资期间是否只收不付,注册验资资金的汇缴人应与出资人的名称是否一致。五是存款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是否与开户银行核对银行结算账户存款余额,是否交回各种重要空白票据及结算凭证和开户登记证,银行是否核对无误后才可办理销户手续。存款人不能按规定交回各种重要空白票据及结算凭证的,是否出具相关证明,是否按规定对开户资料进行审查,致使单位开立虚假银行结算账户的;是否按规定建立存款人信息数据档案或收集的存款人信息数据;是否做到账务核对换人复核,对发生额明细和余额是否进行逐项核对。

  (二)大额交易支付交易方面。

  大额资金支付管理等各环节是否实行换人换岗复核制度,大额资金支付管理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短期内资金是否分散转入、集中转出或集中转入、分散转出,资金收付频率及金额与企业经营规模是否明显不符;资金收付流向与企业经营范围是否明显不符,企业日常收付与企业经营特点是否明显不符;周期性发生大量资金收付与企业性质、业务特点是否明显不符;相同收付款人之间在短期内是否频繁发生资金收付,长期闲置的账户是否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且短期内出现大量资金收付;短期内是否频繁地收取来自与其经营业务明显无关的个人汇款;是否频繁开户、销户,且销户前发生大量资金收付;是否有意化整为零,逃避大额支付交易监测。

  (三)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方面

  重要空白凭证是否指定专人保管,贯彻“印、押、证分管”的原则。是否按重要空白凭证的种类设立登记簿。对重要空白凭证的领入、出售、使用时均是否逐笔记载登记簿,同时记录号码。每日营业终了,经办人是否将各登记簿余额之和与重要空白凭证科目余额核对一致;登记簿的号码应与实物号码核对是否一致。

  通过此次活动,增强了公司业务部人员的法规意识和责任感,有力地促进了全员按制度办事、依规程操作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次排查活动,在排查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银行信访和舆情专项排查报告篇

  按照《***银监局办公室转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员工涉及社会融资行为风险提示有关文件的通知》(*银监办通****号)文件要求,我部组织进行全员排查,排查重点是银行员工涉及民间借贷、集资等社会融资行为。

  一、工作组织情况

  一是精心组织。高度重视民间借贷可能形成风险的后果,认真组织,精心实施,防范员工个人民间借贷风险事件,避免引起声誉风险。二是加强领导。成立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部室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任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对我部所有员工进行了逐一排查。

  二、排查内容

  此次员工排查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是否直接组织、参与民间借贷或集资活动;是否充当社会融资“掮客”,介绍他人参与社会融资从中收取贿赂、提成、佣金;是否与资金掮客、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存在资金往来;是否有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或银行员工身份,为借款人提供还款资金或借用、盗用我行信用进行民间借贷或集资活动。

  三、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本次排查,未发现我部员工涉及民间借贷、集资等社会融资行为。

  四、拟采取的监管措施

  我部拟采取以下监管措施深入开展排查:

  (一)及时发现并锁定排查重点,发现员工存在社会融资行为的,对与其有关的银行账户开立、对账、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大额存取款等业务操作环节的合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检查,彻底查清查透。

  (二)抓好“四个结合”,即与融资性担保公司非正常业务往来清理排查相结合;与贯彻落实省银监局风险排查相结合;与日常员工排查相结合;与群众举报反映情况相结合,充分发挥案件防控群防群治的作用,切实防范民间借贷风险,避免风险向银行转嫁。

  银行信访和舆情专项排查报告篇

  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联席办、省信访局的指导下,我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信访工作的一系列精神,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积极开展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突出事要解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正常信访秩序,信访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基本数据及分析

  1-12月份全州信访总量同比增长20.42%,其中群众来信同比增长3.85%,群众来访同比增长20.82%。

  州本级群众来信同比增长17.51%,其中重信同比下降15.91%,联名信同比增长46.15%。州长信箱群众来信立案交办103件,在州政府门户网上公开回复55件。

  县市群众来信同比下降9.09%,其中重信40件,同比增长33.33%,联名信4件,同比下降71.43%。

  群众到县市上访同比分别增长20.1%,11.02%,其中个体访同比分别增长9.96%、8.62%,集体访同比分别增长21.24%、6.19%。

  群众到州上访同比批次下降22.66%、人次增长43.71%,其中个体访同比分别下降41.4%、36.69%,集体访同比分别增长36.27%、73.41%。

  群众到省上访同比分别上升28.87%、54.05%,集体访同比分别上升50%、164.57%,非访同比批次持平、人次下降20.14%。

  群众到京上访同比增长44.68%,其中非访同比增长99.14%,重复非访同比下降36.11%。

  分析2xxx年信访形势,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信访总量高位运行,但仍在可控范围。1-12月全州信访总量同比增长20.42%,相对于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总量,我州信访总量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与此同时,信访工作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信访形势仍在可控范围。二是群众来信小幅增长,上级交办件增多。今年州本级群众来信同比增长3.85%。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从7月1日开始,全面放开受理公民、法人和外籍人士的投诉和意见建议,我州群众在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投诉大幅增长,同比增长155.93%;直转件大幅增多,同比增长近40%。三是重复信访仍然较多,集体上访比较突出。

  重复来信、来访较多,特别是一部分老上访户,多年来经过多次研究处理,仍然屡访不息,甚至故意越级上访,有意多次登记,藉此给地方政府施压。集体上访也比较突出,主要是到州集体访,占到州访总量的86.33%。四是反映问题比较集中,处理难度较大。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复退军人、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法涉诉、交通营运、退耕还林、水库移民等几个方面。涉法涉诉问题比较多,老上访户中大部分是反映涉法涉诉问题,进京访中50%以上是反映涉法涉诉问题。五是上访人行为过激,缠访闹访时有发生。部分上访人员不听劝告,到政府机关缠访闹访、滞留不归,甚至出现堵门堵路、下跪、穿孝衣、扬言自杀、踢打接访干部等现象。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信访局工作总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把信访工作纳入全州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政府目标管理,做到同部署、同研究、同考核。一是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州委常委会议、州政府常务会议3次研究信访工作,召开全州性大会4次,安排部署信访维稳工作;在其他重要会议上,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对信访工作进行强调。二是成立州委群众工作部。赋予群众工作部社会建设指导权、直接交办督办权、重大决策评估权、考核奖惩建议权、干部提拔任用发表意见权。三是进一步明确信访责任。党政一把手是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专职副书记为牵头人,政法委书记、常务副县市长是分管责任人,其他领导实行一岗双责。同时继续实行目标管理,州委、州政府与各县市委、政府和湘西经开区签订了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下发了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信访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把8县市委政府、湘西经开区、州县市直单位、乡镇全部纳入考核范围。

  (二)突出事要解决,进一步抓好案件办理。转变工作观念,变革工作方法,从过去满足于将信访人劝回去转变为将问题交下去,从过去重点办理上级交办案件转变为上级交办和自办案件并重,从过去只要有办理结果就结案转变为注重倾听上访人的反馈,通过加强信访案件的办理,促进事要解决。一是分类型交办。对初次进京、赴省、到州上访新户,每周进行清理、交办;对信访积案每年进行排查,统一交办;对上级交办案件和州领导批示案件及时交办,进行重点办理。二是分层次督办。对一般交办案件,经办人通过电话催办;对领导接访案件,安排一名局班子成员负责跟踪,发函督办;对突出问题,由联席办组织调查组进行督办;对普遍问题,由州级领导带队,州委督查室、州政府督查室、州维稳办、州信访局等组成联合督查组,深入现场进行督查督办。三是分对象反馈。对涉及省外、省内其他地区和省直部门的信访问题,及时向省信访局汇报、请示;对领导接访案件和批示案件,办结后及时汇报,同时抄送督查室;对来信来访案件,要求上访人签署意见,或电话回访。

  (三)突出领导接访,进一步提高处访实效。一是高度重视。州委、州政府下发文件,每周安排一名州委常委、副州长接访,每半年开展一次下访。县市委书记、县市长每月接访一次,每个工作日均安排一名县级领导接访。二是精心组织。制定接访方案,坚持三定一公开(定接访领导、定接访时间和地点、定接访方式,把三定内容向公众公开),紧扣三个环节(接访前的案件准备、接访中的调度协调、接访后的跟踪督办),确保领导接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多措并举。采取现场接访、带案下访、预约接访、专题研究等形式,注重解决问题。四是主要领导带头。五是建立档案。对领导接访建立五个一档案,即一本记录本、一本台帐、一套照片、一期信访简报、一张接访签到表,确保领导接访规范进行。

