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200字(七篇)

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200字(七篇)

发布时间:2023-05-23 15:15:0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200字(七篇),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200字(七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200字篇一

3:0零封美国队,打破了世界杯8年逢美不胜的历史,取得七连胜,这是23日在20__年女排世界杯第七轮比赛中中国女排取得的成绩。

零封韩国队、喀麦隆队、俄罗斯队、多米尼加队、日本队,战胜巴西队。中国女排是整场比赛截至目前唯一一支保持不败的队伍,接下来还有4场比赛,总教练郎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这个目标让无数中国人沸腾,赢得全网刷屏级点赞,听起来简单的目标,要付出的却不止汗水那么简单,不止是取得的骄人成绩。这些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心潮澎湃——史无前例的五连冠,国人的激情被中国女排彻底点燃,七连胜,这个战绩让人想起:1981年11月16日的傍晚,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正在进行,紧张时刻,整个国家都安静了下来,人们紧张地守在,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前,中国女排和号称“东洋魔女”的,东道主日本队,正进行惨烈的冠军争夺战:“中国队把球传起来!”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主攻手郎平顶住压力,瞅准来球,高高跃起,一记重扣,“铁榔头”扳平了比分。中国女排最终以3-2战胜日本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

17:15!中国队胜利啦!队员们都跑在一起!中国队以3-2,胜了日本队,以7战7胜的优异成绩,夺得了本届世界杯的冠军!这是主持人激动到哽咽的声音,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也是热泪盈眶,他们高呼:“中国万岁!”

一时间,女排夺冠新闻占据了国内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在那个年代,再没有比女排酣畅淋漓的扣球,更能让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事了。”当时正主管女排的魏纪中在回忆录中写道

然而,这只是一波五连冠的开头一个属于中国女排的黄金时代才正式拉开帷幕。

1982年第9届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完胜东道主秘鲁女排,首次摘得世锦赛桂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逆境中不可思议地扭转了局势,中国女排摘得金牌,五星红旗又一次在赛场上高高升起。

1985年女排世界杯重回日本,中国女排决赛大败古巴女排,再次封王。郎平高高跃起的画面永恒定格成一个时代的经典。1986年,再到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实现前无古人的“五连冠”战绩,王者之师的名号

响彻中华大地。天安门前人潮人海的欢呼,优秀队员被印上邮票,女排姑娘们参与国庆游行,接受山呼海啸的致敬,只有那个年代的中国女排,能穿透黑白电视屏幕变成彩色。

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意识到,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体育水平,我们和世界强国相比都存在不小差距,必须奋起直追,国人的激情被中国女排彻底点燃,“振兴中华”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中国女排成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女排精神也成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写照,追溯历史,女排精神是在艰苦奋斗中磨练出来的。

1951年11月,新中国第一支中国女排在北京成立,当时条件艰苦,没有特定的训练场地,全队就进行全国拉练,据首任主教练马启伟回忆:他们背着行囊“行军”,相当于游击队,可以说是另一种长征。

1964年东京奥运会,大松博文率日本女排夺取奥运会冠军,1965年4月,周恩来总理邀请大松博文来华训练中国女排。

当周总理询问女排训练情况时,大松毫不客气地说:“我正在训练的中国选手,连日本一半的训练量都不到。”周总理严肃地说“请你把大松精神移植到中国女排的训练中。”大松博文在回忆录里写道:“中国姑娘聪慧勤劳,将来中国女排必定超越日本队,她们总有一天会夺取世界冠军!”

1972年中国女排漳州训练基地建成,所谓的排球场就是搭建的竹棚,每天姑娘们进去是个人,出来却是一团泥。一天至少8个小时的训练,衣服破了,球鞋开口了“三合土”场地的沙粒,嵌进队员们的皮肉中,要用小镊子才能拣出来,女排老队员回忆说:“每天训练完,我们就开始相互拔刺,并乐着比谁身上的刺儿多。”

低谷期的坚持,她甚至都不敢抱自己女儿,时间回到90年代,中国女排在经过五连冠的战绩之后陷入了新老交替的阵痛,中国女排主教练和队员更换频繁,此消彼长,十余年间,中国女排再没能站上三大赛世界之巅,在低谷时,中国女排一直在奋力坚持,从未选择过放弃。