  (四)突出积案化解,进一步促进息诉息访。一是精心安排部署。州委办、州政府办印发了信访积案化解活动方案。12月,州委办、州政府办又印发《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梳理大化解方案》。二是逐一明确责任。对积案逐一明确包案领导、问题化解和稳控疏导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细化工作方案,积极化解。三是狠抓督查督办。制定信访积案化解进度表,每月进行统计和通报;同时开展督查督办,将信访积案化解作为督查重点,有力推动了积案化解工作顺利开展。

  (五)突出非访控制,进一步抓好信访维稳。把敏感时段的信访维稳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进一步提高认识,精心安排,强化责任,落实措施,确保了全国、省、州两会以及中央、省领导来州视察等特护期间的社会稳定。一是抓排查化解。建立了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机制,乡镇半月一排查,县市一月一排查,重要节日、重大政治活动等特殊敏感时期,随时开展集中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落实责任,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二是抓值班调度。在特护期期间,每天安排人员值班,调度老户稳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了社会稳定。三是抓现场接访。制定现场接访劝返方案,组织专门接访队伍,精心安排部署,统一指挥调度,强化现场接访处置,确保上访人员及时接出、安全送返、不会倒流。四是抓责任追究。严格接访工作纪律,对工作不主动、处置不及时、稳控不到位,出现群众越级上访、影响较坏的,实行责任倒查和追究。

  (六)突出基层基础,进一步推进重心下移。积极贯彻落实全省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安排,制定《湘西自治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方案》、《基层群众工作机构建设规范和标准(试行)》、《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年蹲点调研活动实施方案》,加大力度进行推进。一是健全基层机构。州、县市成立群众工作部,建立信访接待办理中心,乡镇(办事处)建立群众工作站,村(社区)建立群众工作室,组设立群众工作信息员。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稳定风险评估、信访对象结对疏导等九项工作制度,确保基层信访工作规范开展。三是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强化首问、首办责任,强化信访新户交办、督办,新户交办率、按时办结率达100%。四是畅通信访渠道。认真做好群众来信办理、来访接待、电话投诉、网上投诉等受理工作,加强州长信箱和信访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构建信、访、网、电四位一体新格局。五是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在每个县市区选取一个乡镇作为试点,局班子成员分别挂点,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对试点乡镇信访工作进行指导,全年开展调研18次。

  (七)突出机制创新,进一步探索信访工作新机制。

  一是扎实开展百案回访活动。积极贯彻落实全省千案回访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开展百案回访活动,共回访102件,其中问题已解决63件,正在落实34件,不符政策5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条,群众满意和比较满意达67%。

  二是积极推动满意度评价工作。召开全州培训动员会议,对各县市分管办信工作副局长、技术员、操作人员共34人进行了培训。三是大力拓展群众信访渠道。开通了州长信箱,接受群众网上投诉;开通了12345社会求助热线(州、县市长热线),接受群众电话投诉;畅通群众来信绿色通道,减轻群众信访成本。

  XX市出台了群众意见督办工作制度,在吉首政府网、吉首新闻网、湘西生活网设立吉首民声版块,在部门、乡镇街道设立民声信箱,民生职能部门设立民声热线。四是切实强化基层干部责任。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明确乡镇、村干部信访维稳工作职责,整合乡镇群众工作站,对面向群众的有关管理服务和信访接待实行开放式、规范化集中办理;依托村群众工作组,设立便民服务点,负责了解社情民意、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XX县出台了《XX县村(社区)干部六项工作创先争优绩效考核办法》,首次将综治信访工作纳入村(社区)干部考核内容。五是严格落实信访责任追究。

  (八)突出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实行工作预安。坚持对每月、全年主要工作实行预先安排,制定每月工作预安表、全年预安工作及考核办法,将责任落实到科室、个人,月末进行讲评,年底进行考核,形成全年预安、全程预安、全员预安的工作机制;同时实行绩酬挂钩,奖优罚劣,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责任,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改进干部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和考核奖惩制度,组织集中学习,年底评选学习标兵和学习积极分子。三是开展作风整顿。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关于作风建设有关规定,强化工作纪律,加强机关管理;对州信访接待办理中心实行通报制度和人员退回制度,对不服管理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直至退回原单位。

  虽然我州信访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信访总量仍在高位运行,各种矛盾纠纷还比较突出,信访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信访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还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篇三: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

  工作心得体会:关于政法机关应对处置涉法网络舆情的思考

  政法机关处在执法办案的第一线,肩负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政法干警的一言一行无不代表着政法机关、乃至党和政府的形象。置身于网络舆论的新时代中,政法机关处在网络舆情的风口浪尖上,如何避免在突发性事件中处于被动局面,提高对涉法网络舆情重要性认识、关注,并积极应对涉法网络舆情,显得尤其重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涉法网络舆情的概念和特征

  所谓涉法网络舆情,就是社会性公众通过网络媒介表达的对立法、执法、守法及诉讼个案、政法职业道德等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其集合直接指向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根据实例研究经验,涉法网络舆情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涉法网络舆情的涉法性和放大性

  引发涉法网络舆情的现实事件均直接或间接的涉及到法律或诉讼。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在涉法事件中多数网民会自然流露自已的情感,有的民众通过自身的感受或者其他间接的方式,积累了对公权力的

  不信任,或者把网络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而现实社会的各种矛盾,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会借此事由迅速放大,呈蔓延扩大之势。

  涉法网络舆情的聚集性和指向性

  在互联网上,网民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有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网民之间经常形成互动场面,而涉法事件往往会形成第一现场,少数情况下会迅速形成人员聚集,事态进一步扩大,向公共事件发展,有时会形成当事人及围观群众会集中向政法机关、甚至党委政府施压,集中地反映要求和情绪化心态的局面。

  涉法网络舆情的易受煽动性和应对被动性

  由于网络信息发布的便利性及网络信息审查与传统媒体的信息审查存在巨大的差异,加之网络的“开放性”及“无边界性”,信息参杂多元观点,极易造成歪曲、失真,往往会造成群体的盲从与冲动。在别有用心的人煽动、蛊惑下,舆情往往会呈现出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在刻意掩盖事实真相,发动网民通过网络舆情来宣泄情绪化、偏差性的言论并企图产生共鸣的情况下,更容易使事件内容发生变质变味,完全偏离真相。而事前政法机关对涉及到的诉讼和法律的人和事不

  轻易发表意见或观点,只有当网络舆情出现时才能做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应对具有被动性和滞后性。

  涉法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和备受关注性

  涉法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社会公众对公权利的行使、社会利益的调整等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的涉法事件加倍关注。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迅速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个体意见可以迅速地汇聚起来形成群体意见。同时,各种渠道的意见又可以迅速地进行互动,从而迅速形成强大意见声势,如应对不力,处置不当,可能进一步发展为人身攻击,甚至威胁社会正常秩序。

  二、涉法网络舆情的实证分析

  (一)在网络世界中,在官方消息不确切、语焉不详,应对不力的情况下,更促使网民传播自己的揣测。如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李昌奎强奸杀人,一审获死刑,二审改判死缓引发争议。云南省高级法院一副院长站出来表态:“作为一名执法者,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不能以公众狂欢的方式杀人,死刑是时候改变了,现在顶了这么大的压力,但这个案子10年后肯定是一个标杆、一个典型。”该“标杆”言论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该事件进一步吸引公众眼球,一时间法院被卷入漩涡,被人肉搜索,舆论一边倒的充斥着对该副院长的指责,言论所带

  来的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质疑,政法机关一边加强对舆情的引导和切入,一边迅速对案件进行复查,发现该案确实存在判决不公的问题,后省检察院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法院启动再审,李昌奎被依法改判死刑,涉法网络舆情被迅速平息,在司法个案中较好地体现了公平正义。

  (二)舆情热点呈现高发频发的态势,不仅分布的地区、分布的领域更加广泛,而且由一般性社会事件转变为舆情热点事件更加容易,社会关系的调处难度加大。由于传者与受者的身份比较模糊,这种特点就造成了网络传播的传受同时性,加速了网络传播。如2014年5月30日,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罗雄派出所4名民警出警到罗雄街道白龙潭村,酒后的陈学礼等人借酒滋事,对处警民警进行围攻漫骂,民警杨某鸣枪示警,陈学礼仍不听警告,继续对民警罗某进行踢打。后民警罗某和杨某合力将其强行带离至处警车辆旁时,陈学礼拒不上车并与民警杨某发生撕扯,导致民警杨某鸣枪示警后仍握在手中的枪支走火并击中陈,后陈学礼因救治无效死亡。死者舅子联系新闻记者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称:“警察办案后在村民家中喝醉与人争吵,开枪打死劝架人”。亲历者用手机等工具对现场进行拍照、录像,然后上传到网上,网民成为了事件的“第一报道者”。虽然表达的观点仅仅是一家之言,具有很大的情绪化倾向,但是经过网络上的分享、转帖、转载,其言论就会发