1995 年退役后赴美留学的郎平“临危受命”,回国担任女排主教,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

回国执教,不仅薪水不高,风险和压力都是巨大的,工作也特别辛苦,丰厚的待遇和优裕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了,还要长期面对同丈夫、女儿两地分居之苦。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病痛的折磨,让郎平心力交瘁。

1999年之前,包括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郎平昏厥了好几次,医生在给郎平做手术时,发现她的膝盖已经老化到70岁的水平。

“女儿向我跑来时,我不敢抱她,我怕抱不动她。”这是昔日的世界第一主攻手发出的无奈感叹,不到四十岁的她身体已几近崩溃,作为主攻手,郎平的两个小指断是经常断掉的。

此时女儿已入青春期,正是最需要母亲的时刻,郎平考虑再三,主动辞去了中国女排的帅位。

好在女排精神已是一个烙印,一直在姑娘们心中流传。

20__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主力队员因伤退赛,决赛对阵俄罗斯队时,在先负两场的情况下实现激情澎湃的惊天逆转。

中国女排在低谷中,逐渐找回自己的状态,第二个黄金时代正在来临。

20__年国际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中国仅列第五位。很多人把这时的中国女排形容成一块“烫手山芋”,4年换了3位教练,已经没有第二个能够接手或敢于接手的教练。

“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后依然没问题!”同年5月郎平在中国女排最危难的关头再次选择了挺身而出!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重新出山的路,并不好走

但郎平上演了王者归来。

20__年亚锦赛,中国女排战胜韩国队,重回亚洲巅峰。

20__年里约奥运决赛,中国女排迎战塞尔维亚,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绝地反击,连扳三局,

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千万台电视机前,裁判的最后一个哨声响起解说员喊道“中国队冠军”!无数中国人相拥而泣,心中的热血前所未有的汹涌翻腾!

20__年女排奥运会资格赛上,中国女排以三战全胜的战绩第一时间拿到奥运门票,如今在奥运前最后一次大考——20__女排世界杯中,女排姑娘们又赢得七连胜!

看比分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复杂,但女排姑娘力拼下的每一个球都重若千钧!

“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平时训练时郎平经常亲自上阵,不断地给队员喂球、指导训练细节,用她的话说就是:我一个快60岁的老太婆都还在拼,没有人好意思偷懒!

输过赢过奋斗过,哭着笑着坚持着,这支队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现体育的本质,更让人看到了不畏竞争、执着坚持的女排精神!

30年前女排精神激励,振兴中华!30年后女排精神已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中国为什么行?因为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

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200字篇二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大女排教练黄建滨说:“科学与体育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向着一个高峰攀登,一个团队,面对困难,需要拼搏。”

清华学生超算团队成员、计算机系学生王邈跟女排姑娘们分享了他们在美国遭遇机器死机、最终凭借团队协同努力捧回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冠军的经历。对此,女排队员徐云丽深有同感:“我们在场上打到最关键的时候,反而感觉不到压力,而是感受到整个团队都在彼此鼓劲、加油!”

在北大,明明12个女排姑娘,个性鲜明,但在同学们的眼里好似一个人,当被问及最喜欢哪个女排队员时,受访同学的回答是,没有个别,喜欢她们整体,喜欢整体打球打到high的气势。“散成满天星,聚是一团火”,一个都不能少,这种团队精神也正是女排获胜的法宝,正如队长惠若琪在交流时所说:“我们何其幸运,有一个团队,一起面对一切挑战,也能互相鼓励,战胜一切困难。”

什么是这一代人感悟的困难

“女排夺冠的过程和登山过程非常像,都会碰到很多困难,都要努力去克服。”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北大山鹰社社长赵万荣向中国女排讲述了这个有着27年历史的社团。35次攀登,22座山峰,是他们已完成但不会停止的目标:20__年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他们将攀登珠穆朗玛峰。北大山鹰社社训是: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远,融鹰之神在山巅,和女排精神,同一血脉,张扬的是北大风骨,亦是女排精魂。“任何情况,永不言弃”,展现了当代青年最自信昂扬的姿态。