  生较大的影响力和作用,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煽动性,造成网络信息铺天盖地一边倒,舆论充斥着对公安机关的不信任,指责、漫骂声不断。事发的第二天,死者家属用手推车推着遗体在罗平县城游行,打着布标“草菅人命,人民警察胡乱开枪杀人,讨还公道”弄得全县沸沸扬扬,一片斐然,产生极坏的影响。面对舆情,曲靖市公安局立即组成工作组赶到罗平督导处置工作,罗平县亦组成处置工作小组开展相关善后工作,检察院依法介入调查。同时县政府新闻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及时对此事进行通报,通过一系列工作,还原了事实真相,最终平息了舆情。

  (三)政法干警的一言一行也会导致涉法网络舆情的出现,如何将个人行为与职务行为有效分割是应对处置的关键。如网络上的“女检察官王妍暴打小学生”事件,被各大知名网站转载报道,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注。辽宁省辽阳市检察院书记员王妍将车停在小学大门附件,被一小学生扔东西砸掉了一点漆,在拉扯中,王打了小学生两个耳光。本是极个别现象,但经渲染炒作,所得结论变成“检察人员素质低下,检察机关作风霸道”,影响了检察机关整体形象。针对此事,市检察院与市公安局联合进行了新闻发布会。总体来说,检察院处理方式好,首先承认这个人是检察院的人,其次,这个人是8小时以外的个人活动与检察

  院无关,公安机关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检察院既不袒护也不包庇,对个人行为与职务行为果断做了切割,这样。公安局对王妍作出拘留15天,罚款1000元的治安处罚,单位作出暂停工作,以观后效处理,引导舆论注意力对个人与机关加予区分。

  (四)涉法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要辩证认识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网络舆论具有信息、导向、沟通和监督功能。运用得好,可以让网络舆论成为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运用不好,则会适得其反。良性的涉法网络舆情在加强监督,促进政法机关改进工作方面有着积极的舆论作用,但同时受煽动、蛊惑的涉法网络舆情又会引导事态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以致危害社会稳定,给政法部门带来负面影响。如在“邓玉娇事件”中,民间舆论一边倒同情邓玉娇,有力的促使政法机关较为公开透明地查案办案、还原了事情真相。昆明市晋宁县看守所躲猫猫事件和曲靖市罗平县马街人民法庭传票“2月30日开庭”案,迅速在网络上传播,社会反响强烈,通过网络舆论监督,促使政法机关改变工作作风,对存在问题不护短,不遮掩,起到了较好的舆论监督作用。

  三、涉法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和应对存在问题

  (一)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涉法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政法

  机关缺乏信任感、舆论监督缺位以及网络群体的无意识放任。具体如下:

  一是民众对公权力缺乏信任。随着转型时期社会矛盾不断增多,个别政法干警群众观念淡薄,对涉法群众诉求漠不关心,执法不文明,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民众通过自身的感受或间接的方式,积累了对一些政法部门的不信任。部分群众对法律依据和相关制度本身了解不多,存在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网民群体利用网络传播政法机关工作瑕疵,制造舆论,发泄不满,进而形成网络事件。

  二是对公权力舆论监督缺位。在我国,以权力监督权力的方式包括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党内监督等。但必须承认,有些监督对于防止权力越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与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在权力监督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形下,民众开始利用网络围绕在其身边发生的事件进行炒作并扩大其影响,形成规模浩大的网络舆论大潮,尝试以舆情监督公权力,最终形成倒逼机制,达到以舆论监督权力的效果。

  三是无意识的放任。“无意识”往往表现为冲动、易受暗示、轻信、缺乏理性思考等。它隐藏在网络群体成员内心深处,一旦有合适的土壤就会出来影响他们的情绪和态度。涉法事件的故事性与情节性,又给了公众无意识放任的空间。

  (二)当前政法机关应对涉法网络舆情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政法机关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能力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思想站位不够高。一些部门对涉法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网络舆情不关注,特别是对涉及政法机关、党委政府形象的舆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是监测预警不到位。作为网络舆情的管理主体,公安机关尤为重要,而自从网络媒介快速发展以来,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仅仅停留在“扫黄打非”等行业管理和网民自律的基础上。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

  三是信息公开有待提高。长期以来,有的政法部门在信息传递方面喜欢报喜不报忧,少数政法部门在危机处理中信息透明度较差,遇到较难处理的问题时甚至欺上瞒下,致使内部信息渠道严重阻塞或扭曲,加上缺乏规范、及时的信息披露制度,宣传部门习惯用传统粗暴的方式管理大众传媒,媒体缺少必要的法律保护,使媒体的信息传递作用和社会监督作用受到极大限制。

  四是缺乏舆情预案演练。从现有情况看,对网络舆情工作缺乏前瞻

  性和预见性,正面引导不力、信息失控失真,不善于和新闻媒体沟通,危机舆情收集和分析工作滞后,对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苗头性问题缺乏政治敏感性,在制定网络舆情危机预案时,还有相当部分预案比较粗线条,也缺乏对预案内容的日常培训和演练。有的甚至仅仅是写在纸上,挂在干墙上,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

  四、政法部门正确应对涉法网络舆情的途径

  政法机关应正确认识网络舆情,完善涉法舆情处置机制,提高政法机关涉法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加强正面宣传与引导,加强自身建设,自觉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政法机关形象。

  (一)根据网络舆论所具有的参与性、互动性、草根性、迅捷性、监督性、叛逆性、冲击性,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理性面对舆情。

  积极应对和疏导网络舆情中的“民怨”,关注和引导网络舆情中的“民议”,尊重和沟通网络舆情中的“民意”,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不能简单地将“民情”看作“敌情”,要做到“好话坏话都能听得进去”。对待负面舆情时,不能将其单纯地视为是“刁民”故意闹事,多从部门内部多查找主观原因,敢于“亮家丑”,敢于自我批评,堵不如疏、盖不如开、被动不如主动、事后救火不如事前防火。

  要秉持“执法者也必须接受监督”的观念,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及相关部门的制度监督和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强化接受监督意识,正确看待民众意愿的表达,正确对待网络舆情,敢于接受、乐于接受民众的监督,争取各界理解,以实际行动树立起执法为民、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良好形象。

  (二)完善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建立舆情处置评估机制。

  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健全工作机制,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涉法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执行涉法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处置。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重视门户网站的建立和维护,利用技术手段作为辅助工具对进行动态监测,过滤、整合各种信息。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网络评论队伍,搜集、整理与政法工作相关的网络舆情。

  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预警和把握,由网评员采用关键词搜索和页面跟踪方式加强对各主要网站、网络社区及论坛的定时、全面的搜索,及时开展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工作,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建立涉法网络舆情逐级报告制。制定详细而周密的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将舆情划分等级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

  建立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由网评员等专门人员负责对零散、初级的舆情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归纳,形成有价值的舆情信息。根据情况仔细研判,做好风险评估,确立舆情危机等级,启动与之相对的反应机制。

  建立协调互动机制。应对网络舆情,要建立应对涉法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与党委政府的信息、信访等部门加强联系,加强与公安网监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建立与权威报刊、电视以及网络媒体的联系平台,与有影响网站的管理机构或管理员建立相对稳定的联系,争取主流媒体的支持,保证事件发生后,对一些网站的帖子能做到及时跟进、妥善处理。

  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和舆情处置评估机制。对于因网络舆情事件涉及违法犯罪的,严肃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通过适时问责。确立责任追究机制,将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绩效考核,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通过舆情处置评估机制,不断提升政法机关应对网络舆情、接受网络监督、提高执法公信力的能力和水平。

  (三)建立信息发布机制,注重对舆论参与对象的引导。

  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网上舆情答疑机制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正面引导,保证在第一时间介入危机,及时做出回应,以规范的常态化形式将社会关注的政法信息发布出去,最大限度地争取网民和