与女排姑娘同样身着一袭红衣,摇着轮椅的矣晓沅早已是清华园里的小名人。这位只能生活在轮椅上的清华学子凭着自己的坚强与努力拿下了清华本科生的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把这样一个问题抛给了同样也曾饱受伤病困扰的女排队长惠若琪:“在荣誉和努力之外,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现实的挑战,运动员总会遭遇很多伤痛。您有没有想过选择另一条道路,去追求另外一种轻松些的人生?”“我选择了排球,就是因为它是我最热爱的事业。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热爱之中,就会觉得放弃一切都是值得的。”面庞清秀的惠若琪一脸坚毅,“虽然路途上可能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当一切过去就是一笔精神财富,它没有解决之前叫困难,解决之后叫经历。”

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200字篇三

毛卓云,男,196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宁波市看守所管教四大队民警。

12月4日晚,中央电视台《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cctv20__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落下帷幕,毛卓云作通过层层评选推荐,当选为cctv20__年度法治人物。

12月4日是全国第6个“国家宪法日”和第15个法制宣传日,“cctv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由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举办,紧紧围绕“弘扬宪法精神、传递法治力量”这一主题,全面梳理20__年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个领域的重大成果,对优秀法治人物进行表彰,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波澜壮阔的法治进程进行特别回顾。

获得该奖项者,必要代表着“过去一年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个领域法治中国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从不同角度展现和诠释出20__中国法治进程的脚步”。

20__年起,毛卓云一直从事男性艾滋病在押人员专职管教工作。

据悉,毛卓云还作为“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赴北京参加了公安部的评选活动,接下来他很有希望再添一项全国级荣誉。下步,宁波公安将持续开展向毛卓云同志学习的活动,以此全面提振宁波公安队伍的精气神,进一步激发广大民警辅警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宁波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200字篇四

站在大剧院的讲台上,党徽在朱丽华胸前格外鲜艳,而她穿的条纹衬衫,正是今年9月20日在杭州接受“浙江省道德模范”表彰时的那一件。

朱丽华1994年10月入党,现任省盲协副主席、市政协委员、市盲协主席,是嘉兴丽华推拿诊所所长。40多年前,两次意外事故让她的双眼彻底失明,但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自己的双手推出了璀璨人生。

她刻苦钻研中医推拿技术,成为全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并带动了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她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累计资助贫困学生480多人次,捐款金额高达333万元。近年来,朱丽华荣获“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道德模范”等诸多殊荣。

似乎感受到台下灼灼的目光,朱丽华让志愿者扶着她走到讲台旁,向在场的听众深深鞠了一躬。顿时,嘉兴大剧院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掌声中,朱丽华摸索着走到讲台上,将她的初心故事娓娓道来。

“一个人可以没有视力,但不可以没有事业。我叫朱丽华,是一名盲人党员,也是嘉兴市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

掌握推拿治疗的方法是她梦想的启航。为22万多人次缓解病痛,治疗308例脑瘫患儿的背后,是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顽强品质。

一次,为了抱住突然抽筋的脑瘫患儿,她因急性扭伤造成腰椎间盘突出,那年春节她是在医院度过的。刚刚出院回到家,市福利院领导赶到她家说,来自全国各地的20个脑瘫患儿正在等她治疗。当时,朱丽华的母亲含着泪送她出门。

说到母亲,朱丽华声音开始颤抖,一时哽咽,久久说不出话。在她失明后,是母亲昼夜陪伴她,后来不论是开设诊所还是捐资助学,母亲一直支持着她,搀扶着她参加各种场合。但在去年4月2日,母亲永远离开了她,25天后,朱丽华郑重地签下了器官捐献书。

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200字篇五

前不久,在祖国西北边陲,一位连上网是啥都不知道的76岁老人突然成了“网红”。他的故事在网上传播后,十几天的时间里阅读量就超过1500万人次,无数网友为他点赞。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退休职工、共产党员魏德友。

魏德友,一个倔强而忠厚的的山东老人,1940年出生在革命老区临沂。他说:“陈毅指挥打仗时就曾在离他们村五华里的一个村里,自己家也曾经给部队腾出一间房做电台使用。”1960年8月,老魏参军来到驻地在唐山的北京军区24军4555部队,1964年4月11日转业来到新疆军区农业生产建设兵团161团兵二连,从此他的命运和萨尔布拉克草原上的173号界碑紧密相连。

在这里,他放牧在边境线上,就巡逻在173号界碑管控区内;他种地在界河畔上,就站岗在额敏河边。如炬的双眼时刻警惕地望着萨尔布拉克草原。一把放羊鞭,一架望远镜,一台收音机,一个军用壶每天陪伴着他走在巡逻路上,萨尔布拉克草原100多平方公里山川上的每一株蒿草都记得老魏的脚步声,每一块石头上都印上了老魏的身影。

52年来,他用一双厚实的脚板在边境线上丈量了18万公里,堵截越境牲畜数万头只,劝返临界人员上千人,管控区内没有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他把自己像一棵树一样深深地种在了萨尔布拉克草原上!

占地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的萨尔布拉克草原地势狭长,虽然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但却是西伯利亚南下冷空气的必经通道。这里冬季狂风肆虐,暴雪盈墙,夏季蚊虫狂舞,狼歡出没。位于中哈边界173号界碑的萨尔不拉克草原,畅阔寂寥,只有没膝深的苦豆子和芨芨草在风中寂寞地摇曳!.1964年,来自北京的转业军人们在萨尔布拉克草原建起的屯垦戍边营地番号为新疆军区农业生产建设兵团161团兵二连,人们称他们为老军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1975年兵团撤销,1983年兵团恢复,营地划归裕民县吉也克乡。建制变了,老军垦们陆陆续续撤回团里或内地,只剩下倔强的魏德友不愿离开。他说:“我不走,我一辈子也不离开萨尔布拉克,毛主席派我来守边疆,我一走,这儿又变成了无人区,我死也不离开边境线!”没有了人喧马啸,营地逐渐荒废,只有高扬的国旗告诉飞鸟,因为老魏的坚守,萨尔布拉克草原上才有着蓬勃的生机和安宁!

每天鸡声报晓,晨光熹微,魏德友就披挂出门,一股“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顶天立地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万重雷霆也难轰”的豪情总在胸中激荡。相濡以沫50多年的老伴刘京好总要追出门来叮嘱两句:“不光要警惕坏人在边境线上搞破坏,还要注意脚下的安全,听见没!”望着老伴关切的眼神,看着同样豁着牙,说起话来跟自己一样就跑风漏气的老伴,生性木讷的老魏心中涌动着一句台词:“此一去山高路远,莫去问前路是劫是缘,你且自珍重!”但嗫嚅着,终究冒出了一句平平淡淡的话:“知道了,你一个人在家也要多小心,有情况别忘了给边防站打电话!”凝望着老伴渐行渐远不再伟岸的单薄背影,刘京好喃喃自语道:“死老头,都76了,还这么要强。”时间真如白驹过隙啊,转瞬间,她和老魏在173号界碑已经驻守了52年。52年,她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边防,她们把爱情的种籽撒在了萨尔布不拉克草原,她们把自己的人生过得无怨无悔,却把“攻不破的边防线难不倒的兵团人”这句话演绎的淋漓尽致。

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200字篇六

有人看不见光,内心却澄明如镜。

她是一个盲人,最喜欢海伦·凯勒的这句话:我要努力把别人眼中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把别人唇上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她叫朱丽华,是嘉兴的一名盲人中医师,一名有24年党龄的党员。从医33年来,她凭借一双灵巧的手,不仅让自己的生命变得丰盈,也将更多微笑挂在别人唇上。

资助贫困生480人次、捐款333万元、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

“我没有视力,却不能没有事业。”今年62岁的朱丽华,依然起早贪黑,忙碌在诊所。她的抽屉里,静躺着一张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

喝着南湖水长大,朱丽华的一言一行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她先后获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锋”、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0月10日,嘉兴市委作出决定,在全市广泛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活动。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20__年,朱丽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残疾人楷模张海迪,两人述说人生、畅谈理想。牵着张海迪的手,朱丽华一脸灿烂。瞬间定格,朱丽华将这张合影摆在诊所进门最显眼处,“每天‘看’几眼,人就会特别有力量。”