  媒体的理解支持;建立顺畅规范的新闻沟通渠道,正确面对网民诉求,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对于暂时无法妥善解决的事件,则要开诚布公地向民众作出解释,以尊重民意的态度和积极行动的姿态来取得民众的谅解和支持,再适时把注意力引导到其他关切国家和民众利益的议题上。与网络媒体理性对话,平和处理舆情危机,不给滥加猜测留有空间,使猜疑和虚构的事实不至于大面积散播,形成虚假的舆论导向,让涉法网络舆情危机化解于无形之中,从而真正发挥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在对舆论参与对象的引导中,要区分不同的对象采取公开、化解和正面引导不同的策略,有效应对各种舆情信息,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

  推行“阳光”工程,加大政法工作公开力度。对政法工作而言,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政法宣传力度,深入宣传政法工作亮点,宣传政法工作先进人物和事迹,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政法形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行“阳光”工程,加强警务公开、检务公开、审判公开、司法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创新公开形式,丰富公开载体,减少和消除灰色地带,增进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信任度,消除误解,减少网络舆情。

  (四)积极慎重稳妥地做好善后工作。负面舆情逐步消除之后,其影响决不会在短时期内消除。政法部门应认真总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在完善舆情处置机制的同时,要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进行监督,强化部门工作职责,改进部门工作作风,积极、慎重、稳妥地做好后续工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五)强化自身建设,公正廉洁执法。只有强化政法机关自身建设,公正廉洁执法,恪守政法职业道德,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优化为民服务,规范部门执法行为,不断提升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才能杜绝负面情绪的日益积累,防止引发网民情感共振。政法机关要牢固树立和大力弘扬“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新理念,文明办案,规范执法,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自觉听取批评、意见和建议,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在执法时要不偏不倚,本着案件事实真相,依法办案,不徇私情,突出抓好群众反应的热点问题和涉法群体事件的处理工作,从根本上降低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篇四: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

  涉舆情信访报告

  [银行信访和舆情专项排查报告]

  XX银行信访和舆情专项排查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总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时期信访和舆情工作的通知》精神,充分加强党的“十八大”会议期间及双节期间XX分行的高度安全稳定,维护好金融秩序,营造稳定社会环境,分行党委、纪委高度重视信访和舆情工作,要求分行各部室、各支行要通过教育学习,进一步统一广大员工思想认识,确保思想上高度清醒、政治上特别坚定,扎实开展好我行信访和舆情工作,全面维护好我行“XXXXXX”的良好形象。“中秋”“国庆”双节长假即将结束,在此期间,XX分行全行员工在党委和纪委的统一领导与严密部署下,秉承了信访和舆情无小事的思想观念,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信访和舆情工作原则,大力开展了XX分行信访和舆情专项排查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一)强化组织领导作用,明确、细化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直以来,XX分行在信访和舆情工作方面,始终坚持党委统筹兼顾、纪委统一领导、部门多级联动、纪检条线监察的工

  作模式,成立了分行信访和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分行XXX行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信访与舆情排查统筹协调及任务安排;

  副行长、纪委书记XXX为第二责任人,负责主抓信访和舆情工作开展;

  纪检监察专员XXX为第三责任人,负责抓好分行信访和舆情工作,并检查、督导各部门及分(支)机构活动开展情况;

  各部室及分(支)机构负责人为部门第一责任人,负责推进党委、纪委关于信访和舆情工作相关指令、要求在部门内的坚决落实;

  另外,纪检监察部门为第一责任部门,全面负责信访和舆情工作各项制度及具体措施的落实。通过明确任务分工,逐(层)级抓好工作落实,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作用,为信访和舆情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增强全行员工,特别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事业心责任感。

  信访与舆情工作是银行发展的“灵魂”与动力,是推动金融银行业发展不可不考虑的重要因素。这项工作抓好了,便能够为银行的发展注入鲜活的“灵魂”,带来源源不竭的动力,反之,就可能给发展带来一定的障碍和阻力。因此,在抓信访与舆情工作方面,我们严格按照总行相关指示精神及分行党委、纪委相关要求,重点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宣传教育,使广

  大员工充分认清信访与舆情工作在分行事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分行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员工的教育上,我行采取了随机教育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行政例会等有利时机,加强了对我行员工的思想教育,要求广大员工在对待社会上对“十八大”及我行的负面舆论问题上,一定要认清形势、理智面对,不要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要正确、理性地看待问题,自觉维护好党的“十八大”及我行自身的良好形象。(三)把信访与舆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安全形势分析重要内容,进一步找准信访和舆情工作的共性,实现信访和舆情工作的有机结合。

  信访和舆情工作表面看来是两个独立的整体,不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实则不然,信访与舆情工作其实存在许多相互促进、相互兼容的地方,两项工作虽属性不同,但既可以单独处理又可以相互融合,因此,二则之间存在诸多的共同点。

  一是“殊途同归”。两项工作都是围绕实现银行业健康发展的目标任务开展,通过模式不同但方法路径相通的措施和手段,达成最终的奋斗目标—维护我行“XXXX、XXXX”的良好形象,推进我行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信访工作应该坚持把社会对我行良好的评价“迎进来”的战略,舆情工作应该坚持把我行良好形象“推出去”的战略。所以在路线方面两项工作是相反的,但最终的目标就应该是树立我行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是“相互促进”。信访和舆情工作相互促进、互相依存,抓好了信访工作,舆情工作的开展就会“一马**”,达到维护银行业良好形象的目的;

  搞好舆情工作,信访工作便能够开展的“顺风顺水”,为银行的事业发展铺平道路。

  三是“风险相通”。信访和舆情工作都存在员工道德防范方面的风险,因此,必须确保信访和舆情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统筹兼顾而不能顾此失彼。比如在信贷、产品销售、资金使用等方面,如果不能按照总行相关要求抓好正面宣传、避免负面效应,那么,势必会加剧信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阻力;

  反之,如果信访工作抓不好,也势必会在舆情方面破坏我行一直以来的良好形象。两项工作相辅相承、紧密相联,任何一项工作抓不好都有可能导致我行面临业务拓展、自身形象维护方面的风险。

  综上,XX分行在做好信访和舆情专项排查工作方面,努力做到了统筹兼顾,不仅对两项工作不同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排查,而且更对两项工作存在的共同风险点进行了分析、比对,对于好的方面要求全行员工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存在的不足和安全隐患责成相关部门限期整改,初步实现了信访和舆情工作的有机结合,确保了我行各项工作的高度安全稳定。

  (四)加大纪检监察检查、监督力度,从源头控制并协调

  好不稳定因素。

  在纪委书记XXX指示要求下,双节期间,我行纪检监察工作也加强了监督与检查力度,对分(支)行各部室进行了节前大检查,要求各分支机构对存在员工存在的异常行为情况进行了排查、汇总。另外,纪检监察专员XXX严格落实总行指示要求,带领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及分行安全保卫部相关人员每日坚持对互联网负面信息及社会舆情进行排查、监控和整理,确保“及早发现、及早处置、及时引导”在员工道德风险防范、人员异常行为、信访及舆情工作等方面可能发生的问题。

  (五)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管理制度,强化8小时以外人员跟踪管理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员工对信访和舆情工作的风险隐患认识。

  不管哪一项工作,任何一种事业,仅靠课堂上的诲人不倦、会议上的循循善诱、机制上的监督检查,甚至制度上的约束和管理,唯独缺少员工的积极参与、廉洁自律,想要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是很难的,成功的机率也是很低的。因此,我行不仅在用人方面严把准入关口,而且在员工的教育方面充分加大了力度,灵活了方式方法,并多次组织全行员工开展了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警示教育系列配合活动,多法并举、多管齐下,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进一步树立了“行兴我荣、行衰我耻”的主人翁思想,树立了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时刻以“主人翁”的精神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个人的思想认识、自律意识等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另外,我行在安全相关工作中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尤其是加大了对员工“8小时”以外行为的跟踪管理,充分强化了值班人员责任意识,提高了广大员工八小时外的信访和舆情风险隐患认识。

  二、存在不足(一)XX分行成立时间不长,在信访和舆情工作方面经验相对不足,信访和舆情工作的方式方法还需要在成长壮大中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二)信访和舆情工作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需要在不断地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建立健全。特别是在舆情预警方面还存在机制不够健全,措施和手段不够有力的问题。

  (三)对舆情的调查了解也还只是停留在手工操作方面,对社会各种舆情信息的掌握也只是靠调查、走访来获得,没有相关成套、科学的舆情监测手段作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文来自xxxx