熟悉朱丽华的人都知道,笑容一度从她脸上消失。朱丽华曾有一个多彩的童年,还是田径好手,能跳善跑。然而,两次意外夺走了她的光明。

18岁,朱丽华彻底跌落无尽黑暗。“当时觉得人生迷茫,躲进房间虚度光阴。”在朱丽华最无助时,一台收音机成了她最好的伙伴。1983年的一天,张海迪的声音从广播里传出,她自强不息的故事瞬间点亮了朱丽华的内心:我一定要重新“站”起来。

1985年,在嘉兴市民政部门和残联的关心下,朱丽华参加了省第一届中医推拿培训班。“就像抓住救命稻草那样,重新唤起了我对生活的希望。”朱丽华边学盲文,边练技能。

机会来之不易,她愈加珍惜。“刚学推拿手法时,常因用力不当而拉伤手臂。”朱丽华回忆道,一只手臂受伤,绑上石膏,靠另一只手臂继续苦练。

努力不被辜负。一年后,学成归来的朱丽华进入嘉兴市福利院医务室工作。为提高专业水平,朱丽华每天夜以继日撰写3篇专业论文,受到了业内肯定。

“困了就往头上抹风油精,蚊虫也不来叮咬。”朱丽华记不清熬过了多少个不眠夜,1998年终于拿到梦寐以求的中医执业资格证书,成为嘉兴首个盲人中医师

从33年前福利院一间房、一张床,到如今拥有自己的推拿诊所、20个床位、十几名员工。“盲人一样可以成为家庭的顶梁柱。”朱丽华说这话时,满是自豪。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站”起来的盲人,不只朱丽华自己。

按、捏、揉、颤……推拿室里,李其忠的双手一起一落,干脆利落,手法熟练,不时与患者轻松交谈几句。

这分淡定来之不易。李其忠的生活一度幸福美满,1999年一次意外导致双目失明。“当时儿子只有3岁,工作也丢了,人生一下陷入黑暗。”李其忠回忆道。

李其忠忐忑拨通朱丽华电话,没想到她一口答应收其为徒弟。20__年,李其忠重拾生活勇气,成为丽华推拿诊所的一名员工。

朱丽华的手温暖过每一位诊所员工。每接收一个新徒弟,朱丽华都会手把手耐心教学,帮他们尽快掌握推拿技巧。

“一定要视病人如亲人,是朱老师跟我们说过最多的话。”在李其忠眼中,朱丽华太拼了,身患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诊所依旧全年无休,从未给自己放过一天假。

“你没出去旅游过么?”记者问道。

“我看不见美丽的风景,患者的一声谢谢,就是我最好的风景。”朱丽华说。

在朱丽华眼里,别人的事都是大事。员工陈永明患严重的心脏病和强直性脊椎炎,20__年病情恶化,各个医院的医生都连连摇头。朱丽华却不愿放弃,将陈永明接到诊所为其推拿治疗。

一个月、半年、两年……渐渐地,陈永明弯曲的身子舒展开了,不用拐杖也可走路。“现在我负责诊所的收银,月工资涨到4000多元。”陈永明获得了“新生”。

越来越多的盲人走出黑暗。朱丽华创办的丽华推拿诊所招收残疾人,不但安排吃住,还免费教授推拿技能。截至目前,共有100多人在朱丽华帮助下走上了就业、创业之路。

有人不理解,问朱丽华:“你每培养一个徒弟,就可能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朱丽华的回答很简单:一个共产党员不能只考虑自己。帮助一名盲人掌握一项技能,也许就改变了一户家庭、一群人的命运。

在嘉兴市残联理事长闻人庆看来:“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长期做好事却很难,而残疾人就更难了,朱丽华的情怀鼓舞我们,不忘初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这是张海迪姐姐写给她自己的,也是写给我们所有残疾人的。”朱丽华说这话时,满是憧憬。

“心中有光,生命就不会黑暗”

至今未婚的朱丽华,却拥有上百个“孩子”。

正在浙大读研的朱丽霞就是其中之一。“朱阿姨,我马上就能自己赚工资啦。”紧紧拉着朱丽华的手,朱丽霞开心分享自己的生活。

20__年,朱丽霞考上浙江大学,却因家庭贫困而一筹莫展。朱丽华得知后立即伸出援手,每年5000元的资助,让朱丽霞顺利完成本科学业。

资助贫困生,朱丽华总是很大方。1991年,朱丽华从广播中第一次听说“希望工程”,当时月工资只有58元的她,拿出了140元资助云南两名贫困学生。

“尽我所能帮助别人,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朱丽华说,她已资助贫困学子480人次。

8月14日,嘉兴市红十字会助学仪式现场,握手、问候、递上红包……朱丽华给29名学子分别送上8000元助学款。

为了参加这次活动,朱丽华特地穿上价格最贵的短袖花衬衫。这是她3年前花100元买的,只在重要场合穿。

朱丽华对自己的抠门出了名。一件白大褂可以穿10年,20多块钱的一双鞋一穿好几年,出门宁愿多转几趟公交也尽量不打车。

“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去一元钱。”朱丽华白大褂上的党徽,熠熠生辉。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时,她月工资只有58元却捐款116元,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筹建时又捐款1万元;20__年,她响应抗震救灾号召,为支援汶川地震灾区救灾建设捐献了10万元。

沿诊所长廊径直向前,走到底就是朱丽华的“家”。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有一张桌子和两张床,她和另一名女员工一人一张。

20__年4月27日,朱丽华签下了器官捐献书。“心中有光,生命就不会黑暗。”朱丽华说这话时,满是坚定。

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200字篇七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 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 的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

说到底,“女排精神”不是一两次胜利,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就能证明的,它并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正如郎平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传承,并不是说赢了比赛才有女排精神,如果这场比赛输了,我认为队员们依然很努力。”这样的女排精神,正是我们喜欢中国女排 和提起女排就满满正能量的原因。

郎平

一个人的成长脚步能与国家的进步发展同步,这是我人生的幸运。

40年前,我光荣地成为中国女排 的一员,我们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一起迈出坚实的脚步,为中国的三大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踏实苦干,艰苦奋斗。

1981年,我们第一次代表祖国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心中有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驱动,中国女排 在此后几年克服重重困难,顶住千斤重压,创造了世界排球历史上的第一个“五连冠”,“女排精神”成了改革开放之初牢牢扎根国人心中的精神动力。

1995年,被“国家需要”深深打动,我带着从国外学习的成果回国执教低谷中的中国女排 ,希望通过改革创新为中国女排 注入活力。

20__年,年轻一代的中国女排 在里约奥运会逆境奋起,再夺金牌,“女排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强国之路上得以延续和传承。

我常常跟队员们说:站在国际赛场上,我们代表中国,这是一种神圣的动力。其实,“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那种坚韧、顽强、执着,正是“女排精神”的魂。

中国女排 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改革开放之初,顽强拼搏、团结奋斗、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女排精神”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奋斗,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30多年来,中国女排 收获过成功与荣耀,也经历了不少挫折和磨难,但女排精神历久弥新,成为改革浪潮中激励人们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源泉,在新时代焕发着新的光彩。

“女排精神”激励着国人,我们也在社会各行各业不断创新进步中汲取了强大的力量。

因为40年前投身于中国女排 ,我能够有机会成为“女排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承者。今天我能接受表彰,应该说是代表中国排球人,代表几代女排运动员,我只是她们中的一分子。这个表彰,是大家对中国排球,特别是对女排的认可,对女排这种拼搏精神的认可。

从中国女排 第一次拿到世界冠军,我们就一直在说“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女排的冠军之路,和我们为之拼搏奋斗的事业永远在路上,我们每个人站在这个位置上都会为国家荣誉而战,都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传承女排精神。

推荐访问:观后感 中国女排 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200字(七篇) 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200字(七篇) 2022感动中国中国女排观后感

最新推荐

版权所有:楚冠文档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楚冠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楚冠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浙ICP备15029158号-1