篇五: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

  舆情处置情况汇报

  舆情处置情况汇报

  工程公司XX年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及舆情管控处置工作汇报XX年,工程公司按照“保安全、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对全体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职工思想动态总体情况XX年,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施工生产经营中心任务,关键时刻,能顶着压力,任劳任怨的开展工作。在各项施工中,干部职工能够以大局为重,加班加点的完成工作。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行动步调和公司保持了高度一致,为工程顺利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职工的思想状态主流是好的,绝大部分职工的思想是乐观健康的,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的。在工作中也展现出了爱岗敬业、文明规范,热情服务的精神风貌。较往年相比,职工更加关注企业的改革发展,更加密切的关注公司的发展,能够将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与公司整体利益相协调。在工作中都表现出了主人翁精神,积极的创新活力,把落实公司各项精神指示作为促进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提高认识,适应形势,充分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工作目标上去。二、存在的问题1.由于施工期日常工作繁忙、工作量大,各施工项目部也没有正常的休假,有的时候工期紧张,干部职工都得加班加点,而且晚上加班施工的现象更是经常性的。

  XX年网络舆情工作情况总结及XX年计划

  加强网上舆论宣传,推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是新形势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XX年,我们以舆情、信息、调研和网络工作为重点,本着全面、及时、准确、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宣传调研信息与舆情信息工作,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为实现全县宣传思想工作目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XX年截止到12月份共编发舆情信息41篇,绝大部分信息县领导都做了批示,部分还进行跟踪管理,现把一年来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为中心,着力营造科学发展浓厚气氛。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巩固壮大主流媒体舆论,积极引导社区、论坛、贴吧言论,为推动尤溪科学发展营造浓厚氛围。1、强化文明上网意识,营造良好上网气氛。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组织文明办、教育局、团县委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文明上网活动,在县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上发出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活动的倡议书,提高网民上网素质引导网民正确上网,为全县营造文明上网的良好舆论环境。2、加强网站建设,壮大媒体舆论。我们积极加强网站建设,配合上级部门突出转载重大重点新闻,积—1—

  极查删负面新闻和信息,充分利用这一新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向大众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富有吸引力的精神食粮。3、加强网络队伍人才建设,引导网民舆论。成立网络舆情信息中心,设置专职网络舆情信息联络员,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的新闻业务知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打造强有力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扎根在各大网络社区、论坛、微博等地,对热点舆情实施专项监控,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问题迅速果断处置。针对网上热点敏感问题多做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工作,努力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上舆论。

  二、以完善工作机制为重点,着力实现互联网管理工作全面升级。面对互联网的新特点、新情况,我们以完善工作机制为重点,树立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的观念,积极创新管理思路、方式、手段,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1、责任分解到人,分解到单位。建立了舆情工作责任分解制度,对各乡镇宣传委员及宣传文化系统上报信息的数量、质量及内容做了具体的要求,分解到每个月,落实到每个人,并把信息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强了督查检查。2、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处

  置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网上舆情收集,并按要求及时收集上报相关舆情信息:对发现有关尤溪的一些重要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提供给他们决策参考;对需要处置的一些有害虚假信息,我们按照查处规范流程,会同相关部门,发挥整体效能,及时发布真实情况,做好应对的跟帖准备,—2—

  适时开展网上舆论争斗;对一些重大的事情我们及时进行网上跟踪,及时关注其发展变化,并根据变化作出反映;对一些有可能演变为重大舆情,我们及时预警并安排24小时值班制度。3、化繁为简,提高信息工作质量。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大,种类繁多,容易导致上报信息质量不高,没有交流传播的价值,即便是数量多,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把提高信息的质量作为舆情信息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信息质量第一”的观念,推动舆情信息工作由“收集”向“加工”转变,花大力气加强信息调研工作,探索“初级信息一调查研究一深度信息”的路子。4、多部门合作,强化信息工作。通过三明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及时掌握上级宣传工作动态,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宣传工作任务;联合其他县市共享舆情信息,相互报送互相监督。

  三、以加强舆情队伍建设为基点,着力打造创新型舆情监查队伍。网络舆论也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要充分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就必须组建一只专业性强富有创新精神的网络舆情监查队伍。1、加强对有关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学习。要想把握好舆情动态首先必须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一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省专家学者为我们开讲了《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等课程,组织学习了《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中央就部门关于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决定》等,从精神上武装了自己。为更好的正确引导舆—3—

  论起到了积极地作用。2、制定互联网突发舆情预案处置。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和互联网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互联网舆情触发事件处理预案》,并根据原积极做好互联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一年来先后有效有力的处理了《尤溪毒腐竹事件》《尤溪水库死鱼事件》《水东新城拆迁安置问题》《尤溪文苑大厦噪音扰民问题》等重大舆情事件。3、运用创新型手段,缩短与网民距离。网络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在坚持“三贴近”原则下,不断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方法。经常运用新兴的互联网互动平台微博,对热点焦点事件进行跟踪评论引导,善用“网言网语”快速上网评论,以诚恳平等态度和网民互动,以行事谦谨有效赢得公众理解,要积极主动与网民沟通,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4、发展网络志愿者,扩大舆情监查队伍。通过和贴吧论坛社区的吧主版主网络管理员等沟通,共同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共同维护网上积极的氛围,配合积极查删违法言论和正确引导网民舆论等。

  XX年工作计划初步安排

  XX年针对我县实际情况和互联网宣传管理的主要职责,我们主要着力建设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化队伍建设。人才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基本保证,加强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流的专兼结合的人才,是开创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要不—4—

  断提高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技术业务素质,使这支队伍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能够按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引进和启用年轻公务员,为网络舆情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时下互联网日新月异新兴的媒体和平台不断增加,其中网民的主体大部分是以年轻群体为主,吸纳年轻公务员进入网络舆情队伍顺应了新形势的要求。2、开展业务培训。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工作成效,在宣传部门,把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工

  作纳入宣传干部培训规划,组织系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武装队伍,邀请专家开办课程,强化专业知识,学习重大舆情如何处置。

  二、网站建设。互联网站是传播新闻信息的新兴媒体,是加强社会沟通的新渠道,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新阵地,是打造幸福尤溪的新途径。尤溪新闻网开办以来,全方位地宣传了尤溪县的县情、投资环境、资源优势、招商项目等。我们还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及时搞好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重要活动的宣传,有效地配合了尤溪县的中心工作,服务了尤溪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XX年我们着重提高尤溪新闻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占领信息化条件下宣传舆论的制高点,使其在网络舆论的引导中发挥主导作用,形成网上主流娱乐强势,并争取成为省级备案网站,扩大影响力。

  三、机制创新。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是随着互联网及网络—5—

  关于我区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建议

  黄晓红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和随意性的特点,网络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在提供信息便捷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给政府工作带来了一些影响。我区近年来发生的几起政务事件,已经向我们展现出当今网络舆论的复杂态势和重大影响,网络问政、网络应政已成为现实,党和政府的决策行为将更广泛地置于大众媒体的监督之下。加强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成为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可回避,不容忽视。

  问题

  笔者专门就我区当前开展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舆情意识淡薄。在常规的思维中,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缺乏舆情意识和大局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隔岸观火;一些部门视网络舆情为洪水猛兽,在舆情来临之时不知所措,自乱阵脚,既不报告也不处置,错过了最佳时机,酿成重大舆情危机。就全区整体而言,防控意识还停留在部分领导对舆情的认知敏感程度上,缺乏舆情应对的大氛围。

  二、防控体系薄弱。目前我区的网络舆情工作曾一度由区委网管中心四名工作人员临时负责日常监测预警,最近刚刚交由区委宣传部下设舆情中心负责,尚未形成自上而下的专门工作体系和常规的工作制度保障,危机处置的有效措施和应急力量尚待加强。

  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营造全员防控的大氛围。针对网络舆情的特点,要未雨绸缪,高度重视。成立我区网络舆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宣传部及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由专门机构牵头,组建自上而下的专业队伍,明确职责分工,将队伍建设、政务建设、保密工作、宣传工作与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机结合,齐抓共管;召开全区科级干部动员大会,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宣传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邀请专家学者开设网络安全防范和网络舆情处置专题讲座,开展网络舆情的警示教育,树立正确的舆情观和危机感,提高全区干部应对网络舆情的敏锐性、洞察力和应变力。

  二、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强化内控体系建设。一要保证专门机构有职有权,切实担当起全区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的领导、指导、监管、检查的职责,及时制

  定出台我区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对舆情监测、舆情报批、舆情处理、舆情回应都要制定程序性的规定,建立问责机制,纳入部门年终考核,做到有章可循,有备无患,有条不紊。二要进一步严格规范外宣和公共信息发布审批程序,严格程序化管理,对进入互联网的信息实行准入制度,保证在互联网上的报道宣传不存在泄密及有损政府形象的现象发生;同时,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监控维护,发挥门户网站宣传的阵地作用,保证门户网站不被他人利用和攻击;三要加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使用安全管理,严格实行内、外网物理隔离制度,规范上网行为。四要建立专业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对于重大的公共事项和舆情发布要形成通稿,做到口径一致,避免造成异口杂声引发负面效应。

  三、注重预防,加强沟通,从根源上降低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网络舆情

  的应对是一个新的课题,要坚持提前谋划,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邀请驻区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等参与政府机关的工作通报、听证会等,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经常化、规范化的监督;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法,及时疏通社情民意,理性化解矛盾纠纷,在一些敏感、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上,一定要集思广益,注重程序,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深入研究网络态势,多渠道地加强与各网站监管人员,包括一些热点论坛、社区版主的联系与沟通,增进了解,加深感情,把握沟通方式,使之理解工作的艰辛与付出,正确把握个体形象对群体形象、党的形象的影响和损害后果,使之成为我们政府工作的志愿者和同盟军,保证我们的监控耳聪目明,防控网络严密有效。

  四、监测到位,组织有序,及时把握网络空间和公共舆论的主导权。对于互联网上针对政府机关的报道和宣传,发现负面及攻击性言论,要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正面回应和专业跟帖。比较严重的攻击性网站

  及舆情报道,要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及相关部门,协同处置,化危机为转机,最大限度、最短时间消除负面影响,平息舆情风波。当突发性舆情事件发生之时,既不能危言耸听,也不能漠然置之,应坦诚客观面对,尊重事实,找准问题的关键,在第一时间内对事件进行理性分析,正面阐明立场,排除流言扩散,“切忌挑战公众智商和人伦底线”;要及时与传统媒体联系,加强通报与沟通,发挥传统媒体的引领作用。必要时要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专业的新闻发言人对外发布通稿,要信守“平等、尊重、和谐”三个姿态、“公正、诚实、透明”三个原则,及时引导专业的网络舆情评论员适时跟帖,有重点地向“重点”人群迅速做出反应,控制舆情的进一步蔓延和扩张。对可能或已经有损政府形象的重大舆情,要在第一时间向上一级报告,同时做好澄清解释工作,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影响扩大,避免重大舆情危机发生。

篇六: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篇七: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

  舆情回应处置工作自查报告参考范文

  舆情回应处置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根据《关于报送政务舆情回应工作有关材料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市政务舆情回应处置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制度、机制建立情况

  我市始终将政务舆情回应工作作为单位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履行政务舆情回应主体责任。以“收集民意、倾听民声、了解民情、解决民忧”为宗旨,以提高执行力为目的,进一步拓展与群众沟通的渠道。为快速妥当处置全市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有序引导网络舆论,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制定了《xx市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市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日常监看

  市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办公室人员负责全面监看涉及xx的各类舆情,对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以及各类关于xx的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完善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人员7×24小时昼夜不间断监看网络,确保不遗漏任一时间点发生的网络舆情。

  建立网络阅评员队伍,围绕网上出现的关于我市热点问题、敏感问题,有组织地开展网上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评论。各职能部门要明确一名网络阅评员,重点监看涉及本部门的舆情。广泛联系新闻媒体记者、网络活跃人士等社会各界人士,及时获知线索,掌握重要舆情。

  (二)把握舆情研判

  定期组织互联网管理从业人员及网络阅评员参加各种会议培训,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网络阅评员的舆情研判水平、把控能力。鼓励互联网工作人员加强理论学习、时政学习,强化舆情研判的敏锐性。

  充分发挥市网络办公系统舆情汇聚研判功能,将初步研判意见转发给各部门,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做出后续研判处置。市委宣传部、网安部门等舆情处置部门既相对独立、又分工协作,共同做好舆情研判报送工作。

  对于短时间内传播面广、影响较大、可能引发炒作以及涉及特殊敏感话题的重要网络舆情,随时编辑手机短信发给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其他相关领导。同时,密切跟踪网络舆情,从监看发现、分析研判、衍变动态等处置引导等全过程变化情况,以“网络舆情动态”形式,及时报送领导。

  (三)及时处置应对

  发现网络舆情后,第一时间向涉及舆情的部门了解核实情况,并根据反馈的情况做出处置。对网络舆情进行研判定级,分级响应。

  一般性的网络舆情,第一时间发动网络阅评员撰写网络引导帖文,运用网络语言引导舆论;

  对于特殊重要的敏感热点舆情,按照网络舆情“2小时上网发布,6小时转播,24小时达到高潮”的舆情衍化规律,在黄金回应期,抢占舆论制高点,迅速组织新闻通稿,在新闻门户网站公布或提供新闻媒体,必要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用权威的信息挤占媒体炒作的空间。

  对一些与事实有出入、造成不良影响的敏感舆情,积极采取措施,迅速做好省级、xx市级新闻媒体的协调工作,并对相关网站有关舆情信息进行删除,适时正面回应、堵疏结合,有序引导;

  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造成恶劣影响的网络舆情,协同公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造谣、传谣者予以打击,形成震慑作用。

  要按照应急管理规定时限和逐级报告、双重报告等要求,及时将情况报告主要领导和市委宣传部领导,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根据事态发展情况,适时发布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或答疑释惑,及时、有效控制事态,正面、有序引导网络舆论。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四)深入总结分析

  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要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对舆情发生衍变情况、调查核实情况、采取措施情况、处置效果及可能发造成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回顾,及时总结舆情处置的成效和经验,形成应对处置工作书面报告,呈送主要领导。

  三、存在问题

  (一)主动公开的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

  (二)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公开形式上,比较重视通过网站公开信息,群众通过其它途径查阅的公开形式不够丰富。

  四、工作建议及下一步安排

  (一)深化公开内容。建议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进一步充实政务公开的内容,扩大公开的范围,对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及时公开。

  (二)丰富公开形式。在办好网站的基础上,对于年度重点工作,群众关心重点热点问题,通过在办公场所设立固定的公开栏,印发信息通报,制作宣传手册,利用报刊、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方便人民群众查询。

  (三)加强队伍建设。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不定期开展舆情回应技能培训,提高全市应对舆情危机的能力。

  (四)完善回应平台。建立以门户网站、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为主要平台的舆情回应渠道,满足公众知情权。进一步加强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健全完善政务公开、信息发布、投诉建议等栏目,丰富与网民沟通互动的工作平台;

  (五)构建长效机制。加大政务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在年终考评中所占的比重,构建政务舆情回应处置长效机制,促进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良性发展,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篇八: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

  关于法院舆情应对问题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兴媒体的发达,舆情应对俨然已是一个热门名词。从政府到企业,纷纷开始关注舆情对自身的影响。法院亦不能例外。公众对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的不满,加上法院工作本身的重要性、敏感性、判决结果与当事人利益息息相关等特点,法院的工作动态、执法办案的过程、结果备受公众关注,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卷入舆论风暴中心。如何直面公众、如何应对舆情,已成为法院回避不了的问题。舆情应对不慎,可能使法院工作陷于被动,形象不佳;对舆情置若罔闻的消极态度,最终损害的则是司法公信力。为此,我们成立课题组,对我院舆情应对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分析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我们的建议,以期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舆情问题的提出

  《广雅》中,“舆,多也”。《辞海》中,“舆”字本意为车或轿,“舆人”则是指造车舆的工人,有时也指推车或抬轿的人,后来逐渐演化成为“众人”之意。可见,舆情是指众人的态度,即在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民众所持有的看法和表现出来的情绪。从现代舆情理论的严格意义上讲,舆情本身并不是对民意规律的简单概括,而是对“民意及其作用于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规律”的一种描述。

  舆情可分为传统媒体舆情和网络舆情。传统媒体,是指报刊、广播、电视这三大媒体,而网络是个新兴媒体,又被称为“第四媒体”。这两者既有共性又有不同。二者的主体都是公众的意见,客体都是公众关心的社会问题,都有明确的目标性,都能形成巨大的社会精神力量。在我国,传统媒体更多的倾向于党和政府。传统媒体所传达的思想和意见是经过有意识的挑选和概括的。因此,传统媒体舆情是较统一且易控制的。网络舆情则不同。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如网民众多、传播速度快及网络匿名性等,使网络。报送给中院研究室,经中院研究室同意之后由其对外发表。我院在案例报送方面不直接面对媒体。

  d、门户网站管理制度。2008年我院建立通过国际互联网面向社会公众的对外网站并制定《门户网站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指出门户网站的主要任务是展示法院形象,推进审务公开,加强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同时,该《规定》详细设定了我院网站的栏目设置和责任部门,将门户网站考核纳入部门量化考核。

  2、畅顺民意沟通渠道。从本质上来看,舆情是一种民众消息的汇总、沟通和扩散。舆情危机的发生就源于信息的误导或者是沟通的闭塞。为畅通民意沟通、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我院施行了以下措施:一是设立记者旁听席。我院于2010年在全院各个审判法庭(包括人民法庭)为新闻记者设立了记者旁听专用席位,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对案件的公正审判进行采访监督。记者入座专席无需事先申请,也不需要办理任何登记手续,流程和普通公民旁听没有区别。二是畅通信访渠道。我院在立案庭下设信访办,由专人负责。平时审查重视信访人的信访诉求,不拒访,不回避,不推诿,不含糊,只要是合情合理的,能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的,都能及时启动司法程序予以解决,确实无法通过司法途径救济的,则耐心做好说服工作,力避造成超级信访,重复信访,多头信访。2010年制定《关于实行院长接访日的暂行办法》,固定每周五上午为院长接访日。三是在外网设立院长信箱。在“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网设“院长信箱”版块,由监察室专人负责。公众和当事人可通过这个平台咨询案件的进度、反映法官执法办案过程中的公正与否以及对我院的各项建议。每年有不少信件在这里流转,许多当事人的相关问题在这个平台得以解决。四是监察室对当事人进行电话回访。我院历来重视司法作风建设。监察室以电话回访当事人的形式了解我院办案人员在司法作风、公正司法和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每次电话回访会随机抽取涉及各业务庭和法庭的全部办案人员的案件进

  行满意度测评。

  3、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性要求法院在应对上能快人一步。要想占领舆情阵地的“制高点”,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就必不可少。我院司专人担任网络阅评员,负责关注涉及我院的网络信息。一旦发现有该类信息,网络阅评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此事。同时,我院充分利用好“广东法院司法宣传工作管理与舆情动态网”这个平台,每日浏览广东法院系统的舆情动态,监控媒体对我院宣传工作的反应,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所在。

  4、保持与媒体的良好关系。媒体是把“双刃剑”,媒体的炒作既有可能帮助法院宣传工作,树立正面形象,也有可能进行负面报道,降低司法公信力。由于法院与媒体的立场不同,双方的冲突在所难免。如何将这种冲突降到最小,使双方达到双赢的局面,一直是我院思考的问题。我院始终对媒体持尊重的态度,把媒体作为我们做好工作的一个好帮手。由研究室专门负责与媒体的通联工作,及时有效地与媒体进行信息交流,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5、对敏感案件报道的及时回应机制。敏感案件报道比较容易引发舆论的关注,成为舆论热点。如果法院不能及时应对,当公众的好奇心无法得到满足时,这些舆论热点就可能会诱发舆情危机。我院对敏感案件报道秉持及时回应、真实准确、全面铺开的原则,针对公众的疑问,以公布案情、及时上网跟帖评论及发表法官说法等多种形式进行解答,消除公众疑虑,取得舆论支持。

  三、我院干警对待舆情问题态度的调查

  思路决定出路。如何看待媒体对法院工作的采访报道、如何看待涉及法院案件的宣传舆论,决定着我们的舆情应对工作效果。为掌握我院干警对持舆情问题的心态,调研组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全院有237位干警积极接受了调查,并反馈了自己的态度。调查结果是:

  1、关于媒体舆论的可信度问题。

  2、关于法官办案是否要同时关注媒体舆论。

  3、关于媒体舆论是否会构成办案压力的重要部分。

  4、关于法院舆情应对的策略选择。

  5、关于法官是否愿意接受媒体采访。

  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院干警对待媒体舆论问题的多数态度是:对媒体舆论的真实可信程度心中无数;办案需要同时关注媒体舆论;媒体舆论会构成法官办案的压力;主动宣传是舆论应对的最好选择;普遍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调查的五大选项中,选择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占82%,为最多。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认为法官有独立的审判权,要坚持司法独立就不应该也没必要接受采访。二是看到媒体对法院案件进行炒作的事例不少,担心媒体不能对案件进行理性报道,也担心记者会对采访内容进行歪曲报道。三是认为法官应慎言慎行。法官就应低调。四是接受媒体采访会成为公众人物,扰乱生活秩序,同时也担心招来恶意之人的报复。五是担心讲多错多。

  四、我院舆情应对工作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从近年来我院对舆情危机的处置情况及对我院干警的调查问卷的情况来看,我院应对舆情的水平并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得到相应的提升,始终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舆情应对尤其是网络舆情应对的问题,对舆情危机的影响力估计不足,对问题舆情关注不够。绝大部分干警不愿接受采访,特别是对具体案件的采访,大家普遍有避之不及的思想。其实正规的媒体有自己的立场,决定要上的节目或者报道,他不管你是否接受采访,是

  一定要播出或者刊登的,我们一味的回避,有时效果并不好。

  2、应对方法培训欠缺。哪些案件可能成为舆论热点?如何防患于未然?如何对出现的舆情进行分析研判并找出对策等等,这些都是法官在新的形势下无可选择、必须面对的问题。但目前我们还缺乏处置舆情危机技巧的训练,缺乏这方面的培训,大部分干警对舆情应对有关知识知之不多。

  3、应对技术待提高。我院没有建立从事收集舆情信息的专业队伍,对舆情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滞后。想要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搜集、处理、研判和决策,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没有与网络舆情监测和舆情分析相匹配的技术手段,在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难以及时有效获取深层次、高质量的网络舆情信息,可能造成舆情危机事件处置工作的被动。

  4、应对舆情危机制度不健全。目前我院宣传方面的规章制度是比较完善的,对舆情应对问题也有涉及,但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足以预防和应对舆情危机。

篇九: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

  网络舆情风险点排查报告范文(通用4篇)

  第一篇:网络舆情风险点排查报告

  开展“两会”和3.15期间舆情风险排查的报

  告

  根据总行“关于进一步做好“两会”和3.15期间舆情工作的通知”,我行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舆情风险排查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按照总行相关要求,结合我行实际,积极做好舆情风险的研判、排查及提升应对能力,力求工作做实、做细、做全,确保舆情风险排查工作取得实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根据排查工作要求,对服务质量、收费、“七不准”规定落实情况、小微企业融资、操作风险及案件、员工涉及民间借贷、理财、信用卡、房贷、不良贷款、代理代销业务以及新产品业务的风险问题等当前舆情热点提示,我行此次舆情风险排查工作重点也围绕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案件和违规问题。近几年来,在行领导的正确带领下,认真贯彻执行总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将各类违法违规案件通报传达到每位员工,以血的教训教育每位员工警钟长鸣、遵纪守法,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与职工操守,规划好人生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定期不定期找员工谈话,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引导员工积极向上。通过排查,我行员工未涉及任何重大案件,未涉及民间借贷,也未在媒体上发生过不良、违规现象。

  (二)服务质量、收费等问题。对于服务质量,我行自

  对于收费问题,我支行已严格按照总行制定的收费标准收费,并在大堂醒目处进行各类收费项目的公示,也有收费小册子可以让客户带走细读,不存在乱收费现象。

  在信用卡发放、房屋按揭贷款中,积极相应国家出台的各项信贷政策,严格按规操作,严抓贷款审查过程,杜绝滥放滥发,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在理财产品、代理代销及新产品业务营销中,我行总是先行安排学习文件,吃透文件精神及操作风险点,向客户做好充分解释与揭示风险,按规定流程操作,未发生风险事件。

  此次舆情风险排查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领导重视。为确保舆情风险排查到位,明确了行长

  主抓,分管副行长具体抓,综合办公室实施,各部门配合落实的工作机制,特别强调各部室要本着自己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做好排查工作。

  三是加强防范。针对排查出来的客户投诉事件、中间业务收费、年后犯罪分子伺机作案机率增加等可能引发的舆情风险,坚持由办公室做好舆情监测工作,并重申舆情风险应急处理机制,确保一旦发现负面舆情,能及时向行领导及总行进行汇报,积极采取多方面、多渠道处臵,确保第一时间化解,防止舆情发酵和扩大。同时加强与当地公检法机关、主流媒体的沟通交流,争取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和理解。强化案防管理,严禁员工参与民间借贷,严禁员工充当资金掮客行为,确保员工合法合规操作,避免因员工违法违规而引发媒体关注。

  在今后的舆情风险管理中,将引入舆情风险教育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现有的会议、网络、文件等载体,通过正面典型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的提高全行员工对舆情风险的认识,树立“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的风

  险理念,主动、有效地防范舆情风险,确保思想上认识到位、组织上领导到位、措施上落实到位,进一步做好舆情风险排查工作,加强员工管理,为我行各项业务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银行**支行

  二○一四年三月二十日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2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

  一、目标值:

  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

  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

  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

  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

  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

  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

  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22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

  一、目标值:

  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

  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

  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

  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

  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

  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

  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

  第二篇:网络舆情风险点排查报告

  XXX银行声誉风险及舆情排查报告

  为进一步做好我行舆情风险管理工作,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根据监管部门下发的密切关注涉金融维权投诉类舆情信息,开展声誉风险排查工作,进一步加大负面舆情监测报告力度,针对排查出的隐患和负面舆情信息进行应急处置的相关通知中要求,围绕近期社会舆论及新闻媒体关注热

  点和群众的反馈,对客户服务、系统运行、舆情监测、媒体应对及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进行预安排,积极在全行组织开展声誉风险及舆情排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有效维护客户切身利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一、组织领导,高度重视

  对本行舆情声誉风险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对可能引发本单位舆情声誉风险的事项进行科学研判,有效夯实管理基础,提升内部管理水平,避免舆情声誉风险。为确保排查扎实开展,成立声誉风险及舆情排查工作小组。董事长担任组长,行长担任常务副组长,XXX担任副组长,各支行行长和部门经理为小组成员。

  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XX部,小组相关成员负责本条线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和细化工作责任。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活动推进情况进行督导,汇总条线报告,确保排查工作取得扎实效果。

  2、积极动员夯实基础

  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行风险管理体系,在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对声誉风险管理做到主动防范、主动监测、主动有效处置,积极稳妥地应对各种声誉事件。对近期工作中可能引发负面舆情的敏感、热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排查,梳理各类业务存在的潜在风险点,特别是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及近期媒体集中关注或客户投诉较多的问题,提前研判可能引发负面报道的问题根源及社会影响,做好对客户的解释工作,多措并举增强舆论引导工作的预见性,确保一旦发生风险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映并进行正确处理,避免负面影响扩大。

  3、排查内容

  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及舆情风险排查工作重点以下几点:

  (一)金融服务方面

  关注每一名关键岗位人员的仪容仪表、服务态度和效率质量,要求网点负责人要提高责任心,柜台员工要细心,大堂经理要留心,服务态度要亲切,服务口径要统一,授权接待要诚心。营业网

  点营业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对待客户提出的服务时间问题是否能够合理解答、解释。不断加强ATM运营管理,及时加钞,切实做好营业时间和非营业时间段的文明服务。柜面服务是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做到“迎来送往、热忱周到、耐心解答、合规合法”,严防各类投诉事件发生;营业网点是否足额配足零币,能够满足客户日常需求;对待客户兑换零币能够耐心给予兑换等等方面。

  (二)服务纠纷方面

  金融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否符合客户的预期需要;银行服务人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知识是否达到标准,对客户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解释到位;银行服务承诺是否能够兑现;收缴假币是否按照规定流程执行,是否在收缴过程中给予客户合理解释等方面。

  (三)信息安全方面

  是否出现过客户信息泄露、银行卡资金盗刷的情况发生;是否存在自助设备、手机网上银行客户资金被盗窃的问题发生。

  (四)业务经营方面

  是否存在因系统故障造成负面舆情的问题发生;是否存在因业务收费未公示或解释不到位而引起的问题发生;是否存在因政策执行偏差、业务营销、吸存揽储等解释不到位或错误引导而引起的问题发生;是否存在因银行卡管理不到位,存在私开、多开客户账户而引起的问题发生等负面经营方面。

  4、排查结果

  经排查汇总,我行近期未发现不良舆情及声誉风险事件。

  下一步,我行将积极完善舆情管理工作体系,将声誉风险管理工作与日常业务发展、银行经营管理相结合,强化树立“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的风险理念,确保思想上认识到位、组织上领导到位、措施上落实到位,常态狠抓,切实做好声誉风险防范工作。

  第三篇:网络舆情风险点排查报告

  关于风险排查的自查报告

  根据***部于***下发的《全面开展风险排查工作检查方案》的要求,我支行组织各营业网点按照《会计检查内容一览表》进行了自查,自查情况如下:

  一、上门服务管理

  我支行上门服务对象为大连锦辉购物广场,根据相关要求,建立了《上门服务登记簿》,服务全程均配备专用运钞车辆及安全保卫人员,由备案的双人操作,逐笔登记,并做到及时记账。

  二、代保管物管理

  根据相关规定,设立并登记了明细台帐,严格执行出入库手续。

  三、现金管理

  坚持执行持证上岗,坚持双人开封包,密码钥匙分离保管,现金审批执行三级签章,坚持查库制度。

  四、帐户管理

  严格执行帐户生效日制度,并按规定时间录入帐户管理系统,设专人保管印鉴卡,保证印鉴册的双人保管,但未能做到监控、密码库管理;部分帐户存在缺少营业执照年检记录、身份证信息核查不合格问题,现正在整改中,五、银企对账

  我支行银企对账岗为专职授权员,能够做到对账回执核对印鉴,但存在授权员休息时,先代核再由授权员二次审核的现象。

  六、录像监控

  存在联动门通道无监控问题。

  七、凭证管理

  严格执行空白重要凭证双人管理、双人领用、账证分管制度,按规定使用、作废重空凭证,并及时登记相关账簿,坚持查库制度。

  八、印章管理

  严格执行印章与凭证分离管理,能够做到人手一章,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保管人与使用人一致,无私刻印章现象。

  九、权限卡管理

  柜员注册登记簿与核心系统柜员信息相符、与实际相符,及时对调离、轮岗人员进行更改。

  十、档案管理

  按规定装订、保管、调阅,严格执行会计档案专库保管、双人管理及调阅手续。

  十一、ATM管理

  严格执行ATM相关要求,设立相关登记簿,坚持武装守护、监控下专人分岗管理。

  十一、其他

  人行管理项下的帐户管理系统、联网核查系统、反洗钱系统、管理员、操作员与实际不符现象。

  第四篇:网络舆情风险点排查报告

  个人风险点排查报告

  个人风险点排查报告

  自“队伍建设年”活动进入第四阶段以来,本人严格按照活动要求,认真对照党纪条规,采取“自己查、群众提、员工评的”方式,对个人在廉洁履职的风险点进行了深入的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风险点的查找

  (一)思想道德方面

  1、放松学习,放弃世界观、人生观长期的自我改造

  2、思想观念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适应,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抵挡不住金钱、权利的诱惑

  3、缺乏民主意识,以自我为中心,搞“一言堂”

  4、不愿接受监督,放松自我约束,听不进不同意见和建议

  (二)岗位职责方面

  1、重要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时不讲原则,不广泛征求意见,暗箱操作或独断专行,接受亲友请托违规操作。

  2、履行职责不到位,不认真负责、不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忽视班子和队伍建设

  (三)生活作风方面

  1、放松对自身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和要求,对自己生活、交友的圈子把关不严。

  二、存在风险的原因

  (一)学习不够,对风险点的存在和防范认识不充分;

  (二)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潜在的问题和风险点重视和把握不够。

  三、防范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坚定自身信念不动摇。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强化工作本领,提高工作水平,防止在不知不觉中违纪违规。

  (二)增强工作责任心。始终牢记权力是一种责任,也有可能成为一种负担,用得好是为人民服务,用得不好就成了为自己服务,为个人服务,不仅会失去民心,丢掉名誉,甚至还有可能违反党纪国法。

  (三)以身作则,做好本职工作。要若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能心存侥幸,首先从自己做起。严于律己,以史为鉴、以人为鉴、以案为鉴,时常对自己敲警钟,严把本职工作质量关。(四)办事程序,自觉接受群众和员工的监督。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断反思,知错就改。

  (五)注意听取上级领导的意见,虚心接受员工的建议,及时纠正错误。针对以上问题,在我下一步的中,我将以此次廉政风险点排查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学习廉政风

  险点防范细则和有关文件,并对个人思想进行不断地改造和结合个人特点,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火墙,廉洁自律,踏实工作,用实际行动向领导和同事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推荐访问:涉政涉法舆情整治报告 舆情 整治 报告

最新推荐

版权所有:楚冠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楚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楚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浙ICP备150291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